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旅游地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2012-08-12福建省地质学会

海峡科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遗迹福建旅游

福建省地质学会



福建旅游地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福建省地质学会

旅游地学是介于旅游科学和地球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也是地球科学新兴的分支学科。旅游地学以地球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自然旅游资源和与地学相关的人文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调查、评价地球发展演化历程中所保留下的地质遗迹及与之相关的人文景观的科学性、稀有性、典型性和旅游价值,为发展旅游提供科学依据。本报告回顾了福建旅游地学发展历程和现状、国内外旅游地学发展趋势,提出福建旅游地学发展的思路、建议和对策。

旅游地学 学科 发展 福建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世界对自然遗产关注度的增加,以及中国改革开放和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地学旅游资源是一种可以永续利用的资源的认识在地学界得到广泛认同,地学旅游资源研究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中国地学工作者应用地质学、地理学、旅游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理论和方法,对地学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成因、功能、价值和旅游区规划进行综合研究,使地学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开创了地球科学与旅游相结合的新时代,有力地推动了地球科学、旅游事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1985年,第一届旅游地学研讨会正式提出了新的学科名称——旅游地学。

1 旅游地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

1.1 旅游地学的定义

旅游地学是一门正在发展的介于旅游科学和地质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集地球科学、旅游学和人文科学的原理及相关知识于一体,以地学的原理和方法,调查、研究地质作用所产生的各种地质现象,从中发现具有美学、科学、文化、经济价值,并可供人们旅游的地学景观,进而对其综合评价、开发利用和保护。经过长期实践和不断完善,卢云亭(1993)、陈安泽(2006)将其定义为“旅游地学是地球科学的一个新兴分支学科,它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疗康乐与地球表层物质组成、结构及能量迁移、变化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它包括了地质和地理两种旅游环境。因此,旅游地学又是旅游地质学和旅游地理学两门边缘学科的总称”[1,2]。

1.2 旅游地学的主要任务

旅游地学的任务是运用地球科学的方法,研究各种与旅游有关的自然特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成因、沿革、演变、类型、分布规律及其意义,着重对自然景观作科学的描述与成因探讨;研究地学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利用和保护。其目的是为了科学规划、开发利用自然旅游资源,以满足人们参观、游览和科学普及的需要,推动旅游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3 旅游地学的研究对象

现代旅游产业由旅游主体(旅客)、旅游客体(景观资源)、旅游介体(旅游服务设施等中间环节)3个要素构成,旅游地学以旅游客体——地学旅游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也研究另两个要素中与地学相关的问题。

地质矿产部《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1991)对地学旅游资源定义为:具有旅游价值的地质遗迹和与地质体直接有关的人类活动遗迹,包括旅游资源中的山水名胜、自然风光等自然遗迹,也包括挽近地质历史时期人类形成过程中的人类文化遗址,人类与地质体相互作用和人类开发利用地质环境、地质资源的遗迹以及地质灾害遗迹等。1991年,第六届旅游地学年会将旅游地学研究领域从自然景观扩展到人文景观,将观赏石列入地学旅游资源和旅游商品资源,旅游商品资源还包括矿泉、宝玉石等(陈安泽,2006)[2]。冯天驷(1998)所著《中国地质旅游资源》将地学旅游资源概括为:由地质作用形成的自然旅游资源都可称为地学旅游资源,一部分与地质形体有直接关系的旅游资源也可称为人文旅游资源,如古水利工程、石窟、摩崖石刻、岩画,同时也是国家文物[3]。因而,地学旅游资源按成因或属性可以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前者主要是与地质、地理以及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有关的自然景观;后者是人类在生活、生产和社会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各种生活、文化、艺术、科学、宗教及军事造型等人文景观。

1.3.1地学旅游资源包括的内容

(1)对追索地质历史具有重大科学研究价值以及具有地区性、区域性和国际性对比意义的典型层型(含副层型)、生物化石组合带剖面、岩性岩相建造剖面、地质构造剖面和构造形迹;

(2)对地球演化和生物进化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古人类、古脊椎动物、古无脊椎动物、微体古生物、古植物以及古生物痕迹化石及产地;

(3)具有重要科学研究和观赏价值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丹霞地貌、黄土地貌、雅丹、冰川地貌、花岗岩地貌、火山、石英砂岩奇峰、峰丛和峰林,以及陨石、鸣砂、海岸等地质景观;

(4)具有特殊科学研究和观赏价值的岩石、矿物、宝玉石及典型产地;具有独特医疗、保健作用或科学研究价值的温泉、矿泥、地下水活动遗迹,以及有特殊地质意义的河流、瀑布、湖泊、奇泉;

(5)具有科学研究意义的典型地震遗迹、地裂、塌陷、沉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遗迹;以及其他需要保护的地质遗迹;

(6)与地质体有直接关系的人文景观,包括古城、宫殿、庙宇、古建筑、园林、陵墓、古塔、书院、石窟、摩崖石刻、碑碣、壁画、运河、桥梁、渠堰、大坝、水库、古科学艺术制品及纪念性建筑(遗址)等古建筑和历史文物古迹。

1.3.2地学旅游资源的分类

地学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案较多,下列几种较具代表性[4]: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质古生物遗产景点工作组,于1993年提出的地质遗产类型分类方案,将景观类型分为13大类。

(2)《旅游地学概论》将自然旅游资源分为宇宙旅游资源、大气圈旅游资源、生物圈旅游资源、水圈旅游资源、岩石圈旅游资源5大类,细分为15种类型及更次一级的66个亚类型,地学旅游资源包括其中的岩石圈和水圈旅游资源两大类[2]。

(3)《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将地学旅游资源分为地学景观和水域风光两类。

(4)《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地质矿产部,1991)将地学旅游资源分为35种。

