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课程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设初探
2012-08-15陆蔚天盛华均周廷永
陆蔚天,盛华均,周廷永
(重庆医科大学:A.人体解剖学教研室;B.神经科学研究中心,重庆 400016)
局部解剖学课程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设初探
陆蔚天A,B,盛华均A,周廷永A
(重庆医科大学:A.人体解剖学教研室;B.神经科学研究中心,重庆 400016)
为了更全面的反映和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尝试建立了一套局部解剖学课程学生评价体系。该体系旨在确保理论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强化和巩固平时的实验教学效果。该评价体系包括课堂学习、标本考核、实验报告、网络学习和综合能力等环节的考核。实践证明,该体系的建立可有效弥补传统单一理论考核模式带来的弊端,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局部解剖学;学生;评价体系
局部解剖学是医学院校临床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实践的一个重要纽带。通过学习人体各局部重要结构及器官的位置关系、层次毗邻及临床意义,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长期以来,对本课程的考核大多是以单一的期末理论考试为主。这一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操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考察,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师生对此单一的考核方式提出了较多的质疑。因此,各院校有必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构建一套具有实用性和科学性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1]。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部分专业学生的局部解剖学课程评价体系进行了相关的改革,并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现将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汇报如下。
1 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50%
1.1 课堂学习能力考核
由课堂学习考核和随堂标本考核两部分组成。主要考查学生解剖操作的参与及完成情况,旨在督促学生充分利用实验课的时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
课堂学习考核:由两方面组成。一方面是检测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及和教师的互动情况。在介绍新内容之前,教师针对本局部所涉及的重要骨性标志、神经及血管等结构以提问的形式进行简单回顾。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主动性及正确性进行评分,每名学生每学期至少要回答两次以上的提问,总分为5分。通过课前提问的方式,督促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在开展2至3次训练后,学生反映能养成及时进行课前预习的习惯,学习的主动性明显得到加强。另外,在某些内容相对简单的局部,由教师安排学生在操作前对本局部内容进行简单的串讲,让学生体会“教师”的角色。本环节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归纳、组织及表达能力,重点不是考查学生对内容完整性的把握,所以应以鼓励为主,只要学生踊跃报名参加,都给予学生3-5分的加分鼓励。另一方面,我们着重考查了学生操作实践的完成情况。局部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中大部分结构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寻找。我们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次指定一个主刀和两个助手,共同完成解剖操作。以往的实验课学生容易出现操作不规范、损坏重要结构和不尊重标本等情况。为纠正以上现象的出现,对于操作的主刀学生,根据其操作的规范性、暴露局部结构的清晰及完整性、向组员进行示教的有效性等指标,在每次操作结束后由任课教师当场考核并记录成绩,总分10分。该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操作中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另外,各组员轮流担任主刀或助手,这样可避免某些学生由于心理惧怕、不重视动手实践等原因而不愿意进行解剖操作现象的产生,从而有效改变部分学生操作敷衍了事,课后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随堂标本考核:由于每次解剖操作空间较小,参与解剖的学生有限,而同时实验课的时间相对较长,因此有部分学生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积极性下降、无所事事、甚至逃课等情况,严重影响课堂的学习效率。故为了加强未参与解剖操作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我们设置随堂标本考核的环节。每个局部设置若干试题,在瓶装标本、游离标本或已经完成解剖操作的尸体标本上,抽查学生指认相关结构,而且有意识的提问已经操作过局部的内容。每名学生至少抽查2次,10分为上限。该环节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精神面貌,基本杜绝逃课和早退现象。学生能主动接近并利用模型、挂图等教具进行观察和辨认,在遇到重点或难点时积极思考,并及时地与同学或教师进行沟通,学习能动性大大提高。在充分利用课堂的学习时间后,学生们普遍反映可以当场掌握本次课的知识要点且效果良好。
1.2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分为两种。一方面,在每次操作之前,教师提前布置主刀同学撰写“操作计划书”。要求主刀将标本局部的操作步骤,操作中的重难点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做出提前计划,使操作更具有条理性和针对性。同时向学生强调不能完全照搬教材等参考书中已有的操作计划,一定要在经过主动思考和提炼后完成报告。如完全照操参考书或与其他学生的报告雷同,一经发现,则一次性扣完该学生本环节的得分。另一方面,在操作结束后要求助手及时撰写“操作小结”,将操作中已解剖出的结构,解剖中出现的失误或意外等情况进行小结,最好用简图的方式进行归纳,为后续的操作积累经验教训。如果在解剖中出现有意义的变异或异常情况,要求学生及时进行测量和照相等记录,并撰写变异报告。教师根据学生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书写的条理性和规范性,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进行评分,总分10分。在进行若干次操作后,教师挑选各分数段有代表性的报告进行讲评和公示,供学生学习和参考。此举在学生中得到了热烈的反响,一方面使作业完成较好的学生获得了充分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学习动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也为其他学生树立今后的学习目标和榜样;同时也使撰写报告相对不规范的学生从中认识到差距,树立赶超先进的信心。经过该环节的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同时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1.3 网络学习能力考核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校园网络平台的建设,通过网上资源和平台进行学习和交流,已成为现代大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而方便的形式。本科室经过前期的筹划和准备,已初步建成“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在“局部解剖学”课程中,下设“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答疑讨论、课程作业、试题试卷库”等十余项子栏目。