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心聚力 壮大巩固统一战线

2012-08-10

北京观察 2012年12期
关键词:议政党派民主党派

文/本刊记者 徐 飞

五年来,十一届北京市政协发挥自身优势,认真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搭建平台,做好民族和宗教、港澳台侨工作,在壮大巩固首都统一战线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已有80多年的历史,统一战线为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联合各方面的积极力量,共同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五年来,十一届北京市政协发挥自身优势,认真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搭建平台,做好民族和宗教、港澳台侨工作,在壮大巩固首都统一战线工作中谱写了新篇章。

履行好参政党职能

首都统一战线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北京人才聚集,民主党派的主体又多是中高级知识分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广泛性,是名副其实的人才库、智囊团。他们中不乏某地区、行业中的顶尖人物,把这些人团结到统一战线中来,集中发挥他们的智慧、力量,服务北京发展,其效能是不可估量的。

王安顺主席向港澳台侨工作顾问颁发证书

政协是民主党派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平台,是民主党派人士展示才能的舞台。党派组织通过社情民意信息反映党派成员及所联系群众的心声,通过党派提案和大会发言将党派内的参政议政调研成果及时提交大会,通过议政会使党派内专家与政府直接对话,通过参与大调研与专委会合作调研发挥各党派内专业人才的优势,积极发挥参政党的作用。在各党派看来,他们的职责就是协助中共北京市委,把北京市的事情办好。

党派提案凝聚着集体的力量和智慧,代表一个阶层的愿望和诉求,是各党派在政协实现参政议政目标的桥梁。2007年初,民革北京市委就北京工业遗址保护利用情况展开调研,调研组通过走访、座谈、深入调查、搜集国内外工业遗址保护的材料和成功案例,最终形成了上万字的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关于加强我市重要工业遗址保护和利用的建议》党派提案,受到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市委书记刘淇等市领导亲自批示。相关政府主管部门,最终研究确定了《北京市保护利用工业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指导意见》,并积极筹备制定《北京工业遗产资源保护性利用办法》。

这只是党派提案发挥作用的一个缩影。本届市政协共收到各民主党派97件党派提案,这些提案多是各党派一年甚至几年连续调研的成果。提案涉及加快中心城区功能疏解、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京津冀区域物流发展、促进首都文化示范中心建设、实施生态北京工程等,都是首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广大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为党和政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民主党派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重要方式,信息报送快速及时、题材短小精练、内容针砭时弊,党派成员充分利用信息的特点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警示性、批评性的意见,国家重要决策部署出台前后的反应。本届以来,民盟市委提出的《统筹耕地数量与质量完善我国耕地保护制度》、民建市委提出的《切实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以及九三学社市委《关于应对我国北方冬小麦特大旱灾的建议》等社情民意信息均得到了回良玉副总理的批示。为促进北京市党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贡献了力量。

议政会由市政协和市委统战部共同举办,是民主党派履职的重要形式,源自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北京市各民主党派干部学习会。各党派为准备好议政会上的发言,认真组织调研和座谈会等工作,并积极组织党派内专家在议政会上发言,提出真知灼见。本届政协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绿化隔离地区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等大事难事、惠民利民之事共举办九次议政会,提出意见建议300多条。从2009年开始,议政会从“知情议政合一”式的一场会变为“知情议政分开”的两场会。确定议政会选题前,广泛征求各民主党派等多方的意见;召开议政会前,先请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就议题专门通报情况。使议政会的召开,不仅增强了各民主党派参会的针对性和互动性,同时拓展了各党派知情议政的广度和深度。

市政协组织各党派参与政协大调研、与专委会联合调研,充分调动了各党派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不仅政协委员,党派内更多的专家学者也积极参加政协组织的各项调研活动,壮大了调研队伍的力量,提出高屋建瓴的意见建议。其中,还有部分党派专家承担了报告撰写等重要任务,如2011年民盟专家陈斌参加了中轴线保护的调研,并担任了《中轴线风貌保护调研》的主笔。每个党派有自身领域的侧重面,农工党侧重医药、卫生,致公党则是归侨、侨眷、海外关系代表人士,民建多是经济界代表人士,民盟多是教育界代表人士等,党派积极贡献力量与相应领域的专委会进行联合调研。有的调研更是综合了各党派的力量,如2008-2009年垃圾分类处理的跨年调研就汇聚了八个民主党派共同参与。

