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志应更好地再现区域的社会整体脉动
2012-08-15张文
张 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广西 南宁 530007)
一、问题的提出
早在20世纪初,梁启超作为中国新史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即发出“今日中国学界已陷于‘历史饥饿’之状况,吾侪不容不亟图救济”[1]之语,提出“史界革命”,反对“君史”,提倡“民史”[2],主张著史应成为“国民资治通鉴”或“人类资治通鉴”[3],“以史为人类活态之再现,而非其僵迹之展览;为全社会之业影,而非一人一家之谱录。如此,然后历史与吾侪生活相密接,读之能亲切有味”[4]。这无疑为新史学指明了方向。笔者认为,梁氏所倡导的“以史为人类活态之再现”、“为全社会之业影”,即是再现人类社会的整体脉动。这包含两方面的内涵:一方面要反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人类社会的整体面貌,既要反映官事、官员、官政,还要反映官事、官员、官政以外的民众生产、生活;一方面是资料要系统、鲜活、有血有肉,反映社会的发展变迁。
然而,在新史学的探索实践中,由于“史学较诸他种科学,其搜集资料与选择资料,实最劳而最难”[5],再现人类社会的整体脉动,尤其是再现民众生活、民众文化的文字资料往往是凤毛麟角,史学家们常常深陷资料的窘境。1928年,历史学家顾颉刚在岭南大学学术研究会上做题为《圣贤文化与民众文化》的演讲,开题即表白,之所以讲这个题目,是因为他“研究历史感到痛苦”,因为“要找到一般民众生活、民众文化的材料,很不容易”[6]。时至今日,社会史(首先是社会生活史)研究日益兴盛,改变了以往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分天下的单调格局,社会史学者也在披沙拣金的资料工作中开始转换视角,眼光向下,从民间视野把握中国社会的脉动。[7]
地方志作为“国史之羽翼”、“国史要删”,“乃一方全史”[8],是一定区域内自然与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完整记述者,再现区域社会的整体脉动是其应有之义。但从整体上来说,当前地方志书在再现区域社会的整体脉动方面还任重道远。而史学研究无论在理论或实践上,都对地方志编纂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因此,笔者在这里试图提出此问题,以讨教于方家。
二、地方志在再现区域社会整体脉动方面的总体情况
就广西地方志而言,在再现区域社会整体脉动方面,即反映社会整体面貌和资料的系统性、鲜活性以及反映社会的发展变化方面,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但总体情况却不容乐观。以下对上述两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
1.在反映区域社会整体面貌方面,民众生产、生活的记述尚有不足。
广西明清志书,总体来说以记载官事、官员和官政为主,经济内容较为贫乏。民国志书,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和梁启超的“史界革命”等影响下,虽然仍记官事、官员和官政,但多数志书经济方面的内容较旧志充实,并且开始普遍关注民生,反映人民的疾苦,甚至民众生产、生活的一些内容成为志书记载的主体。社会主义新方志,在篇目上看,其反映的社会面更为广泛、全面,其中除记官事、官员和官政外,对民生的重视可谓前所未有。以《广西通志》为例,第一轮《广西通志》共设88部专志,囊括自然与社会各个门类;第二轮《广西通志》在第一轮的基础上稍有调整,共设85部专志,且专设人民生活志、民营企业志2部专志,为广西省级志书的首创。然而,社会主义新方志在记述过程还存在重经济轻人文的倾向,其中记述民众生产、生活的篇幅和材料相对并不多,很难从这些记述中看出广西区域民众生产、生活的具体面貌与其发展变迁。有些二轮志书这方面的记载甚至比一轮志书还有所忽略和简化。
2.在资料的系统性、鲜活性方面还有不少通病。
