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大前程》中男主人公皮普的真假人生分析
2012-08-15韩宝民
韩宝民
引言
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又是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远大前程》向人们真实地展示了19世纪中期在黑暗的英国社会中以皮普为代表的一代人的人生轨迹。小说以妙趣横生的幽默手法深刻地揭示出一个人成长的主题。小说围绕皮普成长的历程,描述了他的所谓的远大前程和他自身最终对他生活的浮华世界的深刻认识。皮普的经历对于现代的人们的人生奋斗过程来说堪称旧时人生拼搏经历的现代版。对于正在奋斗的现代的创业的人们来说,文学作品中的皮普的人生成为了现代人的活生生的真实人生的一面镜子。让现代的人们在打拼奋斗中感悟皮普的真假人生。展现了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普通大众的生存状态。《远大前程》中皮普人物的真假人生之所以具有如此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应该归咎于这个事实。狄更斯用大量的笔墨创作出了当时社会中众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全书中,狄更斯一直以皮普的身份,追忆往事,自述他对生命的看法。小说中人物的人生阅历就是生活在英国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狄更斯自己贫苦的生活的真实再现,狄更斯将自己的童年等多坎的人生经历巧妙地融入小说的写作中。此外,由于狄更斯的丰富人生经历为他提供了难得的对当时那个时代的社会丑恶现象观察得更全面,在《远大前程》中狄更斯对资本主义社会体制的本质思考得就更深刻、认识得更透彻的机遇。
一、《远大前程》梗概
《远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又译《孤星血泪》,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晚年写成的教育小说。小说中皮普是一名孤儿,与坏脾气的姐姐和温柔的姐夫乔伊一同生活。虽然衣食贫乏,但皮普对这种生活及他的朋友感到满意,直至他被愤世嫉俗的郝薇香小姐雇用,陪伴她那位高傲而美丽养女艾丝黛拉玩耍。仅仅在萨提斯庄园呆了一个下午,皮普和艾丝黛拉第一次相见,从此为她而痴狂。皮普为了能与艾丝黛拉门当户对,失去理智般地想要变成心目中的“上等人”。查尔斯·狄更斯为此巧妙地安排律师情节,使得小说情节发生了质的飞跃。此时的皮普得到这样的消息,亢奋不已,他的人生自此也出现大逆转,认为自己终于有机会成为 “上等人”,与艾丝黛拉结为百好可能性的力度更大了。不幸的是,郝薇香小姐却把艾丝黛拉嫁给了德鲁莫尔。皮普的外表拥有了上流社会生活的绅士礼仪、良好教育和漂亮衣服的基元素。童年时,他要靠体力劳动过活,只满足于普通生活,如今却拥有优厚的生活津贴。就在皮普适应这一新环境的时候。查尔斯·狄更斯又利用了幽默的写作手法抛出了另一张决定皮普命运的王牌——马格韦契情节。给皮普能带来所谓远大前程的上流社会生活的神秘的创造者出现了。当皮普得知那个“神秘”人就是马格韦契,马格韦契就是他当年帮助过的逃犯时,皮普顿时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他对所谓远大前程的追求和一直渴望的爱情顷刻间变成乌有。皮普再一次回到了一无所有且负债累累的草根人。皮普的梦想破灭,展开皮普人生另一新的人生的开始。就在皮普失落之时,查尔斯·狄更斯又向皮普抛出了一根改变皮普命运的乔情节版的稻草。乔帮助皮普偿还了所有的债务。在乔精心的照料下,皮普的身心健康得以康复,此时的皮普终于明白了人生中最为深刻的道理。在小说的结尾,皮普在萨提斯庄园邂逅久违的艾丝黛拉,此时的艾丝黛拉的内心已是脱胎换骨。皮普和艾丝泰娜手牵手地离开了萨提斯庄园,皮普知道“没有什么能把他俩分开了。
二、狄更斯生平
查尔斯·狄更斯作品对英国文学发展有深远影响。其父约翰·狄更斯因债务问题而入狱,一家人随着父亲迁至牢房居住,狄更斯也因此被送到伦敦一家鞋店作学徒,每天工作10个小时。或许是由于这段经历,备尝艰辛、屈辱,看尽人情冷暖,使得狄更斯的作品更关注底层社会的生活状态。小说中,就是描写了自己这一段遭遇。不过后来由于一笔遗产而令家庭经济状好转,后来又转入报馆,成为一名报导国会辩论的记者。狄更斯并没有接受很多的正规教育,是靠自学成才。狄更斯后来成为一名的国会记者。他开始在各刊物上发表文章,收集并出版第一部散文集《博兹札记》、真正使他成名的描写了当时英国城乡的社会问题的《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尼古拉斯·尼克贝》和《老古玩店》、《巴纳比·拉奇》、基于美国的见闻的《美国纪行》、描写他的圣诞故事系列的《圣诞颂歌》、以美国之行为背景的小说《马丁·翟述伟》、与狄更斯的个人经历有很大关系的自传题材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 具有批判性的尖锐小说《远大前程》等。狄更斯即是高产的创作者,又是一位积极的表演者。狄更斯一生刻苦勤勉,繁重的劳动和对改革现实的失望,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1870年6月9日狄更斯因脑溢血与世长辞,临终时他的第一部侦探小说《艾德温·德鲁德之谜》也未能完成。他去世后被安葬在西敏寺的诗人角,他的墓碑上如此写道:“他是贫穷、受苦与被压迫人民的同情者;他的去世令世界失去了一位伟大的英国作家。”《远大前程》被认为是狄更斯最优秀的几部作品之一,以其尖酸的讽刺诙谐的幽默手法,狄更斯抨击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社会。狄更斯宣泄着对社会的看法与批判。
