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瓶颈与对策
2012-08-15庄善洁孙扬民金春梅
庄善洁 孙扬民 金春梅
(佳木斯大学图书馆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区域性信息资源也有人称其为地方文献资源,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历史、文化的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的信息资源,对区域性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具有地域价值。区域性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指通过各信息服务部门之间协商,开展文献资源的共建,共同配置好各类文献和各种载体形式的文献,在共享网络内形成一个有效的文献保障体系。在共建共享的前提下,可以避免文献资源的重复购置,节约资金,进而提升信息部门的服务质量及整体的社会效益。然而就目前的区域性信息资源的建设现状来看,共建共享还只是处于一个理想状态,而真正实践起来的寥寥无几。在我国高校建立的所有特色数据库中多数是为了教学和科研考虑,而通过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的很少,有资料可查的就是宁波市纺织服装产业特色数据库,其依托省内纺织服装专业高校的合作共建,组织丰富的文献资源,使数据库在综合性、专业性以及完整性上得到充分的保证。从整体上看,多数高校在进行特色数据库建设过程中,没有突破校际壁垒,缺乏合作共建意识,很容易出现“信息孤岛”现象。本文将对目前所存在的共建共享的瓶颈问题做一分析,并且提出了资源共建共享的对策。
一、区域性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瓶颈
1.缺少统一领导,存在盲目建设问题
区域性信息资源建设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的重视,只要是与地方文献有关联的地方都尽自己的努力去搜集反映当地文化的各种文献资料,并且都在计划和筹备建设区域性信息资源数据库。这就无形当中造成了资源浪费。例如,对于赫哲族历史文化的研究,佳木斯大学图书馆正在筹建三江流域历史文化数据库,其中包含了对赫哲族历史文化的专题数据库,数据库的内容包括有关赫哲族研究文献资料的数据库、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库,如赫哲族语言、赫哲族舞蹈、赫哲族体育活动等等,而在我们进行资料收集的过程中发现,市博物馆、市档案馆、赫哲族人的居住地同江等政府部门都在进行着重复的资料收集工作,由于缺乏沟通和协调,造成了时间、物质、精神等方面的浪费。由于各部门之间只是主观地认为应该建立某一专题数据库,在没有进行用户调查、用户需求分析的基础之上,盲目组织人员进行建设,建设的数据库由于缺少了用户的参与,其利用率很低。
2.数据库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
各个部门在进行数据库建设时都是按照各自的想法和工具进行建设,部门之间缺少沟通和联系,如佳木斯市图书馆利用ILAS系统对本馆的地方文献资料建立了书目型的数据库,而市档案馆则是图像型的和音频型的,如大量的照片和纪录片等。佳木斯大学图书馆将所收集的资料利用TPI系统建立了书目、全文、音频、视频等类型的数据库,这些数据库虽然都反映了各部门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情况,但是由于其建库的标准不一致,共享起来很困难。
3.数据库的标引质量不统一
由于每个部门的建库标准不统一,因些数据库的标引质量也是各不相同的。对于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建设,其建库的标准和标引质量要好一些,原因在于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和人才等方面都具有优势,而且高校图书馆很容易与学校的学科专业人才进行沟通,对学科的前沿理论体系及发展趋势把握的相对性要好,因些建设的特色数据库有实用性,而其他一些部门建立特色数据库实质就是将文献资源进行了电子化、数字化,而对于其实用性考虑欠佳,其内容只是以知识性为主,而专业性和学术性不强,出现了标引深度上的不统一。数据库都存在结构简单,信息量比较少,不能提供全文检索等问题,仅仅有篇名、著者、著者单位、分类号、关键词、文献来源、年代和文摘等项内容,不能完全揭示文献。
4.面向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不强
从全国高校的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数量、规模和类型上来看,已经呈现出一种非常普及的趋势,但是从数据库的使用上来看,却不尽如人意。这其中不仅是因为数据库的建设质量上缺乏控制外,主要是忽视数据库的应用和推广,忽视了数据库的使用价值。
二、区域性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对策
