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总是质疑提拔年轻干部
2012-08-15作者来源环球网
当代贵州 2012年13期
(作者:朱 磊 来源:环球网)
近期,几则消息引来社会热议。湖南湘潭市岳塘区任用90后副局长,曝光后发现确系违规;山西长治提拔80后副处级干部,则因及时澄清质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认可。
群众的质疑、舆论的热议,有可能说中要害,也有可能怀疑错了、让当事人受到一时的委屈,这些都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关键还在于组织人事部门在干部选任中,能否把守规矩、讲程序作为第一标准。山西的80后干部之所以能够洗去嫌疑,则在于组织部门守住了线、把住了关,又能及时以事实为依据予以澄清。
实际上,近年来“被围观”的年轻干部,远不止这几位。不管是否合格合规,他们都曾招来众多质疑。这样的习惯性质疑,几乎成为一种思维定势,每有年轻干部出现时,总会引来负面猜想。这种现象值得关注和深思。
“不拘一格选人才”是人人都懂的道理。看到提拔年轻干部就不分青红皂白,“未审先判”,一棍子打死,肯定不是可取的态度。但也要看到,这种思维定势有其现实的土壤——的确有少数地方误读中央精神,片面追求年轻化,破格提拔缺乏民意与程序基础的“低龄干部”,使得年龄造假屡屡出现。
要让哨声不再响起,靠夺走哨子肯定不行。今年初,甘肃武威22岁的年轻干部焦三牛面对巨大质疑时,当地组织部门以完备的公选程序和优异的考试成绩,打消公众种种猜测,更让人看到这位清华毕业生的朴素情怀。这充分说明,及时回应嘘声背后的质疑,有效做好沟通交流工作,是对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尊重,也是对应该提拔任用的年轻干部的关心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