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埔师生的恩怨情仇

2012-08-11

共产党员(辽宁) 2012年20期
关键词:胡宗南陈赓瞿秋白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黄埔师生彻底分裂成了国共两个阵营。

学生枪杀了老师 瑞金失陷后,1935年2月,瞿秋白落到了宋希濂手里。瞿秋白曾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而宋希濂在黄埔军校就读时经常去听瞿秋白的课,对瞿秋白广博的知识和儒雅的风度钦佩得五体投地。

瞿秋白被俘后,宋希濂令部下对瞿秋白“优裕生活,另辟间室”,并一口气宣布了六条优待措施,希望以此“软化”瞿秋白。瞿秋白坚贞不屈,宋希濂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不久,宋希濂就接到蒋介石“就地枪决”的密令。1935年6月18日,宋希濂站在自己的办公室内,悄悄挑起窗帘,目送瞿秋白离开院子,走向刑场。

胡宗南打不过陈赓 胡宗南自从开始指挥作战,就与陈赓交上了手,打了20多年却从没打赢过,绝对称得上是一个资深的手下败将。每次生俘了胡宗南手下,陈赓都会对他们说这样一句话:“我叫陈赓,和你们胡长官是黄埔同学,是一期的。”在黄埔时,陈赓跟别人都能友好相处,却常常同胡宗南拌嘴吵架,两个人的架一直从学校打到战场。

1932年,胡宗南在鄂豫皖首次与红军作战,就遇上红12师师长陈赓。结果这第一仗,负伤坐在担架上指挥的陈赓愣是把胡宗南打得丢盔卸甲,一个团几乎覆没。

解放战争初期,胡宗南大举进兵晋东南,企图“肃清”陈赓任司令员的解放军太岳兵团。太岳兵团兵力不到胡宗南军队的七分之一,但陈赓巧妙设下埋伏,全歼胡宗南部第一旅,俘虏旅长黄正诚。黄正诚不服气,说陈赓打仗不讲规矩:“我的部队还未展开,就遭到你的袭击。”“规矩,什么规矩?你真是个草包!敢以一个旅来碰我陈赓,胡宗南真是狗胆包天!”陈赓劈头盖脸地把黄正诚骂了一顿。与此同时,老同学胡宗南也在痛骂,发誓不活捉陈赓就不姓胡。结果呢,连陈赓的影子都没捉到。

1950年初,陈赓带着二野第四兵团向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一个据点西昌进军,驻守西昌的又是胡宗南。蒋介石命胡宗南坚守三个月,可胡宗南一看陈赓来了,连三天都没守,就丢下部队,一个人坐飞机逃到了台湾。这一次,连仗都没打,胡宗南就输了个干干净净。

林彪打败一群校友 1948年辽沈战役全面胜利,败在林彪手下的黄埔校友有好几个:黄埔一期的杜聿明、范汉杰;四期的同窗潘裕昆、沈向奎;五期的郑庭笈;六期的廖耀湘。这场在东北大地上的“黄埔同学会”,成就了林彪和四野的赫赫威名。

1947年夏天,林彪率部队向四平发起进攻,遭遇黄埔一期毕业的陈明仁的顽强阻击,极少有地走了一次“麦城”。因判断不明,林彪被陈明仁的顽强防守迷惑,竟错误地认为陈明仁兵马甚多,便分兵扫清四平外围,放弃了正面进攻,结果陈明仁得到了喘息的机会,等到了援兵。此时解放军如不撤退,将陷入两面作战的危险境地。林彪考虑再三,只得下令撤兵。

陈明仁守住四平,蒋介石欣喜若狂。而林彪在后来沉痛地说:“这是一场得不偿失的击溃战,我们总部要检讨。”两年后,毛泽东请在长沙起义的陈明仁到自己家做客,还曾幽默地说:“我看林彪打仗就不如你哟!”

猜你喜欢

胡宗南陈赓瞿秋白
“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瞿独伊心中的瞿秋白
传奇名将陈赓
亦师亦友
亦师亦友
民国一段出轨奇闻
青年陈赓革命生涯中的几段往事
瞿秋白第一个把“国际歌”译成中文
军中幽默大师
胡宗南考黄埔遭遇身高歧视
瞿秋白:不得不走、不得不留与不得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