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2012-08-12福建省林学会森林保护专业委员会

海峡科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森林保护福建省林业

福建省林学会森林保护专业委员会



福建省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福建省林学会森林保护专业委员会

长期以来,福建省森林保护学科在维护区域林业持续健康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新世纪国家林业发展需求的转变,森林保护学科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推进福建省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更好地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福建林业持续健康发展服务,福建省林学会森林保护专业委员会组织省内学科成员,在广泛调查、文献研究和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共同撰写完成了本报告。报告回顾总结福建省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现状,结合国情和省情,深入分析了学科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学科下一步发展的思路、目标、发展方向和应对策略。

福建省 森林保护 学科发展

0 引言

森林保护学是以保障林业植物健康和森林生态安全为目标,研究病、虫、草、鼠等林业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发生危害与灾变规律及其防治理论和防治技术的学科,属于林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分支学科,主要由森林病理学、森林昆虫学、病原真菌学、病原细菌学、病毒学、植物化学保护、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学和林业植物检疫学等多学科组成的综合性学科;并与基础学科的数理统计、生物学、植物学、树木学、森林生态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植物遗传学、气候学、森林土壤学、森林培育学、育种学、园林植物学等学科密切相关。森林保护学的功能主要是预防和持续控制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减少灾害损失,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促进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森保工作范畴主要是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监测预警、检疫御灾、科学防控、外来有害生物风险管理、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应急处置等。福建省涉及森林保护学科的部门主要有:省、市、县(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和福建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众所周知,森林是地球上最庞大、最复杂和最多样的陆地生态系统,是维护生态安全的保障,对人类生存发展具有其它生态系统所无法替代的功能;森林是重要而独特的战略资源,具有可再生性、多样性、多功能性,承载着潜力巨大的生态产业、可循环的林产工业、内容丰富的生物产业;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碳储库,减少森林损毁、增加森林资源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但中国是一个少林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国家,据统计,截至2008年,我国森林面积1.9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0.36%,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排在世界第139 位;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人均森林蓄积量10.151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7;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85.88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8%,平均胸径仅13.3厘米,人工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仅49.01立方米;且我国现有宜林地质量好的仅占13%,质量差的占52%。同时,还是一个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频发、受害严重的国家。据统计,近20多年来我国每年发生的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面积都超过870万hm2,造成木材生长量损失1700多万m3,经济损失达880亿元。林业生物灾害已成为制约我国森林资源增长、影响生态安全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实现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有效控制充分体现了国家的长期重大目标需求,“综合、高效、持久、安全的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等内容被列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中重点领域的优先主题,推进森林保护学科发展是保护森林资源、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进步的客观需要,是实现我国力争至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m3目标的现实需要,也是我国现代林业科学发展和林业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

福建省是我国的林业大省,也是我国南方的重点林区和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具有丰富多样的森林资源和多彩斑斓的自然景观,素有“我国南方绿色宝库”和“海峡西岸绿色明珠”之称。据国家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统计,全省森林面积76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3.10%,列全国第一位;活立木总蓄积量5.32亿m3,列全国第七位;竹林面积99.3万公顷,毛竹总株数19.73亿株,均列全国第一位;人工林保存面积359.2万公顷,人工林蓄积量1.96亿m3,分别列全国第五位和第一位;商品木竹、人造板、纸浆、家具、松香等主要林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2010年全省林业总产值达680亿元,居全国第二位。因此,无论是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还是林业经济产出,福建省在我国都具有突出的地位。但是,自有历史记载以来,福建省始终是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的频发区域,近10年全省林业有害生物年均发生面积达30万hm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亿元以上,成为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较严重的地区之一。

近些年来,由于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不科学的森林经营方式等影响,林业有害生物不论是种类还是发生面积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由于我省地处祖国东南沿海的特殊地理位置和作为对外开放较早的沿海省份,外向型经济发达、对外经贸和人员往来非常频繁,加上近年来中央大力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我省经济、社会呈跨越发展态势,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交通和电力、通信等基础基础设施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建设,但也伴随着各种建设设备与生产资料的大量调运,尤其是大量花卉、林木等种苗的大量引进和随着各种机械设备等而携带的大量木质包装材料的调进,外来有害生物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举入侵我省,据不完全调查统计,2001年以来,已有松材线虫病、松突圆蚧、加拿大一枝黄花、红棕象甲、椰心叶甲、桉树枝瘿姬小蜂、刺桐姬小蜂、水椰八角铁甲、微甘菊、扶桑绵粉蚧、红火蚁等10多种重大危险性有害生物入侵我省,其中松材线虫病、松突圆蚧、红棕象甲、桉树枝瘿姬小蜂等已在我省大面积发生,且造成严重危害,年发生面积已超过我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总面积的50%,成为威胁全省森林资源、国土生态和经济安全的重要因素。在这一背景下,我省森林保护学科的地位日益突出,但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为满足福建省现代林业发展的需求,推进福建省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更好地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福建省林业持续健康发展服务,福建省林学会森林保护专业委员会组织了一批专家,在广泛调查、文献研究和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完成了《福建省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研究报告》。报告客观、全面地回顾总结了我省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现状,结合我国国情和我省省情,深入分析了学科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学科下一步发展的思路、目标、发展方向和应对策略。

