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冒犯语的类型与工作机制

2012-08-15邵军航上海金融学院外语系上海201209

名作欣赏 2012年29期
关键词:消极心理

⊙邵军航[上海金融学院外语系, 上海 201209]

作 者:邵军航,博士,上海金融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研究兴趣为认知语言学、语用学、语义学。

一、引言

冒犯语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使交际对象感到恐惧、羞耻、愤怒、尴尬、不适等的语言或言语表达。冒犯语只针对交际对象或言语涉及对象,并不针对信息组织者。冒犯语具有言语主体的主观故意性和言语结果的消极性两大特点。本文拟对冒犯语的类型与工作机制进行阐述。

二、冒犯语的类型

对于事物的分类,不同的分类标准会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限于篇幅,我们从冒犯语的语用方式出发,将其分为诅咒型、贬损型、揭露型、称谓型等几类。

(一)诅咒型冒犯语

诅咒指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之人。人们所珍视的事物无外乎生命、健康、家庭、祥和、财富等。这些就成了被诅咒的方面。对生命诅咒的冒犯语多诅咒对方死亡,而且常附设各种令人恐惧的死亡方式或结果,如死无全尸、天打五雷劈、一家死绝、下地狱等;诅咒健康的冒犯语咒对方疾病缠身、眼瞎腿瘸、头上生疮脚底流脓等;诅咒对方家庭的主要咒对方断子绝孙、家破人亡、子孙不肖、女性成员不贞等;诅咒祥和的冒犯语主要咒对方鸡犬不宁等;诅咒财富冒犯语主要咒对方倾家荡产、破财、永远贫穷等。

(二)贬损型冒犯语

贬损型冒犯语又可细分为降级贬损、人格贬损、性器贬损三类。

1.降级贬损

人类将整个世界认知为一个存在大链条(the Great Chain of Being),在此大链条中,人比动物高等,动物比植物高等,植物比无生命物质高等。在每一个层级中,又有高级和低级的次层级(sublevels),因此,狗比昆虫高等,树木比藻类高等。但我们常常把人隐喻为比人低的其他的存在。这种对自然关系的颠覆无疑会在人心理上产生强烈的冲击。这种冲击有积极和消极两种。中国文化中松竹梅的坚韧、白杨的挺拔、空谷幽兰的淡雅高洁、雄师的勇猛等对我们造成积极的心理冲击,猪的肮脏愚蠢、狐狸的狡猾等给我们造成消极的心理冲击。而降级贬损指将人贬损为具有消极文化属性的事物。按照将人拟物隐喻中源域的类型,降级贬损一般为动物贬损,以及少量的非生物贬损。

猪在许多文化中被认为是肮脏、愚蠢、贪婪、懒惰的。如要贬损一个人的卫生状况,就说其“脏得像猪”;贬损智商时,就说其是“蠢猪”;要贬损长相时,说其是“肥猪”。

在中国文化中,狼的心肠歹毒,而狗卑鄙、仗势欺人、不讲情义。经常用“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狗仗人势”、“走狗”、“狗腿子”、“狐朋狗友”、“疯狗”等骂人。

狐狸在许多文化中被认为是狡猾的。汉语中骂人的时候常说“真是只老狐狸”,常用“骚狐狸”、“狐狸精”来贬损女子。

因牛力气大、能吃苦,因此是吃苦耐劳的代名词;因其有蛮力而无巧劲,它还是笨拙的象征;又因其出气粗,它又有了“浮夸”、“骄奢”的联想义,如“牛皮烘烘”、“吹牛皮”、“牛气”、“很牛”。

狠抓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监管体系。濮阳市局谋划建设了总投资2200万元的食品安全溯源监管综合平台项目,包括种植养殖、生产加工、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等六大追溯系统,具备综合监管、案件办理、应急管理等八大配套功能。11815家食品企业被纳入综合监管范围。同时,在全省率先研发了“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实现了对餐饮服务单位的远程监管和社会监督,“明厨亮灶”建设完成年度目标的133.6%。

鸡、鸭、鹅的联想意义都不好:因鸡和“妓”谐音,常指失足妇女;相应的,男性卖淫者就成了“鸭”;鹅的脖子较长,显得有点笨拙,因此“呆头鹅”比喻愚笨之人。

在中国元、明、清时,妓女、优伶等“贱业”中的人以绿色为服装的颜色。元明两朝又规定娼家男子戴绿头巾。因龟头色绿,人们就把戴绿头巾的叫“龟头”。所以,人们常用龟、王八、鳖骂人。

