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术文化与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

2012-08-15任海娟

武术研究 2012年6期
关键词:武术校园文化

任海娟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体育学院,河南 新郑 451150)

武术文化与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

任海娟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体育学院,河南 新郑 451150)

文章以武术文化与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及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从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维学科的角度,结合当前“和谐社会”背景,深入分析武术文化与构建和谐校园的关系,进而提出在构建和谐校园中武术文化的发展策略。

武术 武术文化 和谐校园 高校和谐校园

1 引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和弘扬,更是对西方思想文化资源中“和谐”内核的合理借鉴与吸收。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国家后备人才的主要场所。武术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经过数千年自我锤炼创造的一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承载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导倾向,吸收了诸多文化的滋补与营养,是一个底蕴丰厚、主旨鲜明的优秀文化体系,它以“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哲理为基础,以“身心和谐发展”为终生追求,阴阳辩证为理论基础,它要求形、神、意、气的统一,修身与技艺的统一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统一,讲究身心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的“和谐”观,武术的和谐功效成就了武术文化,武术文化对和谐校园文化的整合、承载、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武术文化与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过程中,查阅了有关武术文化和和谐校园方面的论文和学术专著,对收集的信息加以分析、研究、整理。

2.2.2 专家访谈法

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有关专家、学者、教师等进行电话访谈和实际走访,了解“武术文化”的内涵及特性,以及在和谐社会背景下武术文化对构建和谐校园的功能及武术文化的发展对策。

2.2.3 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学的知识和方法,对武术文化进行客观、认真的分析,深入理解对“武术文化”与“和谐校园”的内涵,从逻辑理论上进行分析,并找出其内在联系,深入分析武术文化与和谐校园构建的关系,进而提出在构建和谐校园中武术文化的发展策略。

3 武术文化的特征

3.1武术文化的和谐性特征

武术文化要求形、神、意、气的统一,修身与技艺的统一以及人与自然的统一,这体现了其讲究身心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的“和谐”观,对于武术的健身、修身、养性、教化、娱乐等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武术文化透过武术技术的各种外在表现形式,通过身心双修,做到心灵的觉悟,完成身心和谐,实现人的身心和谐;武术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顺应四时”的和谐思想是让人们通过对传统武术的练习和体验感悟,可以亲近自然和体验自然,感受自然的恩赐、自然的美好和自然的力量,从而更加理解自然、关注自然、珍惜自然和爱护自然,这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武术文化通过对练习者肢体的不断磨练、心灵的不断净化和人生的不断感悟,来调节习武者的身心健康,调整与他人的关系,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因此,武术文化和谐思想的弘扬,对于实现人与自身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3.2 武术文化的精神导向性特征

作为中国武术文化的核心与精华,武德是道德的一个独特领域,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有它自身的内容和特点;对于任何一个习武者而言,又差不多具有一种普遍的精神指南意义,并且武术文化可以更加广泛地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促使武德对个体行为和社会秩序的规范作用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对习武者的行为规范,传统武德从本质上注重习武之人的“忠、仁、信、正、义、敬、礼、智、勇”,这不仅涵盖了爱国之德、侠义之德、处世之德,还振奋了民族精神,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人们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

3.3 武术文化的健身娱乐性特征

中国武术的健身功能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整体性。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屈伸等动作为基本素材,对人体健康具有全面的锻炼效果。武术的修练方法讲究既练内又练外,既注重筋骨的锻炼,又强调心神意气的结合,尤其重视运气、营气、刚柔互补的健身方法,这恰恰是西方体育所不具有的。并且,千百年来,武术以其独特鲜明的娱乐性体现在社会各阶层的文化生活中。因为武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古典美学的熏陶,表现出浓郁的民族特征,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

3.4 武术文化的哲理性特征

武术的产生、繁衍与发展,伴随着历史的变迁。因此,中华武术是最富有民族哲理的体育项目。它吸收了中国古代道家、儒家哲学的思想精华,这些哲学思想对中华武术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道家的“道生万物”观,儒家的“爱人”与“知天”,易经中的“阴阳辩证”、“天人合一”、“八卦学说”等,这些古代哲学思想是武术重要的养练观的哲学基础,也是武术思想认识和方法论的根本观点之一和武术养练功法的核心思想。

