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美感体验——评《我们渴望爱,却迟疑爱的存在》
2012-08-15金君卫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合肥230036
⊙金君卫[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合肥 230036]
作 者:金君卫,硕士,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查尔斯·赖特(CharlesWright),1935年出生,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英文教授,美国当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擅长自由体写作,作品数量丰厚,成绩斐然。尽管年事已高,查尔斯·赖特依旧活跃于诗坛,不断有新的作品问世。2007年10月诗人在《纽约人》杂志上发表了一组自由体诗篇,其中包括这首《我们渴望爱,却迟疑爱的存在》。诗中,节奏、意象和诗义同时存在于一个紧密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形成了这首独特的多层美感。
我们渴望爱,却迟疑爱的存在/风息了。雨漫过山峦/停歇下来。/十月的潮湿/像塔楼上红色如心的灯/时明时暗。/秋夜,世界将尽。/走廊最深处,/没有潮湿、灯光,没有爱。/琥珀已把松木遗忘。(笔者译)
一、节奏之美 诗的建行有多种形式,有独词成行,有破句分行。各行之间,或对齐排列,或错落排列。赖特这首诗由两节组成,节和节之间由空格线隔开,两节诗行数量从五行减少到四行,诗行短长交替,错落布置。诗歌的分行形成了诗歌独特排列样式,是诗歌与其他文体相比,在语言外在表现形式上的一个显著特征。“一首诗可以不押韵,可以不讲平仄,可以没有按固定顿数组合的规则音节,但却不能不分行”(郑洪波2001:68)。赖特这首诗歌错落有致的诗行排列为诗篇赋予了一种立体节奏感,凸显“诗味”。
全诗由六个句子构成。第一节三个句子,按照短、长、又长顺序排列。第二节三个句子,两短一长。吟诵全诗,节奏感明显,感受到一种韵律之美。诗第一节分别描写风、雨和十月的潮湿。诗人将“停歇下来”这一词组另起一行,置于第一行右下方,显然有强调之意,暴风骤雨停歇下来,周遭渐趋安静,诗人情绪显然经历了由激烈到释放的过程。对“潮湿”描写分成三行,前两行分别是“潮湿”和一个喻体“塔灯”,在喻体右下方另起一行,表现塔灯的状态“时明时暗”,和着诗人心绪一起一落,一张一弛。
诗第二节是表达诗人在秋夜的感受。第一个短句外在体现了尽头的感觉,为了突出秋夜感受,诗人将“没有潮湿、灯光,没有爱”作了与上一节“停歇下来”和“时明时暗”同样处理,置于下一行右下方。诗人情感在有(时明)和无(停歇、时暗、没有)之间徘徊不定,与诗题中“渴望”和“迟疑”遥相呼应,表现出诗人情感的起伏和不确定。
这种痛苦挣扎到了诗末终于尘埃落定。在诗最后一个短句“琥珀已把松木遗忘”中“,遗忘”一词道出了情感归宿是“无”,从而终止了整个抒情过程,这种终止是用一个简洁的短句形式表现出来,好像一首曲子戛然而止,让人怅然若失,却久久不能忘却。
逐行读来,诗义传达出由快速到缓慢再到渐无的旋律,像一首曲子,开始高亢急促,然后低沉舒缓,直到乐声渐止。整首诗中诗行、诗义体现出的节奏感,是外物客观节奏和诗人(或读者)身心内在节奏影响下的必然,显露诗人抒情心理层次,表明诗人情绪凌乱不宁,在痛苦沉思中一直挣扎,直至最终清晰坚定。
二、意境之美 诗歌意境往往通过不同意象的选择而得以体现,诗歌意境营造过程也就是意象构造过程。一首诗有无诗味,很重要因素就是看这首诗有没有优美巧妙的意象。在这首诗中“,风、雨、潮湿、塔灯、秋夜、琥珀、松木”等一系列意象,构成了一副山水画,把读者带入诗人营造的幽暗意境之中。
诗开篇略显平淡无奇,中外诗人们常爱用“风息雨停”来表现一段不平常经历的结束。如柳永《雨霖铃》首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风雨”是挫折和磨难形象化表述,更何况是漫过山峦的雨,连绵不断,不可阻挡。“云销雨霁”之后应该是“彩彻区明”,可是诗人感受到的是“十月的潮湿”,这多少让读者颇为意外。也许风雨之后留下的痕迹并没有立刻散去,诗人仍然无法摆脱这一场雨的困扰。“潮湿”若有若无,难以捉摸,诗人用了一个可感的喻体“时明时暗的塔灯”,将潮湿特质视觉化,从而拓展了抒情内容。“塔灯”这一意象比较明确,内涵也很丰富,莎士比亚就曾把“爱”比作“亘古长明的塔灯”。灯本应温暖人心,何况是“红色如心”的灯,可是灯光摇曳不定,爱究竟还在不在,诗人迟疑起来,甚至恐惧爱的消亡。风雨过后的潮湿感继续留存,让人难以忘怀那一场漫过山峦的秋雨么?