1 福建省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现状

1.1 人才培养现状

福建省森林保护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依托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原福建林学院林学系)和福建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进行。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经过7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建立了多层次、多方位的森林保护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早在1980年,原福建林学院林学系开始招收第一批“森林保护专门化”本科生,1983年正式设立森林保护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1984年挂靠经济林专业开始招收森林保护方向硕士研究生,1993年正式获得森林保护硕士学位授予权,招收森林昆虫学、森林病理学方向硕士研究生,2000年增设森林植物检疫研究方向,2005年获得森林保护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开始招收森林昆虫、森林病理和森林植物检疫方向博士生。近30多年来,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累计为我省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各层次森林保护专业人才,是近30年来我省各个时期森林保护工作的主要力量,在保护我省森林资源和促进林业持续健康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前身福建林业学校)设立森林资源保护方向,培养具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专科毕业生;另外,上世纪90年代中期,原福建林业学校还设立植物检疫专业,培养一批具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与检疫技能的中专毕业生,他们已成为我省基层从事森林保护的重要力量。

除了依托高校培养人才之外,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设区市和县级森防站、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也都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不断探索森林保护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每年都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有关森林保护法规、林业有害生物检疫、监测预警、综合防控、信息网络、新型药剂药械应用、科技创新等理论知识与适用技能培训,极大地提高了全省森林保护工作者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提升了他们的有害生物管理与防治服务能力。

福建省林学会森林保护专业委员会作为森保学科的专业社团组织,在我省森林保护人才培养和专业技能提升中也起着积极的作用。尤其近10多年来,该委员会每年均定期举办以省内(外)森林保护工作中出现的热点问题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组织全省森林保护工作者参会,并邀请本领域的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做主题报告,组织参会人员交流在研究和实践中获得的成果和所取得的经验,对科研和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充分的研讨。此外,该委员会还积极组织和推荐我省森林保护工作者参加国内外的重要学术会议、科研考察和社会服务活动,既对外宣传和展示了我省森保人员的风采,又促进和锻炼了我省的森保人才。通过学术会议的研讨和参与相关科技活动,使广大森林保护工作者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提升了技能,达到了共同进步和形成合力的积极作用。

总体上,我省已经基本形成了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主体,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和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参与,形式多样、渠道众多、方式多种的多层次森林保护人才培养格局。

1.2 学科队伍建设现状

目前,福建省森林保护学科已拥有一支层次结构基本合理、科研教学与生产相协调的森林保护学科人才队伍。这支队伍主要由福建农林大学森林保护学、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与三明林业学校教师、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研究人员、出入境检验检疫中的林业有害生物检疫工作者和省、市、县(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工作人员组成。

福建农林大学森林保护学科目前有教授4人,副教授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6人,有6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为福建省优秀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为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这支队伍目前是我省森林保护专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技术咨询的主要力量,近十年来有20多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主持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等科研课题100多项。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拥有副教授以上职称3人,博士1名、硕士2名;三明林业学校拥有副教授2名,这些教师是培养我省森林保护初级人才的重要力量。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研究所拥有科技人员10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4人,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4人;博士2名,硕士4名,其中有1人为福建省杰出科技人才,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近十年有10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国家948项目和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这支队伍目前是我省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研发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森保队伍建设,目前全省县级以上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拥有森林保护专业技术人员400多人;全省拥有专职检疫员690人、兼职检疫员480人,专、兼职林业有害生物测报员1440人。其中,教授级高工7人,高级工程师近100人,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近十年来全省有20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省重大或重点科技项目和省林业厅等科技计划课题。这支队伍既是我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与控制、林业植物检疫的行政管理与技术指导者,也是我省森保科技成果推广的生力军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理论与技术创新的重要实践者。

1.3 学科平台建设现状

森林保护学科平台建设是推进森保学科和森保事业发展的基础。建国以来,我省森保学科体系建设从无到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福建省政府不断加大对森林保护学科的支持力度,学科的科研实验和工作平台日臻完善,初步形成了与现代林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森保教学与科研体系、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控体系、林业植物检疫御灾体系、社会化防治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了产、学、研优势互补、协作共进的森保学科发展平台。

福建农林大学森林保护学科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建设,建立了森林保护研究所和林业有害生物检测中心2个专门机构,拥有了价值600多万元的科研仪器设备,基本上可以满足传统森林保护学研究的需要。在省政府和省林业厅等单位的长期支持下,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在森林保护研究室的基础上于2007年成立森林保护研究所和林业有害生物检测中心,配备一批比较先进的检测设备和科研仪器,建立了虫生真菌资源库,该所研究条件不断改善,科研能力日益增强,是我省林业有害生物检测和防治技术应用研究的重要平台。

“十一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纳入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不断加大投入,组织实施了《福建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基本建设项目10个,累计总投资5457万元,目前省、市、县三级防控体系和省、市、县、乡、村五级监测预警网络日益完善,全省已建立 40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和49个省级中心测报点、5个区域性应急药剂药械储备库、14个县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和检测检验中心、10家林业生物制剂厂和1个省天敌繁育中心;初步建成了覆盖全省的网络森林医院和疫木定点加工远程监控网络;县级以上森防检疫机构均配备了实验室、标本室,配备了生物与体视显微镜、高速离心机、机动喷雾喷粉机、打孔树干注射机等大量检测检验、分析和防治与除害处理的仪器和设备,在我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和科技成果推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4 “十一五”期间森保学科的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研究成果

