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央苏区时期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2012-08-15叶云明

党史文苑 2012年4期
关键词:中央苏区教学方法教材

叶云明

(赣南师范学院 江西赣州 341000)

1931年11月,党和苏维埃政府领导中央苏区人民开创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的新纪元。苏区各级各类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显著。今天,在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之时,回顾中央苏区时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参考借鉴有益的经验,是很有必要的。

一、编写内涵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教材

教材内容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重要保证。语文、历史等文科教材中包含大量的思想政治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教材除了有显而易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外,还有暗含的价值取向,它们对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中央苏区在进行教学内容改革时,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废除国民党统治时期反动落后的旧教材,尽快编写出为革命战争和根据地建设服务的新教材。

由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毛泽东、徐特立等主要领导人积极参与中央教育部教材的编审工作,委员会主任徐特立把关定向。中央苏区的教材建设克服了重重困难,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据有关部门保存下来的教材和所能看到的教材目录统计,中央苏区为各级各类学校新编的教材就有130多种。这些教材与旧教材完全不同,新教材有许多新亮点,成为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载体。新编的教材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1.创新性。中央苏区新编的130多种教材,都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回答在进行革命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教材具有创新性、新颖性。毛泽东在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讲授的中国苏维埃革命史,就是他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关于纠正党内错误思想》 《反对本本主义》等重要著作主要观点的恰当介绍与精辟阐述。毛泽东在苏维埃革命史中还指出:苏维埃国家既是革命战争的领导者、组织者,又是群众生活的领导者、组织者。组织革命战争,改善群众生活,这是我们的两大任务。他在教材中系统地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党和苏维埃政府的经济政策,提出了如何正确处理发展革命战争与加强经济建设、改善人民生活等关系的重要思想。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革命发展的艰苦时期兢兢业业地参与了新教材的编写工作,对以后教育引导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

2.科学性。新教材注意传播文化科学知识,能够有效帮助青少年清除封建迷信与陋俗,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例如 《共产儿童读本》的第一册第二十课和二十一课的课文中讲到:“木菩萨怕火,土菩萨怕水,纸菩萨怕火又怕水,菩萨、菩萨,你有什么灵呢?有口不会说,有手不会做,有足不会走,有耳有眼不会听看,菩萨、菩萨,你有什么用?”此外,在这套教材中,有关动植物、云雾霞虹、雨雪和季节等自然现象内容的课文有二十余课。如第五册第二十课 《麻》的课文写到:“黄麻也是普通常用的一种麻,茎高五六尺,花色黄,性质很坚韧,可以搓绳缚物,还可以织成草鞋,价目比苎麻便宜。”

3.通俗性。在编写教材时,编写者十分注意体现“寓教于乐”的思想,采用了问答、对话、歌谣、顺口溜等各种形式,使教材的文字内容生动活泼。教材读起来易懂有趣,便于记忆,同时也能对学生潜移默化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如 《国语课本》第三册第十四课就采用了顺口溜的形式:“月光光,月光光,小孩子,上战场。木炸弹,木壳枪,开步走,瞄准放。大家时刻准备着,准备打倒国民党”。

1934年,赓雅在 《申报月刊》第三卷第二号发表了《赤区教育的断片》一文,他谈到了中央苏区小学教材的情况:“国语取材范围较宽,旁涉史地及时事,多与政治问题有关,尤以富有刺激性之词意为合格。”

二、改革教学方法,培养革命新后代

中央苏区的学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也非常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其培养革命新后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成效。

1.以启发式为核心,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1929年12月,毛泽东在 《古田会议决议》中提出了上政治课的教授法 (以下简称十项教授法):“.启发式(废止注入式)、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说话通俗化 (新名词要释俗)、说话要明白、说话要有趣味、以姿势助说话、后次复习前次的概念、要提纲、干部班要用讨论式”。十项教授法对红军教育、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十项教授法的核心和主线是实行启发式,废止注入式,反映了教学方法改革的破立关系,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为中央苏区教学方法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毛泽东把启发式教授法作为教学方法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启发式是十项教授法的纲,而其他则是实行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具体途径。启发式教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毛泽东把教学方法牢牢的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基础上。这样,即使是初上讲台的教师,也可以运用它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十项教授法不仅继承了我国教育史上教学方法论的精髓,也极大丰富了我国教育思想的理论宝库,这是毛泽东对教育工作的重大贡献。

2.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改革。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央苏区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又一个重要原则。中央教育部颁布的 《小学课程教则大纲》中提出的小学教育与政治斗争联系,小学教育与生产劳动联系,实际上是在当时的特殊年代里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上劳作实习课时,学校要求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木工厂、儿童菜园的生产劳动,到附近的红军农场、红军工厂去劳动,并参加“共产主义星期日”的公益劳动。在上社会工作课时,必须结合当地的政治运动和中心任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他们参加宣传红军、慰问红军、收集粮食、站岗放哨、查禁烟赌、破除迷信等活动。列宁小学的学生通过学校的文化、政治学习以及参加各种活动,养成了阶级意识鲜明、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勇敢的优秀品质,成为苏维埃政府的小卫士。

赓雅在 《赤区教育的断片》一文中,谈了中央苏区的教法是:“他们的教授法,大概是采取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吧?”比如教科书上要讲的内容是“山”,老师就把课堂搬到山上去,让同学们看看现实的山。如果是讲田讲水,也会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池塘沟渠边,让同学们在身临其境,理解掌握教学内容。“然后似玩带笑地把课文讲授给学生,但结语必归落在他们自己所奉主义立场上。”

