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氢装置开工难点分析及对策

2012-08-15江红伟

科技传播 2012年6期
关键词:液位计预热器丝网

江红伟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河南洛阳 471012

1 概述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的4×104m3/h制氢装置是油品质量升级改造项目第一阶段实施工程。制氢装置产氢设计能力4×104Nm3/h,操作弹性50%~110%,年开工时数为8400小时。装置主要由原料升压、脱硫、转化、中温变换、PSA及热回收及产汽系统组成,采用洛阳石化工程公司低能耗轻烃蒸汽转化技术,提纯部分采用变压吸附(PSA)技术。制氢装置于2009年5月19日建成投产,稳定运行于2011年9月,后进行停工大检修。由于生产任务需要,制氢装置中间共经历了四开三停,在多次的开工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有部分问题至今未解决。希望对其他制氢装置有一定借鉴意义。

2 开工过程中的难点及对策

2.1 吹扫过程难点问题及对策

吹扫过程中首先是能耗问题,由于装置的吹扫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正常来讲需要大量的氮气,为了节约能源,增加了非净化风至氮气管线的跨线,采用DN80的临时管线,用于加氢、制氢装置的吹扫,有效降低了氮气的消耗。

2.1.1 废热锅炉换热器内部杂物

废热锅炉E6101的管束内部有杂物,吹扫过程中无法将其清理干净。为此制作了一根带手阀的短钢管,用胶皮管连接非净化风管线,安排专人进入E6101东侧人孔内,逐根进行吹扫。吹扫结果发现管束内部残存了较多的陶瓷衬管和废石棉块,安排人员从东侧集合管进入E6101西侧封头内部进行了清理。

2.1.2 分水部分管线吹扫

转化炉出口至第三分水罐V6105的管线管径较大,最大DN400,最小DN300,由于管线布置紧凑,没有合适位置安装爆破板,无法进行爆破吹扫。而且用于吹扫的氮气管线较细DN40,没有足够的气量,造成该处管线难以吹扫干净。解吸气管线存在同样问题,管径DN700,没有足够气量来进行吹扫。

为此,考虑将变压吸附的吸附塔作为缓冲罐,通过程控阀控制气量,对转化炉至第三分水罐管线和解吸气管线进行吹扫。在PSA程控阀及程序调试完成后,首先对PSA各管线用非净化风进行了吹扫,发现其吹扫效果比爆破吹扫好。PSA系统处理干净后,引非净化风对中变分水部分进行了分段吹扫,起始的吹扫压力较低,从0.1MPa起始,逐步升高吸附塔压力,打开程控阀,大量气体通过管线,吹扫效果较好。同样对解吸气管线进行了吹扫,从解吸气管线中清理出来大量的锈渣。

2.2 气密过程中问题及对策

2.2.1 法兰泄漏

气密过程中发现:除盐水第一预热器E6103管程本体法兰、原料气第一预热器E6113管程法兰、蒸汽过热段除氧水注入法兰、中变反应器R6103安全阀本体法兰等处的法兰腐蚀严重,转化炉顶部2个法兰密封槽内部发现伤痕,已经无法正常密封。对几处法兰密封槽进行了研磨,及时解决了隐患。

2.2.2 设备本体缺陷

中变气第二分水罐V6103人孔本体法兰工艺孔泄漏,打开人孔检查,发现人孔接筒复合板结构中三道环焊缝中的一道存在八点缺陷(气孔和裂纹),及时进行环焊缝的补焊,经对本体法兰气密试验后,检验合格。在气密中发现多个手阀本体有缺陷,发现泄漏现象,及时进行更换。

2.2.3 手阀内漏

在气密时发现较多截止阀存在内漏现象,循环水线、工艺管线、蒸汽管线、燃料气管线上的阀门存在内漏,针对这种情况,对内漏的阀门进行维修并试压,但是生产过程中还是发现有部分阀门存在内漏。

2.3 设备问题及对策

2.3.1 转化炉炉管焊瘤未处理

在转化剂装填前,首先使用内窥镜对转化炉管内部进行了检查,发现D34内部有一根铁丝, C19内部有异物进行了处理。B29内部6.5m和10.5m处有焊瘤未经打磨,用外径89mm的钢管无法通过,协调厂家用风动砂轮对该处进行了打磨处理,处理过程中振动很小,对其它炉管内催化剂没有不良影响,经过塞规检查合格后进行了催化剂的装填工作。

2.3.2 保温塞不合格

在进行转化炉保温塞装填过程中,发现保温塞的质量同其它厂家的不同,联系相关单位进行确认。经过转化炉设计人员和厂家人员的共同确认,认为该批保温塞没有按照设计要求采用高铝纤维真空成型工艺制作,并且没有进行1000℃高温烧结(该公司采用的是浇注成型,材料内有部分颗粒状物质,用水为自来水,进行了70℃烘干,其中含有对转化催化剂及转化炉管都危害的氯离子),因此对该批产品进行了退货处理。

组织人员对新保温塞进行了彻底吹扫,保证安装过程中不会有高铝纤维漏到催化剂表面的现象。在安装过程中发现有1/3的保温塞形状不合格,不能装入转化炉管内部,在打磨后安装到位。

