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稳中求进

2012-08-15魏志强

中国新时代 2012年1期
关键词:凯恩斯主义马车出口

根据玛雅文明的记载,2012年12月21日将是地球文明消失的大限,即世界末日。当这一天黑暗降临后,第二天的黎明永不到来。灾难影片《2012》就是讲述世界末日的悲惨故事。

现在,2012年来了,我们还没看出人类即将毁灭的迹象。

但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居住的地球确实动荡不安。

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后,元气大伤,复苏乏力。

欧债危机至今难见转机,危机已导致几个国家的首脑下台。

日本大地震,卡扎菲被击毙……

中国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与世界共同进入了2012年。在这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我们怎么办?

2011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有媒体报道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新闻通稿中有35处出现了“稳”字,可见我们的领导多么强调经济稳定的重要性。

可以预测,我们将在“稳中求进”方针的指引下,进入2012这个经济维稳年。

但维稳的任务是相当艰巨的。从拉动经济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看,出口难以指望,消费尚需时日,投资驱动作用效果减弱,看来总需求出了问题。2012年,如果我们要强力维稳,很可能还要指望投资,但两年前投入4万亿刺激经济的负面影响至今尚未完全消除,如果投资继续高歌猛进,后果不堪设想。况且,我们面临的是,“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的局面,通胀压力也是很大的。刺激力度过了头,一方面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会减弱,另一方面可能会引致通货膨胀。这是我们谁都不愿意见到的结果,即滞涨。滞涨对人们信心的打击是相当大的,还可能产生诸多社会问题。如果经济维稳的同时,还要社会维稳,那我们的困难就太大了。

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分析工具,是典型的凯恩斯主义短期宏观经济分析方法。但中国面临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长期经济发展问题,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如果一味地追求短期效果,把凯恩斯主义的短期调控经济的方法长期化,不久的将来我国出现西方20世纪70年代的滞涨,或许也是可能的。

但解决长期发展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大胆的深化经济改革,甚至包括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准备好了吗?

其实,如果说“稳中求进”的“稳”是解决短期经济稳定问题,那么“进”就应该更加关注长期发展问题。

猜你喜欢

凯恩斯主义马车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马车与游船
马车
驾着马车去打仗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析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析
需求管理理论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基层医改“三驾马车”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