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辞书编辑出版专业队伍的有效途径
2012-08-07李志江
李志江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北京 100732)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辞书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1949—1979年间,我国出版的各类辞书共有890种,而从1979年至今,数量已经超过了1万种。资料表明,近些年平均每年有1000种左右的新辞书推向市场,各种不同门类、不同层次的辞书基本上满足了广大读者的查阅需求。其中《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新版《辞海》、新版《辞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中国大百科全书》、《英汉大词典》等一批辞书是能够代表我国辞书编纂水平的精品之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欢迎和认可。现在,我们已经从过去的“人口大国,辞书小国”跨入了世界辞书大国的行列,正向着辞书强国的目标迈进。
我们看到,在辞书事业欣欣向荣,许多创新开拓、编校精良的优秀辞书不断涌现的同时,也有一些抄袭剽窃、胡编乱造的劣质辞书进入了市场。尽管这些劣质辞书不是主流,但它们败坏风气、误人子弟,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是极坏的。为了纠正这一严重情况,保证辞书事业健康发展,新闻出版总署于2003年组织了辞书编辑出版质量的专项检查,李长春为此做出了明确批示;2006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又发布了《关于规范图书出版单位辞书出版业务范围的若干规定》,明确辞书出版的必备资质,其中之一是出版社必须成立辞书编辑室,辞书编辑不得少于5人,拥有高级职称的不得少于1人,而且均须经过专门培训,取得辞书编辑出版人员资格证书。
为落实《关于规范图书出版单位辞书出版业务范围的若干规定》精神,2006年7—8月,受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人事司委托,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和中国辞书学会联合承办第一期辞书编辑出版人员资格培训班(简称“辞书编辑培训班”)。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主要负责招生和管理,中国辞书学会主要负责教学和考试。此后,辞书编辑培训班每年一度,至2012年,已经举办了七期。由于办班地点在北京的大兴区黄村镇,第一期学员仿照“黄埔军校”的说法,戏称自己为“黄村一期”,以后各期学员援例,分别称自己为“黄村二期”、“黄村三期”……如今已是“黄村七期”。
一、辞书编辑培训班学员概况
(一)各期辞书编辑培训班的举办时间及学员人数
序 号 时 间 地 点学员人数 所属出版社第一期 2006.7.17—8.5 黄村中核宾馆94 48第二期 2007.5.21—6.7 黄村校长大厦72 35第三期 2008.10.6—22 黄村中核宾馆107 39第四期 2009.8.24—9.12 黄村中核宾馆95 42第五期 2010.6.23—7.13 黄村中核宾馆82 33第六期 2011.6.20—7.5 黄村中核宾馆69 37第七期 2012.8.6—8.24 黄村中核宾馆572 154 53 26总 计
说明:以上数字是根据辞书编辑培训班花名册统计的。其中第四期有2名学员、第五期有1名学员因不能坚持学习而退学;第四期有1名学员因成绩没有通过而在第五期复读,另有1名第一期学员在课程调整后于第六期再次入学。学员所属出版社数的总数已剔除重复者,另外,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不属于出版单位,也统计在内。
(二)派员参加辞书编辑培训班的出版社及所派学员人数
出版社序号 出版社学员分布一期 二期 三期 四期 五期 六期 合计1安徽人民1 1 2 北方妇女儿童2 3 5 3北京大学2 4 2 8 4财经1 1 5长春2 3 5 6崇文1 1 7大百科3 2 2 7 8大地1 1 1 1 10 大连9大家2 3 2 7 11 大连海大2 2 12 大连理工1 1 2 13 党史1 1 14 地大2 2 4 15 地图1 1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二、辞书编辑培训班的教学内容
(一)教学安排
辞书编辑培训班的教学安排是:
第一部分 必修课
第一单元 辞书出版的任务、要求和相关政策法规
第二单元 辞书编纂工作的语文基础知识
第三单元 辞书编纂的基本工作和要求
第四单元 关于辞书编纂现状和评价标准
第二部分 我国优秀辞书编辑、出版经验介绍
第三部分 作业