臭虫、苍蝇及其幼虫“蛆”与肮脏、污秽有联系,蜂蝶并用和淫欲相关,蚍蜉、螳螂等因其身轻体小而有渺小义。

许多情况下,常用“动物”、“畜生”来贬损人,隐喻性地指人的行为举止令人讨厌、缺少教养等;用“杂种”、“杂毛”等既将人贬低为动物,又贬低其父母的伦理道德。

在将人贬损为非生物的表达中,一般是直接将人贬低为物或秽物,如汉语的“东西”、“货”、“渣滓”、“臭狗屎”、“牛粪”等。

2.人格贬损

人格就是一个人的行为所表现和形成的自我,一般包括一个人在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等方面的作为。每个人都有使自己的人格受自己和他人尊敬的心理,即自尊心。但只有使自己有所作为才能得到自己和他人的尊敬。物质生活的作为表现在发财致富、健康长寿等,社会生活方面的作为表现为品德高尚、达官显贵、工作体面等,精神方面的作为表现为著书立说、成名成家等。贬损人格就是贬低人在物质、社会、精神三方面的能力、成就。

在汉语中,贬损智力的冒犯语有直接贬损型,如“白痴”、“傻子”、“缺心眼”、“没脑子”;有降级贬损型,如“傻瓜”、“笨蛋”、“猪脑袋”、“蠢猪”、“瓜子”、“榆木脑袋”等;也有数字国俗语义贬损型,如“十三点”、“二百五”、“半吊子”等。

贬损能力的冒犯语有称靠女人养活的男子为“吃软饭”、“吃白饭”,称生财无道、持家无方的人为“败家子”、“吃货”,称妻子红杏出墙的丈夫为“乌龟”、“戴绿帽子的”,称地位低的人为“奴才”、“下人”等。

直陈一个人的生理缺陷或贬损其生理功能所构成的冒犯语有“瞎子”、“瘸子”、“拐子”、“跛子”、“聋子”、“哑巴”、“豁嘴”、“兔唇”、“精神病”、“神经病”、“疯子”等。

外貌贬损整体贬损的有“丑八怪”、“母夜叉”,贬损身材的有“武大郎”、“矮砣子”、“矮矬子”、“三寸钉”、“黄豆芽”、“罗锅腰”、“虾米腰”、“罗圈腿”等,贬损头部的有“秃子”、“秃瓢”、“南瓜头”等,贬损脸型的有“马脸”、“驴脸”、“柿饼脸”等,贬损鼻子的有“鹰钩鼻”、“蒜头鼻”、“朝天鼻”等,贬损眼睛的有“三角眼”、“贼眉鼠眼”、“斗鸡眼”、“绿豆眼”等,贬损面部皮肤和肤色的有“橘子皮”、“核桃皮”等,贬损嘴巴的有“地包天”、“耗子嘴”、“大猩猩”等。

品德贬,即损否定一个人的品德,或直陈一个人的言行不符合道德规范都构成冒犯,相应的言语构成冒犯语。如骂人为“流氓”“、地痞”、“无赖”,或骂人“卑鄙无耻”“、不要脸”“、下作”等。

3.性器贬损

性器贬损包括将人贬为男女性器官、性器关联物、贬低性能力、性侵犯威胁和侮辱等几种类型。如骂男的为“混蛋”“、笨蛋”、“软蛋”等,骂女性的有“傻”等。但混用在对方性别的情况也很常见。性侵犯威胁一般是威胁侵犯被冒犯者的女性家庭成员,其形式一般为“日、操等+女性亲属称谓”;而性侮辱一般是将对方侮辱为兽父人母的杂交后代,其形式一般为“狗日的”和“野种”、“杂种”等。

(三)揭露型冒犯语

缺点、隐私、生理缺陷、背德行为等都是忌讳别人知道的。即使不夸大、不缩小,有意地将这些事物公之于众也会构成冒犯,形成揭露型冒犯语。如绝大多数已婚女性都有做母亲的愿望,而一位想做母亲的大龄女士却无法生育,这肯定是她的痛处。再好的朋友揭露她的这一缺憾都会对她造成伤害,就形成冒犯。