第二节先有两个意象“,秋夜”和“走廊”,诗人在时空世界里,似乎无路可走。冬季是一年末季,可是诗人早在十月的秋天就已经感受到了末日来临。站在走廊最深处,一无所获。在这个时间末端和空间末端交织一瞬间,诗人终于醒悟,爱已经不存在,疑惧终于得到证实。
诗里的塔灯和秋夜,仿佛世界两极,一端是光亮,一端是黑暗。诗人就坐在静谧秋夜里渴望爱情之光的照亮,对爱情的冥想,让诗人的灵魂仿佛更能接近那神奇之光。但是,这微弱、时有时无的爱情之光最终还是被静谧的秋夜吞噬,荡然无存。
潮湿的消亡,灯光的熄灭,让守望爱的诗人悲痛欲绝——“没有潮湿、灯光,没有爱”,将诗人逼入近乎绝望境地。哀愁在秋夜里蔓延开来,越来越浓,把诗人紧紧包裹,以至于诗人发出了哀鸣,“秋夜,世界将尽”。一切都被秋夜里的静谧所吞噬,包括周边的“潮湿”和渴盼的“爱情”。整首诗到这里仿佛已然结束,完成了诗人在一个风雨之后对爱情渴望、迟疑和失望的心路历程。
赖特,作为一位诗坛大家,在短短几十个字构成的诗作里,通过七个意象的选择和重组,营造了一种黯淡忧伤意境,转达出对爱情绝望的情感。
三、哲学之美 整首诗到第五个诗句似乎已经可以结束,但诗人赖特却意外添加了一句。因为这句神来之笔,这首诗不再与平庸的爱情诗同列,显得与众不同。
诗人对爱的存在似乎已经绝望,可又难以释怀,最终顿悟,对方的爱早已不存在了。这种情感寄寓在两个非常奇特的意象中:琥珀和松木。琥珀和松木是什么关系,它们和诗人彼时心绪又有什么关联?
琥珀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树木在高温下分泌出树脂,树脂脱落被埋在森林土壤中,经过长时期冲刷、搬运和沉淀而最终形成了琥珀。可以说琥珀来源于松木,诗人把“琥珀”和“松木”的关系比成一种爱情关系。“琥珀已把松木遗忘”,试图要表达这种爱情关系的终结。这种奇异联想如同闪电,稍纵即逝,使得整首诗略显混乱,却又表现出那样落拓不羁。虽然看似割断了抒情进程,其实仍然保持着情感连续性。这种爱情关系的终结在诗人看来,是一种必然,因为“树脂”迟早要脱离“松木”,成为“琥珀”,这是一种自然现象。而“琥珀”透明若水,却坚固如铁,即使留有“松木”的部分痕迹,但和“松木”有了本质区别,也不再依赖眷恋于“松木”。整首诗的最后一句,把因秋风秋雨而油然伤感的抒情诗演绎成了一首哲理诗,强化了诗人对爱情的悲观意识。
诗人静坐秋夜,思考爱情,经历“风雨”般的激情猛烈,到“塔灯”般的似有又无,再到“走廊”般的寂寥空荡。发现爱情从有到无,在诗人看来是一种必由之路,犹如琥珀必然遗忘松木,爱情也终将走向死亡。这种对爱情无能为力,在爱情面前表现出的个体无助正是一种悲剧意识。这种悲剧意识是以诗人理性的自我反思作为前提,悲剧意识就是这种自我反思的结果。
诗中悲剧意识体现在诗人对爱情向往,而又对爱情的无可奈何。人不能主宰爱情,主宰者是命运,是必然性。命运是残忍的,人在爱情面前是脆弱的,是注定要痛苦的。诗人对爱情希望、责难和徒劳,这种痛苦悲剧性的揭示,蓄含着一种力量,通过理性地思考,发现了悲剧存在,这种揭示悲剧的力量却也恰恰体现出了一种悲剧之美。
“诗好比一株花,哲学好比土壤,土壤不肥沃,根就不能深,花就不能茂”(朱光潜,1997:67)。诗篇虽然不是讨论哲学的工具,却能够承载哲学思想。读者在品味诗歌音乐之美、画面之美之余,也能享受诗歌独特的哲学美感,感悟到哲学启迪。赖特这首诗歌就是很好的例子。
查尔斯·赖特很多自由诗作品中,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他诗行编排和意象使用。在《我们渴望爱,却迟疑爱的存在》这首诗中,诗行的刻意安排和诸多意象的选择都是为了更好服务于诗意表达。品读这首诗,我们先从感知出发,捕捉意象,再进入意境,体会诗人在雨后静谧的秋夜里对爱情的思索,从而和诗人产生共鸣,完成一次审美过程,体验多层美感的获得。
[1]曹德和.诗歌分行功能的修辞学研究[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2,(01):42-45.
[2]丁枫.美感的极致.见《美学研究》[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68-84.
[3]姚新中,焦国成.中西方人生哲学比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98-105.
[4]郑洪波.新体诗分行排列刍议[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03):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