1.4.1松材线虫病监测及松墨天牛综合控制技术

采用常规方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对福建省松林实行全面监测。设立了2830个监测点,及时对全省出现的松枯死木采集标本,选择典型样本进行分离、鉴定,及时检测出永春、三元、梅列、沙县及厦门等松材线虫样本222个。研制出松墨天牛活虫捕捉器,应用于林间监测天牛成虫携带线虫情况,收效良好。通过疫情监测网络、松墨天牛捕捉器、标本分离鉴定、快速检验及航空录像等技术实施,做到了全面、及时、准确地监测福建省松材线虫病的初发阶段,为该病的除治、遏制其扩散蔓延、减少重大经济损失赢得了宝贵时间和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该研究首次提出了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预警技术规程,根据疫情发生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皆伐或择伐后病死树熏蒸疫木,并诱捕松墨天牛成虫、诱集天牛成虫产卵、释放管氏肿腿蜂、清理林间衰弱木和健康松树枯枝、打孔注药等综合措施防治松材线虫病,及时拔除了永春和三元的疫点,有效地控制了厦门市3.3万多亩松材线虫病的危害和扩散蔓延,保护了我省的生态环境和松林的健康生长。该项研究于2006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1.4.2福建省松突圆蚧综合控制技术

松突圆蚧是一种危险性极大的外来入侵检疫性害虫,主要为害松树的针叶、嫩梢和球果,使针叶和枝梢生长受到抑制,严重影响松树造脂器官的功能和针叶的光合作用,受害严重时导致幼苗乃至大树成片枯死。福建省于2001年5月在沿海地区发现了松突圆蚧,发生面积达176万亩,并呈迅速向我省西北部主要林区扩展蔓延的势态。经过数年的刻苦研究攻关,构建了有效的松突圆蚧综合控制技术体系,研究成果在福州、泉州、漳州、厦门、莆田等市的12个县(区)推广,推广面积285040亩,取得显著的控制效果。在福州、泉州、莆田等市的5个县(区)推广生物防治技术措施,建立了55个花角蚜小蜂繁育基地(点),累计释放花角蚜小蜂7万多只,控制面积达54000多亩。全省推广化学防治面积计11671亩,示范区内松突圆蚧虫口密度明显下降,危害明显减轻,松树生长势良好,松树受害率控制在3%~4%之间。该研究成果的推广有效控制了疫情,防止了松突圆蚧的扩散与蔓延,保证了闽西北主要林区的松林安全,同时保护了优美的森林生态景观和生态平衡。该项研究于2007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1.4.3毛竹叶部主要害虫的暴发机制和生境调控技术

该项研究针对近些年我省毛竹叶部害虫猖獗危害的实际情况,立足群落和生态系统,系统研究了竹林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稳定性与抑害效能,明确了保护竹林下层植被和天敌多样性,可增强群落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系统研究了管理措施对群落多样性、稳定性和抑害效能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措施林下植物组成、分布和竹叶的主要化学成分,揭示了毛竹主要害虫暴发与经营管理的关系;系统研究了害虫防治措施对群落组成、多样性和害虫种群动态的影响,提出了有利于持久控害和与环境相协调的害虫防治措施;系统研究了海拔、混交方式、气候变化与群落多样性和害虫种群的关系,揭示了海拔、混交方式、气候变化与毛竹主要害虫暴发的关系;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深入揭示了害虫暴发的根本原因,提出了以调控林下植被为主的害虫生境调控措施。该项研究于2006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1.4.4主要森林病虫害轻型飞机航空监测与管理技术

应用“3S”技术,集成了一套方便、实用的林业有害生物轻型飞机航空录像监测技术系统,开发了数字影像处理和灾害信息提取等软件系统,实现了对森林病虫灾害的快速、宏观全方位监测;自主开发了GPS数据处理系统,实现了GPS监测数据与GIS的无缝连接;开发了基于GIS的松毛虫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以小班为基本单位的灾害时空数据库,实现了森林病虫灾害的科学管理与决策支持,并可以结合周围环境,对病虫灾害的发生发展趋势进行预警分析。该研究对我省森林病虫灾害的监测与管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成果于2007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1.4.5森林害虫白僵菌、绿僵菌资源库构建及专化性菌剂研发

该研究开展了森林害虫白僵菌、绿僵菌资源库构建及专化性菌剂的研究,构建了以我国南方森林害虫为主的白僵菌、绿僵菌优良菌株菌种资源库,为生产和应用储备了重要的菌种资源,为菌种资源的收集、整理、保藏、评价、共享利用、研究开发建立了功能性平台,为应用虫生真菌防治害虫提供了技术支持。首次筛选出用于柳杉毛虫、思茅松毛虫等的高致病力白僵菌菌株7株,具有专化性和侵染力强、杀虫活性高、适应性和稳定性好的特点,为白僵菌杀虫剂的开发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种质资源。从23个金龟子绿僵菌菌株中筛选出松墨天牛MaYTTR-04等3个优良菌株。松墨天牛成虫在林间爬过菌株无纺布菌条后的死亡率达86.7%,僵虫率为75.6%。进行了白僵菌超低容量油剂林间使用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为新型安全高效专化性菌剂的林间(田间)应用及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评价奠定了基础;研究了白僵菌、绿僵菌在林间的宿存动态,为探讨昆虫真菌病的传播、流行机理和进一步利用虫生真菌防治森林害虫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该项研究于2008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1.4.6沿海湿地红树林昆虫群落及主要害虫综合治理技术

