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2012-08-15樊谊淳
樊谊淳
安阳县第二高级中学附属初中 河南安阳 455112
一、引言
课程新课标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就是说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创设一种开放性、探究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完成一系列学习活动,做学习的主人。在这些方面早已有很多优秀的教师做出榜样,实践并总结出了很好的教学方法。但同一个问题,对一部分的学生来说有效,而对另一部分学生而言,可能是无效的。对不同的学生,相同的问题,若问题的内容、形成的情景以及呈现的方式不同,就会有不用的意义和效果。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学习时,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二、注重自主参与和主动学习
因为新教材注重了与生活、社会的联系,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留有空间,所以在新课程的学习中,教师都努力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出发,在课堂上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条件,创设让学生尝试、表现、创新的平台,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教师不代替,积极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然而,“探究应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用发现和审视的目光去观察,用自己的思维行动亲自获得新知识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在探究性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探究性学习,不可盲目扩大探究的功能。如教《陈太丘与友期》时,探究应在第一个环节结束的基础上,让学生揣摩文章大意,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把自己的发现说出来,并把具有典型性的问题归纳出来,在黑板上以书面的形式出现。这就有了:(1)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2)客人是个怎样的人?(3)“期日中”科学吗?(4)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等等。一旦这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出现在黑板上,生发这些问题的学生就会因为自己成为了一个发现者而获得一种成就感,这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是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是学生根深蒂固的需要。新课标指出,应该重视疑问的熏陶和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应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较多的自主参与、主动学习、独立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在探究性阅读学习中,若盲目扩大探究的内容,教师完全放手不管,让学生“自由”的学习,也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影响。当然,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了学生固然是好的,不过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智成长的阶段,知识结构不全面,对问题的看法还不成熟,还不具备独立思考,判断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时,为了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完全撒手让学生去学,老师只作一个旁观者,那么这样的探究性学习也只能是流于一种形式,学生的能力并不能获得实质性的提高,往往会出现茫然的状态。探究是学生基于求知的需要,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时,教师既不能粗暴干涉,也不能放任自流,而应该在教师的宏观调控下,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尊重个性,选择学习
由于多元化的问题,每个人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风格等都有所不同。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作为教育者,就是要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最大限度地尊重和发挥去独特性,逐步树立起主体观念,不断增强学生自我学习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开展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活动时,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段,知识结构基础的差异,不同的课文类型确定不同的探究方面。让阅读教学为学生提供一片寻找自我、发展自我的文化原野,让学生在其中广采博收,尽情汲取各种文化滋养。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移情化性,从中获得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有益的启示,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得以成长和发展。在教《背影》时,先让学生探讨“背影”为何感人?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体验,感悟那种百感交集。接着再结合稳重交代的背景,让学生体验“我的泪又来了”,进行尝试型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实现了新课标指出的“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感悟。”然后组织学生阅读有关同主题范文。探究文章对亲情的感悟,分析作者构思的着眼点,材料的选择等方面。在这一过程中,因为学生已有了与作者对话的基础,从而选择自己喜爱的文章,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方式和内容来探究。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素养,而且起到以读促写的作用。在提出探究的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结构、身心特点、生活阅历、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等。探究的内容要能最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合理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去深入思考,讨论,并能有所收获或启发。在引导学生探究阅读时应始终把握一个度,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有个性、有选择地去探究,同时,教师要能感受到探究活动在学生身上激发的学习热情,发现在经历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身上焕发出的巨大的学习潜能。
四、结语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沟通,是教育学统一的交互活动。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性别、成绩、责任心等,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选出组长,在探究阅读中,引导每人每组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评判他人的观点、学会借鉴别人的学法,实现组内合作,优势互补,组际竞争,自主反思。应建立民主、平等的生关系,营造适宜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情绪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让课堂成为一个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大胆质疑、真诚交流的驿站。营造学生形成问题意识、独立思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健康发张的环境。
[1]王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王仲林.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