(5)陈安泽(2008)《地质遗产保育与可持续发展论略》之“地质遗产分类方案”,将地学旅游资源分为地质(体、层)剖面、地质构造、古生物、矿物与矿床、地貌景观、水体景观、环境地质遗迹7大类。

(6)冯天驷(1998)在综合资源的形态特征和自然属性的基础上,结合其成因将地学旅游资源分为16类。

1.4 地学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地学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是旅游地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和基础性工作,它为地学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分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地学旅游资源调查是用地学理论及方法查明可供开发利用的地学旅游资源状况,为资源的评价、规划、开发和保护提供基础资料。为查明地学旅游资源现状,主要对下列内容进行调查:①区域内的基础地质概况,即岩石、地层、构造、动力地质作用情况等;②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景观,如河流、瀑布、湖泊、冰川、山川、沟谷、洞穴、潮汐等的分布及状况;③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特征,如区域内地下水动态以及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的特征;④环境地质状况,如岩浆岩地区放射性背景值、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微量元素含量等;⑤具有特色的动物、植物、矿物、岩石等;⑥有益或有害的气候、气象因素;⑦各种有观赏价值的人文景观;⑧综合各种因素所形成的可观赏性和美学特征,以及综合各种因素中的不利因素;⑨位置、距离、交通等因素;⑩当地的经济状况、民俗风情、游客容纳能力、接待条件等以及客源、游客心理等调查。

整理、归纳调查资料,编写地学旅游资源调查报告,将调查成果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在导游手册、导游图件中,使游客在旅游中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提高观赏水平,同时也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科学知识和素质,推动旅游业健康发展[4]。

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等方法,对旅游区地学旅游资源的观赏价值、美学特征、科学价值和开发利用等进行评价,力求做出客观的结论,为旅游区的开发提供科学论证和决策依据,为资源的分级管理提供判别标准。

2 旅游地学研究历史及现状

2.1 国外旅游地学研究历程、现状及成果

国外旅游地学的产生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孕育阶段(20世纪30年代之前)

旅游与地学的结合源远流长。公元前约2世纪,古希腊人拉托色尼,首创“地理学”一词,1750年至1840年地质学开始形成。地理学和地质学的产生,进一步推动了地质旅游活动。通过地质旅行,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居维叶提出了“灾变论”,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的地球探险为其大陆漂移理论收集了大量珍贵资料,为旅游地学的研究迈出了第一步。

(2)初创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

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部分地学者开始研究旅游地学。1933年美国和加拿大均出现了第一篇发表在地学刊物上的旅游论文,分别是《Tourist Towns in the Canadian Rockies》和《Geographic Concep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earch in Canada》。英国相关的研究论文出现在1939年,题为《The Study of Tourism in Britain——A Geography Perspective》。这时期旅游地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它们不是纯粹的学术研究,而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3)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及交通工具的改进,大规模的旅游活动开始出现,标志着“大众旅游(mass tourism)”时代的到来。与此相应的是在各国涌现大量的旅游地学研究组织,积极开展各种学术活动,出版学术著作,创办学术刊物,论文数量剧增,据美国地理学家协会(AAG)统计,1962年~1968年间仅有10篇有关论文,而1969年~1982年为95篇。研究内容和范围更加广泛,除了应用性研究,还开始涉足旅游地学有关理论的研究,促进旅游地学研究在本国和国际间的交流[4]。

这期间,欧美等一些国家除了注重旅游地学研究,亦十分注重地质公园建设。美国于1872年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在其后的100多年中,又建立了57处国家公园,其中绝大多数是以地质、地貌景观为主要内容。美国地质学家利用国家公园向公众普及地球科学知识。1975年由Kendall/Hunt出版社出版了哈利斯(Ann G. Harris)编写的《美国国家公园地质》,书中描述了美国53处国家公园的地质情况,介绍了公园的开发历史及主要的地质地貌景观,将地质地貌景观分为由水平岩层受风化作用形成的景观、溶洞和生物礁、大陆冰川或高山冰川形成的景观、火山地貌和火山活动、复合型山区的地貌和构造五大类,配以大量的图片和各公园游览图。书中还收录了许多关于岩石、地质年代、地层、地质构造、地质动力作用以及各种地质地貌景观形成的图解,是一部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科普读物和普通民众了解地质知识的窗口。该书分别于1977年、1983年、1990年、1997年、1999年再版。

20世纪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建立世界地质公园网络(UNESCO Network of Global Geoparks)的倡议,为地质遗产保护开辟一条新路。世界各国为保护地质遗产,开展地学旅游,纷纷建立地质公园。2000年,欧洲和中国分别建立欧洲地质公园网络(EGN)和中国国家地质公园。2004年2月在巴黎Unesco总部评选出第一批25个世界地质公园,其中欧洲l7个,中国8个。迄今,在亚洲、欧洲、南美洲的18个国家已建立52个世界地质公园。

2.2 国内旅游地学研究历程、现状及成果

2.2.1国内旅游地学研究及现状

中国旅游地学的萌芽可追溯到久远的古代,古人用朴素的地学知识写下不少游记、散文和诗歌,《山海经》、《禹贡》、《管子》、《大唐西域记》等都是中国早期颇具旅游地学色彩的作品。早在欧洲地质旅行之前,著名的明朝地质地理旅行探险家徐霞客(1587~1641),历经30多年艰辛跋涉,行遍华北、华南、东南及西南16省,写下62万字《徐霞客游记》,对火山岩、喀斯特、丹霞地貌的特征、类型和成因作了详细的考察和科学的记述,是我国早期旅游地学专著[4]。

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现代旅游地学研究开始起步,经过地质和地理学者不断探索与实践,旅游地学得以创立和发展。中国现代旅游地学的发展大致经历如下3个阶段:

(1)旅游地学孕育阶段(1978年~1985年)

