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智慧南宁”的若干思考
2012-08-15陶俊剑
●陶俊剑
作者:陶俊剑,中共南宁市委党校教师,邮编:530007
2009年,IBM发布了《智慧的城市在中国》。报告中把“智慧城市”定义为: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从智慧城市的基本内涵来说,智慧城市是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知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的多样化组合为基础,更加广泛深入地推进基础性与应用型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和各类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形成的技术集成、综合应用、高端发展的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现代化城市,是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的新模式,是传统意义上的城市信息化和数字城市的升华和飞跃。
同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考察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二是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三是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温总理富有战略性的发展思路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美好的、高度现代化的“智慧城市”的美好蓝图。
一、建设“智慧南宁”已有了坚实的基础
2002年,南宁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数字南宁”的决定,促进了南宁市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信息基础,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有效地推动了南宁市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南宁”,成为南宁市建设现代化区域性国际城市的重要战略举措。随着南宁市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建设“智慧南宁”已有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首先,南宁市目前正在加快打造面向东盟的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推进区域性的网络中心、信息中心、应用中心、发布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信息产业基地建设,而“智慧南宁”的建设,与构建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一体化战略,也是南宁市实现信息化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
南宁市要加快构建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努力实现“科学发展,赶超跨越”,必然对信息化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建设“智慧南宁”,加快打造面向东盟的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能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能更好地为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中心、金融中心建设提供支持,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有利于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南宁市实现“科学发展,赶超跨越”,抢占未来制高点,争创发展新优势,推进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全面建设的重要举措。
其次,2011年,南宁市加大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提升网络通信及信息服务水平,进一步夯实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发展基础。2011年3月,中国—东盟博览会客户服务中心搬迁至信息化大楼。信息网络管理中心组织技术人员对中国—东盟博览会客户服务中心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详细的调研和分析,结合目前中国—东盟博览会客户服务中心的技术特点和未来方向,编制完成搬迁及升级项目建议书及初步设计方案,采用新的IP交换技术对现有系统进行升级,满足新形势下服务能力的要求。2011年6月正式启动了南宁信息化大楼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及中心机房建设的项目,项目分两期完成,主要内容包括将电子政务网络核心由政府大楼的旧机房搬迁至信息化大楼,同时完成核心网络设备的升级及安全防护手段的加固等。同年,根据南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立项批复,组织开展了可行性研究与论证工作,完成了中国—东盟综合信息平台(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中国—东盟综合信息平台项目(一期)将充分利用国家通信媒体资源,分类加工、整合国内与东盟各国信息资源,建成中国—东盟区域信息最完整、最丰富、最权威的基础数据库,打造覆盖中国—东盟区域的信息集散地,构建中国和东盟相互了解和信息交流的信息之窗。
同年7月26日,南宁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西有限公司签署《“无线城市”应用与发展合作协议》,双方就加快建设“无线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无线城市”应用门户,开展“无线城市”物联网重大应用,共同推进“无线城市”的建设,推动南宁市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南宁市成为全国“无线城市”建设、服务和应用先进的城市达成合作共识。目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西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辖区内已实现2G网络99%全覆盖,3G网络已基本覆盖到县及部分重点乡镇,城市建设WLAN热点2000余个,逐渐形成“2G+3G+WLAN”的组合网络,并正式推出无线城市门户网站。无线城市门户网站可为公众提供包括政务新闻、无线生活、智慧校园、广西旅游、乐享优惠、移动专区在内的6大类服务,50多项应用,为“智慧南宁”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建设“智慧南宁”要面对的问题
