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及对策研究
2012-08-15段艳龙王振华
段艳龙, 王振华
1.郑新建欣(新密)煤业有限公司,河南 新密 452370
2.新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河南 新密 452370
1 矿山环境现状
河南省新密市各矿区属低山丘陵地貌,以山林和旱地为主,有部分水田。区内无答得工矿企业,矿 井周围分布的村庄不多,区域环境质量良好。区植被覆盖率较高,以天然次生林居多,郁闭度中等偏上。人工植被以经济林、经济作物为主,即果园和甘蔗。局部由农民毁林开荒种植经济作物引发水土流失。
2 矿井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矿井开采后可能引起的生态变化主要是:造成大面积地表塌陷、开裂和房屋开裂、倾斜等地质灾害 现象。主要污染源是固体废弃物(矸石),井下矿井水的排放直接污染地表水系或水体。
3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
3.1 地表塌陷治理
本市所辖部分中小矿井,矿层厚度0.5~1.0m,煤层倾角3°~15°。根据矿层赋存条件及惊天底层的围岩性质,在充分采动下,下沉系数约0.81。当 矿层厚度为1.0m时,最大下沉0.782m;当矿层厚度为0.7m时,最大下沉0.5m。但由于各种矿柱的存在,一般达不到充分采动,下沉值较小,一般0.5m左右。
本区大部分处于丘陵地形,地表塌陷后,对山林和荒地影响不大,耕作土地经平整后,一步不影响土地的使用。为了防止矿井开采后造成大面积地表沉陷、开裂和房屋开裂、倾斜等地质灾害现象,主要采取以下防止措施;按规定留设足够的保安煤柱。严禁在小于安全开采深度的村庄、河流下采煤。在建筑物或水体下采煤,必须经试采成功,取得实际资料后,报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在开采过程中,矿方应加强地表沉降观测,掌握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做到早发现早治理,尽量避免或减小地表沉陷的危害[1-3]。
3.2 矸石处理
矿井开采后的固体废物主要是煤矸石。煤矸石就地堆放,形成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矸石山,破坏环境景观,并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破坏地表植被。另外,矸石山受雨水冲刷,会将废渣带入水体污染水源。就目前煤矸石利用情况看,在确保放射性物质不超标情况下,主要是用来制作烧结砖(矸石砖)。
3.3 矿井水处理
矿井开采后正常涌水量30m3/h,最大涌水量90m3/h,水质PH值为7.0。本研究处在井下设置水仓进行沉淀处理外,还在地面设置沉淀池再次沉淀,经处理达到排放标准(达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后再排放。另外经处理后的水一部分可供井下消防、防尘用水,井下黄泥灌浆用水,余者排至右江或作为农灌。矿泥沉淀池清理出的煤泥可供矸石砖厂做制砖原料。
3.4 粉尘及烟尘处理
矿井产生灰尘的场所主要是地面生产系统翻车机房、皮带搭接处及地面煤仓,在产生粉尘处设置洒水消尘装置,减少煤尘飞扬。
3.5 噪音防治
矿井主要声源是地面生产系统的筛选设备及地面主扇风机,本矿井远离村庄。矿井所选的扇风机为高效节能,低噪音的轴流式风机,根据测试,距风机20m其噪音已低于70dB,因此噪音对坏境影响不大。
3.6 水土流失的防治
在整个工业场地设置围墙,排水沟设置沉砂井避免场地弃土弃渣的流失。对场地的人工边坡砌片石或种植草皮护坡,防治边坡坍塌和水土流失。
3.7 绿化
为把矿山建设文明矿山,为长期在井下工作 的矿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建议在矿井道路两旁、建筑物前后的空地上种植适宜本地生长的果树及花草等,以美化环境。
4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投资
保护环境、控制污染投资项目包括:井下煤泥水仓、地面煤泥沉淀池、污水处理池建设粉尘、噪声防治,坝堤、围墙,绿化设施施工等。水土保持投资以运行费用专款专用。
5 环境影响评价
矿山地下开采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是:固体废弃物(矸石)的排放和因地表塌陷、开裂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设计考虑全部矸石运到砖厂制砖,综合利用率为100%,故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形态变化,因大部分地区处于丘陵地形,地表有少许塌经土地平整后,一般不影响土地的使用功能,地下开采对区域生态环境不会构成严重威胁。其它环境影响也采取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矿井的建设只要按照设计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措施组织实施,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使矿山开采产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最终达到矿井的建设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不致使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1]吴健.我国综放技术15年回顾[J].中国煤炭,1999,25.
[2]李树刚.综放开采围岩活动及瓦斯运移[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3]中国煤炭企协采掘机械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选编.中国煤炭高产高效矿井建设论文集[D].中国矿业大学船板社,198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