1979年10月,殷维翰主编的《南京山水地质》出版,对旅游地学的研究起到启发和开导作用。1980年中国地质学会成立科普委员会,同时创办了《地球》杂志,开展大规模的科普活动,为旅游地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85年中国地质学会成立中国旅游地质学研究会,在同年4月召开的旅游地学研讨会上,由陈安泽、李维信首次提出旅游地学(Tourism Geoscience)这一术语,定义为“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与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研究、规划、开发与保护工作服务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5]。

(2)旅游地学创立、成长阶段(1986年~2000年)

在中国旅游地质学研究会带动下,北京、湖北、湖南、山西、四川、浙江、陕西、福建等省市也成立了旅游地学研究分会,不同程度地开展地学旅游资源调查、研究、旅游区划、旅游地质图编制等工作。地矿部地质辞典办公室编辑出版的《地质辞典》(一~五册)(1979~1986)荟萃了旅游地学及相关的词汇。1987年,胡正刚主编的《旅游地学研究与旅游资源开发》出版,1991年,陈安泽、卢云亭主编的《旅游地学概论》出版,这两部书皆对旅游地学的概念作了阐述,创造性地将地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旅游事业,开辟了地球科学(地质学)研究、服务的新领域,为开创中国旅游地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标志着旅游地学学科已初步建立,也是旅游地学在中国作为一门地质学分支学科的开端。1997年,徐泉清、孙志宏主编的《中国旅游地质》出版。1998年冯天驷主编的《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出版。同时,一些研究地方性地学旅游的专著也开始问世,如刘怀仁的《峨眉山地学旅游》于1988年出版,陈建庚编著的《贵州地貌环境与旅游》于2000年8月出版。这时期,旅游与地学相结合正式成为一门新的边缘学科[2,4,5]。

(3)旅游地学开拓、发展阶段(2001年~现在)

旅游地学的成长,为地质公园建立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001年,国土资源部提出建立国家地质公园,保护地质遗迹,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地质公园的建立,为旅游地学理论实践开辟了新的领域。

自2001年3月国土资源部批准第一批国家地质公园和2004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中国第一批世界公园以来,中国已建立24处世界地质公园,182处国家地质公园和80余处省级地质公园。旅游地学理论在地质公园建设中得到充分的实践和应用,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理论体系日臻完善,旅游地学学科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期间,旅游地学相关论著大量涌现,陈安泽等主编《旅游地学的理论与实践》、《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资源开发》专辑1~15集(1988~2010),黄进、彭华主编《丹霞地貌旅游开发论文集》(1992年起已出版1~9集),杨桂华,明庆忠编著的《生态旅游》(2000),卢云亭、王建军编著的《生态旅游学》(2001),吴必虎编著的《区域旅游规划原理》(2001),李烈荣、姜建军主编的《中国地质遗迹资源及其管理》(2002),国土资源部地环司主编的《走进国家地质公园》(2002,2003),彭德成编著的《中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2003),陈安泽、姜建军主编《国家地质公园丛书》(庐山、五大连池、黄山、张家界、泰宁)(2004~2007),国土资源部地环司主编的《第一届世界地质公园巡礼》(2004)、《第一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论文集》(2004)、《第三届国际地质公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09)等专著陆续问世。此外,尚有大量旅游地学论文发表[2]。

2.2.2国内旅游地学研究主要成果

旅游地学在中国是一门年轻的学科,30年来经旅游地学工作者不懈努力,旅游地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渐趋成熟、成果丰硕(成绩斐然),集中体现在如下方面:

(1)确立了旅游地学理论体系及研究对象,构建了旅游地学研究的基本框架;

(2)建立旅游地学资源分类体系;

(3)完善了地学旅游资源的调查方法,调查工作程序、内容和遵循的原则,划分了调查工作阶段和调查的重点区域;

(4)加深对地学旅游资源特性的认识,探讨了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异特性和景观组合性。提出自然景观资源与矿产资源具有相同属性,是地质资源的一部分;

(5)建立地学旅游资源评价体系;

(6)建立地学旅游区划和规划体系;

(7)进行旅游资源及其环境保护研究,提出地学生态旅游的概念和控制发展污染环境的旅游项目的意见;

(8)进行人文旅游资源的地学机制研究,从地学角度研究人文旅游资源形成、开发机制;

(9)进行地质公园建设基本理论和工作方法研究,制定了地质公园评审标准、综合调查、总体规划提纲、申报工作程序、申报材料内容及要求、揭碑开园要求、日常管理、导游培训、导游读物编制等一整套地质公园建设工作方案[2]。

2.3 福建旅游地学研究历史及现状

2.3.1福建旅游地学研究历史

福建旅游地学研究大致经历如下3个阶段:

1)风景区建设及旅游资源调查阶段(1985年~1990年)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福建旅游事业的兴起,开始了为配合旅游风景区建设的旅游风景资源调查。1985年福建省地质学会在福州召开首届旅游地学交流会,为福建地学与旅游工作者首次共同探讨发展福建旅游事业。福建地质学校、福建省地质学会、中山大学地理系、南京大学地理系、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等教学与科研部门对武夷山、泰宁大金湖、连城冠豸山、永安桃源洞、永安鳞隐石林、将乐玉华洞、平潭海坛岛、永泰方广岩、福鼎太姥山、莆田九鲤湖、仙游麦斜岩等地的丹霞地貌、喀斯特(岩溶)地貌、花岗岩地貌和海蚀地貌的成因类型进行调查研究。

1987年,在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的带动下,福建省地质学会旅游地学研究会成立,积极开展旅游地学理论研究和福建主要地学旅游资源调查。1990年,林斯扩、余煦明主编的《福建省旅游地质图》、《福建省旅游地质图说明书》出版;1992年,福建省地质学会旅游地学研究会在沙县召开《福建省旅游地学资源研讨会》。1993年福建省地质学会、旅游地学研究会主编的《福建省旅游地质资源开发探讨》论文集出版[6,7]。

福建省地矿局在开展福州、厦门等地的城市地质调查中,增加了地学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

