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的终极目标:修身养性
2012-08-15张君贤
张君贤 成 承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
中国武术的终极目标:修身养性
张君贤 成 承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
中国传统武术养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伦理学,积极主张人应当具备完美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倡导人们在道德方面不断地自我完善。武术的修身养性功能则是武术养生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人们的生活也有着较深的影响。如今,武术作为一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体育运动已经得到人们的喜爱,人们在中国传统武术的修身养性的实践中可以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中国武术 目标 修身 养性 社会价值
1 前言
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与人类智慧的结晶,不仅在技击防身方面有重要作用,而且在养生史上也有颇为重要的地位。儒家的养生思想强调人们不论老幼尊卑,贫富贵贱都要修身,其实质就是要求人们在道德方面不断要求自我完善。武术是一项能使人内外兼修的运动,其中的修身养性思想与儒家的思想比较一致,都是对道德的不断追求,使人的各方面的品质得到升华,而武术这种修身养性的功能给人们带来的益处使许多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喜爱它,使其得到了较快较好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儒家养生观点尤其是儒家修身养性观点的分析,找出这些观点在武术中的体现之处,从儒家修身学说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四个方面论述修身在武术中的作用及体现,从儒家道德观念中找出武术与其相似之处,从武德及武术的内外兼修作用论述武术的涵养性情这一特点。武术的修身与养性对现代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人们的情感活动及竞争意识也具有一定的影响。现代社会中,工作的压力,竞争的激烈等一些因素会对人们的道德思想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而武术可以通过其内在的德育方面,对人们进行身体和心灵的净化。本文从现代社会各种实际情况的几大方面,论述了武术修身养性这一功能对人们思想上的影响,对现代社会的效用。
2 修身养性的概念
人生修养作为人生主体自我规范、改造和完善人性的一种自觉活动,随着社会现代化的推进而显得日趋突出和重要。因为社会现代化既是客体的现代化,又是主体的现代化——人的现
代化。人的现代化包括了观念的转变、素质的提升、关系的丰富,这个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修养”的过程,可以说修养是中国传统人生智慧的结晶。
2.1 修身
修身,指修养道德情操,使身心纯洁,陶冶身心。在儒家看来,人生修养主要就是道德的自我修养,他们称之为修身。修身实际上就是正心诚意的修养功夫。儒家学派明确提出“以修身为本”思想的是《礼记·大学篇》。《大学》开首一章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儒家重道德的教化,主张以德为政,以伦理为本位,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儒家尤重道德的自我修养,即修身的工夫。他们认为,要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造就道德上的完满人格,修身是最根本的手段和途径,舍此之外,别无他路。
2.2 养性
养性,养生术语。它是指精神情志的调养与道德修养,涵养德性,使本性不受到损害。见《淮南子·俶真训》:“静漠恬惔,所以养性也”。道家与道教主张淡泊无为,涵养人的自然本性。又为养生的别称。如《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道林养性”即为养生专篇。而儒家的养性强调的是在学习中进行道德的修养,以天命之性驾驭气质之性,涵养性情,变化气质,如孟子有“存心养性”之说。
2.3 修身养性
所谓修身养性,指修养生息,培养情操。而古人的所谓“修身养性”,实际上就是通过自我修炼来达到自我完善的一种途径,就是要把先贤之美德才学化为自身之习性功力。儒家养生以修身养性为主要内容,以养气为健身要务,以“仁者寿”为理论导向,以“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以致“中和”为最高境界。儒家养生思想把生命的价值和养生的必要统一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念中,以纯粹的养生为要务,而是关注作为整体的社会人的生命存在,培养人们养生而不苟生的大无畏精神,属于道德养生的范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为了达到修身的目的,儒家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修身文化体系。这一文化体系以“人性理论作为基础,以道德自律为基本模式,以精神境界作为理想追求,从而形成了人性理论、道德自律、精神境界三位一体的文化链”。[1]此外,儒家养生是通过锻炼、活动筋骨、培养道德以达到心灵的升华,它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健”而且还为了“寿和“道”。儒家养生是一种“以心为本”的养生体系。
