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工作弥补贵州历史空白
2012-08-15范同寿
文 Ⅰ范同寿
考古工作弥补贵州历史空白
文 Ⅰ范同寿
贵州历史和它所创造的文化是贵州人极其宝贵的财富,我们要了解贵州的历史文化,除了继续加强对历史文献的搜集、挖掘、整理、研究之外,很大程度上必须依靠考古工作。
贵州人都非常希望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外地人在贵州创业与发展,也同样渴望透过历史的帷幕洞察贵州的省情。然而,究竟贵州是一方什么样的土地呢?真正了解她的人并不多。
由于历史的惯性,从旧时代传递下来的对贵州高原的错误判读,至今仍然在一部分人的心里固执地保留着:总喜欢将蛮荒、贫穷、落后等一类词汇与贵州联系在一起。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一是缘于贵州自身区位与地形地貌方面的因素,位于大西南的贵州高原,虽不沿海、沿边、沿江,却属于边疆之内地,距离封建王朝的政治中心十分遥远,加上重峦叠嶂、道路崎岖,能亲到贵州了解考察的人少而又少,生活在内地的人们对于贵州的印象,除了道听途说、耳食之谈的片言只语外,几乎一无所知,脑子里关于贵州的情况大多属于凭空想象;二是历朝历代的封建史官们,为了迎合皇帝的需要,保住自己的爵禄,只重视中原地区的主流文化,大量文字记述的都是歌舞升平的中原与或江南等鱼米之乡的繁华,对南方的所谓“蛮夷之地”虽也不能不提及,往往只有寥寥数语,他们关于贵州的歪曲性概括,导致人们对贵州的误读,甚至左右着封建统治者对贵州的政策思考,以至许多时候,贵州成了旧时代皇帝贬谪罪臣和囚犯的场所,成了人们望而却步的偏僻、冷漠之乡;三是在近代交通与科技诞生以前,人们的活动范围受到客观条件的极大制约,即便想对贵州这样的地方深入了解,实地考察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以上种种,正是古往今来贵州这方地球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沃土总被罩上重重阴影和受到冷落的原因。
研究贵州历史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要理清贵州历史发展的脉络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先秦时期的文献除了“鬼方”、“牂牁”、“黔中地”等只言片语外,几乎没有涉及贵州的记述。即便秦汉以后的官修史书,对明清以前的贵州社会情况大多语焉不详。以至我们从迄今出版的各种关于贵州的历史书籍中,都可以发现在许多历史阶段,学者们关于贵州历史的记载,总是带有某种选择性和跳跃性,客观地说倒不是这些学者们不想把贵州的史事描述清楚,而是他们缺乏相关史料。直到近代考古学在中国兴起,并在贵州这块土地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之前,情况都未能改变。
自从20世纪初近代考古学在中国兴起以后,人们逐渐从单纯依靠文献考据学、金石学研究历史,跨入到结合地下、地面实物研究历史的新阶段。由于研究视野更开阔,手段更科学,不少曾经因史家们的认知局限或立场偏见被曲解了的历史,才得到重新认证和定位。考古学本身属于历史学中的一个学科,对贵州这样几千年被封建统治者和史官们忽略的地区,考古工作和它的研究成果,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作为一个毕生从事历史研究工作的人,我个人的感受是:历史和它所创造的文化是贵州人极其宝贵的财富,但如果我们希望完整地去梳理贵州历史,掌握贵州历史的发展线索与脉动,除了继续加强对历史文献的搜集、挖掘、整理、研究之外,很大程度上必须依靠考古工作,为我们解开因为历史文献匮乏无法解开的种种历史之谜。
事实上,今天我们能改变世人几千年来对贵州的误判与歪曲,靠的正是考古工作取得的成果;人们对贵州高原的许多新发现与新认识,也正是通过考古研究成果得出来的。考古发现不仅探索到了贵州悠远的史前文化,证明数十万年前,贵州不仅是古人类的乐园,更是中国南方旧石器文化的代表。
今天,人们在高度赞叹贵州高原山川秀丽、气候温和,是全球锥状喀斯特地形中发育演化过程最完整、保存相关遗迹最丰富、集中连片分布面积最大和地貌景观最典型地区的同时,更惊呀于她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厚重的历史。而贵州文化的这些精华,通过考古发掘,在贵州各地大都得到了印证。
原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贵州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历史学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出版有《贵州简史》、《贵州抗日救亡运动史》、《贵州历史笔记》、《独步酒林》等著作10余部,发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与制约因素》、《清代前期治黔述论》、《试论滇西抗战》等文章百余篇。 (作者供图)
(责任编辑/李 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