3.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寓教于乐。在各科教学中,教师能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湘赣省苏维埃文化部编的“语文教学法”中列举的“反对军阀”一课的教学步骤,就具体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1.准备:找几张军阀混战图的画板认识军阀混战的残酷。2.引起动机:从旁的方面引起儿童认识军阀混战的残酷。3.观察:把准备的图画让儿童仔细观察。4.质疑:A哪是被烧坏的房子?B哪些是被杀死的人们?C哪些是军阀的军队?D背着东西逃跑的是什么人?E烧了一些什么人房子?被杀死的是哪些人?5.讨论:A军阀为什么要打仗?B什么样的人叫军阀?C军阀与工农有何关系?D逃跑的人到哪里去?他们的生活怎样?E怎样消灭军阀的混战?F红军与白军的主要区别是什么?6.考验:将军阀打仗的残酷情形向儿童说明后,让儿童把靖卫团和白匪进攻苏区奸淫掳掠、烧屋杀人、抢东西以及他们看过或遭受过抢劫烧杀的情形讲出来。7.教生字:三、四年级的儿童可将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写到黑板上去,先让学生认识和解释,教师随时订正,后让学生在石板上练习。8.理解课文:三、四年级课文较长,读解时可分段落。9.复习:A利用读解方法,整理和巩固知识。B写出课文中每一段的意思。C表演:由学生决定方法,如写标语口号或宣传传单,或组织宣传队,画壁画,或编剧,让学生表演,或画军阀混战图,唱反对军阀歌。”

中央苏区各级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形式灵活多样,生动活泼,而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学校还组织野外旅行,游览山川名胜,观察市场交易,写标语口号或散发传单,组织演讲比赛、音乐戏剧表演及体育活动等。诸如此类的理论联系实际法,使教学效果显著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卓有成效。

三、充分发挥儿童团、少先队和共青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学生是学校行政管理的对象,是主体。对学生的教学管理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中央苏区,各学校强调学生要搞好自我管理,并充分发挥儿童团、少先队和共青团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目的在于建立学校集体生活的良好秩序,实现培养革命新后代的目标。

1.充分发挥青少年群众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组织青少年群众开展的活动是向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中央苏区的各类学校也充分发挥儿童团、少先队和共青团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共青团、少先队和儿童团积极协助学校组织青少年学生参加实际斗争,如站岗放哨、侦察敌情、拥军优属、宣传群众、参加生产劳动、开展节约募捐运动和扫盲运动等。在团、队组织内,建立夜校、识字班、阅报室、读书班,帮教识字,成立俱乐部、列宁室;组织各种研究小组、讲演组;举行报告会,讨论会;组织歌舞团、演剧队,开展体育、游艺活动,进行革命竞赛,使思想政治教育趋于经常化、多样化、系统化。这样既丰富活跃了团、队的组织生活,又使团员、队员学习了文化知识,思想上也受到了教育。

赓雅在 《赤区教育的断片》一文中作了如下阐述:“在校学生,还有儿童团之组织,奉行所谓十一字的口号,是准备着!时时刻刻的准备着!常开会议,讨论浅近的政治问题。且与其他较年长的青年,组成之共青团、少年先锋队等,互派代表,以通声息。必要时且须轮当儿童步哨、儿童侦探,或写标语、散传单、清查户口等工作。”

另外,中央苏区还通过出版发行 《青年实话》 《少年先锋》 《列宁青年》 《团的建设》 《时刻准备》 《红孩儿报》等报刊来进行政治宣传。这些报刊立场鲜明,笔锋犀利,体裁短小精悍,内容生动有趣,形式多样,既是宣传党和苏维埃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喉舌,也是充实革命根据地团、队组织的的文化教育和思想教育的良好教材。儿童团、少先队和共青团为苏维埃文化教育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对中央苏区各类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起了很好的协助与积极的推动作用。

2.加强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央苏区学校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学校采取了许多措施。如闽西实行训导员制度,要求每个教员和学生打成一片,帮助学生,结合实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还组织了“训导生团”,吸收学生轮流参加训导工作,每月更换一次。这样既加强了训导工作,又锻炼了学生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在帮助同学的过程中,本人也同时受到教育。这种人人做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很快在瑞金等地推广,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广泛性、深入性。

3.制订校规校纪,建立奖罚制度。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中央苏区各类学校都制定了校规校纪,教育学生自觉遵守。1931年3月10日,闽西苏维埃政府文化部颁发了 《劳动小学校训导材料》,规定学生守则23条。其中有教育学生改掉不良嗜好和习惯、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和学校公约、保持整洁卫生、注意仪表、正确处理同学关系等方面的规定。此外,各学校还建立了一些奖惩制度,奖优罚劣。对那些努力学习、成绩优良、工作积极和遵守纪律的学生给予必要的奖励,并在儿童墙报“红榜”栏表扬,发给奖品、赠送锦旗;对那些懒惰怠工、不守纪律、破坏学校制度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处罚。坚持正面教育,以表扬为主,这也是中央苏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重要经验。

总之,中国共产党在开创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为造就革命的新后代,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创造性地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猜你喜欢

中央苏区教学方法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新时期学习中央苏区精神内涵的启示
漳州: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央苏区反腐廉政建设的经验及其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