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武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2-08-15张家彬
张 杰 张家彬
(泰山学院体育科学系,山东 泰安 271021)
高校武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张 杰 张家彬
(泰山学院体育科学系,山东 泰安 271021)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播着真实且彻底的传统中华文化,深受青年朋友和大学生的喜爱。在武术传播的研究文献中,有关于学校武术传播的纵向研究中多次提出学校是武术文化传播的一个有效途径,学校是发展民族体育的“主阵地”,特别是高校。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当今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人生理念和生活方式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此时期对大学生进行武术教育,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建立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都有着重要作用。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高校 武术教育 发展对策
1 从武术的起源,加强对武术、武术教学与武术教育的理解
1.1 武术的起源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原始社会,当时猛兽多,人类要生存,首先是人与兽斗,而在这严酷的斗争中,武术的技击开始萌芽。技击的内容主要有二:一是徒手,拳脚肢体的运用;一是使用器械。人们在与禽兽的斗争中,必然逐渐形成奔跑、闪躲、滚翻、拳打、脚踢等等技能。而器械的运用,更是人类在生存竞争中能战胜禽兽的特殊手段。在原始人群的生存竞争中,人与兽斗固然是技击萌生的因素之一,而人与人斗则是武术的萌生有更为直接的联系。原始人群之间为争夺食物、领地而发生争斗,男性为争夺女性或女性为挑男性而产生性选择的争斗,以及原始部族之间的战斗,更加速了武术的形成。为了战争的需要,原始人群要做战斗的演习操练,以熟悉战斗的击刺动作,于是原始人群中萌生了武舞。在人类文化形态中,原始宗教、教育、娱乐等活动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这些多位一体的原始文化与武术的发源有紧密的联系。武舞与武术在原始文化形态中本为一体。商周时期,武舞有表达思想情感及娱乐性,同时也有着习武健身的实用性,而武舞的动作组合与武术套路更有许多一致性。周代的“六艺”教育,即“礼、乐、射、御、书、数”,前“四艺”中均有着丰富的武艺教育内容。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已初步形成,或者说有了雏形。此时,武术功能已向多样化发展,最为突出的表现是武术具有的表演性、竞赛性与娱乐性,同时武术意识向自觉性、理论性发展。中国武术作为文化形态,实际上是以汉族武术为主体,在长期民族文化交流中,融汇了多种民族武术所形成的。不少民族与汉族同化,民族文化也在交流中互相吸收。中国武术与古代宗教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宗教文化与武术文化同为古代文化巨系统的组成部分。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互为因果和相互渗透、影响。中国武术史上,以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与武术的关系较为密切。禅宗及印度佛教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即中国化之佛教宗派。禅宗的最大特点是“不立文字”,即摆脱印度佛教经典的高深理论,全凭修行者的悟性,去“明心见性”,领悟宇宙的永恒,提高自身具有的悟性。禅宗修习全凭自身体验,这一点与武术的锻炼有着共同之处。禅宗是一种修养,武术也是一种修养,正所谓禅武一体,以武悟禅。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武术摄取了道家养生的思想方法,使武术具备了内功修炼体系。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萌生、发展起来的中国武术,不仅接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而且还自觉地不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形成了以文化为内涵,技击为本质,功力为根基,以文化健身、技击、娱乐、竞技、多功能为一体的传统体育项目[1]。
1.2 武术、武术教学、武术教育
1.2.1 武术
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攻防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在民族文化的摇篮中不断汲取传统哲学、伦理学、养生学、兵法学、中医学、美学等多种传统文化思想和观念。在历史的长河中酝酿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在以套路、格斗、功法的运动形式中都反射出了民族文化光彩。武术套路是古人在人与禽兽斗争和人与人格斗中提炼出来的技击动作,后人加以组合而成。武术套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形成多种武术流派或门派,即拳法和每一种器械中有了不同风格、特征与内容的若干派别,或者说每一派别武术中都有着自己的鲜明独特的拳械方法和内容,再从攻防中提炼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对武术套路进行了再创造和升华。它将套路中的动静疾徐、起伏转折、抑扬顿挫、闪展腾挪、虚实进退等,在对比中求的和谐统一,与精、气、神紧密相连,并以诸多动物形态象形取意,表达一种一往无前、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和艺术境界。武术套路使情技交融、神形兼备、离形得似融入攻防技术之中[2]。同时以传统哲学丰富武术理论,如以太极学说立论的太极拳,以八卦学立论的八卦掌,以五行学说立论的形意拳等等。格斗的主要有,散打、推手、短兵、长兵等运动项目。这些项目是武术技击性的几种表现,是两人斗智斗勇,利于武术的合理击法、击打或击倒对方。虽然格斗项目不像战场上一样厮杀,但是从气概到智慧,从技击到功夫都展现了武术的技术魅力。武术的功法,武术各门派都有自家功法练习,武术功法的种类繁多,但主要功法是桩功,中国武术虽然流派众多,但有一个共同特点是,都很注重外在之“形”,和内在之“意”的结合。其中,“意”的训练又以桩功训练为各派武术所必不可少的。通过桩功练习,对“意”的特殊训练可以增强武术架子的协调性、灵活性、准确性。武术桩功的练习首先就是追求入静培气,其次就是意导其气,令气以和,最后才能达到精满气实,周身协调,渐渐使人的意、气、形三者合一[3]。
