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音乐文化宗教元素在歌剧创作中的运用——兼以莫扎特歌剧《魔笛》为例

2012-08-15余秋廷

戏剧之家 2012年1期
关键词:魔笛歌剧创作

□余秋廷

一、歌剧与宗教的各自起源

歌剧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悲剧。悲剧其表现形式之戏剧化与恢弘性,是歌剧诞生的根源。而这种诞生之本身便是和古希腊多神论的宗教色彩息息相关的。歌剧的诞生地,则是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城。由意大利作曲家佩里,根据诗人里努奇尼的剧本,创作出了首部抒情音乐剧《达芙内》(Dafne)。而到了1600年,佩里再次根据诗人里努奇尼的剧本创作出了另一部歌剧《犹丽狄茜》(Euridice)(作曲家卡契尼在同时同地也创作出了同名歌剧)。这部便是西方歌剧史上现存的最早的歌剧。而歌剧自诞生开始,便受到了西方各界的热烈追捧与喜爱。歌剧作为一种典型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它结合了声乐、戏剧、器乐、舞美、灯光等一系列艺术门类。来源于生活,也展现出生活,因此,歌剧与各种人类文化都密切相关。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17世纪法国正歌剧,18世纪的意大利喜歌剧,还有专门的莫扎特的歌剧等等。每逢歌剧的演出,就犹如参加一场庄严盛大的宴会:华丽的舞台布景,耗资巨大的各个城市歌剧院,演出与乐队的交织,无与伦比的视听感受,给到场的观众以心灵的震撼与思想的净化。同时,便产生了对于歌剧的热爱与美感。所以,美声唱法才叫做“贝尔·康托”(Bel canto)[美妙的歌唱]。

宗教的起源,就更为久远了,它可以追溯到人类远古的时期。由于时代的局限,科技水平的低下,人类对于大自然中的各种现象,都无法做出正确或者合理的解释。每当人们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现象和生命更替的规律诸如:电闪雷鸣,生老病死之际。人类本源的求存求生之念,便催生了宗教萌芽的诞生,产生了宗教信仰以及宗教文化。“宗教”一词,源于“Religion”意为广泛,主要是指对神灵之道的信仰与崇拜。包括宗教心理学,宗教人类学,宗教历史学等等。在西方,宗教对于人类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而宗教的派别和发展也是历经了多重的曲折与完善。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多神论,再到中世纪时期的基督教:一度主宰着人们的一切精神世界,控制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再到新旧教派的对峙,基督教的信仰化与去政治化。可以这么说,从文艺复兴之后,艺术文化的发展呈现出非功利性和自由世俗化。因此,统治性宗教对于艺术束缚的局面有所改观,去政治化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而宗教元素对于音乐艺术的创作,以及对于迅速发展中的歌剧创作的影响也就能从客观层面加以分析了。

二、西方音乐文化宗教元素特征

西方音乐文化的历史,尤其是古代音乐时期(中世纪时期),音乐文化是绝对为宗教服务的。可以说,从音乐的全部理论到记谱法,从合唱、合奏到键盘乐器的兴起及教学,无一不是与中世纪的教会休戚相关的。这就导致了宗教元素成为那个时期音乐文化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和人文内涵。时过境迁,现代西方音乐作品中的宗教元素依然占有传统类型音乐文化的一席之地。而宗教元素的特征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归纳:

1、音乐体裁来自于古典宗教

最为典型和广为人知的,便是著名的格里高利圣咏。中世纪初,罗马是当时欧洲最大的音乐中心。这里的音乐作品和创作者是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荣耀的。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在任职期间收集,修订并选看了许多典型的歌调编成《唱经本》,被确定为传统的“教堂歌调”,并以创立者命名,称之为格里高利圣咏。格里高利圣咏吸取了古代东方,古代希腊富有特征的音调(如:古代犹太教的集会,庆典,或埃及,希腊的歌颂神明用得音乐),前人流传下来的歌调遗产及欧洲其他民族的音乐旋律,集大家之长而成;因为其旋律丰富,优美而多变,是单音音乐中最完美的代表性作品。著名的圣咏歌唱家,格里高利一世就是代表性人物。而从音乐体裁(如:唱词,歌调)来看,均为当时宗教或者更远古的宗教化体系中借鉴而成。

2、音乐教育为宗教服务

如圣咏对于当时的音乐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提高和推进作用:它搜集,整理,提炼了各民族音乐的宗教音乐,并使之典型化,从而提高了教堂音乐的水平。音乐教育的学校方面,为演唱圣咏而创办了专门的歌唱学校,学校的老师既是专业的歌唱家,作曲家,同时也是非常有名的教会成员,甚至是教皇本身。这些都促进了对演唱技巧的钻研,更是推广了宗教圣咏,普及了歌唱学校和宗教音乐教育。显然,这些教育与发展的目的十分单一和明确:对于宗教的传播与政治统治提供更有利于人们接受的平台与方式。而声乐配以器乐的伴奏作品就更是宗教文化的象征。如管风琴与清唱交替进行的“弥撒曲”等等。

