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初探——以临沧师专为例

2012-08-15杨明艳

黑龙江史志 2012年18期
关键词:临沧师范院校政治

杨明艳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 临沧 6770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日新月异,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与此相比,地方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建设和教学模式却严重滞后,多年来不仅没有多少重大变化,而且日益暴露出一些严重弊端,具体体现为“四个不能”:不能积极进行理论创新,不能很好地解释已经变化了的最新现实;不能积极进行现实探索,对现实只起简单的政治辩护功能,不能研究现实,探索现实,引导现实的发展;不能积极进行素质教育,只简单地传授知识,不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怠于学习。这些弊端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地方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也影响着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培养,进而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以,我们必须深入研究,认真反思,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对地方师范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作出新的改革,使其不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且也能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过硬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1]

一、地方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重要性

专业建设是高校教学的基础工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环节。专业建设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普通高校办学水平,推进高校学科专业建设迈上更高的台阶,从而全面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一直以来,地方师范院校由于历史发展和自身实力等诸多原因,使得部分专业建设不尽人意。因此,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有必要为各个专业指定一位专业负责人来统筹整个专业的发展建设,内引外联,师生互动,从而有利于把专业做大做强。特别是结合地方院校当前实际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专业建设更是至关重要,而目前在地方师范院校设置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则体现了我国高校办学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担任地方基层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同时,该专业也为其它行业培养了大量人才。因此,地方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办学质量,不仅关乎地方院校自身的社会声誉和办学效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整体素质。[2]

二、地方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现状

在中国大多数高等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曾经是发展很快的专业之一,但近年来,由于社会转型、经济体制转轨以及专业自身局限等原因,该专业却面临发展困境。[3]特别是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来衡量地处边疆民族地区的地方师范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的现状,不难看出其近年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如临沧师专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2006年获准增设的新专业,于2007年9月面向全省正式招生。该专业增设时主要考虑到: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党政机关、非政府公共机构、高校乃至整个社会,都需要大量经过专业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因此,在边疆民族地区设立这样一个专业有良好的社会基础和生存空间。但作为新设专业,我们存在以下不足:

(一)专业建设时间短,发展思路模糊,没有形成规范的专业建设模式

从逻辑上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所要阐释的主体是政治思想及其应用研究,但这一点在目前的教学中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在我国特定的环境中形成的,是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加强、我国逐步演变为政治社会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紧跟党中央的政治政策,弘扬主旋律,对于本专业的主客体建设没作过多的研究,但伴随着中国逐步由政治社会过渡到经济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其他的社会科学一样,只能在激烈的专业竞争中自谋生路。[4]因此,作为地方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应认真思考本专业的主客体及其发展问题以及作为一个专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如何很好的存在下去等。

(二)专业建设投入少

地方师范院校大多数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因此,资金来源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以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该校地处云南滇西边陲临沧市。临沧是一个典型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欠发达,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有限。临沧师专作为该市唯一的一所高校尽管当地政府已尽力扶持,但毕竟资金有限,导致该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不足。这势必影响到该校在各个专业建设过程中的投入有所侧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于2007年才开始招生,是一个年轻的专业,相比较其它老牌专业如语文教育、数学教育专业而言,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方面的投入并不多。

(三)师资力量薄弱

临沧师专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7年开始招生,当时约有20多名专兼职教师从事该专业的教学工作。但由于这年恰逢思政部成立,大多数思政教师已调配到思政部从事公共课教学。目前政法系仅有10名左右专兼职教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工作,在加之政法系设有的司法助理专业中还需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辅助教学,这些因素促使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影响专业建设的顺利进行。

(四)教材建设滞后

上个世纪80年代末,学者们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展开了对苏联教科书体系的重新评价和对适应时代要求的课程体系的探索,发表了很多论文,形成了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但贯彻和践履这些观点的教科书一直没有编写出来;而新出现的几部影响比较大的教材,有的也是“新瓶装陈酿”,其实并没有什么突破。[4]而地处偏远的地方师院,由于学生起点偏低,对现有思想政治教育类教材的接受和理解明显跟不上,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能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一定的删减,缺乏符合地方高专学生特点的教材。

(五)课程设置方面实践环节偏少

由于大多数政治学科存在理论性强、实践性相对较弱的特点,现行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模式一般只注重向学生传授基本原理和训练学生的师范技能,却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教学和现实的脱节,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难以适应现实的要求,进而造成众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遭遇尴尬。如临沧师专师范类专业学生见习少、实习以分散实习为主,学校无法详细掌握学生实习实情,在课程设置方面教学基本功课程设置偏少,导致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特岗考试笔试成绩理想,但面试往往容易落选。

