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盆景的艺术构图探讨

2012-08-15黄玉春

绿色科技 2012年7期
关键词:盆景景物树木

黄玉春

(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园林绿化管理处,河南 商丘 476000)

1 引言

盆景是我国传统的园林艺术之一,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单纯的园艺盆栽逐步发展、升华为盆景艺术。它将大自然的美好景物典型地浓缩于咫尺盆盎之中,集中概括地再现了大自然山清水秀的繁茂奇古之美,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被称作“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中国盆景在近两千年来的艺术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系统和创作理论。它们或春意盎然,或高山流水,给人们以无限美的享受。

2 盆景创作的原则

2.1 师法自然,高于自然,遵循自然法则

(1)师法自然。盆景以植物和山石为主要造型材料,是通过艺术处理和培育在盆中表现自然景致的艺术品。它在景观内容上以再现自然景物、风景为主要特征,反映的是自然界中千姿百态的自然美景,这就要求盆景作者要深入到自然中去,在自然界中发现山水、植物、美景,使其成为自己艺术创作的源泉,在忠实于创作对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多的艺术盆景。

(2)高于自然。高于自然是盆景艺术本身的要求,是在盆景作者对已有的风景素材和造型材料认识理解的基础上,在作者思想感情的支配下,通过对风景素材和造形材料进行选择、提炼、概括而形成典型的风景形象来实现的。通过艺术创作抒发作者的感情,使自然美转化为艺术美。

(3)遵循自然法则。遵循自然法则就是要求盆景艺术造型不能脱离景物自身的本质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合乎自然美景的艺术作品。这种艺术作品在现实中并没有完全一样的风景实体,因而使欣赏者在观赏时更加能感受到自然美与人物思想情感完美结合的艺术魅力。

2.2 意在笔先

中国画的创作理论要求“意在笔先”,盆景创作中的“意”是指盆景作者的主观思想感受、理解和融化的意象,是作者欲将创造的盆景形象,盆景创作必须遵循这一原则。

任何一个盆景作品在创作的开始,都要先立意,对主题进行构思、酝酿,这是盆景造型的前提。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思想情感、艺术素养与客观自然景物完美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盆景的立意必须围绕意境的创造,它包括确定主题和题材、选择盆景的制作材料、考虑造型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等问题。在整个艺术创作过程中,立意要融会贯通,通过不断的修改、补充、丰富和深化,创造出更加富于构思和灵感的盆景造型。

2.3 因材施艺

因材施艺要求作者根据所选材料所具有的特点、特色,确定出造型的主题,围绕主题运用各种相应的技术措施,将想要表现的自然景色真实而又更富于情趣地展现出来,达到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目的。

3 盆景构图的艺术表现

盆景的构图与布局,是对景物的具体安排,是处理盆景画面和立体形式结构的一种艺术创作手法。盆景的物境与意境都是通过构图和布局来实现的。盆景构图应具有造型生动、形象和谐的完美结构,在对立统一的原则下处理好盆景中景物之间的各种关系,运用辩证手法,结合思想情感,使作品达到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对立统一规律在盆景构图中有以下几点。

3.1 主次分明

一个盆景创作,首先要确立主体。主体是作品的中心,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在对树木盆景造型时,双干合栽时要使树干一大一小、一高一低,以分清主次。独干式的树木盆景也有主次之分,主干是树的主体,侧枝为客体,起陪衬主体、完善桩景构图的作用。山水盆景也有主峰、次峰之分,以主峰为主题,主峰在体量、形态、安放位置上要与次峰有明显的对比,同时二者还要呼应、统一,表现出完美的艺术形式。

3.2 虚实相应

在盆景艺术创作中,虚与实这对矛盾处理,对盆景构图和意境塑造是至关重要的。实是指有形实物;虚是指空白、虚无。就盆景来说树木、山石、配件为实,实物之间的空白空间为虚。景物之间的安排只有做到虚实相应、相辅相成,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

3.3 疏密合理

疏与密的合理处理,是表现盆景造型布局的重要手法。盆景造型对景物的安排要疏密有致、布局自然。疏不等于无物,密不等于杂乱,疏密安排不能等量平衡,要从视觉效果、艺术效果、审美效果等方面综合考虑,使盆景景物之间疏密自然、和谐、遥相呼应。