3、为音乐作品提供创作背景

这在中世纪音乐“神秘剧”(歌剧的前身之一)中得以体现,其特点是将中世纪各种音乐形式——世俗歌曲和舞曲、吟唱诗人作品、教堂圣咏等集中于一体。最著名的神秘剧《但以理的表演》,出自《圣经》的《但以理书》,讲述但以理指责迦勒底的伯沙撒王狂傲和崇拜偶像,被投入狮坑后因上帝佑护而毫发无伤的故事。当然,还有在歌剧创作中的脚本与故事情节中得以体现。而到了18世纪之后,由于宗教文化的自我改良与西方社会进入资本主义,歌剧作品中的宗教元素对于创作呈现出了与统治性宗教影响不同的作用。本文将在第三部分以莫扎特的歌剧《魔笛》为例,将宗教元素在歌剧创作中的运用加以仔细分析。

三、宗教元素在歌剧《魔笛》中的运用

莫扎特的歌剧《魔笛》是作曲家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中的最后一部歌剧。该歌剧取材自德国诗人贝斯金德(又名:维兰德)《璐璐》的故事,由希卡内德改编成歌剧脚本,由莫扎特谱曲而成。歌剧的剧情大致是:在一个神奇的时代,埃及年轻王子塔米诺遭遇史前巨蟒追赶,来到夜后统治之地。夜后身边的三位魔力仆人在王子昏倒后,将巨蟒杀掉。不久,夜后出现。她告诉王子,她美丽的公主女儿帕米娜被邪恶之王萨拉斯特罗抢走了。并承诺,王子只要能帮她救出女儿,就将可爱的帕米娜许配给王子。看过帕米娜肖像后的王子,立刻坠入爱河。带着夜后赠其可以解围的魔笛踏上了征程,而事实上,萨拉斯特罗并非邪恶之王,他劫持帕米娜的真实目的就是要成全王子与她的姻缘之会。在经历了一系列磨难之后,勇敢的王子与美丽的公主喜结连理。

从故事的取材中不难发现,这是一部充满着神秘童话色彩的歌剧,以圣洁的爱情线索为主旨,歌剧的的音乐风格与类型巧妙地将神秘、圣洁的宗教色彩和明朗、欢快的世俗色彩结合在了一起,此乃当时不可多得的非功利性宗教元素运用到歌剧创作中的典型之处。此为宗教元素在歌剧《魔笛》创作中的运用之一。

接着,分析歌剧的内部思想,歌剧蕴含了更为深刻的哲理性宗教内涵。由于宗教的本质是一种灵魂层面的意识形态,是一种崇高的对上帝的无上荣耀与光荣护体的完美追求。剧中便设计了一只具有神奇功效:驱除一切邪恶力量,并能发出动人旋律的“魔笛”。此设计刚好也与歌剧的名称相呼应。“魔笛”不仅贯穿了整部歌剧,更为重要的是“:魔笛”正是宗教力量---神灵庇佑的象征。宗教元素对于歌剧创作中的旋律与深刻哲理性宗教内涵结合,其功效尽显无疑。此为宗教元素在歌剧《魔笛》创作中的运用之二。

通看全剧之后,不难发现,几乎每一幕演出中人物、舞台和造型特征上,都能发现具有宗教含义的布景和设计。如:带有宗教色彩的服饰,庙宇的设计,大祭司的出现,神灵的出现与神灵对于主角爱情的考验。宗教元素的渗透可以在歌剧方方面面的美学特征上找到其踪影与蛛丝马迹。而这些宗教元素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宗教文化习惯在歌剧中的运用。既然是童话色彩的歌剧,必然会有宗教性的实物存在。此为宗教元素在歌剧《魔笛》创作中的运用之三。

通过对歌剧与宗教起源的历史窥探、西方音乐文化宗教元素特征的归纳以及歌剧《魔笛》创作的实例分析,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宗教元素在歌剧创作中的运用是从歌剧诞生之初便已开始,并发挥着巨大作用的。然而,时代与社会背景的不同,这种运用的方式与含义也必然不同。但不论如何,宗教与歌剧这种千丝万缕的深层联系,相溶相汇的内部关系是一直存在着的。并且,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歌剧的发展与创作中,宗教元素的运用还是会存在的。至于形式和内容上将发生怎么样的变化,我们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魔笛歌剧创作
魔笛老爷爷的一天
走进歌剧厅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上帝的魔笛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