APP下载

道教文化绿色旅游研究

2012-08-15刘兆柏

绿色科技 2012年2期
关键词:道观道教旅游

刘兆柏

(山东轻工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3)

1 引言

道家的旅游是中国的传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认为名山都有仙真主理,空气清新是采药炼丹、呼吸吐纳的理想场所。道教崇尚自然的生活方式,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内在地与今天人们回归自然的旅游动机相吻合。道教文化绿色旅游不仅能够使游客领略到风光的自然美,而且领略到人文古迹的历史美,道义的哲理性,建筑的艺术性和体验道教氛围的神秘性。

2 道教文化的内涵

道教文化是一个巨大的体系,包括观念系统、行为系统、制度系统等。其中仅观念系统就十分庞大,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广泛吸收了中华民族许许多多的思想文化,包括道家思想、儒家伦理纲常、墨家思想、易学和阴阳五行思想、谶纬之学、古代鬼神思想、巫术和神仙方术、黄老思想,中华民族的许许多多传统的思想文化都汇集在道教文化中[1]。道教文化的行为系统,主要表现在意在控制自身变化的修炼之术,和意在控制鬼神及外物变化的符篆法术,这两者又都形成了行为的程式即斋醮科仪。而举行其科仪的场所,也就是道人平时修炼和过宗教生活的场所,主要在宫观之中。

所谓制度系统,主要是道教徒必须遵守的规戒,宫观和道教组织的制度规矩。广义地说,还包括相应的禁忌。它们体现着道教徒的信仰、道德和组织方式。道教文化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它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集大成,以道学、仙学、神学为主干,并融入医学、巫术、数理、文学、天文、地理、阴阳五行等学说。道教中的音乐、宫观建筑、神仙图像等,也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道教的基本信仰是“得道成仙”。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夫道者,无为之理体,玄妙之本宗,自然之母,虚无之祖。高乎盖天,深乎包地。与天地为元,与万物为本[3]”。“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地,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4]”。“道”是一个衍生万物、无始无终、先于一切事物存在而又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的东西。在修身方面,道教讲究“人天合一”、“人天相应”、“无为而治、不言之教”,讲究“虚心实腹”、“归根复命”,“深根固柢”、“长生久视”、“知足不辱”。道教重生恶死,追求长生不老,认为人的生命可以自己做主,而不用听命于天。认为人只要善于修道养生,就可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3 道教文化绿色旅游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有关道教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重视,相关研究成果也不断出现。曹艳英教授在《胶东道教文化旅游开发研究》中对区域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作了探讨。2003年,胡锐在《道教宫观文化研究》中,通过文献调查和实地考察,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以道教旅游的方式来开发和利用道教宫观文化的可利用资源和可行方式,如何保护道教宫观文化的问题。2005年,孔令宏在《论道家与道家文化旅游》中论述道教文化旅游时,分析介绍了道教所具有的可转化为旅游产品的文化资源,对道教文学和艺术、洞天福地、宫观及园林做了总结和介绍。胡锐在《道教旅游文化与道教文化旅游辨析》中,对道教旅游文化与道教文化旅游两者的区别和内在联系作了简略论述。从以上看出,人们对道教文化旅游做出了广泛的探讨,具有一定的成绩,但是对道教文化旅游的绿色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4 道教文化绿色旅游的类型

道教的名山宫观,是自然与人文、宗教与哲思有机交融的产物。观其形,自然造化,鬼斧神工;体其神,人文聚结,意蕴无穷。道观是物质载体,也是精神载体。它既体现建筑艺术的美,又是春假节日人们集中的场所,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道教宫观是我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博物馆,精品荟萃,内容丰富。道教的宫观建筑具有精美的艺术形象,比较典型地反映了道家的审美观。