2.3.3 调节阀存在问题

在转化进行配入蒸汽后,配汽阀FV4202及原料气预热温控阀TV4101温度逐步上升,在升温过程中出现调节阀卡死现象,对转化炉蒸汽的配入和炉膛温度的调整都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这二个调节阀均为先导笼式调节阀,内部阀笼与阀体间隙不足,是造成调节阀卡死的根本原因,联系厂家对阀的制造过程进行了回溯查找,发现间隙没有满足设计要求,在进行车削后虽能正常调节。但是造成间隙过大,阀关闭后无法达到设计的密封等级。

开车过程中发现废热锅炉出口调节阀TV4202卡死,中变反应器入口温度无法调整,因此在催化剂干燥结束后,停止开车程序进行处理。对阀进行拆解后发现,阀杆与阀座之间间隙偏小,不符合设计要求,在升温过程中造成膨胀量超过间隙大小,造成阀杆与阀座卡死。联系厂家对阀的制造过程进行了回溯查找,发现间隙没有满足设计要求,在进行车削加工安装后,恢复开工程序。

2.4 设计和施工问题及对策

2.4.1 转化炉配重不合理

在进行TV4202处理降温过程中,发生了北侧第四个重锤脱硫现象。发现由于在施工过程中上部横梁的槽钢切割不到位,造成重锤上移过程卡在突出部位,钢丝绳拉断重锤脱落。处理方法是安排人员对该处进行切割整改。

2.4.2 中压汽包液位显示偏差大

中压汽包V6106液位计有两台,一台为导波雷达液位计,另一台为平衡容器液位计。发现V6106安装后水平度不够,东侧安装位置较西侧高,造成东侧液位计在45%时,西侧液位在76%,汽包液位联锁无法投用。联系仪表人员多次调校,仪表人员认为是液位计的安装问题,液位计本身的指示正确,这个问题还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2.4.3 低温段空气预热器腐蚀

开工生产时低温段空气预热器前后差压达1.22kPa,原设计烟气侧差压为200Pa,实际差压值明显过高。造成低温段空气预热器前后差压过大的原因可能有:一是低温空气预热器烟气侧不通,即堵塞。二是低温空气经空气预器泄漏,鼓风机出口空气直接短路至烟气侧。

在装置停工消块时,利用风机对空气预热器试漏,没有发现明显泄漏现象,在烟气出口的波纹板片上发现有大量的黄绿灰色腐蚀挂物,分析成分初步判断为硫酸亚铁,证明为空气预热器产生露点腐蚀。在开工转化炉烘炉过程中、需要经历低温运行阶段,在此阶段中,由于燃料气硫含量超出设计值(200ppm),就会引起露点腐蚀和腐蚀物的出现,造成空预器堵塞。

一方面提高排烟温度,提高提高空预器入口的空气温度;另一方面更换耐腐蚀材料的预热器,改造成本比较高。

2.4.4 吸附塔丝网安装设计不合理

吸附塔入口扩散器上安装有多层丝网,出口收集器上有两层丝网。底部丝网是安装的关键,要求铺平铺实,丝网不能有破损,否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容易发生断裂造成吸附剂跑损。吸附塔及吸附剂的设计寿命为20年,一旦处理不好发生泄漏,则需要将吸附剂全部抽出再进行丝网的更换,将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这样的事情在其它炼厂曾经发生过。发现吸附塔底的丝网设计安装不合理,原设计整张丝网铺在锥台面上,造成丝网在台面上根本无法按设计要求进行铺设。处理措施:对吸附塔内的入口扩散器结构进行整改,将入口扩散器焊接在底部,原设计的不锈钢螺栓改为碳钢双头螺柱,丝网改为扇形结构进行铺设,解决了丝网铺设的难题。

3 结论

制氢装置在开车过程中遇到一些难解决的问题,在洛阳设计院、生产厂商和车间的共同努力下基本都得到了有效解决。对于制氢装置的建设和首次开工,有几个方面需要多加关注:

1)工艺设计、配管设计要考虑到正常生产的需要,特别是细节问题的考虑;2)在建设期间要加强对设计与施工的对照,避免发现施工不合设计要求的现象;3)烘炉、煮炉期间要进行配汽试运行,将一些可能出现问题解决在投料开车之前。

[1]闫志者.蒸汽转化制氢总反应式的建立及应用[D].催化裂化协作组第四届年会论文选集,2001.

[2]李大东,加氢处理工艺与工程[M].中国石化出版社,2001,12.

[3]郝树仁,董世达.烃类水蒸汽转化法制氢技术问答.中石化制氢技术联络站,2006,4.

猜你喜欢

液位计预热器丝网
锅炉卧式空气预热器磨损原因分析及改进
《最后一抹红》
气液分离罐液位计接管泄漏分析
电容式蓄电池液位计设计
雷达液位计在伊拉克南部油田的应用实践
节能型玻璃板式空气预热器技术研究
在这样的地方使用丝网印刷——走进日常生活的村上
基于PLC的丝网印刷机控制系统的研究
带轴向预热器的高效蒸汽发生器设计技术
高压锅炉给水预热器管箱筒体裂纹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