这一时期的工作开创了福建地学旅游资源调查的先河,为后续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基础资料。

2)局部区域性旅游地学资源普查阶段(1990年~2000年)

20世纪90年代,国土资源部正式要求各省在新开展的1∶50 000、1∶250 000区域地质调查中增设旅游地质调查项目,地学旅游资源调查遂成为区域地质调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福建省区域地质调查队、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在区域地质调查中应用旅游地学理论,积极开展旅游地质专题调查,对测区地质遗迹、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许多新的地质遗迹、地貌景观等地学旅游资源,成果以“旅游地质”章节编入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并以论文发表。

此阶段,既是局部区域性旅游地学资源普查,也是旅游地学理论在福建的应用和实践阶段。

3)旅游地学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

2000年,国土资源部发出《关于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的通知》,正式启动了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工程,福建由此展开以建设地质公园为目标的地学旅游资源(地质遗迹)调查和地质公园建设工作。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福建省地质工程勘察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以及福建师范大学等科研、教学、生产部门积极参与地质遗迹调查和地质公园建设,多部门、多学科共同努力,使得福建旅游地学学科研究得以迅猛发展。

结合申报世界、国家和省级地质公园,各调查单位对漳浦牛头山(南碇岛、林进屿)、泰宁大金湖、晋江深沪湾、福鼎太姥山、宁化天鹅洞、永安桃源洞—鳞隐石林、德化石牛山、屏南白水洋、福安白云山、连城冠豸山等地的地质遗迹类型、成因、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进行详细的综合调查研究,发掘地质遗迹的科学性、稀有性、典型性及观赏性(美学价值),取得了丰硕成果,使福建的旅游地学在实践中不断得到补充、完善和提高。

2.3.2福建旅游地学研究现状

随着地质公园申报工作的开展,福建旅游地学理论研究,尤其是地貌景观的研究取得显著进展,但旅游地学理论深层次研究和应用方面尚存一些差距。

福建地质遗迹众多,除了近几年已经申报或正在申报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的地区开展较全面、系统的地质遗迹调查和研究外(总面积不足2 000 km2),大部分地区的地质遗迹、矿业遗迹尚未开展全面、系统的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福建旅游地学的学科发展。

3 福建旅游地学研究的主要成果

3.1 福建旅游地学研究成果

3.1.1福建丹霞地貌分类、发育与演化研究

福建省在白垩纪红层盆地里发育了由上白垩统崇安组厚层、巨厚层紫红色砾岩、砂砾岩组成的丹霞地貌,研究者通过对泰宁大金湖、连城冠豸山及永安桃源洞等地丹霞地貌的研究,系统总结了丹霞地貌分类、发育与演化规律,确定泰宁大金湖以发育石堡、石墙、石柱、峰丛等正地貌和线谷、巷谷、峡谷、深切峡谷曲流等负地貌为明显特征,属山原—峡谷型青年期丹霞地貌[8];连城冠豸山以发育规模宏大的墙峰、石墙组成的峰丛最具特色,属单斜式峰丛—峡谷型中年早期丹霞地貌[9]。

泰宁“青年期丹霞地貌”的确定、丹霞地貌“线谷”的命名以及丹霞洞穴分类及成因研究[10],极大地提高了福建丹霞地貌研究程度,丰富和完善了丹霞地貌演化理论,为泰宁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以及与华南六省(贵州、湖南、广东、江西、淅江)联合申报中国丹霞地貌世界自然遗产奠定了基础。

3.1.2泰宁丹霞洞穴成因类型研究

泰宁丹霞洞穴十分发育,堪称“丹霞洞穴博物馆”,构成独具特色的丹霞地貌景观,是研究丹霞洞穴不可多得的理想场所。经研究,泰宁的丹霞洞穴可分为大型单体洞、洞穴群、蜂窝状洞穴、凹槽、岩槽等类型。丹霞洞穴的形成是构造、岩性和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节理、裂隙是主要构造因素;含钙质厚层、巨厚层砾砂岩、砂岩及粉砂岩夹层是形成洞穴的主要岩性特征;风化剥落、流水侧蚀及其水流侵蚀、重力崩塌是形成洞穴的主要外动力作用。丹霞洞穴成因类型研究既有助于了解泰宁丹霞地貌发展与演化,完善丹霞地貌理论,亦进一步提高泰宁世界地质公园科学内涵和开发丹霞洞穴旅游资源[10]。

3.1.3屏南白水洋平底基岩河床及流水侵蚀地貌研究

经过对誉为“天下绝景,宇宙之谜”的屏南白水洋调查,发现了多处流水侵蚀形成的侵蚀阶地、基座阶地、水蚀波痕、水蚀凹槽、壶穴、流水侧蚀水平凹洞、弧形岸壁、波状崖壁、水蚀平台等流水侵蚀微地貌,研究结果认为白水洋是由岩性、构造等多因素控制,经流水长期侵蚀形成的平底基岩河床。构成白水洋河床的基岩为潜正长斑岩体,挽近时期白水洋一带处于构造活动相对稳定时期,流水侵蚀以拓展岸壁的侧蚀作用为主,经流水长期侵蚀、侧蚀,将河谷拓展成宽阔平展的平底基岩河床(浅水广场),对白水洋地貌成因做出较为符合地貌现象的地学解释,丰富了河床流水侵蚀地貌理论,为屏南白水洋申报国家地质公园提供理论依据[11]。

3.1.4德化石牛山“水蚀花岗岩石蛋地貌”研究

石牛山水蚀花岗岩石蛋地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花岗岩石蛋地貌,以石蛋表面发育垂直流水石脊与石槽、水平石槽、石臼、石盆、石穴等流水侵蚀微地貌为特征。水蚀花岗岩石蛋是石牛山组中粗粒钾长花岗斑岩在多雾、多雨的特殊气候条件下,经长期风化剥蚀和大气降水侵蚀而形成。石蛋顶面及侧面坡角的陡缓,形成不同的水动力条件及流水侵蚀作用强弱差异,产生不同的侵蚀作用,形成形态各异的流水侵蚀微地貌景观[12]。水蚀花岗岩石蛋地貌的确定,为花岗岩石蛋地貌增添新类型,补充了花岗岩石蛋地貌理论。这些理论也为德化石牛山成功申报国家地质公园奠定了基础。

