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功夫用在基层
2012-08-15魏发志
文Ⅰ魏发志
把功夫用在基层
文Ⅰ魏发志
贵阳市第九次党代会客观地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成绩,科学地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要实现“一先二超一提升”的奋斗目标,就需要深入基层、夯实基层、稳定基层,把功夫用在基层。
贵阳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一先二超一提升”的奋斗目标,这既是动员令,也是跑步令,充分体现了“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贵阳精神。围绕“坚持走科学发展路、加快建生态文明市”的主题,秉持为人民谋幸福的理念,踩着“一二一”的点子,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生态的要求,紧盯基层,下足功夫,做足文章,着力奠定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为实现“一二一”目标提供坚强保障。
深入基层
当前,贵阳市正处于发展的机遇期,矛盾的凸显期,各行各业各地的领导干部都要带头,深入基层一线化解矛盾、推动工作、密切感情。
到基层抓民生。领导干部要把老百姓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深入基层,真心实意帮助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想方设法抓好教育、就业、医疗、住房、养老、治安等民生工程,抓紧补齐社会建设的“短板”,努力增加群众福祉。
到基层突重点。围绕社会管理重点问题,到基层一线直接推动,扎实抓好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管理服务,扎实抓好生产安全、食品药品安全,扎实抓好妇女、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尽最大努力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到基层解难题。领导干部要带头开展调查研究,围绕中央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必须回答的八个重大问题,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栗战书在瓮安经验现场会上提出的基本民生、征地拆迁、矿群矛盾和产权纠纷等十个方面的具体问题,以及贵阳市梳理出的十二个从政策层面预防和化解的信访突出问题进行调研,从根本上、源头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
夯实基层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报告》中指出,当前,一些社会矛盾纠纷之所以不能有效化解,很重要的原因是基层基础工作薄弱。我们要把构建和谐社会生态的着力点放在基层,乡镇、区县、部门都要喊响“一二一”的口令,齐心协力、共同发力,把基层真正建成优质高效的服务平台和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资源要下沉到基层。凡是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都要把工作阵地建在乡镇、建在社区服务中心,真正做到物往基层用、钱往基层花、劲往基层使,使各种管理服务资源直接面对群众,最大限度优化服务,最大限度强化管理。
改革要深化到基层。坚决、稳妥推进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精减管理层级,实现管理服务扁平化;通过成立新型社区党委和社区服务中心,切实履行“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各项工作职责,真正把社区建设成为和谐生活的共同体。调整乡镇工作职责,把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做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上来。
创新要落实到基层。要积极探索基层社会管理网格化工作模式,通过建立信息网络系统、组织指挥系统、社会服务系统、维稳防控系统、应急处置系统、考核评价系统,探索适合“中心城区、城市郊区、农村地区”的网格化工作新模式,实现“信息全收集、事态全掌控、管理全覆盖”,提高管理服务的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
稳定基层
基层不稳,全局难稳。要把构建和谐社会生态的主战场放在基层,关注民情、顺应民意、贴近民心、促进民和,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百姓的幸福指数。
要以“调”促“和”。要顺应民间“和为贵”的思想,扎实做好“大调解”工作。建全基层人民调解组织,解决调解经费、人员等方面存在的“软肋”,充分发挥农村“五老三贤”的作用,有效整合乡镇司法、法庭、公安、工商等资源和力量,第一时间调解社会矛盾,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要化“访”为“和”。主动适应群众的诉求表达习惯,扎实抓好信访工作。对老百姓的合理诉求,要抓紧解决;对一些不太合理的诉求,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帮助解决具体困难;要坚持领导下访、接访,带着深厚感情为群众排忧解难,把解决上访问题的过程变为干群交流感情、增强互信、融洽关系的过程。
要以“教”维“和”。要发挥宣传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把教育群众与教育干部相结合,创新工作载体,广泛开展“三服务三教育”主题活动。在各级各部门开展“公开服务、公正服务、高效服务”活动,努力营造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会氛围。
(作者系中共贵阳市委群工委常务副书记 责任编辑/彭奇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