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今后建设思路

临沧师专地处西南边陲,少数民族多,经济文化欠发达,教育基础薄弱,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应“立足地方、志存高远、结合校情、适应社会、辐射云南”。即体现“五性”:地方性、特色性、实际性、时代性和拓展性。

(一)立足地方,科学定位,突出地方性

没有临沧,就没有临沧师专。因此,我们在专业定位上应综合考虑学校所处的空间位置、办学历史、办学水平、在云南高等院校系统中的地位以及区域就业市场对思想政治工作专门人才的需求等因素的情况下,以临沧和云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办学质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办临沧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临沧各县乡、镇、村输送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为此,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必开的专业基础课外,可结合临沧民族文化中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等开设一些地方特色课程。实习实训基地方面应大力加强与临沧各县中小学、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的沟通与联系,为学生实践、就业奠定基础。

(二)志存高远,挖掘特色,寻找特色性

不同类型的学校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方式等既有一些共同点,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作为地处边疆民族地区的一所高校,尽管条件艰苦,但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中,不能降低标准,而要结合地方实际,借鉴省内外思想政治教育特色专业建设情况,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形成和凸显我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特色,争取把本专业建成云南省同类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同类专业中有共性、有特色、有一定竞争力的专业。一是相对其它专业而言,要凸显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特色,即“思想政治”专业性质和“师范”性培养方向。二是相对于其它高校而言,要立足于我校实际,凸显出我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办学优势。地方高校的生命力在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因此,我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必须面向地方,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优个性的要求来培养思想政治工作人才。

1.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师范性,在教学中强化“教师职业技能”训练。首先,要根据中小学政治教育发展的趋势,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来谋划课程设置,使学生所学知识体系与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紧密对接;其次,突出教学实践环节,加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着力培养学生中小学政治课教学实践能力,使学生走出校门就能够自信地走向讲台,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学政治教师。

2.在办学文化上,突出“师范品质”。从办学理念、指导思想、教学过程、教学管理、质量保障、教师风范、学生学习到校园文化等方面,都要渗透以“师”为中心的文化品质。

3.在科研上要突出“中小学政治教育研究”。要及时关注、把握中小学政治教育动态,积极研究中小学政治教育改革、新课程改革、教学热点等问题;要根据中小学政治课教学的需要,及时调整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培养下得去、上手快、留得住、有后劲、勤奋求实、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中小学政治课教师;同时,也为中小学政治教育提供教育理论的指导和支持。

(三)结合校情,整合资源,强调实际性

临沧师专很年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更年轻。由于年轻,我们经验欠缺,由于年轻,我们敢于创新。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上,我们要有效整合学校各种资源,突出整体优势。如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我们与思政部分家不分心,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密切合作,形成团队;在教材建设上,政史不分家,与历史专业精诚团结,共同挖掘和编写地方特色教材;只要我们勤思考、善合作,负责任,学校也有众多资源供我们挖掘。

(四)适应社会,寻找出路,符合时代性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社会需求多样性、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职业流动性日益增强,人们不可能终生从事某一个专业,固守于某一个职业或岗位。因此,只有具备复合型素质和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不存在素质缺陷和能力“短板”,毕业生才能较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并在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也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必须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学校当地的物质和精神资源,结合区域经济和地方职业需求,适时调整课程体系,通过加强自身优势和特色学科建设,促进人才资源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共赢,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2]

1.学校和教师方面

社会需要的是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有特色、能力强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专多能式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应紧密围绕培养“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各行业的思政工作者、学生专升本”三方面来开设课程。同时帮助学生入学后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明白自己的努力方向。学校和教师应创造机会深入中小学、县乡各级行政机关调研社会所需人才,教学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学生方面

专科生理论体系没有本科生好、动手能力没有职业院校学生强,因此,学生也要适应社会,为就业寻找出路。如在校期间结合专业和特长打造个人能力、降低就业期望值,从基层做起,选择再进修等拓宽自己的就业渠道。总之,只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有“出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才有“活路”。

(五)辐射云南,提高声誉,开辟拓展性

临沧师专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不仅要为临沧本地输送合格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同时也要辐射云南各州市,为各地输送优质人才,这就要求我们要夯实基础,严把质量关,突出优势,办出特色,拓展领域,从而提高学校整体办学声誉,使临沧师专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在云南人才市场有一席之地。

[1]吕朝龑,魏旭.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陇东学院学报,2003,(3).

[2]贾廷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长江大学学报,2008,(6).

[3]黄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2):11-13.

[4]王浩斌,王飞男.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发展困境及出路[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3).

猜你喜欢

临沧师范院校政治
师范院校中OBE理念下生本教学的产出分析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依傍着澜沧江的秘境 临沧
6月25日全国铁路调图 云南临沧与丽江间首次开行动车
百年铁路,今朝梦圆 大理至临沧铁路建成通车
师范院校应有“师范味”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