3.1.5福安白云山河床侵蚀地貌成因类型及壶穴发育、演化研究

福安白云山蟾溪、龙亭溪、长洋溪发育于洪水线之下基岩河床上大小不同、深浅不一的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状臼形凹坑和弧壁凹槽,是中更新世以来流水长期侵蚀形成的各类河床壶穴构成的河床侵蚀地貌。根据壶穴发育位置、形态和水动力条件,阐述了壶穴分类、形成机制及发育演化,总结出单体壶穴由雏形向盆状、缸状、瓮状壶穴,直至穿壁壶穴、残壁壶穴的发展与消亡演化过程,套叠壶穴、联通壶穴、聚合壶穴、串珠壶穴至流水冲蚀沟槽(壶沟)的复合壶穴发育演化,以及河床由单一壶穴期、复合壶穴期、槽状壶穴期、槽状河床期至岛状河床期演化的5个发育阶段。首次系统地建立起壶穴发展序列及其与河床演化关系的理论,为福安白云山申报国家地质公园和联合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以及福建第四纪古气候、古环境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13]。

3.1.6福鼎太姥山晶洞花岗岩山岳地貌分类及成因研究

福鼎太姥山为发育在环太平洋中、新生代巨型构造—岩浆带、东南沿海低山丘陵区,由燕山晚期深源浅成A型晶洞碱长花岗岩,在岩性和构造控制下经风化剥蚀和流水侵蚀形成密集型石柱群和石蛋组成石柱簇峰丛—石蛋地貌,以发育石柱簇和石蛋为显著特征,是发育至壮年早期的花岗岩山岳地貌,命名为花岗岩“峰丛—石蛋地貌”。太姥山“峰丛—石蛋地貌”的确定,为花岗岩山岳地貌增添新的类型,丰富了花岗岩山岳(侵蚀)地貌理论[14]。

3.1.7地学旅游资源评价

在地学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应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对所调查的漳州滨海古火山、泰宁大金湖、晋江深沪湾、福鼎太姥山、宁化天鹅洞、屏南白水洋、德化石牛山、永安桃源洞、连城冠豸山、福安白云山等地的地学旅游资源(地质遗迹)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观赏价值)、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景区的地理位置与其它资源的共生性、交通条件、开发条件、景区资源容量条件和客源市场条件等进行了客观、科学的评价,为旅游区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3.1.8地质公园规划编制

根据地质公园地学旅游资源特征,详细编制地质公园规划,圈定地质公园边界,划分地质遗迹保护区,精心规划地学科考旅游路线,使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得到有效的保护,地质景观得到充分利用,为地质公园发展指明目标[15]。其中,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寨下大峡谷以其丰富的地学旅游景观,内容丰富、通行便捷的地学旅游线路[16],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派往泰宁实地考察的专家誉为世界地质公园样板景区。

上述旅游地学的资源调查、研究评价成果,充分发掘了福建境内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科学内涵。新发现的泰宁寨下大峡谷、九龙潭红石沟等一批可供开发利用的地学旅游资源,为地质公园增添新的活力。

3.2 福建旅游地学论著

林斯扩、余煦明(福建地质学校),陈大方、林为源(福建省地质学会),黄进、彭华(中山大学地理系),包浩生、刘振中(南京大学地理系),雍万里、王绍鸿(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福建省地质矿产开发局、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福建省地质工程勘察院等教学、科研和生产单位的专家、学者长期以来积极参与福建旅游地学研究,对福建旅游地学资源做了大量详细的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丰硕成果,撰写大量旅游地学专著。

其中,福建省地质学会、旅游地学研究会编著发表《福建省旅游地质资源开发探讨》论文集(1993),详细介绍了福建省的地学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对策;福建地质学校《“旅游地学”考察散记》、《八闽四大景观》(1985~1987)对福建大金湖、桃源洞和冠豸山丹霞地貌、太姥山和九鲤湖花岗岩地貌、玉华洞岩溶地貌、平潭岛海蚀地貌进行详尽论述;陈及霖编著的《福建旅游地理》,详细论述了福建旅游地理(1990);林文盘主编《福建平潭旅游资源开发文集》(1994),全面地介绍了平潭旅游资源及旅游开发对策;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编写的《1∶50 000高苏坂幅、星村幅旅游地质调查报告》(2003)详细调查和总结了武夷山丹霞地貌及花岗岩地貌景观资源,为武夷山开发丹霞地貌旅游资源提供了基础资料;高天钧等(2004)编著出版的《福建泰宁盆地地质构造与丹霞地貌的研究》论文集,集泰宁白垩纪红层盆地地质、地貌、地学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成果之大成,为泰宁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以及中国南方丹霞地貌世界自然遗产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梁诗经、陈宁璋(2006)编著的地质公园科学导游丛书《中国国家地质公园——泰宁》,成为全国继庐山、五大连池、黄山、张家界之后问世的第五卷国家地质公园丛书[17];叶笃盛(2010)编著的《鬼斧神工话福州》[18],详细地介绍了福州地区地学旅游资源及80余处风景名胜景点的成因,是一本内容丰富的地学旅游导游手册。此外,据不完全统计,还有百余篇旅游地学论文发表于《福建地质》等各种专业期刊及旅游地学论文集中。

这些论著极大地丰富了福建旅游地学学科理论,对福建旅游地学学科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3.3 福建旅游地学学术交流活动