明清志书,尽管“其间可宝之资料乃无尽藏”,但“什之八九,皆由地方官奉行故事开局众修,位置冗员,钞撮陈案,殊不足以语于著作之林”[9]。民国志书,开始注重资料的征集、调查和调查资料的运用。较典型的是《(民国26年)邕宁县志》,该志有18名采访员,采访的资料几乎涉及县志记载的所有门类。除了将调查资料融入文献资料记述外,还将一些重要的调查资料完整地收录,并设置若干专目和专表。[10]但由于民国政局动荡,战争频仍,志书编修工作时断时续,对资料工作有较大影响。
社会主义新方志,首轮修志由于主要处于计划经济时期,机构和人员的变动相对较少,同时,几乎所有的社会资源都在政府的管理之下,社会的发展变化主要受政府的主导,来自政府各部门的资料基本能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对社会的发展变化反映得比较完整。但由于地方志工作者视角没有下移,这些官方资料和当时社会的状况尤其是民众生产、生活的状况仍有一定的差距,且鲜活性不足。二轮修志阶段,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发展,政府职能转换为服务型,机构改革力度加大,而地方志工作者的视角没有相应加以转换,资料工作的基本方法没有得到根本改进,因而存在的问题就变得比较突出。综观笔者近年来所接触的二轮志稿,或多或少存在以下通病:即“案牍化”,以政府工作为主,以档案资料为主,缺少鲜活的资料,难以反映整个社会发展的情况;在反映民众生产、生活方面,真正系统、鲜活地记载其传承、演变、发展的内容不多见。“拼盘化”,资料东鳞西爪,七拼八凑。“平面化”,要素不全,记述简单,丰度不够,深度不够。“空泛化”,套语众多,敷衍成文,空洞无物,等等。以上种种,反映了资料系统性、鲜活性方面的欠缺。总体上看,社会主义新方志对区域社会整体脉动的再现并不如人意。
三、个例分析
现以一、二轮合修的《广西通志·人民生活志》(评议稿)为例,从该志稿的框架结构,撰写角度,资料的系统性、鲜活性及内容的深度、丰满度,资料的来源与形式等方面对其再现区域社会整体脉动的情况进行分析:
1.从框架结构上看,《广西通志·人民生活志》(评议稿)由“民国及以前居民生活”、“农村居民生活”、“城镇居民生活”、“世居少数民族生活”4篇组成,前设概述,后设附录。大体结构尚可,在篇目的层面上能向民众生活靠拢。同时专设“世居少数民族生活”篇,地方特色突出,为全书的亮点。但有缺项,如婚姻家庭、生活环境等未有体现,此外,篇下面部分章节的标题离民众生活有距离,未能直接落实到吃、穿、住、行、用上来。后编纂者在各篇相关处分别专设了“吃”、“穿”、“住”、“行”、“用”等节,其他类似“教育”、“医疗”、“交通”、“通信”等标题,也相应修改为“居民享受教育服务”、“居民享受医疗服务”、“居民享受交通服务”、“居民享受通信服务”。这样,利于内文更直接地从民众生活落脚,更能把握住民众生活的实质。
2.从撰写角度看,评议稿阶段的《广西通志·人民生活志》不少章节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即主要记述了生产力的发展情况,以及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各事业的发展情况等,整体上离民众生活较远。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民众生活方面的现成资料不足,非现成资料搜集难度大,所以往往直接从其他书籍中摘取资料。
以教育为例。评议稿各篇的教育节主要从广西教育机构的数量、设施、队伍的角度进行记述,和民众生活有相当大的距离,而与教育志中所反映的内容无异。可谓“流自己的汗,种别人的田”。应转换角度,以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背景,主要记述广西历史上各个时期和现当代不同类型居民受教育的情况,教育给居民带来的成效,各级各类学校收取各项费用的数额,助学金、伙食补助金等的规定和发放,不同类型家庭的教育支出情况,以及教育支出对不同家庭的影响,尤其是当今教育支出逐步成为民众生活“新三座大山(住房、教育、医疗)”之一,而给不同家庭带来的具体生活影响。