该研究对福建漳江口、九龙江口两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昆虫群落系统调查结果,两群落各目、科、物种的分布特征很接近。不同林分类型、不同潮水位的昆虫群落变化规律不同。混交林昆虫群落的稳定性高于纯林,潮汐和风暴是决定红树林昆虫群落结构水平的重要因素。在对红树林的昆虫群落进行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对主要优势种并造成严重危害的昆虫毛颚小卷蛾、红树云斑螟、丽绿刺蛾等开展研究,摸清了其生物学与生态学。通过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红树植物对昆虫有干扰作用的次生性物质及其营养成分含量,初步探讨红树植物的化学抗性机制。从造林树种选择、造林滩涂地选择、生物防治措施等方面,探讨主要害虫的综合控制技术。林间防治螟蛾试验结果,应用蔬丹、菜农2号等苏云金杆菌类生物防治效果分别为98.1%和92.78%。该项研究于2009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1.4.7武夷山景区松林昆虫多样性及危险性害虫防控技术

该研究明确了武夷山风景区林冠层与下木层的昆虫种类、物种组成的相似性极高,各类天敌数量以及物种多样性的相互促进,保护下木层天敌和物种多样性有利于保护林冠层的天敌和物种多样性,明确了应用阿维灭幼脲生物复合剂林间防治马尾松毛虫对风景区松林生物多样性的干扰较少。根据武夷山风景区人为活动频繁等特点,提出了武夷山风景区松林危险性害虫防控对策,可操作性强,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同时筛选出对萧氏松茎象有较强毒力和较高单头虫体产孢量的白僵菌SB1菌株,经林间防治试验效果良好;筛选出的Ma1291-2金龟子绿僵菌菌株对萧氏松茎象致病力强,单头含孢量高,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该研究于2009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此外,在松枯梢病综合防治技术、刚竹毒蛾预测预报与综合防治、竹笋期害虫防治、毛竹螨害综合防治、毛竹枯梢病综合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鉴定与防除、萧氏松茎象综合防治、毛竹双栉蝠蛾综合防治、桉树焦枯病及其防治、锥栗抗疫病、锥栗瘿蜂等品种选育、木麻黄抗星天牛家系选育、抗松突圆蚧马尾松无性系选择等都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近年来,还对油茶病虫害、无患子病害、雷公藤病虫害、湿加松病虫害等开展了调查和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上述研究成果,为我省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持续控制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提升了我省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控灾能力,提高了我省森保科技水平,推动了林业科技进步。

1.5 福建省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控技术发展现状

1.5.1监测预警技术发展现状

全省基本建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监测预警网络,逐步建立了专业监测与群众举报、地面人工调查与航空数据采集、重点区域主要病虫害定期调查与面上广覆盖的线路踏查相结合的调查监测方法,制定了《关于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工作的实施意见》和《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监测预报的考核办法》,编制和实施了松毛虫、刚竹毒蛾、松突圆蚧、松材线虫病、竹蝗、木麻黄毒蛾、毛竹枯梢病等病虫害的调查与预测预报技术规程;全省推广应用PDA数据采集技术、应用性信息素监测马尾松毛虫技术、化学信息诱引技术早期检测松材线虫技术、应用检测管早期检测松材线虫技术、应用轻型飞机航空监测松材线虫病和马尾松毛虫灾技术等,大大提高了全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的时效性与准确性, “十一五”期间,全省年均实施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累计面积17882万亩,占应施监测累计面积18646万亩的95.9%,其中松材线虫病监测覆盖率达100%。

1.5.2林业植物检疫技术发展现状

全面开展了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普查,查清了国家颁布和福建省补充的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在福建省分布的种类、地点、发生危害情况,全面分析了它们在福建省的潜在风险,提出了其管理对策。认真组织开展了外来有害生物调查,查清了改革开放以来入侵福建的的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分布与危害情况等,对它们分别开展了风险分析。根据所制定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检疫检验操作技术规程和森林植物检疫技术规程,全面开展了林木种苗产地检疫和林业植物及其产品的调运检疫,年均产地检疫种苗繁育基地1096公顷、花卉基地565公顷、用材林11167公顷,产地检疫率达95%以上;建立了疫木定点加工企业远程监控系统,对全省松材线虫病疫木定点加工企业实施全天候在线监控。引进了松材线虫病分子监测技术,推广了薄片洗涤法快速分离松材线虫技术,极大提高了松材线虫检验检疫的速度和准确性。口岸植物检疫认真执行《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配套法规,注重把关与服务有机结合,严把检验检疫关,建立了监管手段和新的检疫处理技术,在应用检验检疫技术措施和植物检疫风险评估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有效防止了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传入传出。

1.5.3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控技术发展现状

大力推广白僵菌、绿僵菌、Bt等生物制剂防治松毛虫、刚竹毒蛾、木麻黄毒蛾等主要食叶害虫,实现我省主要食叶害虫的无公害防治和持续控灾;建立了应用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与营林技术措施、化学防治措施、林分改造等相结合的综合控制技术体系,并在全省松突圆蚧发生区推广实施;全面实行预防为主、林分改造与择伐枯死木、松墨天牛诱捕、肿腿蜂防治、化学防治等相结合的松材线虫综合治理技术,为松材线虫病有效控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力推行阿维灭幼脲、森得宝苏云金杆菌为主复配粉剂、氰戊菊酯微胶囊缓释剂、噻虫啉微胶囊剂等高效、低毒的无公害防治药剂防治松毛虫、松墨天牛等,全面推广应用机动喷雾喷粉、树干注射、化学信息诱杀、静电喷雾、轻型飞机超低容量喷雾等高效、低污染的防治作业技术,推进环境友好防治技术的实施,减少了环境污染,对靶标有害生物实现了无公害防治,无公害防治率达85%,维护了环境安全和林产品安全。通过各种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和大力推行无公害防治技术,使福建省“十一五”期间年均成灾率控制在1.59%以下。