3 武术与修身
传统武术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其繁多的内容和丰富的内涵,是我们发展现代武术和竞技武术的源泉。[2]武术是中国文化的全息缩影,中国哲学、医学、伦理、兵学、文学、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剧均在武术文化中有所体现。武术的练习对人们的“修身”有很大的作用,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培养德操。通过系统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锻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培养人勤奋刻苦的精神、谦虚谨慎的态度、坚韧不拔的信心、质朴干练的作风。儒家学说,围绕“修身”这个纲总共有八目。一是格物,二是致知,三是诚意,四是正心,五是修身,六是齐家,七是治国,八是平天下。其中以修身为本。前四者是“修身”的途径和方法,后三者是“修身”的归宿和目的[3]。儒家学说中所说的“修身”,其实质就是要求人们在道德方面不断地自我完善,其最终的目的是达到忘我的境界,成为一个大公无私的完人。
3.1 格物——坚持不懈的动力
“格物”是理学家所说的《大学》的“八条目”之一,原被看作是“修身”的理论基础。其含义有两种:(1)穷究事物的道理;《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宋朝苏轼《谢兼侍读表》:“恭惟皇帝陛下圣神格物,文武宪邦。”明朝王鏊《震泽长语·经传》:“盖知物之本末始终,而造能得之地,是格物之义也”。鲁迅《伪自由书·透底》:“于是要知道地球是圆的,人人都要自己去环游地球一周;要制造汽机的,也要先坐在开水壶前格物”。(2)纠正人的行为。《三国志·魏志·和洽传》:“俭素过中,自以处身则可,以此节格物,所失或多”。唐代刘禹锡《天平军节度使厅壁记》:“示菲约以裕人,信赏罚以格物”。
宋明时期,“格物”成为理学家的主要话题之一,对它的解释虽然纷纭,但是大多集中在提高道德修养方面,程颐、朱熹、王阳明等都认为“格物”可以增强道德修养的自律性。宋代理学家程颐认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格物即就物而穷其理,格物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应事接物之类。做法“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在这个从逐渐积累到豁然贯通的过程中,含有关于人类认识的一些合理观点。朱熹在程颐思想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认识论及其方法。他说,知在我,理在物,这我、物之别,就是其“主宾之辨”,认为连结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方法就是“格物致知”。朱熹训格为至、为尽,至:谓究至事物之理;尽:有穷尽之意。他训物为事,其范围极广,既包括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亦包括心理现象和道德行为规范,“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他认为格物的途径有多端,上至无极、太极,下至微小的一草一木、一昆虫,皆有理,都要去格,物的理穷得愈多,我之知也愈广。由格物到致知,有一个从积累有渐到豁然贯通的过程。朱熹认为,“要贯通,必须花工夫,格一物、理会一事都要穷尽,由近及远,由浅而深,由粗到精。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成四节次第,重重而入,层层而进”,“穷理须穷究得尽,得其皮肤是表也,见得深奥是里也”。人们必须经过这样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能达到对理的体认。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其历史博大精深,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技术技能、知识内涵。学习武术,必须要对其历史有所了解,对其各方面的知识有所认知。学习武术需要有不断探索知识的欲望,不断从各方面弥补自己的不足,做事认真、执着。武术练习要求常年不懈,它对意志品质的考验是多方面的:练习武术要不断克服疼痛,练习套路要克服枯燥,以培养刻苦耐劳、砥砺精进、永不自满的品质。遇到困难时,应克服消极情绪,培养勇敢无畏、坚韧不拔的意志。总之,武术中的“格物”使习武者在武术的修行过程中能够形成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成为其坚持不懈的动力,并且经过了长期系统的锻炼,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可以使人勤奋进取、刻苦耐劳,振奋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武术中的武德教育可以纠正人的行为。在习武过程中,要尊敬老师,谦虚学习。武德可以使人谦虚豁达、正直勇敢、顽强勤奋。胸怀开阔,豁达大度,是对现代习武之人的要求。豁达,不仅要求练习者在面临困难的时候不退缩,能够认真正确对待,同时也要虚心吸取不同门派、不同项目的长处,专心技术的提高。谦和豁达是传统美德,今天的习武者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含义,应当成为现代武德的重要内容。正直勇敢,首先表现在武术活动中,要遵守各项武术活动的规定。其次,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