3.5 武术文化的礼仪性特征

武术文化具有很好的礼仪特征,例如:习武之人见面的“抱拳礼”,左掌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大拇指内扣表示自谦、不自大,不称第一,右掌表示坚强不屈、勇武顽强,左掌掩右拳,表示“勇不滋事”、“武不犯禁”;左掌右拳拢屈,两臂环抱成圆,表示五湖四海皆兄弟,以武会友;左掌为文,右拳为武,表示文武兼备。并且,各门各派在收门人时,要求习武者要谦虚有礼,戒狂妄,要达到内心中和,学武而不用武,比武“礼”字当先,点到为止[1],这些都体现了武术文化的谦虚态度,反映了武术文化具有很好的礼仪特征。

4 武术文化对构建和谐校园的影响

4.1 武术文化中的武德对构建和谐校园的作用

武德作为传统的道德规范,既有中国古代先进的伦理道德,又融入了当今先进的意识形态,充分体现着中华传统美德的延续,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性。武德精神中诸如尊师爱友,互助互学,以武会友,讲究信用,见义勇为,不逞强欺弱等品质是中华武术传统道德的体现,把武德作为共同遵循的一种言行、处事之规范信条,把习武者培养成谦恭虚心、修身正心,规范举止的人。因此,在高校中利用学生对武术的兴趣,不断地灌输其武德思想,建立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要的伦理道德氛围,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熏陶,从而培养其良好的伦理道德,这样势必也会影响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言行举止,使他们形成公正、诚实、仁爱、友爱的良好道德风尚。

4.2 武术文化中的健身养生思想对构建和谐校园的作用

当今社会要求大学生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协调并进的一类人,而身体又是他们学习工作的本钱。有很多大学生因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身体承受不了紧张的学习生活而夭折,而武术要求身体各部位几乎都要参与运动,从而可以起到健身的功能。并且,武术除了具有健身功能以外还具备明德的作用,经过长期锻炼、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性和意志品德。坚持武术练习,会让学生慢慢形成一种习惯,使他们能够以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面对压力。

4.3 武术文化中的创新精神对构建和谐校园的作用

创新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特点,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难以生存,没有创新就不能发展,而创新也是武术文化发展的灵魂。武术文化中的创新是通过武术动作的想象,将会使大学生思维力长期处于一种集中状态,从而开发了他们的智力水平,这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也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另外,在武术动作的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势必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长期的注意力才能把动作学好,这有助于大学生思维方式向理性、逻辑方面发展,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认识深度加大,从而提高创新意识。当代校园文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具备与时俱进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其实质就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将武术文化中的创新精神融入到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去,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人生目标的确立和知识的学习。

4.4 武术文化中的哲学理论对构建和谐校园的作用

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是武术文化的主要支柱。例如:道家的“道生万物”观;儒家的“爱人”与“知天”;易经中的“阴阳辩证”、“天人合一”等古代经典哲学理论,这些理论的融入使习武者具有虚心谦恭、修身正心,规范举止的态度及操行。因此,将武术文化中的哲学理论融入到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规范学生的行为、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师生、学生之间的人际和谐。另外,武术教学过程中同学之间的交流亲密程度和交流频率是其他学科所不能够相比的。在学练的过程中,可以使同学们聚在一起共同分享学习武术的快乐,使同学之间有一个相互交流和沟通的平台,这无疑为和谐校园的构建发展提供了内在保证[2]。

5 在构建和谐校园中武术文化的发展策略

5.1 建立健全武术文化教学体系

有关部门应该建立健全武术教育教学体系,优化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把优秀传统民族文化融入到武术教学体系中,建立健全新的武术文化教育模式。高校应该深刻挖掘优秀的武术传统文化,利用武术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休闲娱乐、修性养性、创新的功能,把武术教育上升到宣传民族文化、继承民族遗产的高度上去,从而促进“文化武术”的本土化教育,进而推动武术文化的国际化发展。