3.从资料的系统性、鲜活性及内容的深度、丰满度看,评议稿中解放后的内容总体上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其中资料的系统性方面,部分篇章不同程度地存在线索不完整、要素不齐备、缺点少面、典型缺失等情况。资料的鲜活性方面,绝大部分资料以行政统计资料为主,具体而生动的民众生活资料难觅其踪,有“案牍化”的倾向。资料系统性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内容的“平面化”。
如解放后各篇是以解放初为上限的,而不少章、节、目仅从1985或1986年写起,甚至从90年代写起,上限时间不到位的情况比较普遍。
再如第三篇第七章第一节记下岗(失业)职工,1984年至1999年各年仅记了总人数,时间过于零碎,要素不齐全,内容失之无物,没有把主要笔墨用在记各时期下岗(失业)职工的基本情况和他们的基本生活上。要使内容做到有血有肉,各时间点应包括:政策、社会、经济等背景情况;企业下岗(失业)职工的年龄比例、性别比例、学历比例、占总人数比例、各市所占比例等;下岗(失业)职工下岗前后及再就业后基本生活的变化情况。而这些资料都是很具体鲜活的,可以在专项调查资料、报刊、典型事迹报告等上面搜集。甚至有些调查报告是现成的,如关于广西困难职工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和下岗职工就业的先进事迹报告在该志稿的其他章节中就有所提及,可惜未加充分利用。
此外,整部志稿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是面上的行政统计资料很丰富,但缺少必要的个体典型资料,包括典型市县、典型人物、典型家庭、典型事例等,这也是导致资料鲜活性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4.从资料的来源与形式看,民国及以前时期的资料来源相对比较广泛,使用了正史、旧志、档案、个人专著、其他地情书等资料,其中民国篇直接提及的所引用的书名就达30多本,而未提及的则难以计算;解放后虽然也使用了档案、地方志、其他地情书等资料,但相较之下,使用行政统计调查的成果更多一些。
民国及以前时期的资料形式也比解放后的丰富,除了文字,配置了大量的表格和部分图片。其中表格均为民国相关调查的资料,其特点为:(1)表格数量众多,民国篇的表格共105个,涉及生产、收入、消费、借贷、吃、穿、住宅建筑、医疗、交通、通信、教育等方面,其中仅牵涉“吃”的就有17个;表格涉及的阶层包括官员、公务员、农民(含农村长短工)、工人、教师、学生等;(2)调查主体和调查项目众多:有经济学家吴半农、千家驹等人对广西12个县780户的各类经济调查,有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丛书《广西省农村调查》的各类调查资料,有中央农业实验所的各类调查,有广西省政府农管处经济研究室组织的各类调查,有广西统计局对78县进行的各类调查,有广西省政府统计处编印的《广西统计资料分析研究报告》,有广西教育厅组织的《广西省教育调查总报告》,等等;(3)少量表格颇具特色,能深入生活的细节中,如“民国27年广西调查人群平均每人每日从食物中摄入的热量及与部分省比较”表及从食物中摄入钙磷铁、食物营养结构、维生素含量等表格。此外,个别地方还引用了诗歌、歌谣、俗语、打油诗、佃契、小资料等。民国图片约20张,主要从民国《广西一览》中选取,直观生动地反映了民国的各种生产、生活场景。以上两方面因素使得民国及以前时期的资料相对比较丰富,内容比较充实,内容更具鲜活性。但总体上看,面上的资料较多,鲜活的个体典型资料仍然较少。
以上个例所反映的情况基本上与广西的总体情况相一致。
四、今后志书如何更好地再现区域社会整体脉动
广西一、二轮合修而未出版的志书,其记述溯及事物的源头,如《广西通志》系列的《人民生活志》、《文物志》、《照片志》、《图志》等;纯粹的二轮志书以记述当代为主,但也应适当对第一轮志书的记述进行纠错和补遗。因此,今后志书资料的时间跨度仍很大,对资料的搜集和利用依然任重道远,这对地方志再现区域社会整体脉动的实践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笔者认为,志书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更好地再现区域社会整体脉动:
1.充分研究并利用有文字记录的资料,加强对长期被忽略的资料的挖掘。
