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椅》之“悟”

2012-08-15程伟鸣

电影评介 2012年9期
关键词:杂技演员小童童童

诺大的马戏大篷内万赖俱寂,一千五百多双眼睛全部聚焦在八米的高空,随着小女孩在高椅上面“单手顶倒把”、“单手落卧鱼”、“单手推起”等一系列高难动作的完成,场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站在出场门内眼看着这一切,轻轻的吁了一口气,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眼眶中满是激动的泪水。这是发生在2011年的九月二十七日,河南省第三届百戏奖暨第八届河南杂技大赛赛场上的一幕,令人至今难忘。这个小女孩就是濮阳杂技学校2008级杂技学员万童童。

我从事杂技教学工作已经十几年了,八年前从濮阳市杂技团借调到濮阳杂技学校,担任专职杂技教练。2008年新生进校后,在基本功训练中,我发现万童童这女孩个头不高、长相一般,但身体素质不错,柔韧度、爆发力和平衡性能特别突出,是一个练顶的好料,于是她就成了我众多学生中的一个。几年来,根据她的特长,我为她制定了一套详细的训练计划,除了像其他学员一样的基功训练外,另加了一套顶动的训练计划,从此,小童童便与顶功结下了不解之缘。三年过去了,童童的天赋和刻苦终于有了回报。2011年一年中,她先是在省级比赛中获得了银奖和表演奖,我也获得了教师奖,随后我又带着童童三进央视,在“我要上春晚”栏目中崭露头角,几次获得“人气王”的称号。年终时,童童的《高椅》又在学校每年例行的专业比赛中夺得金奖,成就了小童童的一个梦想。

与童童师徒相交的三年是我教练生涯中特别兴奋的三年。童童的每一步提高、每一个进步,都凝聚了我们俩的无数努力与心血。三年中,童童从一个平凡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位小有名气的杂技演员,而我也从这三年教与学的过程中“悟”出了一些道理。

一、训练之“悟”

杂技对从业者身体素质的要求有别于其他艺术,除了身强力壮、灵敏协调外,对身体的柔韧性和瞬间的爆发力也有着较高的要求,此外某些杂技行当对从业者的弹跳力也有严格的标准。而“天赋”则是对杂技演员更为重要的特殊要求。同样的基本功、同样的技巧,有天赋的或者说天赋较高者,学起来事半功倍,相反,只有好的身体素质而缺少天赋的人,则学起来进展较慢或较为一般。就拿顶功来说,平衡性能一般的人,练起顶来就非常困难,即便是老师的教功方法对路,学员也很努力,但练功的进度也不是太理想。在我十几年的教功生涯中,练顶的学生也不少,但几年下来,真正能表演顶功节目的却没有几个,而且大都很一般,只有万童童是个特例。

说起万童童的素质,不但四肢匀称,头脑清楚,而且身体的协调性很好,柔韧性和耐力也不错,爆发力也很突出,但最好的就是她的平衡性能。从她练顶开始,不管什么样姿势的顶,只要她领会了老师的意图,做几遍下来就像模像样了,而且提高速度很快。比如单手顶,从完全不会到独立掌顶,只用了短短两天,一周后就能掌到十分钟了。从此后单手顶左右开弓,而且各种姿态都开始掌握,一年后,顶功初成,就能应付各种场合的演出了。由于柔韧性也很突出,顶功中各种用腰的姿态不管是上腰、下腰还是左右侧腰,以及各种腿的姿势都能运用自如,为《高椅》节目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说万童童是个练功的料子,主要还是说她在顶功方面的天赋。一些练顶的孩子虽然具备了练顶的各种素质,但练起来进度却不快,究其原因,就是他们对“顶功”的领悟力较差,动作机械,没有灵气。而小童童则不一样,她能举一反三,轻轻点拨便理解许多触类旁通的东西,所以说天赋在童童的练顶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感悟:素质+天赋+勤奋是成功的根本。

二、演出之“悟”

一个杂技演员的演出生涯是其成长的最重要的经历。作为一个演员,不管你的基本功如何扎实,不管你的技巧如何高超,不管你的节目如何精湛,不登台,不经受观众的检验就成熟不起来。说到这里就引出了杂技演员应具备的另一个特点——心理素质了。

万童童是一个心理素质过硬的孩子。《高椅》节目的高度大都在7-8米之间,站在椅面上、椅背上、椅边上,椅子的晃动程度就不相同,即使没有恐高症的人也会心惊胆战,何况一个小小的孩子,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是完全不行的。不仅这样,小童童并不是仅仅站在高空的椅子上,而是要做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尤其是“单手顶倒把”和“单手顶推起”两个超高的技巧。“单手顶倒把”是演员在单手支撑倒立的过程中,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的技巧。这种“倒把”由于支点的转换,全身的重量在瞬间由这只手转换到另一只手,就容易造成震动和失衡,在7、8米的高空是十分危险的,极其造成椅塔的垮塌和表演者的摔落,不仅使节目失败,还会造成人身的伤害。“单手顶推起”也是这样,表演者从单手顶落成“卧鱼”姿态后,还要再发力推起,恢复单手倒立的状态。这个“落下”和“推起”的过程就会产生震动,也会极易造成失败和伤害。因此说过硬的心理素质是保证节目成功的根本。小童童的表演正是这样,她在省级赛场上的平稳发挥,在几次央视舞台上的平稳发挥都为《高椅》的成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不管面临什么样的重大场合,小童童那一招一式的沉稳,那一举一动的淡定,都让人佩服不已,表现了一位小小艺术家的潜质。

心理素质这种东西,有的时候要靠训练,有的时候要靠实践,但有的人天生就是这样,不用辅导,不用训练,一登台就会有大家风范,沉稳淡定,不慌不忙,把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

结语

所谓“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有的人灵光一闪悟出了人生的真谛,有的人在某件事情中悟出了一些道理,我的“悟”来自一个节目,来自一个学员,来自几年的实践,是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心得体会。

猜你喜欢

杂技演员小童童童
秦俑里的杂技演员
杂技演员星星狐
歌颂伟大的新时代
顽皮小童
成对的杂技演员
杂技演员
不放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