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戏曲传播研究论纲

2012-08-15杜丽萍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北京100024

名作欣赏 2012年18期
关键词:动因戏曲艺术

⊙杜丽萍[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北京 100024]

作 者:杜丽萍,文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戏剧戏曲学。

在戏曲传播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发送者的艺术传播动因、戏曲讯息的载体符号形式、接受者的审美消费心理等,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集群。尽管由于传播过程中的循环性、协商性和开放性使得三个要素序列本身的性质呈现出多元性,但不足以颠覆我们依据这个区分向戏曲传播史寻求对应要素并深入研究的设想。从传播学入手考察中国戏曲,不但可以更好地描述中国戏曲传播的基本规律,也可以深入地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特征。

一、中国古代戏曲传播动因研究

戏曲艺术是以传播的方式存在和繁衍的,中国古代戏曲的传播动因研究侧重于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动因考察:

第一,政治动因:政令禁制与统治者爱好冲突中的另类传播。戏曲与统治阶层的冲突,主要在于戏曲对于国家礼制建设方面的消极作用。戏曲本身的属性是具有鲜明大众文化特征的,会自动向大众审美欲望迎合,因此在任何一个时期也不可能完全不加禁制。但在戏曲传播史上却有着规律性的现象,就是对那些有真正艺术内涵和文化品味戏曲曲目的不合理禁制,往往从受众的对立面肯定了受限作品的审美价值。《西厢记》《牡丹亭》等优秀剧作屡经禁毁却依然散发着长久的艺术魅力。统治者禁毁那些“诲淫”、“诲盗”等有碍社会风气的戏曲作品,其目的是为了凸显正统意识形态下的政教功能。

第二,商业动因:商贾和商业因素的介入。戏曲对商人群体的吸引力,首先在于他们是主要的流动观众。宋代城市的勾栏瓦肆之中,商人是非常重要的消费群体。元代以后,一部分戏班子开始了商业经营,作家、演员和戏班成员本身的商业意识进一步增强,也成为兼有商人身份的艺人或者戏曲经纪人。明清时期一个比较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商贾们主动聘请戏班进行商业性演出,还有很多豪绅会豢养家班,或者集合戏曲名流从事重大的文化活动。戏曲的商品属性是戏曲的天然本色,也是戏曲传播的基础动因之一。商贾豪绅们对戏曲传播的参与方式,以及商贾和商业意识对戏曲传播的影响,如演员的竞争意识,戏曲题材的“撞车”现象等,对现代社会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三,文化动因:教化目的、大众娱乐与文人转型。戏曲的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教化和娱乐两个方面。在这个方面,统治者是许可甚至提倡戏曲传播的。宫廷演剧、神庙戏台演剧、节庆家班演剧、丧葬仪式演剧等,都是移风易俗、泄导人情的重要方式。即使大力禁毁戏曲的朱元璋也表示,“神仙、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为善及欢乐太平不禁”。受众在从中获取高于日常生活的文化信息同时,也部分地获得了审美享受。这对于美化政教、亲厚人伦、普及宗教、宣传戏班、流传曲目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与商业性质的传播不同,这种传播更具开放性和公共性。

二、中国古代戏曲传播模式研究

模式是“对真实世界理论化和简约化的一种表达方式”,模式研究是传播学领域的共识和集体行为。这种研究通过不同模块、图形的建构,来统合某种现象的相关要素,从而对其做出清晰的描述和解释。模式本身所具有的内部逻辑使得它具有辅助思考的功能,有助于我们对逻辑上欠缺的环节新兴合理的假设和预测,引领我们对相关资料进行新的搜集和分析。中国古代戏曲的传播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第一,表演模式:戏曲艺术的一度传播 表演模式是戏曲传播最首要、最基础的一种传播方式。由于身体语言和唱腔表达的视听效果更具直观性,即时欣赏与理解是表演模式的长处和特质。表演模式的研究聚焦于剧作家、演员、观众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以演员为核心的唱腔传播、“科、介”传播、“角儿”传播等问题。表演模式是戏曲传播的开路者,使戏曲艺术迅速传播于民间并亲和于异族和异域观众,直到今天还是大众文化跨文化传播的首要选择。

第二,文本模式:戏曲艺术的二度传播 由于表演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文本模式成为戏曲消费的合理延伸。文本模式的研究聚焦于故事蓝本、案头剧本及读者传播之间的关系,并对恐怖、性爱、幽默等审美元素的传播特质进行探讨。戏曲的文本传播主要有抄本、刻本、选本、改编本等多种形式。此外,戏曲的传播形式还包括依托通俗小说等周边文艺样式进行的传播。作为大众文艺形式的明清通俗小说,也是戏曲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不仅普及了戏曲故事,传播了戏曲演出形式及曲目,也体现了读者对戏曲的共同兴趣所在。