对广西修志而言,第一轮志书基本上能综合利用档案、正史、旧志、报刊、个人专著、其他地情书等文字资料;第二轮志书以当代为主,利用的多是档案资料。总的来看,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不少修志人员对地情、对历史的研究不够深入,对资料的搜集方向不明了,或满足于停留在资料的浅表,对一些问题把握不准,因此首先应加强地情研究;二是对各类资料的利用与传统的史学研究相似,主要是围绕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多重视上层的文件、决策,重视宏大的历史事件,而忽视上层决策下和重大历史事件中社会生活的具体面貌,尤其是忽视民众生产、生活的真实面貌。根据以上问题,要注意挖掘一些长期被忽略的资料:一是各单位已有的调查资料,现对这些调查资料的利用还远远不够,应该加强;二是报刊资料,近现代报刊中大众生活文化荟萃,百余年来积累的资料数额惊人,其中蕴含大量鲜活的素材;三是不少散落民间的有价值的原生态资料,包括老商铺的陈年案卷账簿、各家庭的工资条、记账本、老日记、老信件、老照片等也应加以重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报纸、网络、手机短信等进行征集。以上都是我们待采的富矿。现薄弱的利用与丰富的资源形成反差,有待我们充分挖掘和利用。尤其是二轮修志,必须多从调查资料和报刊资料等各种资料入手,尽量避免资料“案牍化”的倾向。
诚然,要大力挖掘以上长期被忽略的资料具有相当大的难度,甚至会像顾颉刚先生一样“感到痛苦”。可幸的是,近年出现两个方面的有利条件:一是古代、近代社会史研究以及古籍整理重版等取得了不少新成果。其中古代、近代社会史著作从治国经邦之学向阅世知人的转化,大大开拓了前人未曾开垦的领地。古籍整理重版方面,广西近年规划整理重版大型古籍丛书——《广西古籍丛书》,现已整理出版清《(雍正)广西通志》、民国《广西一览》,其余古籍,特别是众多的旧志,正陆续整理出版。二是互联网的普及与网站建设及地情资料的数据化成为时代特色,除了各大门户网站蕴含了无尽的宝藏外,自治区方志办、图书馆、档案馆及各大报社、杂志社等单位也纷纷建立了相关的网站,所馆藏的大量地情资料正逐渐数据化。以上有利条件将为方志工作者搜集利用地情资料提供终南捷径。
2.进行充分的调查采访,并将之作为今后编修地方志的一项必要环节。
针对上文述及二轮修志存在的“案牍化”、“拼盘化”、“平面化”、“空泛化”的资料窘况,方志工作者应发扬民国修志的传统,眼光向下,进行充分的调查采访,甚至如历史学家谭其骧先生所言,“主要是依靠调查采访”[11]。其中一部分没有现成资料的完全要依靠调查,一部分虽有现成的资料,也要通过调查予以核实补充。由于志书是以当代为主,所以大多数资料通过调查采访即可得到解决。
尽管调查采访早已是志界的共识,但牵涉到人、财、力等问题,广西方志界围绕修志专门进行的调查实践却属寥寥。如果这种情况不加改变,修志存在的“案牍化”、“拼盘化”、“平面化”、“空泛化”的资料窘况将难以解决。笔者认为,现阶段各专志首先应加大实地走访的力度,走访事件现场以及亲历者,同时进行一些简单的小型调查的探索,以后视条件逐步扩大范围,并将之作为编修地方志的一项必要环节,使之成为修志的常态。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可以考虑专门搜集各部门已有的考察调研报告,汇编出版;在编修志书或地情书的过程中,也应该创造条件考虑组织调查采访。
3.合理设置志书篇目,充分运用各种体裁,以利于内容落到实处。
篇目是志书的蓝图。围绕篇目,我们应该深入思考以下问题:如何根据区域的社会整体面貌和脉动特点来谋篇布局?如何通过篇目的设置来明确资料搜集的方向?通过何种有效的资料搜集方式来达到资料的系统性、鲜活性?如何根据资料的实际情况来调整篇目?如何根据具体篇目把要反映的内容落到实处?等等。如《北京志·人民生活志》设“家庭收支”,“吃穿用住行”,“教育、文化、医疗及家庭”,“生活保障和生活环境”四篇。篇目直奔主题,第一个层次即紧扣与民众生活、民众文化最为密切相关的吃穿用住行等方面,各方面按不同的发展时期,密切联系社会发展,处处体现民众生活、民众文化与社会的变迁密不可分,具体形象地记述了不同阶层人们的衣食用住行,清晰、完整地再现了不同时期的北京人生活。与《广西通志·人民生活志》相比,更能与“吾侪生活相密接”。