福建旅游地学学术交流活动频繁。以福建省地质学会为依托,在每年召开的地质学会年会及“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会议,都广泛征集有关旅游地学的论文参会交流。

在福建召开的旅游地学专业研讨会有:2001年11月在漳浦召开旅游地学研究会学术年会;全国丹霞地貌与旅游研究会于2003年在泰宁召开“第七届丹霞地貌与旅游研讨会”;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先后与福建省国土资源厅联合举办,于2007年9月在泰宁召开“全国旅游地学第22届年会暨泰宁旅游战略研讨会”,2009年10月在屏南白水洋召开“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4届年会暨白水洋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发展研讨会”。福建省地质学会于2009年11月在福州大学召开“福安白云山石臼成因研讨会”,就社会大众关注的福安白云山石臼(壶穴)成因展开广泛讨论。

这些活动极大地活跃了福建旅游地学学术氛围,推动福建旅游地学发展,并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旅游地学工作者。

4 福建地质公园的建立

自2000年5月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地质公园后,福建的地质公园、矿山公园建设和地质遗迹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经国土资源部审查、批准,福建已先后建立了2个世界地质公园、10个国家地质公园和2个国家矿山公园,以及清流温泉、平和灵通山、政和佛子岩等省级地质公园。其中:

由福建省地矿局调查申报的“漳州滨海古火山国家地质公园”于2000年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

由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调查申报的“泰宁大金湖国家地质公园”于2001年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

由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调查申报的“晋江深沪湾古森林国家地质公园”、“福鼎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由福建省地质工程勘察院调查申报的“宁化天鹅洞群国家地质公园”于2003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

由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调查申报的“德化石牛山国家地质公园”、“屏南白水洋国家地质公园”,福建省地质工程勘察院调查申报的“永安桃源洞-鳞隐石林国家地质公园”于2005年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

由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调查申报的“泰宁世界地质公园”于2005年2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组织批准建立;

由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调查申报的“福州寿山国家矿山公园”、福建省地质工程勘察院调查申报的“上杭紫金山国家矿山公园”于2005年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

由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调查申报的“连城冠豸山国家地质公园”、“福安白云山国家地质公园”于2009年8月经国土资源部批准获得国家地质公园资格,前者于2011年4月揭碑开园;

由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调查申报的“宁德世界地质公园”于2010年10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组织批准成立。

这些地质公园、矿山公园内的地质遗迹、矿山遗迹独特,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典型性和可观赏性,集中展示了福建山川地质、地理的精华和特点,可供开展地学科考、科学普及旅游观光,形成一类专门的旅游产品。福建旅游产品因此更加丰富多彩,更富有科学内涵。

随着国家地质公园、矿山公园的建立,公园区各类地质遗迹得到有效的保护,地质遗迹丰富的科学内涵得到较全面的发掘和体现,风景区成为向社会大众普及地学知识的大课堂,寓教于游、寓教于乐,变传统的单纯观景旅游为地学科学旅游,既提高旅游品位,又吸引大量游客,极大地促进了旅游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

5 国内外旅游地学发展分析

5.1 国外旅游地学发展趋势

“保护地质遗产、提高地质遗产价值和通过科研、科普教育和地质旅游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建立的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正在不断地扩大;利用地质遗迹开展科普活动在欧洲地质公园网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国外旅游地学的发展将围绕保护地质遗迹(地质自然遗产)、建设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开展地学科学知识普及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

5.2 国内旅游地学发展趋势

中国旅游地学已走过30年的历程,旅游地学学科理论在广泛的实践和应用中开拓、发展,理论体系日趋成熟和完善。

在今后的发展中,地学旅游资源的调查研究将会更加深入,特别是地貌景观成因研究将逐步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发展,第四纪地质将在这个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旅游地学将不断扩大研究范畴,除旅游地质学、旅游地理学外,将逐步开展旅游美学、生态旅游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在旅游地学的应用研究。

保护生态环境,开展以保护环境为核心的生态旅游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和推崇,也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因此旅游地学与生态学的结合也是将来发展的方向。

做好地学知识的科普工作,是旅游地学研究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向社会大众普及地球科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将是旅游地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旅游地学研究的方法技术和手段将日益现代化,调查研究和成果展示中的“3S”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将广泛应用。

旅游地学研究将日益国际化,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将是中国旅游地学走向世界的桥梁。

6 福建旅游地学发展存在的问题

6.1 基础理论研究范围局限、深度不够

福建虽然早在1987年成立旅游地学研究会,早期也开展了相应的旅游地学研究工作,但由于地学界长期忽视非生产过程的研究,多数学者认为旅游现象不是地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因此,仅少数人尽力为之。2000年以后,随着国家地质公园申报工作的开展,福建旅游地学理论研究得以复苏,但工作方法上侧重于旅游地质学理论的应用,在地质遗迹调查和评价中采用以描述性分析为主的定性研究,对地质遗迹、地貌景观进行描述性论述,定量研究较少,亦缺乏对旅游生态学、旅游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学等相关理论的应用和研究。

6.2 地学旅游资源(地质遗迹)调查区域局限

福建已开展地质遗迹专项调查、评价工作的区域局限,总面积不足2 000 km2,不及全省国土面积(121 300 km2)的2%,全省地学旅游资源(地质遗迹)的分布状况、数量、规模、等级、成因等面貌依然不清,难以系统地建立全省地质遗迹保护名录。

以往地质工作中发现的地质遗迹线索缺乏实地调查验证,诸如将乐玉华洞、龙岩龙崆峒、武夷山、永泰青云山、天门山、姬岩、方广岩、闽侯十八重溪,霞浦东冲半岛、宁德三都澳、平潭海坛岛、厦门鼓浪屿、东山岛等许多已知的重要地质遗迹分布区,尚未开展系统的地质遗迹专项调查与评价,其丰富的地球科学内涵、地学旅游价值和潜在的旅游经济价值未得到充分发掘和利用。

