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林业病虫害防治对策探讨

2012-08-15孙兴全

绿色科技 2012年7期
关键词:病害林业病虫害

张 毅,孙兴全

(1.上海青浦区林业站,上海 青浦 201700;2.上海交通大学 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 闵行 200240)

1 引言

“大上海,小林业”曾是上海林业的真实写照。上海的林地面积已由20世纪90年代2万余hm2增加到现在的近9万hm2,森林面积已达到9万hm2。据《东方早报》报道,上海滨江森林公园规划面积约300hm2,是上海市近年来规划中最大的近郊森林公园,也是从水路进入上海的门户景观。公园建设基地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高桥镇高沙滩。该公园是在具有20年历史的三岔港苗圃的基础上精心打造而来的,在“自然-生态-野趣,保护-创新-发展”的建设主题下,充分体现森林公园的野趣和自然风貌。基地中一期范围是三岔港苗圃用地,该区域的土壤、植被条件良好,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它占据上海独一无二的“三水并流”(黄浦江、长江、东海汇聚)的地理位置,分布着自然森林景观群落、滨江湿地生态系统,并且是日出和日落的最佳观赏点。上海的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分别比10年前增加近6万hm2和9.41%,均增长3倍。上海已拥有4座国家森林公园,即松江佘山、崇明东平、上海海湾和上海共青森林公园。

但是上海林业与国内北京、重庆、杭州、广州、南京等城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从国际上一些城市的森林覆盖率来看,东京约为33%,伦敦约为34.8%,纽约约为24%,巴黎约27%,莫斯科约35.5%。与这些城市相比,上海的林业建设还任重道远,难度也非常大。

2 上海林业病虫害的现状

由于气侯异常等多种因素,上海林业有害生物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正呈现发生发展加重、蔓延危害加剧的趋势。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发生面积已由2001年830万hm2上升到2006年1100 万hm2,年均经济损失超过880亿元。

上海人工林面积约1.8万hm2,约占有林地面积的20%。特别是随着全球贸易、旅游业和运输业的发展,近年来已有20多种检疫性危险性有害生物入侵上海,严重威胁着上海林业生态安全、林业生产和经济贸易发展。

上海林业目前主要有害生物种类约697种,其中害虫492种,病害192种,其他小型有害动物13种[1]。

3 上海常见林业病虫害类型

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往往是由一种或某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整体上看,林业病虫害的发病原因机理较为复杂,主要包括生物侵染型病害、非生物侵染类病害及生理衰退性病害类型。生物侵染型病害往往是指植物苗木受真菌、细菌、病毒、螨虫、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等生物侵染造成的苗木病害。通常具有蔓延性、传染性。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于林木在不适应的水分、温度、光照、空气以及营养物质等因素影响下造成树木生长病变而引发的林木病害。生理衰退性病害是指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一系列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综合作用,造成林木生长势或生长潜能显著下降导致林木死亡的一种林木病害。如炭疽病、黄化病、白粉病、细菌性叶枯病等都是较为常见的林木病害[2~7]。上海林业发生在针叶树上的病害9种,常绿阔叶乔灌木病害77种,落叶阔叶乔灌木病害87种,草本植物病害4种,草坪和地被植物病害24种。

上海林业害虫类型分别为:直翅目4科13种、等翅目1科2种、半翅目30科130种、缨翅目1科3种、鞘翅目14科80种、双翅目3科4种、鳞翅目38科253种、膜翅目5科10种。

4 上海林业病虫害防治对策

4.1 加强病虫害的生物监测技术和检疫工作

有害生物尤其是病虫害是上海林木的重大灾害之一,随着上海市林业面积的不断增加,其发生频率将越来越大。为了及时准确掌握有害生物发生情况,以免其大面积爆发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在国家林业局的统一部署下,上海建立了7个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13个市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50个区县级森林病虫害监测点,初步建立了上海市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开展有害生物监测工作。上海林业现已推广使用绿化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技术有测报灯监测方法、昆虫信息素监测方法、人工调查监测方法和孢子捕捉仪病害监测方法,同时,开展林内小气候观测,以探讨气象因子与病虫害发生的关系。具体措施包括:测报灯监测(安装与调试、监测时间、监测对象、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分析、信息发布);人工调查监测(代表性线路调查、标准地调查);昆虫信息素引诱监测(上海市常用昆虫信息素引诱剂种类、昆虫信息素引诱剂的使用方法、数据采集和利用);孢子捕捉仪病害监测方法;林业小气侯观测等措施。