武术的修炼不仅要承受身体的苦痛和磨练,还有自心理的压力。无论技术、战术的训练都需要坚强的意志品质,攻防练习要忍受可能遭受打击的危险,没有顽强的作风、坚韧的毅力是很难登堂入室的。同时,“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技术的提高绝非一日之功,长期的、艰苦的练习更需要超乎寻常的恒心和毅力,也只有通过长年累月的不懈努力,才可以一步步迈入理想的王国[4]。因此,长期的武术锻炼可以不断培养人们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艰苦勤奋的精神。
3.2 致知——知识与道德的升华
致:求得;知:知识。即“获得知识”之意。出自《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致知知识,就一物上穷尽一物之理,致知知识穷得物理尽后我之知识亦无不尽处,若推此知识而致之也。[5]明王守仁谓“致”即行,以论证其“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致知和格物意思相近,朱熹在诠释格物致知时,始终不敢偏离仁、义、忠、孝、恭、敬等伦理规范之类的“理”。
宋儒朱熹继承了早期儒家将知识追求纳入到道德修身、政治实践的思想传统,朱熹的格物致知论不过是他的修己治人的功夫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故而在本质上说并不是一种认知理论,而是一种修心养性的方法。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项目之一,它的许多方面都体现了儒家的“致知”。武术的学习是无止境的,是一生也学不完的宝贵财富。武术作为一项传统体育运动能流传到现在,并且仍有一大批人甚至外国人在学习和探究,说明武术这一项目的博大精深。习武者在对其前人留下来的武术知识学习的同时,也在不断研究探讨新的知识,其学习是无止尽的。而这种不断学习和探索的精神,正是从武术这一项目的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对其修身有很大的作用。
武德中亦含有仁、义、忠、孝、恭、敬这些方面的修养。尊师爱生、以武会友、切磋技艺、讲礼守信、见义勇为等品德,都是中国武术传统道德观念的体现。儒家思想对传统武德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仁、义、礼、信、勇”是儒家强调的道德规范,也是武德的重要内容。所谓“仁”,即仁爱,同情,关怀。“义”指正义,符合道义,善,为公益的,情义。[6]《峨嵋枪法·戒谨篇》说:“不知者不与言,不仁者不与传。谈元授道,贵乎择人。”《少林戒约》讲:“对待侪辈,须和顺温良,诚信勿欺”。传统武术中“仁”能培养人具有爱心,善待他人;“义”能够培养人们具有分清是非、以大局为重的思想境界;通过“礼”培养人们遵守谦虚礼让、宽厚待人、尊师重道的道德伦理;“信”能培养人们遵守重信、诚实、公平的处事原则;“俄勇”可以培养人们见义勇为、不逞强凌弱的良好品质和道德情操[7]。在武术的学习过程中,习武者不仅是对武术动作的学习,也是对中国武术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的学习,对武德的学习,是对武术比较深入的了解。
3.3 诚意——尊师重道的品质
诚意指诚恳的心意;使其意念发于精诚,不欺人,也不自欺。有三层涵义:(1)使心志真诚。语出《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唐代韩愈《原道》:“然则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宋代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八:“先生教人,自致知至於知止,诚意至於平天下”。清朝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大学扼要在诚意,诚意扼要在慎独”。(2)心意真诚。《太平广记》卷一九六引用唐代薛用弱《集异记·贾人妻》:“因诚意与言,气甚相得”。(3)指真诚的心意。宋代范仲淹《答赵元昊书》:“正月日具位某,谨脩诚意,奉书於夏国大王”。明朝叶盛《水东日记?沉简庵词翰品行》:“先生端厚谨恪,好奖借后进,皆出诚意,而取与则甚严”。魏巍《东方》第五部第一章:“但是敌人对谈判并无诚意,仍继续加强准备,补充兵员”。语出《礼记·大学》。传统儒学把《大学》第六章视为对诚意的解释。
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不管是传授者,还是学习者,都应该有诚意。教学的师傅或老师都是很认真的把自己所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习者,不管是对接受能力快的还是接受能力慢的,老师们都会一视同仁,细心耐心真诚的传授知识,以确保每个学生都会有一定的收获。而且他们对待每一个学生都很真诚,教导学生习武与做人的道理,使他们不仅在武术方面有进步和成就,在做人方面也能知晓其中的一番道理,做到不仅老师对学生真诚,学生对待老师和学生之间也有诚意。武术很讲究武德,老师在教学生武术技术之前都会给学生强调武德的重要性,所以,练习武术的人一般都会尊师重道,关心同学,对待他人真诚,不隐瞒,不欺骗。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对于学生来说,平日对待师长,宜敬谨将事,勿得有违抗傲慢之行为”。“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尊师重道是古来就有传统,谦逊的作风也成习武者传统美德。“凡吾习武之徒,须认贤为师,谦虚好学,尊敬师长,尊尚武德,而身为徒弟”。
著名武术家伶忠义所著《武士须知》云:“满招损,谦受益,古昭然,信不我欺。况以世界之大,人类之众,得无既有独厚,习武复有专精。从来绝技,不乏女流;自古奇技,多出僧道。勿以貌而取人,当虚怀而潜修。所谓良贾深藏若虚,大勇询然若怯,盖造诣愈深,其涵养愈大也”。由此可见,“仁”之谦虚在古代传统武德的重要性。武林中人多主张不可以技显能,要深藏不露。
