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懂的预算公开更解渴
2012-08-15毛建国
当代贵州 2012年13期
看得懂的预算公开更解渴
截至4月23日晚10时,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审计署等14个中央部门陆续公布2012年度预算,由此拉开今年中央部门推进预算公开大幕。其中,公布内容包括部门概况、2012年部门预算表、2012部门预算安排情况说明、名词解释等4个部分。在2012年部门预算表中,首次纳入了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
公开在“公”更在“开”,公布是基础,通过公布体现“开放”态度,让民众“开明”,这才是根本之目的。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得避免公开的内容太过于专业、晦涩、笼统。预算公开由于本身具有的专业性,尤需注重通俗性,力求让大多数人看得懂,看得过瘾,看得解渴。
今年是中央各部委推进部门预算公开的第三年。三年公开,年年进步,与去年只是公开了部门预算收支总表和解释说明相比,今年各部委公开的部门预算不仅统一了格式,内容更加细化,而且图文互动,解释说明更加细化。
要把每一个细节都公布得很详细,这有点难度。真要是完全公开,面对海量的信息,斗大的馒头也难以下口。其实,民众对于内容是有选择的,对一些内容希望追根问底,但对一些内容只需要一笔带过。这意味着,预算公开要让民众解渴的话,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详略得当。事前,征求民众的意见,了解民众最想知道什么,最关注什么;事中,重点内容重点公开,尽量详细一些,深入一些;事后,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回应舆论意见。
就预算公开而言,越详略得当就越解渴,就越能体现社会进步。今年的预算公开已经体现了这一努力,希望步子再大些,公开的内容让人看得懂,更能够释疑解惑。(作者:毛建国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霍庆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