2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2.1 发展现状

学科队伍方面。在国家政策支持和老一辈科学家的关怀下,我国逐渐拥有了一支强大的森林保护学科队伍。国家和地方林业系统的各级森防检疫站主要承担我国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控制和政策制定等工作,是我国森林保护工作的管理、实施和导向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院、地方性林业科学研究院都有一批致力于森林保护研究和推广工作的科技人员,在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研究中不断取得新的重要成果,是我国森林保护领域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更为重要的是,许多农林高等院校既承担了我国森保人才培养的主要职责,还开展了大量的森林保护科研工作。目前,国内开设森林保护专业的大学有安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南林学院和中南林学院等,还有相当部分林业职业高等院校和中专学校开设森林保护专业或专业方向,这些高校和中专学校每年都有一大批的森保人才学成毕业,奋斗在我国的森林保护战线上。总体上,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支由各级林业森防系统、林业研究机构和农林高等院校为主的学科队伍,这支队伍在科学研究、行政管理、人才培养和科技推广等工作中既有分工,又密切协作,共同驱动我国森林保护事业的快速发展。

平台建设方面。近10多年来,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平台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2007年以来,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和南京林业大学的森林保护学科先后进入了国家重点学科行列,北京林业大学建立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院建立了国家林业局外来有害生物鉴定中心和以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维持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这有力地促使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具备主持完成国家重大研究计划的实力,并在近些年先后承担8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和科技部重大基础性研究计划等科研项目,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原始创新的科技成果。国家林业局在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力地保证了森林保护学科的持续发展。政策方面,在全国推行目标管理,把林业生物灾害控制工作目标纳入地方政府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考核体系,实行政府之间和政府与林业部门之间的目标管理责任制,提升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森林保护工作的关注度和支持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目前,全国初步建成各级森防检疫站2946个,标准站1559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1000个、省级测报点2098个、检疫检查站858个、国家级无检疫对象苗圃469个,装备了实验室、标本室,建设了药剂药械库,配备了专用交通工具,森林保护的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

科学研究方面,国家近些年投入巨大资金开展了森林保护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森林保护策略方面,在人类注重环境保护和倡导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利用的背景下,随着宏观生态学和系统工程学原理和技术的渗透,以及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日益加深,林业有害生物的生态管理策略因应而生,并逐渐被认同为传统综合治理策略的替代与发展,也是改变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与危害格局的有效途径。生态管理在充分吸收综合治理合理部分的基础上,强调维持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和提高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在不断收集有关信息,随时对系统进行监测、预测的基础上,以系统失去平衡时的虫口密度和阈值,于有害生物暴发的初期(虫口密度较低时)采取措施,以生物防治措施为主进行防治。在研究内容方面,森林保护策略的转变促使学科在强化传统技术的同时,寻求更为多样、符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控制技术。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和检疫技术得到加强,血清学、PCR和生物芯片等技术得到应用,“3S”技术的融入提高了林业生物灾害监测的精度,并为生物灾害实时与精确预报提供了有力基础;利用航空录像方法和GPS导航系统监测松毛虫、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已开始在一些地区试用;利用传统的流胶法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松材线虫病进行早期诊断,准确率有了进一步提高。利用生物多样性原理控制林业生物灾害的途径得到足够重视,通过免疫树种、目标树种和诱饵树种组成的多树种合理配置防御天牛危害的生态调控技术,使杨树光肩星天牛、桑天牛灾害得到较好控制。以转基因为主的树木抗性育种技术也得到发展,抗杨树天牛和抗杨树溃疡病的林木新品种,解决了我国主要造林绿化及商品材杨树的抗性问题;筛选出抗虫木麻黄6个种源和抗桉树青枯病优良品系39个。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得到了有效利用,采取温度处理和茎尖脱毒的方法,使泡桐组培苗彻底脱除植原体,基本上解决了5~6年泡桐生长期内丛枝病的问题;在红脂大小蠹、舞毒蛾等的信息素、引诱剂研制和应用方面已取得了较好效果。生物防治技术稳步前进,对白僵菌固态发酵装置及其生产工艺进行了较大改进,菌剂质量明显提高;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肿腿蜂、花角蚜小蜂等天敌昆虫的应用取得较大进展;松毛虫CPV病毒、春尺蠖病毒、美国白蛾病毒的防治效果大大增强。此外,均衡供药负式喷雾器、背负式树干打孔注药机、静电喷粉机、喷烟机、车载式大型喷雾机等一系列机械在防治中得到推广应用;触破式微胶囊剂等环境友好型药剂有效提高了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总体上,近些年我国森林保护科技人员紧密围绕制约我国林业生产的重大森林病虫害问题开展科学研究,攻克了我国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控制中的一批重大科技理论与技术问题,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森林保护事业的发展。

2.2 发展趋势

尽管我国森林保护事业正处在迅速发展的阶段,但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较差,尚不能完全满足我国林业发展的需求。展望未来,在队伍建设方面,随着新兴学科的日新月异和交叉学科的不断渗透,森林保护学科呼唤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队伍的深度融入,在国家层面建立不同学科之间的密切协作和协同攻关机制,保证我国森林保护学科不断有新的力量注入,保持学科的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发展势头,促进学科的持续健康发展。