武林中收授门徒是一件传承武艺的大事,很慎重。少林派规定:“传授门徒,宜慎重选择,如确系朴厚忠义之士,始可以技相传”。武德能反映诚意这一方面,武术所崇尚的重承诺、守信用无疑是当今社会的又一道德亮点。武术界历来讲究礼貌,忠诚守信是习武者做人的准则,安身立命的根本,学习武术的过程也是一个明礼的过程,是对诚信品质的培育过程,“明礼”和“诚信”作为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更是新时代武德的重要内容。而诚意的意思中表达了不欺人,也不自欺的方面,所以武术可以使人具有真诚的心意。
3.4 正心——专心、恒心的修炼
正心,语出《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是指端正心性,使心灵对从外物的依附中解放出来,与当下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能集中精力而不心不在焉。王艮认为,“格物”主要是“格”自己的心,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正心,这也是王艮修身理论的核心所在[8]。《大学》言:平天下,在治其国;治国,在齐其家;齐家,在修其身;修身,在正其心,可见正心对于修身的重要性。
武术要求精、气、神的统一,演练的过程中需要精神高度集中,手、眼、身、法、步高度统一,心无杂念,专心致志,这既培养了人们注意力的集中,另一方面,也会教导人们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集中精力,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在武术演练的时候,有的人能很好的领悟套路的内容,动作的缓急、高低等一些要素和眼神的配合都能很好的体现出来,完全沉浸于套路当中,周围的事物都影响不了其专心的练习或者比赛。这样的人,水平都是比较高的,因为他们在完成动作时专心致志,把自己融入进去,手、眼、身、法、步都紧密的融合在一起,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这就说明其端正了自己的心性,使心灵对从外物的依附中解放出来,与当下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能集中精力而不心不在焉,正是“正心”的含义所在。
“正心”在武术中还体现在基本功的练习中。比如说,许多人从小就开始练习武术,从最基本的开始练习,有一些武术成就的人往往都是基本功很强的人,他们认真练习,即使基本功很枯燥,很乏味,他们还是每天认真的练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端正了自己的心态,对所做的事都能集中精力,这样,他们才有了以后的成就。就是因为“正心”,才使习武者有着优异的成绩和丰富的知识。他们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端正了心性,才会刻苦的练习,加上他们具有崇高的武德,所以把事情做的很好。这样的人,不管是练习武术还是做其他事情,都能端正自己的心态,做到一丝不苟,集中精力,因为他们已形成了习惯,从练习武术中体会到了“正心”才能成功。
4 武术与养性
养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精神情志的调养,另一方面是道德修养。从精神情志上讲,武术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培养良好的精神品质。儒家在养生方面强调修身养性调摄精神,把养生与养性相统一。[9]武术是一项动静结合、内外合一的运动。以静养神、养性。例如太极拳是以柔为主的运动,要心神安定、身体自如。静者,精气神自如,内五气自然协调,五气圆合,诚于中而形于外,动作连贯圆合,收无定法,起无定式,运用自如。运动姿势非学来之式,是自己身心本能产物,是真气之化。所以,练习太极拳不仅可以锻炼身体、预防疾病,而且可以静心、养性,陶冶情操。武术的内外合一思想包含着形与神、力与气、行与德以及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10]。心理的稳定是动作的主要基点,外部动作构成技术效果的具体执行者,内外只有达到一种和谐,才能保证动作的效果。武术中的精、气、神对精神情志的调养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中国古典哲学是武术的思想渊源,尚武崇德是武术文化的重要内涵,武术运动中精气神的体现,不仅靠每一个手法、眼神、身法、气力、步型等技术动作的准确到位,更要靠内在的武术修为与形神兼备,它既讲究动作的形体规范,又要求精气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运动观。内,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气息的运动;外,指人体手眼身步的活动,以意识引导动作,套路演练在技术上特别要求把内在的精气神与外部的形体动作紧密结合,做到手到眼到,形断意连,使意识、呼吸、动作协调一致。
武术中的武德这一方面是对人的德性有一定的影响。武德是指习武之人在社会活动(包括武术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的总和,简而言之:武术道德[11]。“未曾学艺先识礼,未曾习武先习得”这句话是每个练习武术的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国武术不仅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理论、技术、功法,也形成了一套与武术密切相关的道德体系。这又与孔子的“仁、义、礼、智”不谋而合。“谦恭、重义、尽忠、行孝、勇敢、诚实、重信”等构成武林界所尊崇的个人道德和修养学间,丰富了武林致身、致心的“内外兼修”的思想内涵,“武德”就成了习武者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统一的标准。武术主张内外兼修,武艺锻炼与品德修养相统一,习武即修身,中国武术把习练武术作为培养人生品德和修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12]我国传统武术流派纷呈,“德为艺生,武以德显”是流传至今的至理名言。武术界的老前辈们在教育学生时都非常重视武德的培养和修身养性,用武德去约束自己的思想行为,使练习武术者做到头脑清醒,思想健康,作风庄重大方,胸怀宽广,行为光明磊落,宽以待人,严以律己,虚怀若谷,性格豪爽,见义勇为,不傲气,不霸道,推崇“习武以德为先”的好传统。道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应有的道德品质,是中国武术伦理观的核心。它规范了武术行为与方法,使武术道德观念成为武术技击的准则。