市政协与市委统战部联合召开第九次议政会

长期以来,各民主党派始终坚持与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积极履行职能,为首都的建设发展做出了大量贡献,同时促进和巩固了统一战线的发展。

维护好社会和谐

民族关系和宗教关系在五大关系中占了两大关系,是政协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民族和宗教界的委员是市政协联系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和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路舒平看来:“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对于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届以来,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们积极关注民生,为促进市少数民族乡村经济发展,连续开展调研和视察活动,最终形成的调研报告中有关建议被纳入《北京市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促进了北京市少数民族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

市政协民宗委赴雍和宫调研奥运民族和宗教方面风险防范工作

北京中小学清真餐饮和回民公墓备用地问题是穆斯林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关系到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的民族习俗和生活习惯。经过民族和宗教委员不断呼吁和民族宗教委员会积极调研,最终促成市财政、市教委拨款9400万元用于中小学清真餐饮设施、设备的改造;回民公墓备用地问题也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政府也已规划8亿元资金并划拨400多亩地给予支持,得到广大穆斯林群众的赞扬和拥护,增强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刘克杰委员说:“政府真是为我们办了实事儿、好事儿,穆斯林群众都非常感谢政协为我们做的呼吁和工作。”

宗教教职人员每月仅有几百元的生活费,北京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北京通教寺监院思智委员病重,也不愿动用寺庙里的钱看病。宗教教职人员社保问题得到民族和宗教委员的密切关注。民族和宗教委员会连续三年就本市宗教界人士的社会保障问题开展调研,2009年以主席会议建议案提出,最终促成了有关文件的出台,市政府拨款520万,在全国率先解决了本市600多位宗教教职人员社保问题。此外,民族和宗教委员会还就宗教场所合理布局问题积极进行调研,提出意见建议,供市领导和有关部门参阅,这些举措切实维护了宗教人士合法权益。

通过政协,民族和宗教界的委员们更好地维护了民族和宗教界人士的切身利益,也激发了委员们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周五是伊斯兰教的主麻日,活动一结束伊斯兰教界的委员马上赶过来开会。思智法师行动困难还赶来参加全会报到。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北京市佛教协会会长传印委员和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名誉会长、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陈广元委员年过八旬、身兼数职也积极参会。全会期间,二老还到政务咨询的现场在电脑面前和官员面对面对话。陈广元大阿訇说:“是党和国家培养我,成为了一个宗教领袖,我是非常感谢的。政协把我们生活的事儿都记在心里,让我们非常感动,我们更应当认真履职。”

“他们始终与党同心同行,紧跟形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路舒平主任如此评价民族和宗教界的委员。2008年,委员们积极参与筹办奥运民族宗教方面的风险评估工作,提出了“奥运宗教活动场所设置、奥运民族宗教宣传与培训、奥运村外宗教活动场所周边环境整治、清真饮食与市场监管、防范处置民族宗教突发事件和非法组织活动”等方面的30多条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意见、建议,得到市领导对民宗委反映的意见高度重视。2009年,民族和宗教界委员及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民族和宗教界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书画摄影展,从民族、宗教的独特视角反映了伟大祖国6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和政协60年的光辉历程。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各宗教团体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还举办了“同心同行”演唱会、祈福音乐会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为党献礼。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民族、宗教文化对于规范人的思想、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与“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有着许多内在的契合点。在市政协举办“民族和宗教文化在践行北京精神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作用专题研讨会”上,委员们深入挖掘研讨民族和宗教文化在文化传播、行为规范、道德教化、化解矛盾、公益慈善、扶危济困等方面的深厚底蕴和文化精华,与当前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在联系和共通之处。

