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思想政治情感教育的思考
2012-08-15万艳玲
万艳玲
(桂林医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医学生思想政治情感教育的思考
万艳玲
(桂林医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医学科学是对人的科学,人的情感需求即是医学的需求,医学生的情感表达直接影响其服务社会的质量,在医学教育中开展情感教育非常必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贯穿大学学习的所有阶段。本文探讨了运用情感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以满足社会对医学生正确情感表达的需要,恢复医学人学的本来面目。
思想政治教育;医学生;情感教育
当今社会急剧变化,医学科学飞速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对医疗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传统的医患对话模式和治疗关系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的演变。医学是服务于人的学科,医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对象是人,面对有血有肉、有情感需求的人如何有效地开展医疗服务,不仅影响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而且直接影响医务工作者对医疗工作的认可程度。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与医学专业课程不同,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医学生大学学习的各个阶段,在培育医学生对医学本质的认知中具有专业课程无法比拟的优势,医学即“人学”,对人的情感需要的尊重、理解和满足是合格医务人员不能回避的问题,因此,在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满足医学生的情感需要,引导他们正确表达情感,对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非常必要。
1 目前医学生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专业技术教育与情感教育分离,影响医学生医德的培养。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生物体,医学教育也是复杂的教育。医学生的课程教育中往往只重视技术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情感教育,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有特殊情感需求的患者,医学生束手无策。当前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医患矛盾和纠纷层出不穷,诸如“高科技离医学越来越近,医学离病人越来越远,医患之间的问题越来越多”这样的论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谈论一个话题:现代医学危机。其根源在于医务人员没有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改变行医观念,仍然把有健康需求的人视为“物件”而非有血有肉、有情感需求的“人”。
临床带教教师行为失范,影响医学生正常的情感认知。医学的学习一般有长达一年的临床实习,这是医学生走入工作岗位的最后学习阶段,临床带教教师对待患者的言行举止对医学生的影响非常大。一些临床带教教师在分析处理问题时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规避责任,对患者敷衍了事;或者姿态傲慢,不愿与患者平等交流;或因具有技术优势而言语粗鲁,没有考虑到患者的情感需求,对医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医学生大学前几年学习到的医德知识在临床实习阶段几乎全部被推翻。这样的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不是如何很好的为患者服务而是如何推卸责任。
思想政治教育中未渗透情感教育,德育的教育功效没有充分实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课堂的理论课程教育与课外教育,在课堂教育中,思想政治教师大多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互动式教学,对学生的情感培养重视不够;学生班主任与辅导员往往集中处理学生日常工作事物,对学生情感教育进行的不够系统;而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通常要等到学生自身的情感问题无法解决时才发挥作用,是一种事后的补救措施。总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并未充分认识到在医学生中进行情感教育与培养合格医生的关系,高校德育的功效没有落到实处,思想政治理论课并未成为医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
2 在医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情感教育的现实基础
情感教育是最能打动学生、最能体现教育要求的教育。无论哪一种教育方式都需要情感的演绎,因而在所有的教育方式中,情感教育是最具艺术性、最能打动学生,最能实现教育目的的教育。教育过程是信息传输与情感交流的过程,情感教育强调从学生的情感入手,激活师生的情感需求,形成良好的情感交流网络,进而围绕教育目标开展教育活动。教师角色是典型的非功利性角色,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很高,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会自觉不自觉地伴有某种消极或积极的情感因素,情感教育是充分发挥教师积极情感因素,师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共同完成教育任务,教师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感觉到自己的情感需求得到了尊重和有效引导,教育目的则能得以顺利实现。
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性、全程性适宜开展情感教育,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医学生通常学习2-3年,而专职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陪伴学生至毕业,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要跟踪在校的每个年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而具有全程性和全员参与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阶段重点也有所不同,在大一新生阶段主要帮助学生适应人生新阶段、适应医学的基础学习;在高年级阶段主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在毕业阶段主要解决学生角色的顺利转变,这些问题也是学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情感教育最能触及医学生的精神需求,有效解决了医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医学生、贴近实际,使医学生终身受益,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落到实处。
3 医学生思想政治情感教育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营造氛围,培育情感基础。情感教育以学生的情感需要为出发点,又以学生情感的培养为归宿,尊重学生的情感发展规律又重视教育规律,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实现以情育人。施教者在开展情感教育之初首先要创设愉悦适意的氛围,使受教育者能够放弃抵触、敞开心扉,以悦纳的心态接受教师的教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创造热情、友爱、友好、互助的迎新氛围,使医学生对新的学习环境产生情感归属。其次,通过悬挂校训、诵读医学生誓言、设置医学名人雕像、医学名言等方式唤起医学生对医务工作的崇高使命感。最后大力宣传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优秀医务工作者的典型事迹,激发医学生的责任感,激励他们养成良好的医德。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教师语言充满感情,以赞赏关切的目光关注每一位学生,从而使学生心理放松对授课内容满怀期待;教学中教师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肯定的手势等,一定程度上都能有效避免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冷漠回避的态度,有利于教学活动的继续开展。教学内容有血有肉,课件美观大方、衔接流畅、过渡自然、视频动画声音设置和谐,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从而在内心中愿意接纳教学内容;选用案例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并采用互动教学,形成情感交流网络。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润物无声的功效。