(一)在思想上认识尚未统一
“智慧南宁”建设自提出以来,就有部分干部群众提出置疑,认为“智慧城市”也是近几年才提出,核心技术尚未成熟,而且全国各大城市也都处于建设的初级阶段,在国家层面还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认为目前提“智慧南宁”建设为时尚早,还不具备实践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还有人置疑“智慧南宁”建设超越了南宁的发展阶段,南宁目前还不具备相关条件建设“智慧南宁”。同时,认为“智慧城市”与以往所提的“数字城市”、“无线城市”、“光网城市”等没有本质的区别,仅仅是一个“创新”的口号而已。
(二)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近几年来,南宁市在推进“智慧南宁”建设方面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应用的政策环境还有很多缺失,基础设施能力和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互联网接入带宽低,网速慢,制约了电子商务和公共服务等的进一步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建设刚刚起步;信息网络设施、基站规划与建设明显不足;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落后于城镇;信息化基础设施支撑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还比较薄弱。
(三)资金投入不足
据笔者调研过程中向相关部门、相关人员了解,目前南宁市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拨款和银行的贷款来筹措资金,一方面会受到财政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又面临着高风险。而且南宁市目前还没有投向“智慧南宁”建设方面的专项资金,这就使得相关部门在本就资金不充裕的情况下更加捉襟见肘。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建设“智慧南宁”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需要建设的项目也多,而且投资巨大,所以说真正要实现“智慧南宁”的建设目标,仅仅依靠政府的投入,显然是不够的。企业资金的短缺、社会资本的缺失使得南宁市推进“智慧南宁”建设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四)信息安全建设存在的不足
“智慧南宁”建设关乎到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对信息安全的要求更为严格,在涉及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更需要严格把控信息安全。经笔者调研了解,全市大部分单位管理人员对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要求不甚了解,对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开展不到位。部分单位缺乏专业管理人员,使用人员信息安全意识不足,部分安全管理规定未得到很好落实,存在管理上的安全隐患。而且部分单位信息系统采取外包服务的方式进行维护,单位内部没掌握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服务器管理权限及有关核心运维技术,管理完全由外包服务技术公司负责,在信息系统安全上存在较大的风险。同时,由于客观条件,全市安全防护设备和手段单一,管理防护能力较弱,有些系统服务器存在紧急漏洞和高风险漏洞现象,大部分网站均未部署网页防篡改、抗拒绝服务攻击等安全防护。
三、对策分析和建议
(一)深化思想,达成共识
“智慧南宁”建设是一项具有很强开创性、探索性的工作。如果在认识上对“智慧南宁”的内涵存在概念模糊和偏差的话,对于我们大力推动“智慧南宁”建设是极为不利的。为此建议一方面对“智慧南宁”建设的基础理论作进一步研究,对智慧产业、“智慧城市”建设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等方面尽早地开展规划和设计工作,以便形成一批系统性强、具有本地区特色、符合本地区利益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加强“智慧南宁”的普及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户外广告、社区专栏等各种媒介,广泛开展有关“智慧南宁”建设基本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广大居民对“智慧南宁”的认知度和认同度,使“智慧南宁”的建设目标深入人心;同时,在全市各级党员干部队伍中加大有关“智慧南宁”建设的培训力度。要把“智慧南宁”建设列入到南宁市党员干部的培训规划中,开设有关“智慧南宁”建设的专题内容,并通过举办学习班、培训班、研修班等形式,加强“智慧南宁”的知识培训。
(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互联网向下一代网络演进,未来南宁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将以电信网络、有线网络、互联网、无线网络等为依托,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一是构建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包括加强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重点区域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平,推动信息管网的集约建设,推进通信基站的布局建设。二是建设更高标准的信息网络,包括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发展,积极推进“三网融合”。三是打造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继续巩固南宁在中国对接东盟的通信枢纽地位,加快推进中国—东盟出口局、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一期、中国—东盟虚拟中心等项目建设,汇聚各方力量共同加快信息交流中心建设。四是建设物联网基础设施,包括政务物联网数据专网建设、无线专网体系、统筹社会资源支撑物联网建设、开展家庭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五是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虽然目前“智慧南宁”建设大的思路已经有了,但配套政策体系还比较薄弱,缺少对智慧产业人才、相关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等。为此,建议完善信息化发展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优化南宁市信息化发展环境。
(三)资金筹措多元化
