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象服务工作要点以及发展趋势

2012-08-15李明哲

科技传播 2012年6期
关键词:防灾减灾气象

李明哲

农安县气象局,长春农安 130200

1 气象服务的定义

服务的含义是为他人做事,并使他人从中受益的一种有偿或无偿的活动,不以实物形式而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某种特殊需要。气象服务则是指基于大气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根据社会、经济、军事、防灾减灾等需求,向社会提供的气象相关的活动。按气象服务对象划分,气象服务可分为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和科技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是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的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是为公众提供的日常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是为各行各业提供的针对行业需要的气象服务;科技气象服务是为专门用户提供的特殊需要的气象服务。这四者构成了覆盖全社会全方位的气象服务网。按属性划分,气象服务属于基础公共服务范畴,气象服务的主要任务是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气象服务是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服务事业,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之一。

2 气象服务的工作要点

公共气象服务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三个气象”思想理念,坚持公共气象服务方向,加快气象“两个体系”建设,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突出防灾减灾工作,积极开展全方位的气象服务。同时,增强预测预警能力,提高气象服务水平。

2.1 强化公共气象服务,建设两个服务体系

两个服务体系,一是建设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二是建设气象灾害防御体系。要想加强两个服务体系的建设,就应做到以下几点:1)巩固和提高基础业务质量,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气象服务。狠抓气象服务人员的业务水,着力增强气象服务的质量,打牢服务基础;2)强化防灾减灾气象服务。这就要求气象服务部门健全完善防灾减灾的工作协调机制。提高气象灾害的预测预警能力和水平,积极拓展气象服务领域,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以及做好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理,加强预警预案的管理和演练;3)充分发挥气象科技优势,积极探索气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关单位可以建立本地气候数据库,开展可再生能源的调查评估和开发利用工作、人工影响天气服务和重大建设项目气候论证和气候环境影响

2.2 增强预测预警能力,提高气象服务水平

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气象服务的各项工作中,主动联合有管部门,完善山洪、城市内涝、地质灾害、风暴潮、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等气象衍生灾害的防御标准和措施,研究制定水利、农业、林业、国土资源、交通、电力等相关部门启动预案的气象条件;提高气象灾害的预报准确率;完善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机制,运用多手段、多渠道,覆盖气象信息发布系统,确保气象灾害信息准确及时的达到各地区

2.3 加大科技人才培养,提高气象服务质量

加强在岗人员的学习和培训工作,加强农业气象、气象科技服务与管理人才的引进工作,逐步解决人才匮乏,人员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建立专业人员队伍,增强发展后劲提高科技人员业务水平,完善科技气象服务系统。例如,建立完善防雷技术服务系统、公共气象影视节目系统、网络气象服务系统、建立和完善铁路、电力。油田、养殖等行业的专用气象网站。

3 气象服务的发展趋势

三气象是指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它不仅概括了气象服务的三大领域而且清楚明白的指出了未来气象服务的发展方向的实现途径。

3.1 公共气象的发展趋势

长期以来,公共气象一直占据气象部门的首要位置,并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态、国防、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共气象是国家公共性的社会资源。为一项公益事业,是社会公共服务产品。公共气象服务是整个气象工作的核心和出发点。通过各种媒体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公共气象是为保证工作生产正常运行,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保护任命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体现,因此,发展公共气象,就必须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公共气象的服务功能。气象事业必将继续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为社会提供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公共产品,为全社会共享。每个部门都要从自身优势出发,深入的发掘自身气象服务的潜力,充分发挥整个气象系统体系的服务功能。

3.2 安全气象服务的发展趋势

现今,天气、气候灾害层出不穷,对人民的生活和生命财产造成了绝大的威胁和损失。以新疆为例,从21世纪开始,新疆气象灾害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超过了20亿人民币,而对的生命的威胁也越来越大。新时代、新变化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新要求、实现安全气象就要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质量,这就要求在科学技术、机制体制、管理监督等各个方面提高质量,这就要求在从各个角度提高服务质量。

3.2 资源气象服务的发展趋势

我国地大物博,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未来的气象服务应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气象相关部门可以从风能、太阳能等资源的区划以及资源利用的规模、效益方面着手,进一步推进气象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管理、服务、研究工作。

[1]秦大河,孙鸿烈主编.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

[2]马鹤年.气象服务学基础.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3]何乃民,吴艳.展望气象服务的发展方向.黑龙江气象,2005,2.

猜你喜欢

防灾减灾气象
气象树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防火防灾”大作战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
农业减灾自救 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