(四)称谓型冒犯语

称谓型冒犯语又分为尊大型、降低型和缺省型。称谓是社会个体各种身份的标记,其中包括职位、职业、血缘、婚姻等。如果对这些称谓进行语义变异性运用就可产生冒犯。尊大型冒犯语就是称自己是对方的长辈,如声称自己是对方的祖宗、爷爷、爸爸、老子、祖奶奶、老娘、姑奶奶;降低型冒犯语则称对方是自己的晚辈,如骂对方是自己的儿子、孙子;缺省型称谓冒犯语一般是将能表明身份的、较高地位的称谓省掉,直呼其名,如下级官员不用表示官职的称谓而是直呼其上级的名字等。

三、冒犯语的工作机制

冒犯语的实质就是使言语涉及的对象感到自己或自己支持、赞同、珍惜的事物受到威胁、否定、贬损,或感到其本人的行为、品德、能力等被置于被否定、排斥、蔑视、贬损的事物范畴,从而激起其恐惧、羞耻、愤怒、尴尬、自卑、不适等消极心理反应。所以,冒犯语的构成遵循“反感原则”:你想高兴我偏不让你高兴,你不想要的我偏说你有,你害怕发生的事物我偏说要发生在你身上,你感到丢人、不想张扬的事我偏给你抖搂出去。

诅咒型冒犯语的工作机制是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之人或其亲属,如染疾、恶亡、着魔等,使其因恐惧而产生消极心理反应。人都有自爱心和爱人心。自爱心的基本表现是求生欲,因为生命的快乐是人的最根本和最大的快乐。死亡是对人生快乐和利益载体的毁灭,从而使人的最根本和最大的快乐毁灭。因此,死亡是人生的最大的痛苦。各种疾病对生命都会有损害,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消极心理反应。爱人之心主要表现在同情心上,即所爱之人快乐自己也快乐,所爱之人痛苦自己便会同样痛苦。所以,诅咒被冒犯对象或其亲属恶亡、染疾、着魔、下地狱等就是对其非常强烈的刺激,会使其因恐惧而感到痛苦。

贬损型冒犯语的工作机制是通过贬损被冒犯者的智商、外貌、品德修养等人格要素而打击其自尊心和激起其自卑感。人格是一个人的行为所表现和形成的自我,自尊心就是对自己人格的爱。自卑感则是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有作为而又没能力改变这种状况的心理。智力是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正常进行的基础,是各方面成功的关键,所以它在所有能力中是最重要的。贬损一个人的智力等于否定了他在其他方面成功的基础,因此,这类贬损是比较强烈的冒犯;如果对我的工作、社交、家庭等方面的能力进行贬损,就会使我感到沮丧、自卑;人人都希望自己身体健康、健全和形象美好,但如果说我缺少这些东西,或对我进行贬损,我也会感到沮丧和自卑;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做一个好人的道德愿望,如果否定或贬损我的道德品质,我就会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

称谓型冒犯语中的尊大类冒犯语是将自己置于被冒犯者之上,而降低类冒犯语是将被冒犯者的地位降低而让其有消极的心理反应。对于称谓缺省类冒犯语,其机制是将对方标志高地位的称谓省略,使冒犯者和被冒犯者之间地位的差别变得模糊,从而在被冒犯者心里造成自己地位被漠视的感觉,而地位被漠视也是自己的能力被漠视。

揭露型冒犯语的工作机制是让被冒犯对象的缺点、恶行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下,以激起被冒犯者的内疚感或罪恶感等消极的心理反应。都可因做一个好人的道德愿望得不到实现而痛苦。当揭露或直陈听者的犯罪、乱伦、吸毒等一切违反法律、违背伦理道德的行为的时候,就会使听者再次感到内疚,给其再次带来消极的心理反应。

四、结语

一般而言,冒犯语是对正常交际的破坏,是对人际关系的颠覆,它使个人教养受到怀疑。但有时候它是情感宣泄的途径,也是作家刻画人物及展示故事情节的手段,因此也是值得研究的。

[1]Lakoff,G.&M.Turner.More than Cool Reason[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2]伯茂雄.现代心理学概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3]王海明.新论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猜你喜欢

消极心理
消极的后果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小测试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不可在消极情绪中浸泡
不可在消极情绪中浸泡
让自己发光
心理小测试
为何当代艺术很多都是消极的,血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