5.2 对武术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创编适合学校的新教材

传统武术源远流长,门派众多,内容丰富多彩。如果对武术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创编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势必对宣传和弘扬武术文化起到很好的效果。

5.3 将高校武术文化资源作为评优指标

武术文化在高校校园内要想得到很好的发展,务必将武术资源作为学校评优的一项评价指标。现在高校中普遍面临着武术师资力量不足,武术书籍、器械、场馆缺乏,校园武术网络一片空白等因素,这严重制约了武术文化在高校校园的发展。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加大投入,加强武术硬件与软件的建设,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发扬中华尚武精神,营造良好的校园武术文化氛围。

5.4 领导重视,加强宣传

武术经费是开展武术活动的基本保障。学校的领导要重视本学校武术教育,增加对武术场地、器材建设资金的投入,努力改善武术场地、器材的设施,在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同时发扬传统武术文化。

5.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武术教育工作者

抓好师资的培训工作,是武术能否在学校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我国的传统武术的师资培训已远远滞后于武术发展的需求。因此,有关部门要加强师资培训工作,积极举办各种形式的武术文化培训班,有计划地举办各种形式的教学、教练、裁判和科研培训班,并建立考核制度,使其成为武术教师上岗的基本条件。

5.6 加强武术社团建设,充分发挥高校武协的重要作用

高校应聘请一些校内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专业素养高、技术过硬、武德高尚的老师担任学生武术社团、协会指导老师。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传统武术协会组织,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由学生自主确定,高校要为其提供场地、器材、资料等信息。它能起到宣传传统武术文化,研究和练习传统武术功法,实践科学训练方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武的积极性。

5.7 大力开展校园武术文化活动,搞好校园武术文化氛围

大力开展校园武术文化活动,搞好校园文化氛围。武术文化节也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举办武术文化节,应该成为校园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校园武术文化节是传播价值观念的最佳载体,是激发学生武术兴趣的有效手段。武术文化节,系武术的感性与文化的理性相结舍,融武术知识、武术表演、武术比赛、武术征文、等多种武术相关活动为一体,并以武术活动为载体,为师生提供一方舞台,以公平竞争、团结协作、拼搏进取为宗旨,并以“健康、快乐、文明”为目标,最终实现育人的大目标。

6 结语

继承和发扬武术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它所具有的和谐性、精神导向性、健身娱乐性、哲理性、礼仪性等特征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文化素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强大动力。加上其特有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在当前国家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下,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领悟武术文化中蕴涵的深刻的和谐理念,有助于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更有助于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1]易 鹏.太极拳文化融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史海燕.和谐校园文化中武术文化的作用及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09(4):56-58.

[3]孙惠芳.武术文化在和谐校园中的影响作用[J].搏击·武术科学,2008(4):36-37.

[4]亢 宇,王文军. 试论武术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J].新西部,2008(5):219-220.

[5]蔡仲林,施鲜丽,葛 耀.论高校武术文化教学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6):107-109.

[6]陈 超,李印东,赵发田,李 蕾.论中国武术文化的先进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5):592-593.

[7]肖红征.武术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3):13-14.

[8]李金龙,王晓刚,邹继香,张志学.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扬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2):58-62.

Wushu Cul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College Campus

Ren Haijuan
(Sports Institute of Sia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Xinzheng Henan 451150)

This research was studi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ushu culture and harmonious campu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the objects,using the way of document literature,experts interview logical analysis.From the views of physical education,education science,psychology,sociology etc.,the paper combines it with the slogan of harmonious society 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 between Wushu cul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armonious campus profoundly.Finally the study got the idea that develops Wushu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campus.

Wushu Wushu culture harmonious campus harmonious campu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85

A

1004—5643(2012)06—0028—03

任海娟(1982~),女,硕士。研究方向:武术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武术校园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中华武术
武术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