3.4 动静相依

在一件盆景中要动、静相依相附,通过适当的对比,突出其动势或静势的塑造,使其形象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达到生动、活泼、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效果。

盆景造型讲究动势的营造,“险绝取势”是常用的方法,但险奇中要求平稳。例如悬崖式盆景的树干向纵深处倾斜是突出其动势,但其根部应粗重,裸露似鹰爪,加上配石等技术手法,巧妙增加其整体的稳定性,所以动静相依是盆景构图的又一重要手法。

3.5 露中有藏

盆景艺术应做到露中有藏、有隐有显、耐人寻味、启人联想,既有直接的形象特征,又有间接的意境内涵。

盆景艺术的创作是在有限的空间展现出无限的境界,从而创造出深远的意境,其藏与露的艺术表现至关重要。山水盆景中,要想表现出众山群峰之绵延、水岸迂回之变化、沟壑幽谷之深远的艺术效果,必须以各种表现手法综合处理,合理布局,做到山随水依、水绕山走、幽谷曲折,达到深不可测、视不见底,使人产生山后有山、景后有景,水流源渊未测,思之源无尽、观之意深长的效果。

3.6 刚柔并济

刚与柔是盆景创作中又一矛盾统一体。盆景中所表现的高山之雄伟、苍松之挺拔,具有阳刚之壮美;而小桥流水之清秀、垂柳依依多姿,则具有阴柔之美。盆景艺术风格的表现有以阳刚之美而取胜,也有以阴柔之美而见长。具体到每一件艺术作品则没有单纯的阳刚,也不存在单纯的阴柔,而是柔中有刚、刚中有柔,通过刚柔的对比使一方突出地表现出来,这种艺术构图表现就是刚柔并济。

树木盆景造型的阳刚之美,表现在苍劲、挺拔、粗壮、深厚、刚健、稳重、豪放、动势弛张方面;阴柔之美表现为温雅、安静、清秀、多姿、飘逸、细柔、动势弱、静势内敛等方面。

山水盆景的刚与柔表现也较明显,山石为刚,树木和水为柔;山石直立为刚,坡角、起伏曲变为柔,所以说盆景之中刚与柔的矛盾统一无处不在。

3.7 枯荣对比

枯荣对比,主要是对树木盆景造型而言,其他形式虽有体现,但远不如树木盆景典型。所取材料一般都是自然界中久经风雨、雷击或病虫害侵蚀的百年老树,部分已枯死,形成朽木洞穴,或脱皮露骨、或死枝枯梢;而另一部分生机盎然,枝繁叶茂,形成枯与荣、生与死的鲜明对比。树木盆景常以此种现象为题材,表现枯木逢春、劫后余生的意境。

3.8 神形兼备

“形”是指创作中对所表现对象具体形态的真实反映,“神”则是存在于人或自然景物之中的一种内在的精神气质和勃勃生机。盆景中的“神”一方面是指所表现景物之“神”,例如山水的韵致风采,树木之生机、天性、姿韵等;另一方面是指创作主体之“神”,作者借景抒情,表现自己内在的精神气质和个性特征,自然景物之“神”与创作主体之“神”的融合,是盆景艺术所力求表现的最高艺术境界。

盆景艺术中“形”与“神”的关系是以“形”传“神”,形、神具备,没有“形似”就谈不到“神似”,所以在塑造盆景作品时要抓住足以表现自然景物的内在结构,即生机、神韵来塑造盆景景象,使之达到“神似”而真实。

4 结语

盆景构图的艺术表现内容较多,除了以上所述外,还有一些别的艺术法则,作为每一位盆景创作者,需要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反复应用、感悟、创新、超越,从而使盆景艺术达到一个新的创作境界。

[1]徐晓白.中国盆景[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2]赵庆泉.中国盆景造型艺术分析[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盆景景物树木
四时景物皆成趣
附式石盆景欣赏
写写冬天的景物
树木之最
桌上盆景(外一幅)
辨认树木
柚子,变变变
树木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