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江历史趣闻三则——史志杂记

2012-08-15孙学民

黑龙江史志 2012年12期
关键词:史志牧人呼伦贝尔

孙学民

黑龙江省自古居住蒙古族、满族、鄂温克族和达翰尔等少数民族,有着许多独特的民族习俗,鲜为人知。在黑龙江史志书籍里,有很多这方面有趣的记载,现摘录和整理几则如下,以供“奇闻共赏”。

伏炕乳婴的“羊妈妈”

羊,是草原民族自古以来的放牧牲畜,也是人类的朋友。羊,肉可食,皮可衣,乳可饮,而且习性驯服、其状可爱,不但是牧人的财富和肉食来源,也深受放牧民族的喜爱。在西清所著的《黑龙江外记》中,记有这样的事情。

古时候,在牧人与羊的长期相处中,充分利用羊奶的营养,用来哺育婴儿。但是其方法独特,不是今天放在碗里或者奶瓶里喂养,而是直接把羊训练成会主动喂奶的“羊妈妈”。《黑龙江外记》卷八中,有这样的细致描述,“羊性驯,婴儿缺乳,伏羊于炕,使乳之。既久,羊与儿习,儿啼羊即至,状如母子。”看到这里,我们不仅为牧人的智慧骄傲,更为羊的爱心和懂事惊奇。书中注释:由此可知,早在千百年前的远古时期,人们传说中“后稷初生时,被父母丢弃在狭窄的胡同里,牛羊就来保护和乳育他”可能是真实的事情。大自然里,人与羊,人类与动物,是多么的美好和谐,令人惊奇和叹服!

“羊妈妈”的其文虽短,但事奇情异,令人读后不忘,不愧为龙江奇闻,故《黑龙江志稿》也将其收录在地理志风俗饮食篇中。

羽族之虎的“海东青”

古时北方狩猎民族,以鹰为伴,用其利爪从空中捕获猎物。据黑龙江史志书籍记载,龙江地域的雄鹰“海东青”,被称为“羽族虎也”,本领高强,凶悍无比。书中介绍:“海东青,由海外飞来,同伦之最俊者”,身小而捷,能擒天鹅、搏兔,骏俊绝异伦,一飞千里,从未见其巢。

在“海东青”鹰群中,爪白者尤异,曰‘玉爪’。全身纯白者,鹰品之最贵者也,白而杂他毛者次之,灰色者又次之,其它还有黄色、杂色等。《黑龙江外纪》记载:“嘉庆八年,将军观明进白鹰”。由此可见,白色的“海东青”如何受重视,其身价可想而知。

“海东青”虽然被称为“羽族虎也”,功夫超群鹰,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其对手却是春来冬去小燕子。史书记载:“海东青,燕能制之,群集缘扑即坠”(见《黑龙江志稿》卷十五)。群燕之举不但体现了勇敢和智慧,也使人想起“团结就是力量”这句名言,在自然界动物生存竞争中也是适用的。

满清皇族出身于放牧狩猎民族,自然喜欢鹰狗之类的动物。所以,在当时鹰是属于贡品,需要年年上贡的。《柳边纪略》中说,在宁古塔,设鹰把式十八名,每年秋天十月后即打鹰,总以得海东青为主。如果一月左右收获颇丰,尽十一月底即止,否则继续捕鹰,直至十二月二十日。每年捕获鹰后,满汉人不敢留畜,必进梅勒章京(当地官员),若色纯白,梅勒章京也不敢留畜,必送京城内务府。书中介绍,鹰生长在山谷林木之间,习惯到熟悉喜欢的地方。善于打鹰的人,在鹰经常出没的地方做好记号,年年前去捕获鹰,没有遇不到的时候。捕鹰时,在鹰飞落的地方,系长绳,张大网,昼夜伏在草莽中等候,人不能在附近行走,否则鹰受惊会飞走的。在龙江古籍方志中,有许多关于鹰的介绍。

让马思乡的“黄豆瓣儿”

思乡之情,是人类的一种感人的情思。自古以来,多少文人作诗著文,抒发怀念故乡的情感,大都是见景生情。“床前明月光,低头思故乡”;“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些脍炙人口的思乡名句,广为人们传颂。

然而,在古时候,黑龙江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有一种能够让马思乡的小鸟,这就是“黄豆瓣儿”。“黄豆瓣儿”,野鸟名,史志书籍中虽然没有对其详细描述,但据其介绍,此鸟羽毛黑中带黄色,身材短小。“黄豆瓣儿”在草原上与呼伦贝尔马相伴,经常飞到马身上停留,此鸟善鸣,声音清脆,喜欢与马相处,天长日久,彼此熟悉为伴。书中记载,呼伦贝尔马离开家乡,放养在其他草原上时,秋天听到“黄豆瓣儿”的叫声,即垂头不食,停止吃草,牵回马厩里后,腾冲马蹄,嘶鸣不已,思还故土。稍有不慎,即飞驰而去,跨山越涧,不回头的沿来时的路途奔回故乡家中。清朝将军那启泰,有一匹呼伦贝尔草原上的布特哈种马,在他乡时一日听到“黄豆瓣儿”的鸟声,逃遁而去,将军跟随足迹相随,最后发现此马回到家乡主人居住的穹庐地方,想牵走也牵不动,如果用力捶打使其离开,马就踢蹄口咬,死活不肯相从。呼伦贝尔大草原上马的思乡之情之举,真是难得一见。“黄豆瓣儿”,让马为之思乡也,前人为其所感,专做“黄豆瓣儿曲”称颂:“山鸟人呼黄豆瓣,斑马闻声意撩乱。鸟亦不知何所言,马亦不知何所恋。得非红豆相思种,化作金衣啼别怨……”。

猜你喜欢

史志牧人呼伦贝尔
红嘴蓝鹊
醉美呼伦贝尔大草原
省委史志研究室领导参加黑河市史志工作座谈会并调研指导基层史志工作
鹰、穴鸟和牧人
舌尖上的呼伦贝尔
一抹绿
闫锡聪
野山羊和牧人
游唱在呼伦贝尔的脊背上
用磁铁治病,由不信到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