平台中提供教学课件、图片、解剖录像、基础解剖学示教等内容丰富的音、视频材料,方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为了评估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效果,设置了两方面的考核。一个是“网上提问及问题解答”环节,对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提问的有效次数进行统计,根据学生参与的情况确定分值,总分5分。另一个是“网上在线测试”环节。教师在局部操作结束后,提出一些综合方面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后完成并在网上提交作业。共进行两次,总分5分。此措施督促学生及时回顾各局部的重点和难点,强化记忆效果。实践证明网络学习具有自主化和个体化的特征,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2]。另外,师生之间平等互动式的交流讨论也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该环节的实施需要完善的网络建设和时间上的充分保障,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可酌情进行内容和分值的调整,以免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1.4 综合学习能力考核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点的一个常用方法就是借助习题。传统的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图)题、是非题或者问答题等形式,其包涵了教学内容中大部分的难点和重点,对学生的短期记忆具有明显的巩固效果。然而,以上形式的考核大多强调的是相对孤立的“点”,缺乏“线”或者“面”之间的整体联系,难以将各知识点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及解决能力。学生觉得局部解剖学很难学好的原因,除了内容繁杂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善于将所学的理论内容与实体,与临床相关知识有机联系起来。为了锻炼和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我们设置了该环节的考核。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由教师设置一些综合性的题目,内容涉及学习方法、操作能力培养、临床相关病例讨论等。例如:如何在解剖操作中有效利用解剖工具?人体内有哪些重要的滑液腔,有何异同点?临床上进行相应穿刺应在何部位进行,为什么?甲状腺的神经血管来源有哪些,手术中处理血管和神经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各小组成员在课后协同分工,收集资料或查阅文献,在进行充分有效的讨论后上交“讨论报告”,或者制作成幻灯片进行汇报。报告中要有各组员发表的具体意见及小组最终的总体结论。教师在上课时点评,根据小组回答的情况进行评定,总分5分。通过此环节的锻炼,不仅将枯燥的内容活学活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理论-操作-临床”之间建立有意识的联系,为即将到来的临床课程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与此同时,通过组员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活跃性。
2 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50%
在整个学期教学任务完成之后,对学生进行一次期末理论考试。考核以教学大纲为框架,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图)题、是非题和问答题等,主要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中的重点及难点内容的掌握程度。但与其他班级不同的是,大幅度减少了实验班理论考试在期评成绩中的比例,最终占总成绩的50%,这样就将原来仅有一次理论考试压力缓解释放至平时的学习中。在实际的考试中,实验班学生理论成绩普遍优于普通班学生的成绩。
目前,多数院校局部解剖学课程的考核是以期末一次性理论考核为主,辅以一定比例的标本考核。这种模式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整体能力和素质,尤其是没有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操作技能,反而造就了大量“高分低能”的学生,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的目标[3]。为此,我们进行了积极的的教学探索,建立了新的局部解剖学课程学生评价体系。该体系在保证基本的理论学习基础上,强化课堂学习部分,采用课堂问答、解剖操作、报告书写、讨论交流和网络应用等灵活多变的考核方式,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将繁杂、枯燥的知识点与活体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实践证明,该评价体系有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结束之前对学生进行的反馈性调查中,绝大部分学生对本课程所进行的改革措施表示理解和支持,认为整个学期的学习紧凑而充实,学生对每一次的解剖课都充满了兴趣和渴望,最终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考核并不是建立该评价体系的最终目的,目的是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建立一种主动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将进行充分的分析,并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出相应改进,以期获得更满意的教学效果。
[1]金国华,吕广明,黄 镇,等.人体解剖学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交通医学,2011,25(2):207-208.
[2]王志强,于振海.浅谈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1,19(2):57-59.
[3]秦 俭,隋 鑫.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5):450-452.
Construction of a Student Evaluation System for Regional Anatomy
LU Wei-tian1,2,SHENG Hua-jun1,ZHOU Ting-yong1
(1.Department of Human Anatomy;2.Research Center of Neuroscience,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16,China)
In order to better reflect and develop students’comprehensive study ability of regional anatomy,we established a student evaluation system for regional anatomy.This evaluation system aims at ensuring the effects of theory teaching and consolidating experiment teaching effects.It involves assessment in classroom learning,dissection,experiment reports,network-based learning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Practice proves that construction of this evaluation system can make up for the faults brought by the traditional single mode of theory assessment and has achieved better teaching effects.
regional anatomy;student;evaluation system
G526.4
A
1006-2769(2012)05-0930-03
2012-05-21
2011年重庆医科大学校级教改重点课题
陆蔚天(1979-),男(汉族),安徽凤阳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解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