1.2.2 武术教学
武术教学是课堂中老师的教与学生学的过程。在武术教学中,因时间的限制,及大纲的制约,教师以武术基本功、基本技术、国家统一套路为主,以及基本武术理论,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武术技能和良好的武德品行。
1.2.3 武术教育
武术教育是在大武术观视角下对学生进行传统武术文化教育的全过程。大武术观不仅仅包括武术的习练拳法、健身防身,同时包括武术内层、深层的武术哲理、伦理、拳理和医理等等。武术教育不仅仅限于课堂,它是在高校的各个角落,如课外活动、俱乐部、武术社团等。武术教育是通过武术技术的传授,不仅使学生掌握一种健身、防身术,同时使学生了解武术的丰富文化内涵。在大武术观的视角下,理解文武兼备。文武兼备,不只是会打一个套路,会背两篇文章,而是文以修德,武以修身。用文能阐明武道,用武能验证文理,而达到文武一体的大修养的目的[4]。
2 高校武术教育的现状
当今武术教育的最大的团体仍是学校,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社会大众武术、传统武术的发展,并最终影响武术的普及程度。在学校武术教育中特别是高校武术教育,是学校武术教育的终端,在学校武术与社会大众武术、传统武术的衔接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5]。高校武术教育在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高校素质的提高方面,以及在发展武术事业、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高校武术教育的现状是相当乐观的。党和政府一贯把武术教育看成是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其分担着弘扬民族文化、继承优良传统和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的使命。在高校中的专业体育院校和拥有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的院校,武术专业课是必修课,同时在普通院系(除体育专业以外)的体育课中也开设了武术选修课,而且在高校校园里武术的课堂教学开展得非常红火。高校在丰富高校武术活动的形式方面,也有了创新,许多高校组建了武术俱乐部和武术社团,这都为武术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高校武术教育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也显现出当今高校武术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和滞后性。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侧重竞技武术的传授忽略传统武术的传授。在高校武术教学的课堂中,不管是体育院校武术专业教学还是普通高校武术专选,选修教学,都无一例外的遵守着老师按照教学大纲(普通院系学生选修武术的大纲是院系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而自行制定的)教学。教学的内容都是国家规定的指定套路,这些套路大都延续使用二十多年。虽然体育专业把武术教学作为必修,普通院系也开设了武术选修课,武术的教学内容在逐渐丰富。但武术的教学内容大都是竞技武术,而很少是传统套路。这虽然有利于教师的统一备课和学生的技术考评,但在武术教育内容存在着技击缺失,文化失语等诸多问题。(2)侧重武术技术教学忽略武术文化的传播。现在高校教育由于内容多、任务重等因素,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武术教学中只重视武术技术的教学,忽视了武术文化内涵的传播,把武术与其他体育项目同等看待。武术尽管技术在其中占有重要部分,但占主导地位的是一种文化。中国武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中国哲学为导向,以攻防技击为主要内容,并伴随着历史的沉淀而逐渐形成的全民族大多数所认同的修身养性、自卫御敌、娱乐观赏等价值为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以儒家文化为核心融合佛、道、阴阳、五行、八卦等中国传统为一体,体现出特有的东方文化气息[6]。抽取了武术的文化内涵,而追求其意、没有文化支持的外壳,无异于是“杀鸡取卵”。(3)重视课堂的教学忽视课下的练习和体悟。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把武术视为国粹,建立了专门分管武术工作的机构—国家武术研究院。在学校中积极推行武术,使学校武术教育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但在这大好局面下,在高校武术教育中也存在重视课堂教学、忽视课外教育的现象。高校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在课堂教学中都开设了武术课,但课外教育因师资力量的缺乏,课外的武术技术指导和武术的文化传播开展的不好,使得学生课堂学套路课下忘套路,失去了学习武术的兴趣。
3 高校武术教育的发展对策
3.1 对于不同群体,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
高校武术教育应抛弃多年体育化的简单定位,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进行完善和补充。对于专业学生来说,除了学习竞技武术套路外,还要学习武术的散式、散招,体会其用意,并能用于技击实践,同时要向民间学习传统套路。中国传统武术流派繁多,内涵丰富,地方特色显著。高校武术专业教师在以统编武术教材为教学基础的同时大力挖掘地方特色拳种加以整理,在课堂上加以应用,增进学生对地方武术文化的了解,进一步推动地方特色拳种的传承与发展。对于非专业学生,在教学中应注重传统套路的传授和传统文化的传播。传统套路一般动作难度小,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不高,大多数学生具备完成技术动作的能力,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虽然对于不同群体学习武术技术动作的难度有所不同,但武德修养、武术精神、思想教育要贯穿教学的始终。运动形式要打练结合。打练一体的武术才是不失武术本质,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武术。
3.2 课堂与课外活动一起抓