5 武术修身养性的社会价值
武术的内涵丰富、意义深邃,既具备了人类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的共同特征,又具备了东方文明所具有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较集中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在世界体育领域的智慧结晶。[13]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通过调形、调息、调意的运动表现形式,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武术养生文化体系,对人们的身心修养和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中国传统武术养生文化体系也成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1 武术的修身养性对精神文明有着促进作用
如今,我国的物质文明不断提高,但同时,其精神文明也要同步提高。所谓精神文明,既包括教育、科学和文化,也包括道德、理想和社会风气等内容,特别是道德和道德风气,通常是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对于武术界来说,继承和发扬崇尚武德的光荣传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武术是一项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功能不仅是强身健体、防身自卫,而且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通过学习、钻研武术还能了解深厚的文化内涵。武术功能的特殊性,对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保护人民的利益,调节人际关系都有相应的作用。
5.2 武术的修身养性调节了人们的精神和情感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生活内容。由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在工作岗位上更加精神紧张,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更需要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协调发展。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已不再是“没病就是健康”,而是从身心两方面的协调发展来认识。传统武术养生文化中“内外兼修”的保健思想,恰好符合了人们的健康需求,它强调对人全面的锻炼,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内外兼修,促进身体健康。对人心理上的效用主要体现在传统武术养生文化内在的仁义观,转化成为一般大众的生活准则和评价的标准,使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寻求一种和谐的方式,从而调节了人的精神和情感,使人的身心健康得到协调发展。现在的社会,工作的压力,紧张的生活节奏等因素,常使人情绪不佳。中国传统武术养生文化以它独特的运动方式,丰富的文化内涵,充实着人们的生活。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而且可以促使人内在精、气、神的和谐统一,实践过程中要求“神形一致”,“刚柔相济”,更是由此调整了人的情感。练习武术还可以提高现代人的文化素质。中国武术传统的养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身心合一”、“形神合一”的自身内外和谐统一,追求人与自然和循其天然的思想,这些对提高现代人的文化素质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14]
5.3 武术的修身养性培养了人们正确的竞争意识
竞争是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之一,没有竞争的社会将是一个陈腐、衰败、缺乏生机的社会。现代社会中,竞争更加激烈、更为突出,如果只是把物质财富的追求当成人生全部目的去竞争,必然造成精神的萎靡、道德的沦丧。为此,拥有一个正确的竞争观念是现代人必备的重要素质。中国传统武术养生文化提倡公平竞争的精神,其中的“柔和刚的统一”、“形和神的统一”、“虚和实的统一”、“天和人的统一”、“养和德的统一”思想,对培养人们公平竞争的意识将起到一定的作用。中国传统武术养生文化历来有“养心养德”、“养身崇德”的优良传统,既习养生又崇德,“德”与“养”相辅相成。人的个性是指具有一定倾向性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15]一方面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主要是受社会诸因素的制约,其中,体育锻炼是促进个性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练习武术既可以锻炼人们意志鼎质,陶冶性情,又可培养习武者的竞争精神、进取精神和爱国精神。在学习中国传统武术养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使学习者的身体得到更加全面的修炼,同时磨炼出顽强的意志,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自强不息的精神,避免在社会竞争中表现出竞争手段对目的的异化。
