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著名蔬菜园艺教育家、蔬菜学家刘佩瑛

2012-08-14

中国蔬菜 2012年2期
关键词:重庆地区魔芋蔬菜

刘佩瑛先生1921年5月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共党员。194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农学院园艺系。1949年在美国密执安州农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1952年进入西南农学院工作。曾任四川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西南农业大学副教授、教授。2008年退休。

刘佩瑛先生是中国著名的蔬菜园艺学教育家。自大学毕业留校工作起,她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组织教师自编教材,建立规范化的教学制度和完整的教学记录。她以广博的学识、深入实际和生动的教学赢得了学生的崇敬,并以教书育人和严谨治学的态度得到同行的好评。她承担了本科生蔬菜栽培学、蔬菜研究法、专业英语等的教学工作并指导学生进行生产实习;以蔬菜生物学及生物技术为研究方向,从1981年至2002年共指导了硕士生12名,博士生18名。

刘佩瑛先生是中国魔芋学的开拓、系统研究与产业开发的奠基人。魔芋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和食用历史,秦岭及其以南山区有零星栽培,但长期以来从未有人对其进行过深入研究。因魔芋含有的丰富的葡甘聚糖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在食品、医药工业等开发上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因而自20世纪70年代便引起日本等国际学术界的关注。鉴于此,刘佩瑛先生及其团队在魔芋资源学、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细胞学、花粉学、胚胎学、休眠生理、衰老生理、生长发育规律及诊断指标、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逆境适应力等方面开展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发现并命名了白魔芋新种,已开发成为国际市场最优质高价品种;在广西发现一个在中国从未记录过的种——田阳魔芋;选育出高产优质魔芋良种“万源花魔芋”;解决了魔芋杂交育种的难题,成功地实现了花魔芋与白魔芋的种间杂交;建立了魔芋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进行了魔芋葡甘聚糖的改性研究,使中国魔芋研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刘佩瑛先生在科学研究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中国魔芋种植区划;提出了魔芋间套作模式和防病丰产栽培技术体系;成功地研制出魔芋精粉加工机械,实现了加工设备国产化,开发魔芋加工食品20余种,魔芋已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作物。

在完成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刘佩瑛先生还十分注重深入蔬菜生产第一线,观察总结农民的生产经验及蔬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将其研究成果进行示范推广应用,解决了重庆地区当时生产上普遍发生的春甘蓝抽薹问题;明确了重庆地区大白菜发病的成因及规律,采取综合防病措施,使20世纪60年代初重庆市场上因三大病害而几乎绝迹的大白菜又迅速恢复了生产和供应。70年代至90年代,刘佩瑛先生研究了重庆地区茄果类、蔓生菜豆的落花落果问题,揭示了其形成的机理,提出了相应的栽培防范措施。

刘佩瑛先生从事蔬菜学教育和科学研究60余年,为国家培养了几代蔬菜科技专业人才,科研成果卓著。发表论文120余篇。主编了《中国芥菜》、《魔芋学》专著及《蔬菜研究法》全国统编教材,是《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编委会副主任。参与编写《中国蔬菜栽培学》、《中国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蔬菜作物卷》。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1989年国家教委、农业部、林业部联合授予她“支农、扶贫和为农村生产服务中成绩突出”荣誉证书。1991年被国家科委评为“七五”全国星火科技先进工作者,1993年国家教委、人事部授予她“1993全国优秀教师”奖章。刘佩瑛先生还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农业部及四川省学位评审组成员,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指导委员会及第一届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园艺学科组组长,中国民主同盟第四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五届中央委员、第六届及第七届中央常务委员。曾任中国园艺学会理事会第四届理事及魔芋协会会长。

猜你喜欢

重庆地区魔芋蔬菜
揭开魔芋的健康秘密
1971-2018年重庆地区高温的气候特征
奇怪的蔬菜
蔬菜
魔芋产业化,打开致富新大门
魔芋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乡土文化教学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
重庆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剖析和对策研究
蔬菜也“疯狂”
与毛毛黑怪的追逃战(下)(巨魔芋小学怪传 第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