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谭政报告》对做好干部培养与使用工作的几点启示

2012-08-15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2年10期
关键词:作风军队同志

张 攀

(西安政治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8)

《谭政报告》对做好干部培养与使用工作的几点启示

张 攀

(西安政治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8)

1944年由毛泽东亲自修改和补充,谭政所做的《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于我军政治工作意义重大,对做好干部的培养与使用工作具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谭政报告》;干部培养与使用;作风

谭政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作的《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不但特殊的解决了军队政治工作问题,而且也较一般地解决了我党历史经验、领导方法与工作作风上的许多问题。其中的某些观点对我们做好干部的培养与使用工作有一定借鉴作用。

一、启示之一

干部的培养与使用应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

“解决了一个重大原则性的问题——军阀主义偏向与教条主义偏向的问题,……并且发扬了联系群众的与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某些环节上的领导作风有了大的转变,……极大地发扬起来的作风,是联系群众的作风,是实事求是的作风”。报告中的这两段话告诉我们一个观点,做工作一定要发扬联系群众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在干部的培养与使用上也是一样,不能教条主义,要善于因人、因时、因地、因任务、因目的采取不同的方法手段,依托实践效果,探索和发现科学管用的方法。上级的法规政策大都只是明确精神和方向的一般规律,无法也不可能照顾到所有的单位的特殊性,这就需要执行的人在理解中能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灵活的处理和把握。《谭政报告》中就有很好的事例,坚决地取消了当时形式化十分严重的“十人团”、“青年队”等组织,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恢复了党代表会议制度、加强了军人俱乐部功能、新建立全营集合讲话制度,部队风气为之一新。如今部队干部生活压力大,工作顾虑多,在不同时期思想呈现不同问题,所以解决这些问题的瓶颈就在于树立一个什么样的工作态度,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工作作风。坚持以部队干部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入手,以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客观分析产生问题的本质原因,分类指导,分层次实施,实事求是,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多管齐下,综合作用,把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工作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客观成绩为说法,促进干部的培养与使用健康发展。

二、启示之二

干部的培养与使用应坚决抵制宗派主义和山头主义

“各部分军队之间的友好关系也减弱了,山头主义,本位主义,在暗自增长了。……生长一股骄气,自以为是,目空一切,只爱说成绩,不爱说缺点,只爱听恭维话,不爱听批评话,惧怕别人批评,也惧怕做自我批评,有些则更发展到对党与上级的领导机关闹独立性的恶劣现象” 。报告中这些内容这实际上在指出,军队中的山头主义和本位主义严重的削弱了军队的友好关系,严重破坏了军队中干部工作的正常秩序,导致在干部的培养与使用上,不看个人的德行与能力,不看干部本人对单位的贡献和付出,而是一概的从本位出发,从自身利益出发,搞所谓的拉山头、分派别。将向自己示好的干部看成自己人,将所有不给自己献媚的干部视为异己,干部培养与使用上唯“身份”论。这样的做法只会大大降低干部的积极性,使积极肯干、业绩突出的干部感觉心灰意冷,甚至出现无心恋战、尽快转业的想法。这样的错误做法也大大降低了单位的战斗力,使集体缺少凝聚力和向心力,导致难以形成领导核心,普遍出现各自为战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当前,干部的培养与使用应当注意极力抵制宗派主义和山头主义,首要的就是加大干部工作的透明度,实行阳光工程,完善干部培养与使用机制,在法律规定的层面上杜绝漏洞的存在。还要拓展广大干部的知情权,让干部充分了解事情的经过和结果。领导干部要做到一视同仁,带头不搞宗派、不拉山头,将坚持自我要求和管理干部统一起来,把注重形式和注重效果结合起来,走建立和谐的单位内部关系的路子。

三、启示之三

干部的培养与使用应注意坚持团结互助

《谭政报告》指出:“内战后期曾经普遍采用了过火斗争的方针,缺乏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精神。……还发生过若干错误地打击不应该打击的同志的情形”。“从地方工作吸收到军队来工作的干部,新的与老的,工农出身与知识分子出身的都有,……我们应该善于帮助他们”。这两段都集中地表述了在干部的培养与使用上要注意团结互助的方法,其实质就是要营造团结和谐的内部关系。一方面在同志们犯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的时候要及时的加以批评和指正,帮助同志提高。另一方面在对待新同志或者基础较差同志的问题上要加以理解和帮助,而并非打击和排斥。当前在干部的培养与使用上,部分单位并不注意方式方法,对犯过错误的同志是一棒子打死,永无翻身之日,错误会成为一个永久污点,动不动拿来说事,打击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违背了干部工作的初衷。还有的单位在对待新进来的同志或者有基础较弱的同志时,不是去帮助和团结这些同志,而是瞧不起、不使用,严重滞后了单位整体能力的提升。现在我军正在大力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大量招收地方大学生入伍,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为军队现代化服务,这些人才在专业方面相对有优势,但在基本养成和作风上可能还有欠缺,不应该过分强调这些干部的缺点和不足,要及时的予以帮助,使大量人才发挥自身优势为军队服务。因此,我们要以报告为借鉴,用团结和互助的精神帮助他们,让他们在部队的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作用。

四、启示之四

干部的培养与使用应注意辩证看待干部来源

《谭政报告》强调:“应该把尊重农民出身的干部与尊重知识分子出身的干部,……同时提出来,并使这些干部很好的结合起来。……他们的绝大多数是忠诚可靠的,……无论工农干部与知识分子干部,都有自己的短处,都不应该骄傲,而应该学习其长处,去掉自己的短处”。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的限制,我军中的干部来源与成分比较单一,只有工农出身的干部,后来经过发展,允许一部分革命的知识分子成为我军干部的来源,这是在当时一种进步。然而,当历史的车轮驶进新世纪时,情况已然发生变化。当前,干部来源已经多样化,多渠道化,为了改善我军人才的结构缺陷,《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规定,军官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一是选拔优秀士兵和普通中学毕业生入军队院校学习毕业。二是接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三是由文职干部改任。四是招收军队以外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人员。军官法还规定,在战时根据需要,可以从士兵、征召的预备役军官和非军事部门的人员中直接任命军官。可以看出,我军在军官的使用与培养方面是做了很多考虑的,究其实质来讲就是要增加干部的来源渠道,构成一支高度复合的干部人才队伍,更好地为军队服务。无论哪个渠道培养的干部都有它自身的优点,他们都能在部队的一定岗位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只是不同来源的干部适合的岗位不同罢了。所以我们应该综合辩证的看待干部来源,认识到不同来源的干部有其不同的优势,在培养与使用时应当注意发挥不同层次干部的作用,扬长避短,人尽其才,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储备好“第一资源”。

[1]《军队政治工作重要文献导读》,徐志雄 海潮出版社,2006年。

[2]《军队政治工作基本问题》,侯敬智 海潮出版社,2007年。

[3]《军队干部工作法规选编》,西安政治学院训练部,2004年。

[4]《军队政治工作经典文献》,卜松林 李学智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2003年。

[5]《谭政军事文选》,葛东升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

[6]《军队人事管理基本问题》,吴教练 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年。

张攀,男,上尉,西安政治学院研究生十六队,硕士研究生,军队政治工作学,主要从事军队人才与人事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作风军队同志
“三老四严”作风诞生记
同志
『大元帅』与『小同志』
OVER THE RAINBOW
开战!过年也不停火的古代军队
军队的4月1日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
五代后周的军队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