总的来说,武术修身养性的现代社会效用是很丰富的。人们的道德高尚了,情感丰富了,素质提高了,对整个社会的进步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社会主要的主宰者是人类,而人们通过练习武术可以缓解压力、丰富生活;涵养德性、陶冶身心;为人光明磊落、不计较得失,这样,人际关系就会得到改善,一些腐败的风气就会减少,社会会变得越来越好。
6 结语
武术运动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的智慧结晶,其鲜明的技击特性和独特的健身作用早已为人所知。而它的健身作用不仅表现在对发展人体肢体健康方面,同时,对人们的修身养性也是有很大的作用。重精神、重武德、重师徒亲情、重人文修养等理念,这是中国武术发展的结晶。武术的修身养性功能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促进作用,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1]刘淑珍,王淑江.儒家德育思想的现代价值取向[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5(2):24-25.
[2]万红宇,江 娟.武术在新时期下的作用于意义[J].科技创新导报,2009(16):228-229.
[3]刘玉娥.简论儒家“修身”的目标和方法[J].乌普木齐职业大学学报,1999(4):68-73.
[4]李俊峰.传统武德的现代内涵[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123-124.
[5]赵美夫.浅谈朱熹“格物致知”说[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9):119.
[6]王献斐,杜 琼.从侠与儒的视角解读武德之“仁”与“义”[J].搏击·武术科学,2009(6):21-22.
[7]朱 君,单 栋,郑雪荣.传统武术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J].搏击·武术科学,2009(5):12-13.
[8]张树俊.论王襞的格物正己与修身立本[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6):85-90.
[9]粟芩苓,刘小华,邓 毅.儒家养生思想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08(10):32-33.
[10]张志勇,赵晓进.论武术“内外兼修”的体用思想特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2(4):110-113.
[11]苏 畅.武德教育在社会中的影响[J].今日科苑,2009(12).
[12]曹湘英,田 凌.中华武术内外兼修的文化内涵及价值取向[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2):24-26.
[13]孙俊生. 武术与全民健身 [J]. 河西学院学报,2003(2):63-66.
[14]王武龙. 论武术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J]. 科技博览,185.
[15]张 斌,王 凤.论中国传统武术养生文化的现代社会效用[J].搏击·武术科学,2006(4):16-19.
The ultimate Goal of Chinese Wushu:Self-cultivation
Zhang Junxian Cheng Che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of 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Jiangsu 215021)
Traditional Chinese Wushu health and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Confucius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Confucianism is the core of ethics,which actively advocates people should have the perfect personality and high moral character,advocates people in the moral aspects of continuous self-improvement.The self-cultivation function is one of the main culture of the Wushu health,also has a deeper impact on people's lives.Now,Wushu as a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sports have been the favorite of people,People can receive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Wushu of self-cultivation practice,also have a role in promoting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Wushu goal Self-cultivation Social value
G85
A
1004—5643(2012)06—0021—05
1.张君贤(1981~),男,讲师。研究方向:武术文化,武术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