如何充分运用述、志、记、传、图、表、录等诸种体裁,也是我们需要统筹把握的。如通过“述”,高屋建瓴地反映事物的整体面貌;通过“志”,把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鲜活的资料加以融合、提炼,加强记述的丰满度与深度,反映社会变迁,如上例《北京志·人民生活志》;通过“传”,反映宏大历史背景及在该背景下单个人物的表现、发展变化与个性特征;通过“图”、“表”,发挥无言之史的功能,再现社会的真实细节;通过“录”,承载正文不宜容纳而又有必要留存的价值较高的原始资料,尤其是增补重要的调查资料、专项报告、典型资料、史事珍补、有重要存史价值的片段和细节等,扭转把附录变成文件汇编的不良倾向。
4.注重科际整合,多方汲取各学科的营养。
科际整合是当今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编修地方志需要利用历史学、社会学、统计学、人类学等各学科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了解其发展态势和研究取向,从中汲取营养,这对于地方志编纂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正如有学者认为,“在科学面前,历史的地位本质上是寄生的”[12],方志亦然。
以史学为例,首先,“眼光向下”的新的学术理念提倡自下而上地关注中国民间社会的发展变迁,关注“草根社会”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在对他们看似平凡的历史命运的叙述中发掘历史的主流问题,为史学研究带来了全新的活力。这种学术理念正是地方志所亟需吸收的。其次,近年区域社会史成为社会史研究中的热门话题,它成功引入社会学的视角、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以及完整记录的写作方式,专注于对某一特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社会变迁作全方位的记录和研究。其详尽、深度的记述,细致的分析,正是地方志编纂和研究有待提升之处。再者,近年来口述历史被多个学科所运用,成为备受关注的新领域。由于搜集口述史料带有抢救性特点,方志工作者对此也应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把这些宝贵的地方文化资源留存下来。[13]
史学与地方志编纂相互借鉴、合作的空间相当广阔。其他学科亦然。因此,地方志应加大科际整合的力度。
五、结语
地方志要求完整记述一定区域内的自然与社会的历史与现状,而一个区域的社会历史、现状结果及表征,最基本的影响因素是民众生产、生活的变迁,因此,当代地方志的编纂在更系统、更鲜活地反映官事、官员、官政以外,理应更多地把民众生产、生活的变迁纳入编纂视野,以达成地方志再现区域社会整体脉动的目的。
[1][2][3][4][5]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47 页,前言 6,8,3-4,50.
[6]时代旅痕.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引自周均美《评读<北京志·人民生活志 >》.北京地方志,2010,(2).
[7]姚力.国史研究与地方志编纂.中国地方志,2011,(1).
[8]章学诚.丁巳岁暮书怀投赠宾谷转运因以志别.见《章氏遗书》.
[9]梁启超.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方志学.引自:朱士嘉编著《中国旧志名家论选》,《史志文萃》编辑部出版,1986年.
[10]雷坚.广西方志编纂史.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36页.
[11]谭其骧.地方志与地方史的区别.http://ngmchina.com.cn/web/?action-viewnews-itemid-22822.
[12][13]姚力.国史研究与地方志编纂.中国地方志,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