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认识论解析

2012-08-15杨彩利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2年9期
关键词:认识论党员队伍学习型

杨彩利

(黄河科技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6)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认识论解析

杨彩利

(黄河科技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6)

对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研究,很少涉及到认识论层次上的解析。文章试图探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认识论依据,以期对当前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指导与理论支撑。建设学习型政党产生于变化发展的实践,是为了指导实践——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也必将更好地指导我们党的新的伟大实践。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认识论;认识;实践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课题。目前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课题的研究,很少涉及到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哲学解读,尤其认识论层次上的诠释。本文试图探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认识论依据,通过对这些理论依据的分析,以期对当前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指导与理论支撑。

一、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认识来源于实践——建设学习型政党产生于变化发展的实践

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且随实践发展。人类的实践活动,始终紧跟世界变化的速度。而当今世界,科技的更新、国际形势的巨变、国内社会需求的增加,都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必须理清的实践,都对党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全新的形势与任务前,执政党只有把学习作为第一任务才能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地位,才能确保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共产党先是把“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奋斗目标,然后又进一步明确地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党和政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任务。

因此从认识论上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战略部署,产生于变化发展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对变化发展着的实践的回应和沉思。

二、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认识回到实践——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产生于实践的认识要重新回到实践,不仅因为认识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更重要的是为了正确指导实践,达到成功改造世界的目的。毕竟认识是前提,实践才是目的和归宿。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实践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在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的前提下,不可逆转的政治多极化,深层次进行的经济全球化,日益增加的经济风险因素,跨国性诸如能源缺失、环境破坏的问题。胡锦涛指出:“面对这样的新形势新任务,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不抓紧学习,不抓好学习,不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就难以完成肩负的历史责任,甚至难以在这个时代立足。”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共产党面临着维护发展稳定中异常复杂的矛盾,担负着深化改革开放中艰巨异常的重要任务。“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1]我们党只有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继续学习并重新学习,才能使以往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得到充分运用,才能开创更为广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才能探索出一条越来越宽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世纪90年代,些许国家的执政党被解散失去了领导地位,与这些政党执政能力减弱甚或衰退不无关系。太过陈旧的知识基础、缺乏相应的学习激励机制直接导致这些长期执政后的政党执政能力的严重下降。前车之鉴,后车之师。虚怀若谷之心借鉴经验,居安思危之态吸取教训。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吸取这些政党衰亡的教训,通过创新学习机制,把握执政规律,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2]提高党的学习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首要条件。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求全党不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更重要的是更新原来落后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使其始终成为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坚强的领导核心。

三、建设学习型政党——“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作为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实践和认识的每一次循环,认识都得到了发展。其实学习,不只是学习死的知识,而更应该注重知识的发展与更新;学习不是一劳永逸,而是在变化发展中学习;学习不是静态,而是静态与动态的统一。就其原因在于:

(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

1、从主观方面说,人们总是受到自己认识能力和实践活动范围的限制。

列宁曾指出:“我们不是空想家。我们知道,不是随便哪一个粗工和厨娘都能马上参加国家管理的。我们要求由觉悟的工人和士兵来领导学习管理国家的工作,并且要求立刻开始这样做,即立刻开始吸收一切劳动者、一切贫民来学习这一工作。”[3]从党员本身人的角度来看,限制认识能力和实践范围的因素有两个方面:

(1)党员队伍的文化素质结构参差不齐。

截至2010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不断扩大,总数已经达到8026.9万名。其中,35岁以下中共党员占党员总数24.3%[4]。多层次的党员身份,从军人、个体从业者、学生到农民。高低不齐的学历层次,尽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高学历和大学生党员数量,但据统计结果来看,仍有相当多的初中以下文化甚或文盲党员。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管理常识和现代科技方面知识缺失也存在于素质较高的干部党员队伍中,复合型人才和高端技术人才也明显不足。

(2)当前党员队伍学习现状堪忧

被动学、不真学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据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截止2009年12月6日的网上调查结果显示:当前领导干部学习方面最大问题是热衷应酬、形式主义严重。调查中,36.9 %的网友认为“身边热衷应酬、忙于事务,不勤学”的干部最多;34.4 %的网友表示“装点门面、走走形式,不真学的干部”比较多;22.7% 的网友认为身边“不思进取、碌碌无为,不愿学”的干部较多。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局面呢?调查数据显示,认为领导干部“主观上缺乏学习动力”、“观念上缺乏求知欲望”、“思想上缺乏学习需求”的网友超过了75%,由此可见,当前领导干部重应酬轻学习主要是因为主观不努力造成的。[5]

这些主观方面的制约因素,使得作为主体的党员认识不清国际形势,在执政考验面前,放松了警惕。

2、从客观方面说,客观事物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

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当前,我们所面临的最根本的现实问题就是世情、国情和党情问题,这是我们分析问题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当代世界的变革与调整,新中国在经过60多年的发展之后的攻坚阶段,党员队伍的壮大与执政能力的变化,可以说世情国情党情均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我们对这些现象的认识和学习也就必须是动态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就是让学习成为一种常态,而不至于流于形式;就是要让大多数党员的思想通过时刻的学习能与客观事物的变化保持同步。

(二)从人们具体的学习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然而,对于学习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并且也永远不会完成,因为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

人的学习和认识的任务,在于不断地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转变到另一个具体过程的时候,人的认识就应当随之而转变。正如邓小平所说:“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因此,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

“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6]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课题的提出,充分体现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知行统一观,既是我们党九十年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结晶,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升华,也必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更好地指导我们党的新的伟大实践!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I-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

[2]唐晓清:学习型政党:理论内涵、基本特征和实践途径 长白学刊2010年第1期79页。

[3]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5.

[4]孙 亚 萍: http://gb.cri.cn/27824/2011/06/24/110s3287300.htm 2011年6月24日

[5]中共天津市委党校课题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若干思考,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2期第8页

[6]《毛泽东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6页

杨彩利,女,(1982—),黄河科技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猜你喜欢

认识论党员队伍学习型
关于加强疗养院党员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有效性的思考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阐释的认识论困境及其终结
基于信息技术哲学的当代认识论研究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藏传佛教认识论评析
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坚持标本兼治 纯洁党员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