在学科平台建设方面,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林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基础理论的基本构架,争取在可持续控制的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提高学科知识创新的基础设施支撑力度,保证学科有能力开展重大森林生物灾害形成的机理、森林生态系统自我调控生物灾害的功能与机制,生物防治和营造林等措施持续调控生物灾害的机制等重大问题研究;加强不同学科、不同行业间及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特别要注重国家与地方院所、区域间的合作,早日建成森林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注重学科自身的特点,利用现代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生态学和微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加速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

在科学研究方面,结合当前我国林业生产的重大需求,未来的研究中应该特别注重以下工作:一是不断深化以“3S”技术和昆虫信息素为支撑的森林生物灾害监测和预警体系研究,开发重大病虫害的中长期测报技术体系,提高预警水平和防御决策能力;二是积极开展森林生态系统调控病虫害的功能研究,森林生态系统是实现病虫害生态调控的基础,充分保护和恢复其功能,是实现林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的核心所在;三是加强人为措施持续控害功能及实现途径的研究,特别是各类昆虫信息素和昆虫生长调节剂方面的研究;四是高度重视外来有害生物的预防和控制,开发有害生物的快速检测技术,加强生物入侵的风险分析和损失评估,特别是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影响的评估、完善风险管理预案应该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3 福建省森林保护学科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福建省森林保护学科以区域性森林资源保护为目的,针对松树、杉木、毛竹、桉树、板栗和各种亚热带代表性天然林等森林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和预防与控制技术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大批应用性成果服务于社会,为区域性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林农脱贫致富、良好生态环境维护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等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专业人才,成为推动我省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灾减灾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总体发展水平相比,我省的森林保护学科在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基础理论研究、国内领先水平的研究条件建设、防灾减灾关键技术创新、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风险管理、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协作攻关机制、原始创新动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这一差距不仅与我省作为中国林业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与我省严峻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形势不相适应,是我省森林保护学科发展所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极端气象灾害的频繁发生和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我省的森林保护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是传统的林业有害生物频繁暴发,严重影响了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马尾松毛虫、刚竹毒蛾、竹蝗、栗疫病、竹笋期害虫等重大生物灾害的暴发周期缩短,发生面积居高不下、危害程度日益加重,造成的经济和生态损失巨大,深入、系统地解析这些害虫的暴发机理,寻求持久有效的控制措施是实现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二是危险性外来有害生物不断入侵,严重威胁我省生态与经济安全。松材线虫、松突圆蚧、红棕象甲、椰心叶甲、刺桐姬小蜂、桉树枝瘿小蜂、扶桑绵粉蚧、红火蚁、加拿大一枝黄花、微甘菊等重大危险性外来有害生物相继入侵我省,有的种已猖獗危害,对我省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及其国际贸易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且每年还有新的危险性有害生物在不断地传入和扩散,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阻击和防控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和扩张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三是全球气候变暖和不合理的林业经营方式诱发林业有害生物的频繁暴发,气候变化使发生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气温升高、持续干旱和极端灾害性天气使多种原本不产生危害或基本不危害的次级有害生物变为危害严重的有害生物,且暴发周期相应缩短,突发性林业有害生物的暴发成灾事件日益增多;四是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等对我省森林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科自身发展的不足和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现状为我省森林保护学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挑战驱动着发展。在新时期背景下,以林业有害生物控制为单一目标的传统方式已不符合当今的时代特征。一个以维护生态安全、国际贸易和林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灾害控制策略才能符合时代需求。国家需求的转变、交叉学科的飞速发展和新兴学科的日益渗透为森林保护学科的变革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未来的5~10年,森林保护学科在原有的基础上,一方面朝着微观、宏观两个方向不断拓展和完善学科研究的内容、理论和手段。在宏观方面,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重点构建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灾害的监控决策体系;在微观方面,以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加强生物灾变机理的分析,并为决策提供依据。本领域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传统的林业有害生物,还发展融入外来入侵生物、转基因生物、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等;同时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物理学、神经科学、系统生态学和“3S”技术等将在本领域中应得到充分应用。更为重要的是,中央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把林业发展作为改善生态环境与保障生态安全的主体、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发展可再生的绿色产业的战略资源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把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作为维持森林资源增长和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中央的重视和支持为森林保护学科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本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空间,“建设生态海西,林业先行”的理念已得到政府和公众的广泛认同。在这一背景下,以保护我省森林资源和维护森林生态环境为目标的森林保护学科必将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为强劲的发展动力。

4 福建省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思路和目标

4.1 发展思路

福建省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林业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等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森林保护是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安全,维护国际贸易信誉,提高林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然而,中央的“生态安全、生态建设、生态文明”战略决策、“十二五”时期“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森林福建”建设目标对林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将极大地推动森林保护工作和森保学科的发展。新时期,福建森保学科发展的基本思路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服务森林福建建设、服务新农村建设,以促进森林资源持续增长、保障国土生态安全、保持林农增收为目标,与时俱进,全面推行“科学防控”和“绿色无公害防治”理念,坚持“求实、创新、协作、奉献”科学精神,坚持项目带动战略,加强森保学科各层次人才培养,加强以科研和森保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理论与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强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控制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研发,加强学科间交叉渗透与协作、促进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应急防控技术的集成创新,加强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机制、预警与风险管理研究,力争福建省森保学科发展取得新的突破。