1.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是一个资源逐渐积累的过程。在资源收集和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和维护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政府在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过程中起到保障资金、组织协调和规范制定的作用,特别是学校和地方政府部门联合构建地方特色数据库过程中,学校在资源拥有上品种最齐全、质量最高、历史承传性最好的文献资源优势,是特色数据库资源积累的最重要的源头,学校可以在特色数据库共享平台的维护上提供专业技术人员支持,也就是说,在校地共建共享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中,学校在文献资源提供、数据库建设人员和维护人员方面比地方政府部门有优势。地方政府部门应该意识到地方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意义,在政策和资金面上给予支持。
2.建立专业人员研究整理与民间爱好者捐献的文献积累机制
学校在文献资源上虽然拥有优势,但是,一些散落在民间的地方文献资源或者非文献资源收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鼓励民间爱好者和民间收藏者加入到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中来非常重要。他们不仅可以为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提供重要的文献资源,而且可能对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提供意见,最重要的是他们是一批重要的特色数据库用户群,是数据库资源的使用者。以三江流域历史文化数据库的建设为例,该数据库涉及了北大荒知青、解放战争、抗日战争、赫哲族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在资料的收集过程中得到了民间爱好者的支持,他们将自己收藏多年的文献无私地奉献出来,充实了数据库的内容,并且在我们走访每一位民间爱好者时,他们都会为我们提供文献获得途径和数据库建设的内容,在资料的收集上让我们少走了许多弯路。市科协、市档案馆也提供了珍贵的档案资料和图片资料,为特色数据库的资源积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缺少了这些民间的可贵资料,特色数据库的内容将是不全面的。
3.统一数据库建设标准
随着教学科研的发展,单个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已难以满足高校师生的信息需求,走资源共建共享之路、开展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是弥补馆藏资源不足、满足读者需求的有效方式。走联盟道路是在特色数据库建设过程中的最佳选择。因此统一数据库的建设标准是共建共享的前提,坚持标准规范的建库原则和共知共享的目标,使数据库具有可共享性和永久保存价值。例如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其宗旨是:在教育部的领导下,把国家的投资、现代图书馆理念、先进的技术手段、高校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整合起来,建设以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为核心的教育文献联合保障体系,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以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服务[1]。根据社会发展对文献信息的需求,选择适合的主题,系统地从书刊、音像资料、数据库文献中摘录有关信息,运用信息重组技术,深度标引和序化,揭示其价值,研制成多层次、多方位、新颖独特的数据库。
4.扩大特色数据库的用户群
特色数据库的建设目的不是为了使纸质文献资源电子化、数字化,而是为广大的学者、民间爱好者服务而建的。因此特色数据库建设不能只停留在静态的文献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加工、组织及发布的工作上,还应该向学校师生、社会爱好者们宣传和推广,让他们对地方历史文化形成认知、产生兴趣。特色数据库的推广还可以通过与地方有关政府部门联合,通过社科普活动,向社会广泛发布相关信息,吸引爱好者们前来听讲、观摩和咨询,尽其所能扩大特色数据库的社会影响,做到特色数据库的静态建设与动态推广的有机结合。
5.通过共享平台提供信息服务
校地联合共建特色数据库最终要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在共享平台上通过建立友好的用户界面,为用户提供信息导航、数据查询等服务,真正实现了文献资源深层次开发与省域内用户的特定需求很好地结合起来,为用户提供特色信息资源,推动了图书馆建设从资源组织到资源服务上的转变。
[1]CALIS介绍 [EB/OL].[2008-09-30].http://www.calis.edu.cn/calisnew/calis_index.asp?fid=1&class=1.
[2]徐家燕,闫治安.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探讨[J].情报杂志,2003(12):122-123.
[3]慎金花,龙甜恬.区域性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服务机制探索一以上海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5):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