4.1 道观建筑旅游

道教的宫观庵庙等建筑是供奉、祭祀神灵的殿堂,道教徒长期修炼、生活和进行斋醮祈禳等仪式的场所。其建筑的门类有宫、观、殿、堂、府、庙、楼、馆、舍、轩、斋、廊、阁、阙、门、坛、台、亭、塔、榭、坊、桥等,形制和布局的平面组合布局按中轴线前后递进、左右均衡对称展开的传统建筑手法和按五行八卦方位确定主要建筑位置,然后再围绕八卦方位放射展开具有神秘色彩的建筑手法。在风景名胜点建筑的道观,大都利用奇异的地形地貌,巧妙地构建楼、阁、亭、榭、塔、坊、游廊等建筑,造成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园林系统,配置壁画、雕塑和碑文、诗词题刻等,供人观赏。这些建筑充分体现了道家“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或以林掩其幽,或以山壮其势,或以水秀其姿,形成了自然山水与建筑自然结合的独特风格。装饰道教建筑的装饰,也鲜明地反映了道教追求吉祥如意、延年益寿和羽化登仙的思想等[8]。全国这样的道观建筑分布广泛,比较著名的有家喻户晓北京的白云观、北京东岳庙,泰安岱庙、泰山王母池、泰山碧霞元君祠,崂山上清宫、崂山太清宫,武当山复真观、武当山紫霄宫,恒山北岳庙,苏州玄妙观,青城山建福宫、青城山上清宫等。

4.2 道观美术旅游

道教的绘画和神像雕塑继承了我国古代艺术的优秀成果。道家思想的壁画、墓室石刻,道教庙宇中的道教始祖、神仙鬼属的石刻造像、道祖故事画,举行道教仪式悬挂的水陆画以及道教修道生活画等。以道教故事为题材的道画,自晋代画家顾恺之始,历久不衰,画家辈出。顾恺之是东晋大画家,崇尚老庄,以龙为题材作道画,附会老子犹龙之说法,其后画云龙遂成为道画的特色之一。据《贞观公私画录》,顾恺之还画过《刘仙像》、《三天女像》等,并且著有《画云台山记》,叙述其道祖故事画的内容和构思[5]。

4.3 道观音乐旅游

道教音乐是道教在斋醮等仪式上使用的音乐。教音乐的形式有声乐和器乐两类。声乐形式有独唱(通常由高功、都讲担任)、齐唱和散板式吟唱。器乐形式又有鼓乐、吹打乐以及管弦合奏等。器乐形式常用于法事的开头、结尾、唱曲的过门以及队列变换、禹步等场面,而声乐形式则是斋醮音乐的主要部分。道乐有表现镇煞驱邪的庄严威武的曲调;有表现众神抵达或功成庆祝的喜庆欢乐之乐;有表现引上仙界的缥缈恬静的旋律等等。经过千余年斋醮科仪的传承发展以及长期以来吸收民间音乐的养料,道教音乐愈益丰富[5]。

4.4 道观园林旅游

道观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主要类型之一,既包括道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也包括道观园林的宏观格局、建筑、各种道教小品和园林小品、铺装、水体和植物。道观园林可以说是道教精神思想的物质载体和物质表现。道观园林的花木寓意也具特色:喻超脱尘俗者;喻驱邪益寿者;喻青春常在者;喻长生不死者;喻高纯尊贵者;喻多子多福者等。

4.5 道教名山旅游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道教名山多是风景秀美、环境清幽之所,并且有丰富人文景观,是难得之旅游资源,比较著名的有昆仑山、泰山、衡山、华山、嵩山、千山、武夷山、龙虎山、崂山、武当山、青城山、齐云山等道教名山。

5 道教文化旅游的意义

出现于公元二世纪前后的东汉时期的道教,经过唐、宋、元时期的繁荣,到明清时期,走向衰落。道教文化是我中华民族文化古老而又能葆青春的一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还要有精神层面的。精神层面的复兴,是很难撇开道教文化的。开展道教文化绿色旅游有着弘扬道教、发展道教的作用。通过游览道教名胜,产生感性认识,进而产生理性认识,逐渐对道教有一个较为深刻、较为全面的认识,再进而产生共鸣,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道教文化绿色旅游也是弘扬道教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需要。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精神方面的共同特质,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道教学说与外来的佛教和传统的儒家一起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3大基本组成部分,这是公认的历史事实。正如李约瑟所说:“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弘扬道教文化,是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6]。

[1]卿希泰.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2]老子.老子·四十二章[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3]唐笑筠.宗玄先生文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4]张 涅.庄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5]卿希泰.中国道教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李约瑟.中国的科学与文明[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

猜你喜欢

道观道教旅游
论道教宫观建筑的衍变脉络
北京地区现存元代道教碑刻形制研究现状
性别权力视角下的越剧《道观情缘》研究
旅游
道家道教研究
漫画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浅析佛庙与道观建筑规划设计的风格差异
茅山道教楹联意蕴审美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