基础研究方面,以森林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吸收森林永续经营理论中的合理部分,以实现森林三大效益的统一经营为目标,研究构建与环境相协调的林业灾害生态控制的理论及生态控制技术,是实现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林业产业这一宏伟目标的基本保障。为此,需要优先在景观生态学的尺度上,研究森林重大有害生物生态地理学的基础问题,阐明重大有害生物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以及重大有害生物对寄主适应性进化的机理和对未来生态环境变化、寄主地理变化的响应动态;在森林生态系统的尺度上,研究森林灾害生态控制的基础问题,阐明森林生态系统自我调控灾害的机理;在人为调控措施的尺度上,研究森林灾害系统管理的基础问题,阐明人为调控措施的输入对森林生态系统自我调控灾害的叠加功能及其机理。

应用研究方面,重点研究建立可靠、快速、便捷的危险性有害生物检疫技术;研究航天航空与地面作业(特别是利用信息素)相结合的监测技术以及结合GIS的预测技术;研究森林流行性病虫害的预警,重大检疫性病虫害的预警和风险分析技术;研究林业有害生物的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网络管理技术,根据不同森林类型及主要灾害种类,在与森林资源培育和管理各环节结合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可持续控制策略,研制融经济、社会、生态和技术于一体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优先研究建立持续控制森林病虫害的造林、营林技术;研究不同树种的空间格局、混交比例、混交方式对森林生态系统中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对各种病虫害的调控作用,树种、群落、景观结构对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的影响,提出不同立地条件的合理的造林方式;研究抚育管理措施对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影响及其控制作用;研究改造根系环境和根际土壤环境提高人工林抗逆性的生物性保健技术;研究病原微生物及天敌增殖的规范化和产品标准化技术,生物天敌应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协调技术以及生物控害的生态学基础及持续效果。

在人才培养和平台建设等方面,紧密围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思路,培养和吸引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人才的深度融入,建立不同学科之间的密切协作和协同攻关机制,加强学科的创新能力;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契机,争取国家重大项目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学科技创新的基础设施支撑力度,使学科有能力开展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同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特别要注重国家、区域间的合作,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结合福建省森林保护学科自身的优势,有力促进我省森林保护学科的全面发展。

4.2 发展目标

未来5~10年,我省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将以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为学科建设重点,力争学科实力总体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学科将紧密围绕我省林业发展的需求,对森林重大有害生物的灾变规律、成灾机理、预测预警和控制理论等开展系统研究,重视现代新兴技术在基础和应用研究中的应用,形成一批具有原始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以满足我省林业有害生物持续控制关键技术的要求。为了实现学科发展总体目标,应当强化森林保护队伍建设,注重个性化和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和高层次人才的扶持,全面提升我省森林保护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引导2~3名高层次人才脱颖而出。同时,以科研和工程建设项目为契机,加大科研能力建设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建设,提升学科研究平台建设水平,拓宽学科信息交换、共享的途径,建立科技创新的长效机制,提高森林保护学科的综合能力,带动我省森林保护事业的快速发展。力争在5年内基本健全全覆盖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救灾、应急防控、社会化防治公共服务体系,建立较为完善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和信息共享网络,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网点在我省覆盖的区域达到90%以上;基本建立重大和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应急防控机制,综合防治能力不断增强,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持续控制在3‰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86%以上,检疫性有害生物基本得到有效控制,有效防止危险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

5 福建省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的关键技术

针对福建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新时期林业发展的需求,提出福建省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的关键技术如下:

5.1 危险性林业外来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体系与关键防控技术

利用外来生物入侵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我省主要危险性林业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生态学过程,以及对区域性森林环境的适生性,在此基础上,综合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3S”技术等学科的发展成果,全面开展从台湾等地引进林木、花卉种子、苗木的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研究,建立有效的入侵生物监测、预测和早期预警技术;优先支持以生物防治和营林技术防治为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诱集防治和人工防治为辅的入侵种持续控制技术体系研究,尤其要攻克目前生产上急需解决的松材线虫病疫情的持续控制技术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支持本地天敌控制外来种的方法和技术、引进天敌的大量繁殖和野外种群稳定性维持技术研究。

5.2 工业原料林主要树种病虫成灾机制和防控技术

利用群落和系统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松树、杉木和桉树等我省主要工业原料林重要病虫害的生境适应性、发生发展规律;利用生理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病虫害与寄主树木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在此基础上,从分子、种群、生态系统多层次揭示重要病虫害的成灾机理,提出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林木速生丰产的病虫可持续控制新理论与新方法。

5.3 沿海防护林主要病虫害综合控制技术

针对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中严重发生的木麻黄青枯病、木毒蛾、星天牛,红树林毛颚小卷蛾、广州小斑螟、炭疽病等主要病虫害进行攻关。以预测预报为前提,生物防治为核心,筛选抗病虫品系为重点,促生保健、生态调控等营林技术为基础,集成现有防治技术措施和手段,研究出一套特殊生态环境下的木麻黄、红树林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并进行试验示范;筛选出抗病虫及耐盐碱、抗风沙能力强的沿海防护林木麻黄种质材料,为生产上提供优良种苗,确保人工林林分健康生长。