以上教学安排是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司、人事司和中国辞书学会、新闻出版总署培训中心共同商定的。中国辞书学会按照这个安排,确定了大部分的授课内容及授课老师。第一期后,每期都根据当年的具体情况略做调整。总的思路是:以促进我国辞书事业健康发展为宗旨,以培养一支合格的辞书编辑出版队伍为中心,选择最合适的老师讲授最合适的内容,帮助学员扎实地掌握辞书编辑的基本功,及时介绍国内外辞书学研究和出版的新成果,努力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相长,学以致用。
(二)授课老师及授课内容
担任授课老师的主管部门领导有: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 邬书林(《辞书编辑出版的意义、要求和质量保证》)
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司副司长 吴尚之(《辞书出版政策法规》)
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司副司长 王英利(《图书出版政策法规》)
教育部语言信息管理司司长 李宇明(《辞书与语言文字规范和关于辞书现代化的思考》)
担任授课老师的中国辞书学会负责人有:
名誉会长、《辞海》常务副主编 巢峰(《辞书工作者应有的精神面貌和思想作风》)
名誉会长 曹先擢(《中文辞书发展述略》)
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史哲学部主任 江蓝生(《〈新华字典〉第11版的修订》、《〈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修订》)
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韩敬体(《语文辞书的编纂出版现状和评价标准》、《〈现代汉语词典〉的编纂和修订》、《语文辞书的正误讨论》)
副会长、河北师范大学教授 苏宝荣(《专科辞典释义的两个层次》、《语文辞书释义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副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 龚莉(《百科全书编纂现状和评价标准》)
副会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 章宜华(《西方辞典学研究与词典编纂出版的质量保证》)
副会长、上海辞书出版社总编辑 潘涛(《〈辞海〉编修之道:学·术·法》)
副会长、中国教育出版集团总裁 李朋义(《数字辞书的编纂及发展前景》)
学会顾问、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王宁(《辞书评论》、《〈通用规范汉字表〉解读》、《汉字规范与辞书用字问题》)
学会顾问、科学出版社编审 周明鉴(《辞书的历史、现代和前景》)
学会顾问、上海辞书出版社编审 徐庆凯(《专科辞书编纂现状和评价标准》、《〈辞海〉编辑工作程序》)
学会顾问、鲁东大学教授 张志毅(《理念演绎辞书》、《世界语文辞书的思潮》)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教授 李红印(《学习辞典的编纂理论及实践》)
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编审 李志江(《辞书的通读和质量检查》)
副秘书长、上海辞书出版社编审 徐祖友(《辞书评论漫议》)
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晁继周(《语文词典的收词与释义》)
常务理事、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 潘书祥(《辞书编辑工作中科学名词术语规范问题》)
常务理事、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 刘青(《科技名词规范化与辞书编纂》)
专科词典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辞书出版社社长 彭卫国(《辞书的选题策划》)
辞书现代化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辞书出版社编审 乐嘉民(《辞书编辑工作中“量和单位”的正确使用》、《〈辞海〉的质量保障系统》)
编辑与出版专业委员会主任、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 周洪波(《语文辞书的百科性问题》、《辞书编纂与语言生活》)
语文词典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谭景春(《语文辞书的词类标注和释义精细化》)
担任授课的其他专家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董琨(《语文基础知识》一)