上海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有20种,分别为昆虫12种(红脂大小蠹、椰心叶甲、松突圆蚧、杨干象、苹果蠹蛾、双钩异翅长蠹、蔗扁蛾、枣大球蚧、红棕象甲、青杨脊虎天牛、美国白蛾、刺桐姬小蜂)、病原微生物6种(猕猴挑细菌性溃疡病菌、松疮诱病菌、落叶松枯病、冠瘦病菌、杨树花叶病毒、草坪草褐斑病菌)、线虫1种(松材线虫)、植物1种(微甘菊)。

4.2 改进防治手段,降低对生态系统的污染

上海林业要降低农药对林间生态环境的污染。建立绿色生态林业,从上海林业病虫害的发生现状来看,完全采用生物防治见效慢,而且耙标单一,很多林业病虫害完全依靠生物防治的方法效果有的还不太理想,见效慢、药剂持效期长。管理林业的农户喜欢配合化学药剂(高效氯氰菊脂类、除虫脲、氟虫脲、虫螨腈、高效氯氟氰菊脂、波尔多液、硫磺、井冈霉素、百菌清、三唑酮、恶雪灵等)来防治,要注意把握施用的量和施用方法。化学防治一般用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并且要有“针对性”,尽可能地选用具有选择性、高效低毒农药,对环境污染小的药剂,少用或不用广谱性的化学农药,而且要经常性地变化药剂种类配方,以免害虫产生抗药性,施药时,用量应到位,耙标害虫明确,不要喷施空气、土壤、河沟水源之处[2],这样不仅浪费而且还造成环境污染。总之,要构建绿色上海林业生态环境。

4.3 加强林业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保护上海林业生物多样性,促进多种植物生长,为多种野生动植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形成丰富的林业景观、多样的森林结构、复杂的野生动植物群落,是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提高林业生态系统对非正常外力干扰的抵抗力和恢复力、保持林业健康的关键。林业生物群落是在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历经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自然物理环境之间,不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过程中达到相对协调稳定的生态平衔。要控制林业病虫害,首先必须控制人类对林业生态环境的过度干扰破坏,减轻目前林业区人为活动对林业生态系统的过度干扰,使林业生态系统保持其自身演替规律和整个系统稳定性,提高其对病虫害的自我调控能力。

5 讨论

上海林业应加强口岸有害生物检疫、农业植物检疫及森林植物检疫。加强法制管理、行政管理、技术措施,增加检疫程序,制定森林植物检疫技术规程,普及国外引种试种苗圃管理办法、松材线虫病疫木加工板材定点加工企业审批管理办法。针对上海林业有害生物病虫害,建议使用药剂25%灭幼脲3号悬浮剂、20%除虫脲悬浮剂、25%阿维.灭幼脲悬浮剂、5%氟铃脲乳油、10%阿维.除虫脲悬浮剂、7%高氯.除虫脲悬浮剂、1.8%阿维菌索乳油、1.2%苦烟乳油、苏云金芽抱地杀菌烟剂、保护地杀虫烟剂等,有良好防效作用。

目前,上海林业生态系统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新进展。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林下经济蓬勃兴起,林业产业持续增长。上海要治理PM2.5森林覆盖面积不可缺,因为植树与PM2.5也有直接联系。在新《空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2012)公布以后,上海积极推进大气治理,推出了治理措施,除了机动车、燃油方面,最长远的治理措施就是增加林业面积、增强对林业病虫害的生物监测技术和检疫、促进多种植物生长,为多种野生动植物提供适宜的环境,改进林业病虫害防治手段、降低农药对林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促使绿色上海林业生态环境稳定健康发展。

[1]王 焱.上海林业病虫[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07:1~5.

[2]张 奎.建立绿色生态林业的思考[J].绿色科技,2011(12):15~16.

[3]丁茂申.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林业,2009(12):41.

[4]袁晓庚.浅淡防治森林病虫害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1):97.

[5]孙东辉.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相关技术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362.

[6]和 达.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浅议[J].山西林业,2011(3):45~46.

[7]董国全.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0):125.

猜你喜欢

病害林业病虫害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