5.4 经济林及木本药用植物主要树种病虫成灾机制和无公害治理

利用群落和系统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我省毛竹、油茶、板栗、雷公藤、山苍籽等重要病虫害的生境适应性,发生发展规律;利用生理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病虫害与寄主植物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在此基础上,从分子、种群、生态系统多层次揭示重要病虫害的成灾机理;优先研究有效的病虫害生物防治方法和植物源农药的开发利用技术,提出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维护的病虫可持续控制新理论与新方法。

5.5 气候变化与林业有害生物灾害

利用生物种群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实验室模拟、生物遗传控制技术、野外现场观测和历史资料类比等气候变化研究方法,探索主要森林生物灾害对气候变化下气温升高、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响应及其机制;研究气候变化条件下次要有害生物的种群发生动态变化及其形成原因,评价未来气候变化下次要有害生物和潜在外来种的种群发生规模及其对环境的破坏;优先研究极端气象灾害后林业有害生物的成灾机理及生态系统修复技术。

5.6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战略研究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财政投入、金融保险、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支持等相关政策措施的研究,建立较系统完善的林业有害防控的保险与财政投入机制、法规和社会联防机制等;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经济学研究,提出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控的经济对策。

6 福建省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的对策

6.1 队伍建设

加强学科教学和科研队伍建设,逐步形成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结构合理、适应我省林业发展需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教队伍。福建农林大学森林保护学科和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研究所将通过平等竞争、积极引进,结合鼓励、创造条件出国留学等措施,改善队伍的学历、年龄和学缘结构,培养学科领军型人才梯队,满足高素质森保人才培养、参与国际竞争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倾斜政策,为青年森保科教人员创造良好发展条件,使新一代学术带头人和创新骨干脱颖而出。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渠道,为我省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培养既有高素质、高水平,又能适应基层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加强森林保护技术推广和管理队伍的建设。森林保护技术推广和管理队伍是我省森林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全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防治、检疫、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安全使用等公益性职能,是我省林业持续发展、林农增收、林产品安全优质的重要保障。因此,各级森防检疫部门要重视强化队伍建设,健全机构,充实人员,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加快知识更新速度,提高从业人员的创新能力和新技术、新知识的消化、吸收、引进与应用本领。

6.2 平台建设

依托福建农林大学和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结合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和工程建设项目,整合资源,建立林业有害生物诊断与分子检测公共实验室、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控制公共实验室、林业有害生物化学生态学公共实验室和林业外来生物入侵生物学和生境修复公共实验室,使我省森林保护研究平台基本上与国内前沿研究相接轨,提升我省森林保护学科的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我省林业的持续发展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依托福建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建立联系全省的森林保护信息交流和数据共享网络;开发建成高效运转的林业有害生物远程诊断系统;按照设施完善、人员精干、高效运行、科学规范的标准,加大各地森防检疫站的基础设施建设;保证我省森防检疫部门对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形成及时发现、科学决策、从容应对和成效明显的运转格局。

6.3 学术交流

我省森林保护学科将继续依托省林学会森林保护专业委员会强化学术交流在促进学科发展中的功能,定期举办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邀请海内外学术大师、专家学者来闽做学术报告或进行学术合作。充分发挥福建与台湾有割不断的“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的五缘关系,加强闽台学术交流、教学科研合作,密切与台湾学者的联系,使之成为本学科的学术交流亮点。创造良好条件,鼓励学科成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我省森林保护学科更快、更好地发展。

6.4 森防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公共管理和森防技术服务,强化各级森防站的行政和公共服务职能,用科学发展观巩固森林保护学科的公益性地位,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检疫和控制的实施和管理体系建设。深入研究、探索与当代森防体系相适应的政策扶持长效机制,建立森防体系服务社会的基本制度。大力发展由政府扶持、各类服务组织为依托,农民自愿参加的民间森林保护协会,提高森林有害生物防控的组织化水平。鼓励并帮助以企业、农科教技术经济实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为依托的多元化森林保护有偿服务机构。最终建立以县级森防检疫站为主导,民间协会、现代企业、民间经济实体以及林农个体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新型森林保护社会服务体系,不断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需求。

6.5 科学研究

充分发挥我省森林保护学科科研、教学和管理单位的各自优势,整合资源,建立良好的协同攻关机制。在此基础上,根据我省林业发展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需求,凝练研究方向,以我省林业重大有害生物控制为核心,重点开展有害生物的灾变过程、监测、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与环境保护相融合的有害生物控制新技术研究,外来有害生物的风险评估和预警防控技术研究,有害生物持续控制技术的集成和优化研究。通过上述研究,力争在5~10年内将我省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水平显著降低,并产出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提高我省森林保护学科在国内的地位。

7 结语

经济一体化、气候变暖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等使传统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日趋严重,也使林业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成为森林资源保护的一个新的难题,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然而,新兴学科的发展和交叉学科的日益渗透为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规划为福建省森林保护学科带来了新的发展良机。在这一背景下,我省森林保护学科将以科学发展观武装自身,通过优化学科布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优化人才结构、整合各方资源优势,必定能够把学科建设成为国内领先水平、具有原始科技创新能力、能够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更好地开展社会服务的高水平学科,在我省森林资源保护和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课题组成员:

1、魏初奖,福建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副站长、教授级高工;

2、张飞萍,福建农林大学教授;

3、陈顺立,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博导;

4、郭文硕,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导;

5、何学友,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保所副所长、教授级高工;

6、谢大洋,福建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

7、钟景辉,福建省泉州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猜你喜欢

森林保护福建省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我们的故事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研究新形势下森林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land produces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探析新形势下森林保护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