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公共图书馆如何应对“免费开放”的机遇与挑战

2012-08-15李忠实

科技视界 2012年23期
关键词:免费开放免费图书馆

李忠实

(开县图书馆 重庆 开县 405400)

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公民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公共图书馆的经费投入逐年递增及公民对科学文化知识的迫切需要,使得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早在1994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图联共同制定了《公共图书馆宣言》和《公共图书馆发展指南》其中指出: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力,不分年龄、种族、国籍、语言、宗教、文化状况﹑性别﹑向所有的人提供服务。我国东南部发达地方的深圳图书馆、杭州图书馆,于2006年在国内率先实行免费开放。2007年底浙江图书馆取消各类读者服务费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免费开放服务,2008年年初国家图书馆开始实行免费开放,读者凭身份证即可入馆阅览。取消了办证费、年费、存包费、自修室使用费,对其它的非基本服务项目的费用也大幅度降低。在我国图书馆界“龙头老大”率先垂范的促进和影响下,2011年1月政府下发了《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对全国公共图书馆全面推进免费开放提出了要求。国家从政策、行政层面的指导,使得各省市文化主管部门,地方财政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主要体现在不同级别的公共图书馆均有一定的运行经费。对馆舍条件也做了相应的要求,购书费也有大幅度的上调,文化部表示:今年年底之前,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将全部实现向公共免费开放,中央已将“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经费列入制度性预算当中(6月26日《中国青年报》),这些“硬”的政策措施使一些不发达地区的公共图书馆迎来了发展的“第二个春天”。这就是公共图书馆、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中小型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大好机遇。然而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有机遇就有挑战,我们这些图书馆人如何应对观念上,行动上的挑战也将是长期的,要达到并取得一定社会效益的免费开放服务的目标,还需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的目标任务任重道远。下面就如何搞好免费开放服务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1 首先明确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意义

公共图书馆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阵地,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手段,是进一步提升政府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积极行动。对于提高广大公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2 要充分认识免费开放工作在公共图书馆,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县级公共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1)免费开放是使社会公众“无门槛”进入图书馆的第一步,免费不一定等同于阅读热,免费服务不一定等同于优质服务。

2)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也不平衡,存在着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在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存在的经费严重不足,馆藏资源匮乏,专业人才少,人员素质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能力以及服务水平低下,这些数十年来的人、财、物的历史欠账不是马上就能偿还的。这种状况只能是通过免费开放的形式,抓住免费开放的机遇,积极进取,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开拓创新,逐步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3)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只是向社会公众提供一个阅读机会均等的形式。而如何完善服务方式,增强服务功能,引导全民多读书、读好书,爱读书建立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才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最终目的。

3 免费开放的基本内容

1)公共空间设施﹑场地的免费开放:一般阅览室、少年儿童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报告厅(培训室、综合活动室)、自修室等。

2)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免费向读者提供:如图书借阅、文献检索与咨询、公益性讲座和展览,各类基层业务辅导,流动服务等。而一些辅助性的服务如办证、验证、存包、借阅年费等全部免费。而这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将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财力增长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加而发展变化。

4 以免费开放为契机,制定应对措施,提高服务质量

免费开放对公共图书馆来讲不只是一次服务形式的转换,更是一次完善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良机。通过整合文献资料、人力资源,不断探索创新,完善各种服务方式、增强服务功能。

对免费开放后的读者流量、借阅量以及对阅读环境的影响,安全问题,服务功能等进行科学分析,从文献保障,服务保障,安全保障等方面制定相应对策和措施。在“以人为本”服务宗旨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管理和有效控制,为广大读者提供多样化的免费服务项目和有成效的服务内容和活动,促进“人人爱读书,人人有书读”把免费开放服务的社会效益落实到位。

5 创新免费开放条件下的服务理念和方式

5.1 服务观念的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与读者之间是一种单向联系,以阵地服务为主。而信息时代的图书馆与读者之间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是以读者为中心的,读者不断的以自己的意志和行为影响或参与图书馆的管理和发展,而图书馆为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争取更多的读者,不得不进行改革,从文献到信息,从资源到网络,改变的不仅是图书馆的馆藏内容和形式,而且还涉及图书馆的运行机制,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只有不断地进行观念创新,不断产生适应并领先时代发展的新思路,新观念,并具体落实到图书馆服务工作中,图书馆才能得到持续不断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5.2 服务方式的创新: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使图书馆藏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改变了文献的载体形式和传递方式。图书馆在信息时代的免费开放和服务,要根据读者的需求﹑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方式方法,进行与之相适应的创新。我们应努力改变原有的服务模式,并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开展新的服务项目,拓展服务范围。下面简要介绍一些除传统服务以外的服务方式。

5.2.1 多媒体服务。指图书馆利用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信息服务,读者通过多媒体、视听、缩微等技术,运用互联网,局域网进行不同范围的文献检索服务。

5.2.2 电子邮件服务:对读者在网上提出的咨询,图书馆组织专门人员进行解答,并通过电子邮件方式传递给读者。

5.2.3 读者点播服务。读者在办公室或其它场所通过网络终端向图书馆信息中心发出请求,选择所需的各种图文信息。

5.2.4 精心策划和组织各类读者活动:如知识讲座、展览、培训、欣赏视听资料等。

5.2.5 建立“政府信息公共查询中心”为读者快捷方便了解各类方针、政策提供方便。

6 结束语

公共图书馆是由地方政府管理、资助和支持的,免费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图书馆,是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文明进步程度的标志。提升免费开放的服务水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要求,既提供雅俗共赏的普适性内容,也提供雅俗分赏的对象化内容,注重开展面向未成年人、残疾人、弱势群体﹑农民工的免费服务,盘活现有的文化资源,同时不断设计增加新的服务项目,培育形成具有区域特色,文化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将是我们图书馆人永远追求的目标。

[1]公共图书馆宣言[Z].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4.

[2]文化部 财政部 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Z].文财发(2011)5号.

[3]黄兆奎.西部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研究[J].图书馆,2011(2):114-116.

猜你喜欢

免费开放免费图书馆
该不该免费送货
免费开放
二十四气推拿 常年免费学习
图书馆
浅谈免费开放环境下如何做好公共图书馆外借服务工作
飞跃图书馆
浅谈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
浅析基层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的多样性选择
巴黎游泳池因无人收费“免费开放”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