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情感教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如果仅仅关注情感的演绎,不在道理的阐释中下功夫,会导致情通而理不达。在教育中不难看到虽然教师对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倾注了大量的情感,但还是会看到一些学生质疑的目光甚至对教师的教育不屑一顾的表情,其原因在于虽然实现了以情动人,但是没有做到以理服人。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人,说服人的工作,要能够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所宣扬的一切真善美的东西,广大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对马克思主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对理论充分阐释的基础上使学生深刻感受到理论的魅力,教师的情感表达才是真实可信的。而且与医学专业课程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吸引学生,必须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形象愈是优良高尚,其主体资格愈能得到学生的认同,进而产生从“信其师”到“信其道”的良好效果,反之,学生就会怀疑甚至否定其主体资格,不愿意甚至完全拒绝接受教师的教育。因此,教师要不断深化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识、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水平。情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情通的基础上实现理达,在教育中运用情感教育需要掌握尺度,避免使学生产生情感教育是煽情教育的不良体验。
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不论是从医学的直接服务对象,还是从医学的最终目的来看,医学都是为了人而产生的、为人而存在和发展,医学就是“人学”,人的需要就是医学的需要,人性的满足就是医学的最大满足,离开了人,无视人的需要,医学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因此,与其它学科相比,医学更强调人文关怀,医疗技术的最高境界就是与人文关怀水乳交融地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的教育,唯有充分尊重和了解教育对象,也就是“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才能够不断促进人的自我发展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为学生真心喜欢。因而,在医学生思想政治情感教育模式构建中,必须重视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关怀不是同情、不是施舍,而是教育者发自内心的对施教者的关心、帮助,并努力促使医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养成合格的医务工作者所必备的“情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科学层面上要求引导医学生对知识、真理的不懈追求与探索;在道德层面上,要求引导医学生认同社会主流的道德价值观念,形成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观;在人生价值的追求层面,要求引导医学生把个人需求与社会对合格医生的需求紧密结合,以乐观的人生态度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在社会价值层面,要求医学生拥有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到人的需要就是医学的需要,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是医务工作的本职要求,最终实现医学生对医学与自身、医学与社会、医学与人类的正确思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放低姿态,改变语态,实现师生平等对话。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教育模式受到了挑战,网络的广泛普及使得学生可以在课堂之外学到需要的知识;社会的开放性和价值取向的多元性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他们张扬个性,追求自我,对教师的理论灌输和逻辑演义不会不假思索的接受,而是提出了质疑,更愿意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分析认识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少有师生对话的的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模式遭到了学生抵制。而且,长期以来,由于在医疗知识与技术上医护人员掌握着完全的话语权,在医患交流与沟通中,医护人员处于强势地位,医患交流是缺乏平等的交流。在物质资料匮乏、人们的健康意识淡薄与基本的医疗知识欠缺的情况下,这种不平等的交往方式尚能为人们所接受,但是在今天,社会快速发展,物质资料日益丰富,基本医疗知识普及,人们的健康需求越来越强烈,作为“人”而非“物件”的平等主体交流的意识增强,医务人员动辄只见病不见人,以训斥、不屑、不耐烦的言语与患者交流,引起人们强烈不满,导致医患纠纷层出不穷。医护人员唯有真正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以平等的心态开展医疗工作,才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因此,要紧跟社会的发展,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师生平等对话,培养学生以平等的姿态与患者打交道的能力。
情感教育是一项长期任务,医学生良好情感的形成影响着医疗行业服务人民群众的质量,在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既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又能培养医学生良好的情感,使之成为新时期合格的白衣天使。
[1]陈士宏,王雅文.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的几点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3):82-84.
[2]舒 彤,吴智斌.谈医学生情感教育[J].现代医院,2008(7):133-135.
[3]陈 飞.医学生医德情感教育探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6(1):37-39.
Thoughts on Emotional Education in Medical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AN Yan-ling
(Guilin Medical University,Guilin 541004,China)
Medical science is the science of studying human being,the emotional demands of human being is also medical demands.The quality which medical service to the community is directly affected by the emotional expression of medical students.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emotion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medical educati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at run through all stag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oral education during the study of university.In this paper,taking advantage of the emotional education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o meet the demands of reasonable emotional expression which society request medical students and to restore true colors which medical is the subject of studying human being are discus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medical students;emotional education
2011-10-09
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2011JGB088“基于培养医学生人文关怀素养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
万艳玲(1977-),女,陕西大荔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006-2769(2012)01-01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