商务印书馆编审 刘一玲(《语文基础知识》二)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 厉兵(《辞书编纂与语言文字规范》)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程荣(《汉语辞书的框架结构和总体设计》、《〈新华词典〉的编纂与修订》)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审 孙关龙(《辞书的索引、参见、配图、附件》、《辞书编纂中的几个问题》)
外交学院教授 潘绍中(《双语辞书编纂历史经验、现状和评价标准》)
复旦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高永伟(《英汉词典的编写传统和创新》)
民族出版社副总编辑 艾尔肯(《民族辞书的编写和出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审 韩知更(《精心打造精品图书〈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
商务印书馆数字出版中心主任 孙述学(《辞书数字化的探索》)
民族出版社编审 松布尔(《蒙汉词典的编纂》)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编审 马静(《〈中国茶叶大辞典〉的编写》)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副总编 刘杭(《全面 规范 严谨 前沿——〈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出版管理工作探讨》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审 程立华(《学生系列百科全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陈浩元(《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及其在辞书中的常见问题》)
以上所列课程,“必修课”每课4学时,“我国优秀辞书编辑、出版经验介绍”每课2学时。大部分是各期辞书编辑培训班都要讲授的基本课程,授课老师在框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每年都要补充新的观点、新的材料,题目也有少许变化,常讲常新;少部分是考虑当年的具体情况调整补充的,从第六期开始,新闻出版总署要求以培训参加“十二五规划”及“出版基金”项目的辞书编辑为主,课程中增加了专科辞书的内容,同时加大了实际操作的考核力度。
辞书编辑培训班的作业实际上是参加培训的汇报和总结,也是成绩考核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学习结束回到本单位后1个月内完成,完成后交给培训班的老师评阅。第一期的作业是撰写学习汇报或论文(字数5000字以内),第二期是参加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辞书质量检查”,第三期因故没有布置,第四期以后均为一部辞书的“总体设计”。
第一期学员作业完成后由评阅老师进行评选,优秀作业有:
略论辞书工作者的品格(中国青年出版社 庄志霞)
论辞书编辑的服务意识与市场意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赵明节)
试谈《现代汉语词典》中台湾词语收词的意义和原则(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乔树雄)
浅议语料库在汉语辞书编纂中的应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华春荣)
从小型语文辞书的市场需求看该类辞书编纂的总体设计(中华书局 侯笑如)
如何以用户为中心开展辞书工作(浙江教育出版社 冯傲雪)
论专业辞书的读者定位和编撰体例
——从《中国旅游景区景点大词典》的编撰工作谈起(旅游出版社 付蓉)就市场和我社当前状况谈小型查考类体育专科词典的出版
——附《简明运动解剖学辞典》设计方案(北京体育大学 孙宇辉)把握定位 勇于创新 精益求精
——在编辑《中国共产党历史简明辞典》工作中运用专科辞典编纂理论的思考(党史出版社韩冬梅)
辞书通读和质量检查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某出版社《新华字典》与商务印书馆《新华字典》(第10版)、《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之比较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 邵宇彤)
试论双语学习词典例证的评价标准(商务印书馆 刘军怀)
现代汉英词典中释文的“实用性”浅析(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吴文智)