三、皮普的真假人生分析
(一)迷途中的皮普
狄更斯作品中的皮普自幼就失去了父母,生活在嫁给铁匠的姐姐家。在那个教育是上流社会专利的时代,皮普对教育和母爱的缺失,生活又不富裕但也安逸的家境中开始了他的人生之路。狄更斯不惜笔墨描写了姐姐的结实笨重而又冷酷严厉的巴掌打在她丈夫的身上和小皮普吃面包的情节使读者在内心深处意识到姐姐的家里时常充满了暴力而童年时期的皮普是那么的天真善良。皮普的天真善良在逃犯情节里被狄更斯讲述的犹如真实版的皮普,从而进一步阐述了皮普的天真善良的本质。狄更斯的过人之处在于能把皮普的真假人生安排得天衣无缝。虽说皮普是狄更斯儿童时期的写照。是真假人生的描述。但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狄更斯文学中的皮普在当今的社会里仍有着活生生的时代不同但性质一样的现实版。当今有着健全体智的大学生们犹如现实版的皮普。他们自身的天质极好,犹如皮普的天真善良一样,让人怜惜。可在学习中遇到些不如意的时候,不想付出努力,不了解未来真正的幸福不是拥有而是过程的道理。狄更斯让如此令人同情的皮普与郝薇香小姐和艾斯黛拉小姐相识,从此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对那些动态年轻女人的迷恋,对静态萨提斯庄园产生的心理失衡,使皮普在心理上失去平衡。他开始表现出一反常态的行为。变得爱慕虚荣。而就在此时,“神秘”人物的出现成就了他摆脱现行状态的救命稻草。律师,一位深知是非曲直的人告诉皮普将继承一笔财产。皮普变得抛开了亲情,失去了固有的内在情怀,狄更斯在此把皮普刻画得淋漓尽致。而如今的二十一世纪,这些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对网络游戏的迷恋犹如作品中皮普与那些动态年轻女人的相遇并为她而痴狂一样,网络游戏走进他们的生活,面对网络游戏,这些缺乏自制力的年轻人沉溺于此不能自拔。身心失去平衡。因为游戏上瘾而引发的个人悲剧乃至家庭悲剧频频惊现诸媒体。他们相互攀比打过的游戏级别,游戏中角色升级的过程,也都是表明在自己的小群体中的特殊地位。沉迷于网络游戏犹如“心灵毒品”控制着他们,他们像小皮普一样,为了自己痴迷的东西把学业抛在脑后。最后的结局是学业一事无成。皮普最终醒悟,找回真正的自己。期望网络游戏迷们以皮普的人生轨迹为戒,走出虚幻的网络世界,利用美好的青春时光,用知识来丰富各自的人生。
(二)皮普与马格韦契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内因是决定一个人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外因如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通过内因发挥作用的。现实中的查尔斯·狄更斯的父亲约翰·狄更斯因债务问题而入狱,一家人随着父亲迁至牢房居住。他在童年里的这段经历中备尝艰辛、屈辱,品味人间冷暖。小说中,同样描写了皮普的艰辛童年。后来由于一笔遗产而令家庭经济状好转,经过自身内因的努力转入报馆,成为一名报导国会辩论的记者。由此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远大前程》中的皮普真实地再现了现实版查尔斯·狄更斯的家庭经历。也就是罪犯马格韦契情节。马格韦契在皮普困难之时,神秘的马格韦契以律师为影子出现在了皮普的生命中。彻底改变了皮普一生的命运。把皮普内心的欲望与实现虚荣的可能推向了顶峰。在查尔斯·狄更斯的笔下的皮普没能像他那样通过内因的功力来达到目的,实现自己的目标。皮普一味地强调外因的力量,抱怨乔的无能,信奉“遗产”外因。查尔斯·狄更斯通过对皮普的描述把真假版本的人生发展机遇用辛辣的讽刺描绘的活灵活现。那些不求自身内因发展的人在当今的社会比比皆是。社会中出现了不学无术的“啃老族”等新人类。现实版的皮普们最后只能如文学作品中的皮普一样的下场。最后弄得一身债务。”可以说,皮普的不学无术才是断 送其“远大前程”的关键因素。等到皮普明 白了财富的真正来源,明白了给予他“远大 前程”的资助者的真实身份,那“远大前程” 的幻想也就开始了它的幻灭历程。直到债 台高筑的皮普在善良的姐夫的帮助下走出 了困境,那个质朴的皮普才再一次出现在读者的视野中。
结语
《远大前程》如自传题材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一样影射了狄更斯的自传意识。小说是对黑暗的英国社会中人们思想意识形态的宣泄与抨击。但是正由于在经历了生活中的丑与恶的考验之后,以天真、质朴的男主人公皮普和充满仁善的乔为代表的普通大众的存在,狄更斯在对使皮普似受害的社会环境的控诉的同时渲染了对人性的美和善的向往。皮普的真假人生的体现也为现代人提出警示。
[1] http://zh.wikipedia.org/wiki
[2] 查尔斯•狄更斯著,主万译. 远大前程[M].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3]张世梅,田祥斌.狄更斯笔下的孤儿形象[J].青海师专学报.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