课堂是教师向学生传授武术技术动作以及传播武术精神,加强思想教育的主要场所,但因为课堂时间的限制以及教学大纲的制约,使得课堂教学有限。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技术形态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2009年7月,中国武术协会组织专家召开了专门的研讨,对武术做了定义:“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武术不断吸收融合中华民族其他文化形态的优秀成果,形成了集艺术性、思想性、整体性和体育性为一体的独特文化形态。武术套路使情技交融、神形兼备、离形得似融入攻防技术之中,各武术派别都有自己的鲜明独特的拳械方法和内容,同时以传统哲学丰富武术理论。教师在有限的课堂上使学生全面地了解武术是不现实的,还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现在很多高校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武术活动形式,如武术社团、武术俱乐部等。高校校园的武术活动形式多样,专业武术教师的指导和参与要跟上。在武术指导方面,要根据社会需要、学生的需要与本地文化相结合,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武术活动。其次,高校校园武术要打破传统的低调内敛的训练和活动习惯,大力张扬,以迎合现代大学生竞争、拼搏、展示自我的张扬性格和心理。高校校园武术社团在活动形式上要大力拓展,可以经常开发一些“校园武术文艺广角”、“校园武术比赛”、“校园武术知识竞赛”、“大学生武术节”等[7]。
3.3 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高校在积极开展校内武术活动的同时,还应根据自身发展的状况和时机,积极走出校园,走向社区,走向社会,与社会的民间艺人进行交流。相互学习,更多全面地了解武术。武术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传统武术是竞技武术的母体,本身蕴藏着更为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更加显著和独特。武术有一些内在的东西是隐性存在的,要通过老师言传、身授、引导、点播等多维一体的教学方法,以及自身的长期苦练和体悟才能获得。中国的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都是武术。传统武术流派众多,风格特点各异,蕴藏着更为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而竞技武术则注重动作的难度,侧重于艺术性和表演性,如果两者有机结合,那么高校武术的发展就会呈现出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高校的武术教育才能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1]徐 才,张文广,周西宽.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段建辉.中国武术的艺术意蕴及其教育功能[J].搏击·武术科学,2011(9).
[3]靖庆磊.丹田学说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影响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1(9).
[4]曾桓辉.大武术观视角下的学校武术教育再思考[J].中华武术研究,2011(3).
[5][7]许桂芝.新时期我国高校武术发展策略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1(10).
[6]张 杰.论高校校园开展传统武术的可行性[J].搏击·武术科学,2011(5).
On the Current Condition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Wushu Education
Zhang Jie Zhang Jiabin
(P.E.Department of Taishan University,Tai'an Shandong 271021)
Wushu is Chinese traditional sports item,is the important carrier of culture,communication with true and complet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loved by the young friendsand students.In Wushu communication literature,many related to school Wushu repeatedly proposed school is the spreading of Wushu Culture in an effective way,the school is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sportsquot;main positionquot;,especiall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With the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unceasingly,and cultural exchanges with foreign countries is increasing,the university students'ideology,life philosophy and life style are undergoing profound changes.In this period of college Wushu education,on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on College Students'establishment,outlook on life,values,and ways of life have an important role.Thisarticle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the logical analytic method,puts forwar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College Wushu education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G85
A
1004—5643(2012)05—0060—03
泰安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15007。
1.张 杰(1965~),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传统武术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