第二期学员作业是按照新闻出版总署图书编校质量检查的规范要求,检查了市场上销售的50部辞书(每人或两人检查1部,主要是语文辞书)。他们的检查结果成为后来专家检查的基础材料。
第四期学员所做的辞书“总体设计”,分成市场调查情况、总则、编写体例、编写成员、资料收集、审稿程序等几个部分进行。有的学员结合自己手上正在编辑的辞书重新架构,有的结合本社的发展规划提前设想。学员的优秀设计有:
《3—6岁中国儿童亲子阅读大百科》总体设计方案(甘肃教育出版社 冯莉)
《吐鲁番旅游文化辞典》总体设计(新疆人民出版社 李维青)
《中国民族建筑图典》总体设计(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陶志宁)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总体设计(开明出版社 魏红岩)
关于《大连大辞典》的总体设计(大连出版社 魏悦)
《中国古代建筑词典》总体设计(开明出版社 支颖)
《世界知名品牌词典》总体设计(甘肃教育出版社 朱黎明)
《新编常用同(近)义词反义词别义词词典》总体设计方案(新疆人民出版社 钟鸣)
三、辞书编辑培训班的教学管理
辞书编辑培训班在新闻出版总署所举办的各级各类培训班中,是办班时间长、授课内容多的一个。不仅要完成培训任务,还要通过考核,为合格学员颁发“辞书编辑出版人员资格证书”,责任重大。因此在“愉快教学”的同时,加强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措施有:
(一)配备班主任
从第一期起,中国辞书学会就为培训班配备了驻班老师,一直由副秘书长李志江担任班主任(前两期分别与培训中心的刘轶群老师、尤广巽老师任双班主任),第五期班主任增加了副秘书长徐祖友。周明鉴作为学会的副会长和顾问,除第五期外,一直驻班参加教学管理。
(二)成立班委会
每期培训班都成立班委会,由班长1人,班委3—4人组成。班长多由参加本期培训的出版社领导担任,班委兼任组长,其产生主要考虑学员的分布和代表性。班委会和班主任一起处理培训期间的日常学习、生活,成为授课老师与学员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
(三)严格考勤制度
为了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也便于考勤记录,每个学员的座位固定,而且桌上都有桌签;学员因事不能上课的必须事先请假,不请假的或请假超过两天的不予结业。第5期就有1名学员因同时参加两个培训班,缺课超过两天而自动申请退学。
(四)严肃考场纪律
培训期间,学员要经过两次考试。第一次考试在入学的第二天,是摸底考试(闭卷),时间1小时,主要目的是:一方面使老师对学员的学习基础有一个普遍的了解,以利于调整讲课的内容及深度,另一方面也使学员对日后结业考试的题型及解题思路有一个感性认识,以利于听课过程中的理解和总结。第二次考试即结业考试(闭卷),时间2.5小时。培训班的考试纪律严格,尤其结业考试参考了高考的要求,座位临时调换,课桌距离拉开,等等。至今没有出现作弊现象。
(五)确保判卷公正
结业考试的成绩是否及格,直接关系到学员能否获取“辞书编辑出版人员资格证书”。为了保证判卷公正,每次判卷都在考试当天进行,由图书司的有关领导、授课老师、培训中心老师和未参与授课的辞书专家组成的小组集体批改,每人只负责一道大题或其中的一部分,由专门人员统计每道大题的分数,然后相加计为总分。对接近及格分数线的试卷,都要求再次复核,避免失误。每期考试的及格率大体在90﹪左右,未及格者可于下一期结业时参加补考。
(六)作业必须完成
培训班的作业是培训结束后一个月才交回的,但它仍是考核的一项内容,不完成、不合格,即便考试通过也不能颁发证书。第一期有1名学员就属于这种情况;第二期有2名学员经多次催促仍不交回作业,培训班即以未完成考核拒发证书,直到第三年,在图书司领导批评了该社领导以后,他们补交了作业,才拿到了证书。
辞书编辑培训班的教学管理是严格的,但学习生活也充满了欢乐。每期培训总要跨三个星期,每个星期有一次聚餐,聚餐后有一次卡拉OK,学员们在彼此交流中敞开胸怀,一展才艺,增进了感情,加深了友谊。
四、辞书编辑培训班的收获及成功经验
辞书编辑培训班至今已开办了七期,学员人数572人,遍及154家出版社和相关单位,这是我国辞书编辑出版事业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学员们态度端正,学习刻苦,勤于思考,遵守纪律,经过20天或将近20天的集中学习,不仅对我国辞书事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有了全面的了解,还对辞书编辑出版操作规程的基本要求有了明确的认识,收获颇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进一步明确了辞书是具有典范性质的工具书,它在传承民族文明、传播中华文化,在解疑释惑、普及科学知识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辞书编纂是国家文化建设事业中的基础性工程。因此,作为辞书编辑必须具有崇高的献身精神、良好的思想素质、扎实的学术修养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第二,进一步了解到辞书是一个信息密集的有机整体,其内容必须准确,其表达要求精当。