第三,文艺评点模式:戏曲艺术的三度传播 当戏曲作品谢幕于舞台,退居于文本,其文学艺术方面的价值就需要专门化的学者来进行评定,这是文艺作品进入文艺史的必经途径。文艺评点模式的研究聚焦于批评家、作品、研究者之间的关系,当造型和情节所附着的美学氛围减弱,作品实践所蕴含的理论价值评定和发掘问题就成为核心课题。文艺评点模式有利于引导感兴趣的研究者回顾作品曾有的辉煌或内蕴的潜质。这种模式伴生于古代戏曲创作,经过历代的累积和地位不断升迁,已经成为当前戏曲传播的主要模式了。

第四,文化存鉴模式:戏曲艺术的四度传播 远离了舞台、案头,学者们以文艺评点的成果来传承戏曲的价值,在普通观众这里,古代戏曲的传播则主要是以文化存鉴的模式。文化存鉴模式的研究聚焦于文化学者、文物、百姓大众之间的关系,当戏曲作为文化符号凝定下来,它所附属的民族文化信息就成为传播的核心要素,也是研究的重点。在这个角度,古代戏曲以图片、文物、资料等文化碎片方式,以文化遗产的属性被浏览者所认知。比方戏曲的道具和脸谱的传播,都是这种模式的代表。这种模式渊源自明清,繁兴于当下。

三、中国古代戏曲传播效果研究

第一,戏曲传播与异质文化的交融 对于异族或者异域文化传播来说,戏曲传播远远超越其他文艺样式,成为文化交融的信使和核心载体。中国古代戏曲的海外传播也是传播民族文化、联系民族血脉的重要媒介。在异质文化的交融中,戏曲艺术的形式通常能够较早地被异族所借鉴,融入本民族歌舞艺术的长处,从而更新了大众文化,进而影响到精英文化,对文化的更新繁衍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第二,戏曲传播与雅俗文化的互渗 作为大众通俗文化的代表,戏曲传播有效地打破了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之间的壁垒,在雅俗文化的冲突中彼此影响互渗,重构了传统的雅文化。尽管戏曲艺术是一种大众文化,但是故事情节却多取自正史或者严肃的历史事件,人物形象也是很注重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当戏曲创作者自身尚未有足够号召力的时候,这是戏曲传播的“票房”保障。这个时候,雅文化的力量还是巨大的。当然,在表演的实施和展开的过程中,必须要从雅入俗,从俗文化的审美要求出发来开始呈现内容,而又不能终结于毫无提升意味的戏曲终局。在这个过程中,雅俗文化得以互渗,戏曲传播的文化提升效果得以展现。

第三,戏曲的闺阁传播与女性文化的发展 在传统社会里,女性读者通过戏曲作品的闺阁传播中获得情感解放和个性建构,这是此前的主流阅读中无法实现的。女性读者的戏曲欣赏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她们只能通过家宅中搬演的曲目和闺阁中流传的文本来了解戏曲艺术,获取正规礼教之外的人生知识与文艺体验。在古代文献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女性的成长中戏曲艺术都起到了情感启蒙和个性启蒙的作用,促进了儒家以外的女性文化建设与发展。

当前的古代戏曲传播主要增加了电视、出版物和互联网几种媒介方式。就传播动因而言,商业和政治的目的减弱了,文化的目的增强了,文化存鉴的意义占了主导。而就文化传播的效果而言,通过古代戏曲的表演与其他国家跨文化交流的空间是新的传播点。赵山林教授指出:“一部中国戏曲史,应当由两条线构成:一是作家对作品的创作史,二是作品的传播史以及观众、读者(包括评论者、研究者)对作品的接受史。”通过传播动因、传播模式、传播效果三个板块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深化对当前戏曲传播问题的理解,并提供有益的借鉴。

[1]王利器辑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2.

[2]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44.

[3]李志远.从明清戏曲序跋看明清戏曲的传播[A].戏曲研究(第81辑)[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4]赵山林.中国戏曲传播接受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集团,2008:1.

猜你喜欢

动因戏曲艺术
戏曲从哪里来
《广西戏曲》
动因、历程与启示:加拿大税收中身体活动支出专项扣除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纸的艺术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大学生参与法治社区建设探微
浅谈齐白石的衰年变法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