市政协民宗委召开落实提案办理座谈会

在两岸统一、反对台独和宣传我国的民族和宗教政策方面,市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有着独特的优势。金毓璋委员提出爱新觉罗家族书画界人士赴台交流的想法,经过市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与台湾方面的积极沟通,最终成行;通过和传印委员一起策划并通过海外朋友邀请,促成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法师到访北京市政协。这些活动都起到了增进了解与共识,促进民间交流交往,扩大北京市政协影响的积极作用。民族和宗教委员会组织北京联合大学宗教研究所等有关专家学者共同编撰《历代王朝与民族宗教》一书,为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提供帮助和参考。这些工作拓宽了民族和宗教工作的视角和领域。

发挥好双重作用

1988年,为实现港澳的顺利回归,加强港澳与内地的交流,借鉴港澳发展的成功经验,北京市政协成立了港澳台侨委员会,当时的港澳委员仅有3名。经过多年努力,广结爱国力量,如今港澳台侨委员会不仅拥有了57位委员,还聘任了45名港澳台侨工作顾问,分别来自20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他们是港澳特区经济社会中起引领作用的爱国爱港、爱国爱澳代表性人士,在统一战线中起到了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的独特作用。

港澳台侨委员会利用港澳委员、港澳台侨工作顾问长期居住港澳和海外,具有视野宽阔,信息灵通、思想敏锐的特点及对所在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有着深入地了解与体会,让委员们“跳出北京看北京”,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港澳台侨委员会定期向港澳委员和港澳台侨工作顾问通报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组织港澳委员和工作顾问来京就奥运场馆建设、侨资企业权益保护及首都经济发展情况、北京历史文化和基础教育、新农村建设和湿地保护等视察考察活动,提出意见。

2008年奥运期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已初现端倪,在市领导赴港澳通报会上,他们及时向北京市领导提出预警性意见,并站在国际视角上对北京如何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提供了深度分析和挽救药方;在提出北京要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时,他们提供了很多国外值得借鉴的的先进经验,如何搭建市场资金平台,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等;在为北京引进资金、技术、管理、人才方面,他们积极牵线搭桥;每年与市领导座谈,他们全方位对北京市工作,入学、养老、支持非公产业,促进高科技发展,促进产业转轨升级提出建议等等。出好主意当好参谋成为港澳委员、工作顾问的共识。

2011年市政协港澳委员、港澳台侨工作顾问视察、考察荣宝斋

2011年,为了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和工作顾问建言献策的作用, 57名港澳委员按照房地产、商业、金融、法律、医药等被分成六个小组,工作顾问也被分成2个功能组,以小组的形式和北京各个口对接使他们更大程度地发挥作用,履行职责的效果更为明显。

港澳委员和工作顾问把视察、考察、座谈、协商、提案建议等方式的参政议政当做他们义不容辞的工作内容。每年与市领导座谈,每次市政协到港澳就政协工作进行通报,即使远在海外,他们也都积极参加。履职过程中他们体现出了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

每当国家和人民需要,港澳台侨委员会积极为港澳台侨同胞开展公益事业牵线搭桥。港澳委员和工作顾问也总是自觉行动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体现其大爱无疆的宽广胸怀。南方冰雪灾害、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奥运场馆建设、贫困地区的医疗、北京市和内地的教育事业等。截至2012年底,他们的公益慈善捐助总额已经超过10亿元,为首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港澳委员与港澳台侨工作顾问他们虽不身居北京,却是首都统一战线不可或缺的力量。

猜你喜欢

议政党派民主党派
党派之争与颜之推的历史书写
新媒体时代民主党派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路径探析——以呼和浩特市民主党派为例
党派我来的
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履职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传递民主党派声音 讲好多党合作故事
街道议政会:基层创新续接民意
上虞区:推行街道议政会制度
同声遂相应 同心自相知——忆与民主党派同志在合作共事中结下的深情厚谊
诗人结社与党派分流
三大特别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