地学旅游资源(地质遗迹)调查区域的局限性,制约了福建地质遗迹保护和旅游地学的发展。

6.3 保护地质遗迹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全省对地质遗迹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社会公众对地质遗迹的科学价值和保护意义认识不清、重视不够,由于过度开发和管理体制落后,一些珍贵的地质遗迹、生态旅游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6.4 从事旅游地学的人才不足

目前福建全省专职或兼职从事旅游地学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仅数十人,各个地质公园中基本没有具备旅游地学专业知识的研究人员和管理人才,福建旅游地学发展及地质公园建设面临人才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

6.5 地质公园对科研重视不够(经费投入不足)

地质公园的特殊地质条件,使之拥有独特的地质遗迹和地貌景观,在旅游地质学所涉及范畴的地史学、地层学、古生物学、岩石学、构造学、沉积学、水文地质学、地貌学、地质美学、地质遗迹保护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为此,国家每年下拨给地质公园用于地质遗迹保护、科学研究、科学普及、科研成果转化以及基础建设的资金多达数亿元,分配到福建的也有近千万元。但迄今为止,省内地质公园重开发、轻研究的现象普遍存在,大部分地质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科研工作严重滞后,有些则处于空白状态。

6.6 地质公园导游员地学知识贫乏

地质公园是以地质遗迹为主体的科学的公园,导游员是游客了解地学知识的重要桥梁。由于导游员自身地学知识贫乏,对地质遗迹、地貌景观的成因知其然,不知所以然,或知之甚少,难以向游客系统解说地质遗迹的科学意义及其价值,使其认识地质遗迹的科学内涵,体验地质公园科学之旅。

6.7 地质博物馆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科普作用

福建的地质公园都建有规模不等、但内容丰富的地质博物馆,利用图件、文字、照片、模型、实物标本、影视多媒体及信息系统等多种形式,详细介绍地质公园的地质概况、地质发展史、地质遗迹资源、地貌景观、生态环境以及人文景观,成为向游客宣传科学知识、保护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的教育基地。但是在实际运作中,有的地质公园不重视发挥其应有的科普作用,不关心游客是否参观地质博物馆,也不积极主动与当地学校联系策划开展以地学科普为主题的夏令营、冬令营,或与高等院校联系建立旅游地学教学实习基地。

7 福建发展旅游地学的几点建议和对策措施

7.1 加强旅游地学基础理论研究,完善学科体系

旅游地学创立以来,福建致力于旅游地学发展的专家、学者作了大量的工作。尤其自2000年以来,旅游地学研究与地质公园建设相结合,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均取得卓著成效,极大地促进学科发展。

福建旅游资源丰富、类型独特、山清水秀、风光优美,应充分发挥其优势,在旅游地学基础理论研究中重视结合福建地学旅游资源的特点,扩大研究范畴,加强旅游地质学、旅游地理学的研究;促进旅游地学与旅游景观学、旅游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和应用;加强生态旅游学的研究,处理好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探索发展以保护环境为核心的生态旅游。做好旅游地学研究与自然风景、地质景观的评价、开发、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总之,旅游地学研究领域广泛,要不断探索与研究,完善旅游地学理论体系,使之真正成为融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学体系。

7.2 系统开展区域地学旅游资源调查、研究和评价

珍贵的地质遗迹是了解地球历史,进行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一种可以永续利用的资源,它的开发利用将有力地促进地球科学、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往由于对地质遗迹的资源性质认识不足,在开展区域地质调查等区域性地质工作时对地质遗迹重视不够,工作精度达不到评价要求。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把海西经济区建成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为此,系统地开展福建全省范围内区域性地学旅游资源调查,研究地质遗迹的科学内涵及地学旅游价值,对地质遗迹的价值(科学性、典型性、稀有性、系统性、完整性,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出正确评价,指导地质公园、矿山公园申报和建设,是实现“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突出‘海峡旅游’主题,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这一宏伟目标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7.3 加强风景名胜区及地质公园科学研究,发掘科学内涵,引导科学旅游

地质公园所拥有的独特地质遗迹,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地质公园应从公园的旅游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设立科研专项基金,确保公园科研工作的实施,认真开展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专项调查、研究与评价,提高科学研究能力,挖掘地质公园科学内涵。可从如下几方面设题、立项和研究:①地学旅游资源的地质、地理和地貌背景分析、研究及其与世界范围内同类型资源的对比;②地学旅游资源(地质遗迹、地貌景观)类型和学科分类;③典型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科学价值与意义研究;④构成地质遗迹的地质体地质特征(包括地层、岩性、构造、地质时代、地质演化历史)研究;⑤地质景观的成因、演化、形成时代及形态学和美学特性研究;⑥与世界范围内同类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的地质特征、成因、演化、形态学和美学特性分析对比研究;⑦拟用以开展地学科普的景观特征及其价值研究,地学科普旅游线路的通行、观赏和考察条件评价;⑧地学旅游资源评价、保护与利用研究;⑨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地质公园解说系统、地学旅游导游词编写、地质公园信息化建设等地质公园管理研究等[19]。

因此,地质公园应邀请相关学科专家和研究机构到公园考察,选择专题开展科研和学术活动,充分挖掘地质遗迹的科学内涵,提升公园的科普教育功能。

7.4 探索和改进地质公园展示、解说系统的建设,加强旅游地学知识普及

7.4.1加强地质公园博物馆建设

地质公园博物馆是地质公园功能独特的科普教育基地,应加强地质公园博物馆建设,补充、完善博物馆展示与陈列标本和解说内容,采集、更新已风化或损坏的化石、岩石、矿物标本。定期开展地质公园相关地质遗迹(地质、地理、生物、人文历史等)专题科普讲座,发挥其科普和教育功能。