市委、市政府在推进“智慧南宁”建设方面应明确自己的引导作用,突出“智慧南宁”建设的经济性,按照产业化的要求,大力创新和培育“智慧南宁”建设的商业模式和市场主体,培育发展一批“智慧南宁”产业集群,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政府投资在其中只应发挥引导作用,创新投资机制,探索投资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进来,共同开发建设智慧基础设施、智慧民生项目、智慧公共管理系统等智慧公共物品;对于市场化、产业化的项目,政府投资主要用于产业发展扶持,引导、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扶持“智慧南宁”建设领域的科技型企业,引导推动智慧产业发展。
(四)加快推进“智慧南宁”建设的产业化
2012年2月9日下午,市长周红波、中国电信广西分公司总经理赵强分别代表南宁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电信广西分公司签署了《智慧城市·光网南宁建设暨十二五信息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是双方深化战略合作,携手加快推动“智慧南宁”建设,实现“信息惠民”,着力构建面向东盟的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的一项重要举措。该协议明确地把智慧产业作为加快“智慧南宁”建设的三大工程之一。因此,我们要加快“智慧南宁”建设的产业化、商业化模式创新。积极培育对南宁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直接拉动作用的、可持续发展的智慧产业,带动一大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资源消耗低、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新兴产业发展,促进“智慧南宁”建设。
(五)抓好“智慧南宁”建设试点工作
“智慧南宁”建设是一项具有很强开创性、探索性的工作,同时又是一项非常庞大、系统化的工作。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南宁市的市情,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既要有全面规划,又应该有所侧重。加快推进“智慧南宁”建设的试点工作,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符合本地区特色的重点项目,力争尽快形成示范效应以一带十。“智慧南宁”是一整套应用体系,而不是单一的一个项目。纵观国内外在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时,都是结合城市自身发展的战略需要和本地区的核心优势,选择一两个有着本地区特色,符合本地区利益的试点项目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比如,美国纽约的城市智慧保健系统,新加坡的智能交通系统,中国台湾的桃园县打造的智能航空城,宁波建设的智慧医疗体系,深圳重点建设的智慧产业群,武汉则侧重智慧技术的攻关。所以,南宁市在人才、资金、体制等方面还不足以支撑整个“智慧南宁”的全面建设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挥本地区的区域优势,并集中力量着重建设试点工程,真抓实干抓出成效,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例如,我们应充分利用南宁市的区位优势,利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打造面向中国—东盟合作的物流基地的政策优势,将“智慧”引入整个物流业,形成面向中国—东盟的“智慧物流”。
(六)进一步完善南宁市信息安全与保障体系
为保障南宁市推进“智慧南宁”建设工作的平稳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南宁市信息安全与保障体系。一是做好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专项工作。全面规范和加强南宁市政府信息系统安全建设与管理,提高全市政府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能力,保证全市政府信息系统和信息内容安全。根据国家对有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重点提升对网络、互联网出口、核心业务系统、重要网站的主要安全威胁的可知、可控、可管能力。二是加强信息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根据国家、自治区、南宁市“十二五”规划对信息安全的相关要求,加强全市信息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的信息安全专项人才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南宁市城乡网络与信息安全整体管理技术能力和使用人员的信息安全技术水平。三是开展网络信息安全保密的专项检查工作。根据国家、自治区等文件要求,认真做好南宁市的网络信息安全保密的专项检查工作,确保南宁市各大网络平台安全稳定运行。
建设“智慧南宁”,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我们要不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凝心聚力、创先争优,推动“智慧南宁”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努力开创转型惠民发展的新局面。
[1]南宁市城乡数字化建设办公室编著.南宁市信息化发展报告2011[D].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巫细波,杨再高.智慧城市理念与未来城市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10,(11).
[3]郑立明.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思考[J].现代管理科学,2011,(8).
[4]史璐.智慧城市的原理及其在我国城市发展中的功能和意义[J].中国科技论坛,2011,(5).
[5]毛光烈.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J].宁波经济,2010,(11).
[6]赵全军,夏以群.加快创建智慧城市需要深入研究解决的若干问题[J].三江论坛,2012,(1).
[7]陈山枝.关于我国推进智慧城市的思考与建议——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转型的视角[J].电信科学,2011,(11).
[8]杨洁葵.“智慧城市·光网南宁”建设项目启动[EB/OL].http://www.gx.xinhuanet.com,2012-02-10.
[9]张晓博,向志强.南宁建设“智慧城市”打造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EB/OL].新华网,2012-06-07.
[10]张永民.智慧城市总体方案 [J].中国信息界,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