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药用基础化学》中的应用
2012-08-15谢茹胜
谢茹胜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药学系 福建 福州 350002)
《药用基础化学》是药学专业的基础课,与后续的许多专业课都有紧密的联系,《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关系密切,只有掌握了《药用基础化学》的基本理论、原理及操作方法,才能更好的进行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 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一直是难点,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 现在职业教育普遍认识到并能接受的有效方法,就是“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行动导向,是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目标)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是以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 行动导向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的区别在于:学生在行动导向教学法中通过互相合作解决实际学习中的问题; 学生参加全部教学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愿望,教师的作用发生了变化[1]。 笔者结合实际教学,就本院高职基础化学课程改革,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实践情况。
1 破冰行动——转变观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排列方式和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室的排列方式是秧田式, 适合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静听的教学模式。 行动导向教学首先要求转变观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排列方式,主要以小组排列形式,适合小组一起讨论。 分组可以自由组合, 但教师要注意抑制分组,避免出现学习成绩好的分为一组,而学习成绩差的为一组。 组长的挑选可以通过多种方式, 毛遂自荐或者比赛选拔。
在教学内容上要针对药学专业特点,调整《药用基础化学》有关内容。 高职高专教育的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仅仅是参照本科的压缩形式组织高职高专的教学, 课程设计理念和课程结构没有改变, 虽然学生的理论知识会比较系统、 扎实, 但是学生往往在分析与检验技术应用能力比较差,这显然违背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药用基础化学》教学一般安排在大一上下两学期,上学期《无机化学》,下学期《分析化学》,这种课程安排的弊端:一是在分析化学课的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不得不占用一定的时间去复习无机化学的有关知识, 二是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的某些内容是重复的,如四大平衡、电化学、溶液配制等,重复讲授既浪费教学时间、教学资源,又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教学效果差,为了克服上述弊端,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们把《药用基础化学》之无机、分析化学的教学内容整合为:定量分析、滴定分析法概述、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定法、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重量分析法、元素、电化学分析法、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这样,把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技能紧密结合在一起讲授,有利于增强教学的实用性、趣味性、形象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效果甚佳。
2 破茧行动
德国第斯多惠说过: 不好的教师是给学生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使学生找寻真理。 判断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效的课。 “有效教学”中“有效”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与发展,而“教学”是由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行动导向理论的教学方法以一个完整的项目作为课程主线,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项目各个阶段的过程中,不断地实时演示知识的运用过程,这样显然能够使课堂更有效。 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理论,产生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包括项目教学法、卡片展示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大脑风暴教学法、畅想落实法、思维导图教学法、粘贴版教学法等方法。 教师只需要进行必要的引导和难点讲解。 学生感觉到学习的知识不再是空洞的、孤立的,而是马上可以用来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由此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组织协调能力、团队精神、表达能力也得到全面的锻炼,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对未来所从事的工作少了一份陌生与茫然,多了一份经验与从容。 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完全可以在未来的工作中站稳脚跟。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 “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行动。 《药用基础化学》根据实验教学的前后连贯性,开设综合性的系列实验项目。 如开设“电子天平的使用—盐酸溶液的配制和标定一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药用硼砂的含量测定一实验数据处理”项目实验。 让学生通过电子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基准物质Na2CO3至锥形瓶后,加入少量蒸馏水稀释,用来标定学生自己配制的盐酸溶液,然后用标定好的盐酸溶液来标定氢氧化钠溶液,并滴定一定质量的药用硼砂,最后根据实验数据,通过计算得出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和药用硼砂中硼砂含量。 此类实验,通过几个实验串联形成大的实验项目,使前一个实验结果直接影响后一个实验的成败。 可使学生对每—个实验都倍加重视。 通过这种训练,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细密的实验思维、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很有效的具有独特效果的教学模式,在化学和药学专业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2-4]。 笔者近几年来在《药用基础化学》教学中尝试案例法教学模式。 通过生活案例分析拉近学与用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也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掌握并灵活应用知识。 如在氧化还原滴定法中高锰酸钾法以血液中钙的含量测定为例,使学生把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既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自信心,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 在讲授薄层色谱法的过程中,结合药典事例,使学生明白薄层色谱法在药物的鉴别和杂质检查中应用很多,尤其在中药分析中,《中国药典》(2010版)中薄层色谱法用于鉴别的达1500 多项,如补中益气丸、六味地黄胶囊、名目地黄丸、复方鱼腥草片等,通过案例,学生会发现原来新药研究和开发、药品质量的控制、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和测定、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的研究、药物制剂的生产和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等都离不开分析化学。 通过结合案例,使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的针对性更强,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
模拟教学法是一种用教学手段和环境为目标导向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形象生动地模拟实验全过程,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教学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通过图形、动画等形式多角度演示丰富的实验信息。 提高实验直观性与趣味性,加深学生理解以及掌握操作技能。 例如配位滴定法EDTA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可以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直观接受相关知识和实验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自己在做实验思路更加清晰。 例如上气相色谱法、高校液相色谱法由于学校仪器有限、昂贵,而学生人数又多,不适宜初学者实际操作,因此如果通过模拟实验展示了气相色谱分析的整个流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破围行动
行动导向教学是不能照搬照抄的,需要教师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创新的。 而且这种教改活动需要自上而下的政策、设备和环境的支持,因此教师应不断摸索经验,从探路、练兵做起,否则身心疲惫。 在起步阶段,教师首先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应将教学目标具体化,学会把把不可测的行为动词转化为可测的行为动词,这是行动导向教学的瓶颈。 如教学目标中的“理解”就是不可测的行为动词,我们可以转化为描述、指出、列举、记住等可测的行为动词,这样目标更加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 其次,教师应将把偏正结构变为动宾结构,如“电子天平的使用”转化为“使用电子天平”,偏正结构是在解释一件事, 而动宾结构这是在做一件事,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更具有职业能力来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解释问题的科学家。 再者,教师应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教师抱怨课时不够,没办法把所有的知识教给学生, 这时我们应该摒弃一些教学内容,只抓重点。 如称量操作,千万别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电光天平的使用练习上, 因为有更好更简便的仪器电子天平替代,电光天平可以被淘汰了, 而且也没有必要再教学生递减称量法,因为在电子天平实际应用中一般只用到直接称量法或减重法就足够了。
4 行动导向教学法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行动导向教学法中教师应注意: 相信学生具备理性、自由、甚至具备自我否定的能力;教学过程中不求教师和学生是一个完美的人, 而是一个会犯错误并能从错误中学习的人;推动和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而不是提前给出答案;提倡共同负责,而不是一个人对所有事物负责,提出和允许提出多种建议,而不是只有一种答案;允许进行组织,而不是给出组织实施;允许学习者制定计划和控制学习过程,而不是所有的都由教师确定;允许学习者自己制定评价标准并检查学习结果;鼓励和赞扬,而不是指责和挑剔。 只有坚持以上基本原则,行动导向教学才能顺利进行。
行动导向教学法以教师的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教师的工作过程知识为中介,以行为导向的教学活动为过程,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内涵,以提升教师职业行为能力为目标,它培养的是具有终身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的具有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的人。 因此行动导向是当代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最佳选择。
[1]朱强,江荧.戴晓东传统教学方法与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对比研究[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第12 卷第4 期:79-81
[2]李菁.案例教学法在高职药学专业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尝试[J].医学教育探索,2007(6):508.
[3]李娜,刘锋,李克安.以案例教学教给学生分析化学家的思维方式[J].大学化学,2010,25(5):31.
[4]谢华松,罗宝平,梁香.药物化学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8):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