7.4.2加强景区景点说明牌建设

地质公园景区(点)说明牌是地质公园营造科学氛围、保护地质遗迹、开展科学普及的重要方式和显著特色。说明牌是地质公园的无声导游,通过文字简练、通俗易懂的解说,变抽象为具体,化神秘于普及,让游客在游山玩水中领悟复杂的地质作用,了解地质遗迹成因及其科学性,增加地学知识,提高地质遗迹保护意识和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地质公园应加强景区、景点说明牌建设,合理规划、精心设计的说明牌能够体现出地质公园的独特魅力,提高公园的科学内涵和旅游品位。

7.4.3编制导游词和科普宣传材料

编制导游词和科普宣传系列材料,如地质公园丛书、地质公园导游图、地学旅游导游手册、导游解说词、科普画册及相关书籍,系统介绍地质公园科学内涵,能为地质公园起到良好的科普和宣传作用。地质公园应加强导游材料和科普宣传材料的编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及其科学内涵,使景区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专业和不同文化层次游客的需要,增加地质公园的科学性和旅游品位,让游客体验富有科学韵味的旅游乐趣。

7.4.4加强导游人员培训

加强对风景区、地质公园导游员的地学知识培训,使其掌握必要的地学知识和地质遗迹科学内涵,以发挥与游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导游员的讲解,让游客了解地貌景观成因,增加地球科学知识。

7.4.5加强旅游地学人才培养

加强旅游地学人才培养,要注重培养有志于旅游地学研究的年轻地学工作者和既有地学专业知识又有旅游学知识的旅游地学管理人才,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

8 福建旅游地学学科发展展望

旅游地学是根植于中国大地,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萌芽、成长的一门以地球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地质遗迹、地貌景观和人文景观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地学旅游,服务于旅游业的地质学新兴分支学科,也是一门正在发展的新学科。

福建省人民政府在闽政办(2011)9号文《加强广义地质工作通知》中提出,开展福建地质遗迹、旅游地质资源调查,通过对可观察现代地质作用过程和有地质意义的地貌区和风景区的调查,深入研究典型地层剖面、典型化石产地,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岩石、矿物、地质构造和矿产产地,具有特殊的医疗、科普价值的地质现象以及其他地质景观。运用地质理论分析解释地质遗迹、地质景观的成因、演变及发展,编制地学导游词,建立地质遗迹、地质旅游资源数据库,编制旅游地质资源开发规划。指导地质公园建设,进一步推动我省旅游业发展,提升科学品位。

加强福建旅游地学研究,有利于提高现代旅游的层次,提升景区旅游吸引力,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为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建设提供技术保障。福建旅游地学学科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1] 卢云亭.旅游地学的创立、发展和研究趋势[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3,9(3):37-41.

[2] 陈安泽.开拓创新旅游地学20年——为纪念旅游地学研究会20周年而作[J].旅游学刊,2006,21(4):77-83.

[3] 冯天驷.中国地质旅游资源[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8.

[4] 叶张煌,郭福生,花明,等.旅游地学的研究概述[J].华东地质学院学报,2003,26(1):54-59.

[5] 陈安泽.旅游地学十年——为旅游地学研究会成立十周年作[J].旅游学刊,1996,11(2):58-61.

[6] 林斯扩,余煦明.福建省旅游地质图[Z].福州:福建省地图出版社,1990 .

[7] 福建省地质学会,旅游地学研究会.福建省旅游地质资源开发探讨[M].福州:福建省地图出版社,1993.

[8] 梁诗经,文斐成,陈润生,等.泰宁丹霞地貌特征及成因研究[A]//高天钧,等. 福建泰宁盆地地质构造与丹霞地貌的研究[M].福州:福建省地图出版社,2004.

[9] 梁诗经.福建冠豸山丹霞地貌及特征[J].福建地质,2011,30(1):46-54.

[10] 梁诗经,文斐成,陈斯盾.福建泰宁丹霞地貌中的洞穴类型及成因浅析[J].福建地质,2008,27(3):296-307.

[11] 梁诗经,文斐成,陈斯盾,等.福建屏南白水洋地貌特征及成因浅析[J].福建地质,2007,26(1):1-11.

[12] 梁诗经,文斐成,陈斯盾,等.福建石牛山水蚀花岗岩石蛋地貌特征及成因研究[J].福建地质,2006,25(2):65-74.

[13] 梁诗经.福建福安白云山河床侵蚀微地貌特征及成因浅析[J].福建地质,2009,28(3):213-227.

[14] 梁诗经,文斐成.福建太姥山晶洞碱长花岗岩地貌特征[J].福建地质,2010,29(4):334-346.

[15] 林亨才,文斐成,陈斯盾,等.泰宁地质公园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A]//高天钧,等.福建泰宁盆地地质构造与丹霞地貌的研究[M].福州:福建省地图出版社,2004.

[16] 陈润生,梁诗经,文斐成,等.泰宁寨下金龙谷丹霞峡谷地学旅游资源[A]//高天钧,等. 福建泰宁盆地地质构造与丹霞地貌的研究[M].福州:福建省地图出版社,2004.

[17] 梁诗经,陈宁璋.中国国家地质公园——泰宁[M].上海: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华地图学社,2006.

[18] 叶笃盛.鬼斧神工话福州[M].福州:福建省地图出版社,2010.

[19] 陈文光.论地质公园的科普教育功能[A]//姜建军,赵逊,陈安泽. 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建设——旅游地学论文集第十三集[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课题组成员:

1、梁诗经 ,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本报告第一执笔人;

2、文斐成,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3、林为源,福建省地质学会,高级工程师;

4、赖荣福,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5、兰 莎,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助理工程师;

6、毛凌云,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工程师;

7、魏 勇,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工程师;

8、胡祚林,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工程师。

猜你喜欢

遗迹福建旅游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韩信在淮安的遗迹
那个梦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惊艳!可可托海的地震遗迹
方外观遗迹旧照
旅游
福建医改新在哪?
天下第一道秦直道:石门关遗迹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