辞书编辑应该熟悉辞书学理论,尽量拓宽知识领域,提高判别真伪优劣的能力。老师讲授的课程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内容丰富,深入浅出,为今后继续学习提高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第三,进一步拓展对发展辞书事业的认识。只要具有创新意识,就能够设计出适合不同读者对象的、特色鲜明的辞书选题和框架体系,尤其是在专科辞书和地方特色辞书以及各类学习型辞书的领域里更是大有可为。要出版好的辞书,不能急功近利,而要根据辞书编辑出版的特殊规律,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
培训班的学员中,令人感动的事情很多,在这里,我们要特别对新疆人民出版社和李维青提出表扬。李维青是该社的党委书记、总编辑,是办班以来学员中领导职务最高的,她又是新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学员中职称最高的。参加第四期培训班后,她不仅自己认真听讲,保持全勤,而且将社里的汉族学员和少数民族学员组成了互助小组,效果十分显著。该社分别操五种民族语言的少数民族编辑,第一次接受这么长时间的培训,能够坐得住,听得进,学得好,非常不容易。他们的收获之大,远远超过了试卷上的分数。培训期间,维吾尔族编辑拜克提亚尔的亲人去世,他匆匆赶回乌鲁木齐安排后事,又在考试的前一天晚上赶回北京参加结业考试,这种敬业精神和认真态度,得到大家的一致赞扬。如今,新疆人民出版社已先后4期派出31人次参加了辞书编辑培训,在全国出版社中该社参加培训班的人数最多。
学员们普遍反映,据他们所知,在新闻出版总署所有的培训班中,辞书编辑培训班是时间最长、要求最严的。老师很权威,讲课很精彩,学习后再编辑辞书就上了一个层次,即便不编辑辞书,对于提高语言文字水平也很有帮助。许多学员结业后与我们一直保持联系,我们了解到,他们大致有三种去向:一是成为本社辞书编辑部门的负责人或业务骨干,有的还被提升为社领导;二是虽未从事辞书编辑,却成为本社审读室的负责人或语言文字规范方面的小专家;三是认识到编辑辞书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能力有限,从此不再轻易涉足。第一种去向的学员经常参加辞书学会的各种学术活动,给辞书学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气和活力。后几期的学员在培训期间或培训后建立了QQ群,通过互联网保持联络。其中以第六期的QQ群最为活跃,他们编辑加工辞书稿件时一旦遇到疑难问题,立刻发到网上求助,一定有人帮助解答,成为一个很有活力的群体。
一些出版社的领导对辞书编辑培训班也表示非常满意,他们从学员培训回社后的工作表现中发现了学员的进步——学和不学就是不一样。有的出版社(如新疆人民出版社)决定,凡辞书班培训考试通过的可以在本社的编辑考试中免考;有的出版社(如吉林大学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甚至把辞书编辑培训作为本社编辑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出版社(如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在领受国家重点辞书项目后,有针对性地分批选派编辑参加培训,社领导成员中大部分已经取得了辞书编辑的“上岗”资格。现在,不少本身具有辞书编辑资质的出版社(如商务印书馆、上海辞书出版社、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华书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都积极参加辞书培训,就连不属于出版系统的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也派送了学员。
出版总署领导对辞书编辑培训班的举办也给予了充分肯定,邬书林副署长不止一次地讲过:辞书编辑培训班是署里培训班的一个样板,要把这个班办下去,办好!
七年来的事实证明,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形势下,为了实现从辞书大国走向辞书强国的目标,我们需要培养大批有理想、有水平、有奉献精神的辞书编辑,而举办辞书编辑培训班就是培养这支编辑出版专业队伍的有效途径。辞书编辑培训班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主要在于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国辞书学会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得力领导。我们有理由相信,持续举办的辞书编辑培训班必将在我国辞书健康发展的历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