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适度水平相关理论❋
2012-08-06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2)
长期以来,稳定状态理论都是信息资源建设领域的重要理论,即:当图书馆藏书量达到一定规模后,馆藏文献总量应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1〕。此理论中提到的“一定规模”是个模糊概念,其实质是信息资源建设的适度水平问题。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适度水平是指图书馆根据本馆实际,考虑读者需求、建设成本和建设效益等因素,所确定的有关信息资源数量和质量的指标。虽然当前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总体态势趋好,但对于大多数图书馆而言,经费投入仍然是制约图书馆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和确定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适度水平,可以用较小的成本获得较大的收益,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较好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实现效益最大化。在研究和建设实践中,下列几种理论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适度水平的确定有重要影响。
1 二八定律与布拉德福定律
二八定律也称帕累托原则,主要阐述了投入和产出,努力和回报之间的不平衡关系〔2〕。该理论起源于经济学领域,而今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发展各个领域。其主要内涵是20%的原因产生80%的结果,例如,20% 的业务员创造了80%的销售额,20%的人身上汇集了80%的智慧等,因此该理论的主要逻辑意义在于要求人们在各种行动和活动中都要掌握重点、抓住关键。在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领域,该理论则被“演绎”为“20%的馆藏满足80%的读者需求,而另外80%的馆藏满足20%的读者需求”。之所以称之为一种演绎,是因为20%和80%的分界,从未被有效证实,只是一种逻辑式的、趋向性的,甚至是难以把握的。尽管如此,二八定律长期以来都被图书馆界作为确定馆藏资源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
随着信息资源总量的迅猛增长和知识创新速度的不断加快,任何一个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能力都不可能满足读者不断增长的信息和知识需求。虽然近年来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图书馆事业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图书期刊、数据库、信息资源设施等建设成本的不断增加,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所必须面对的信息需求和信息供给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必须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满足最大多数用户的信息需求,因此也就不难理解重点馆藏和一般馆藏问题为何一直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研究中的重要主题。毫无疑问,图书馆应优先建设重点馆藏,而二八定律恰好为确定重点馆藏的范围提供了理论依据:能满足80%信息需求的那20%的资源即为重点馆藏,而满足20%信息需求的其他80%的馆藏即为一般馆藏,这就要求图书馆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优先建设20%的重点馆藏以满足最大多数读者的信息需求。虽然这20%重点馆藏的确定仍然需要考虑资源建设政策、服务任务、馆际合作等诸多因素,但二八定律毕竟为核心资源的建设指出了方向和范围,从而成为确定馆藏建设适度水平的一种重要理论依据,即:确保占全部馆藏资源20%的重点馆藏建设是馆藏建设水平的最低线和零海拔。
同二八定律的原理相似,布拉德福定律将学术期刊划分为核心区、相关区、外围区,为馆藏连续出版物的建设确定了优先次序。所不同的是,二八定律强调20%的重点馆藏,勾勒出资源建设水平的最低标准,而布拉德福定律则对连续出版物建设的适度水平提出更宏观视野的建设依据。但总体而言,二八定律同布拉德福定律对于信息资源建设适度水平的影响是一致的。除此之外,有研究者从布拉德福定律出发,提出了黄金分割率(0.618)这个定量的比例〔3〕,虽然这一比例也无从证实,但将资源建设适度水平进一步量化已成为一种要求。
2 核心资源配置理论
该理论由赵筱媛在其博士论文《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理论方法与战略规划研究》中提出,主要思想是认为企业内部信息用户的一切信息需求是在不完全信息环境中寻求最大化的满足,所以企业必须明确核心信息资源的配置需要付出多大的成本是合适的,作者经过分析得出结论:企业不应该不顾信息成本而一味地去追求完全信息,在对企业核心信息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应确定适合的信息成本,以较低的信息成本满足较多的信息需求。此外,作者还认为:随着信息资源成本的增加,信息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在不断增加,但是提高相同单位信息资源的成本,对于提高信息需求满足程度的贡献却是递减的〔4〕。因此,在超过了企业核心信息资源配置的适度水平以后,新增成本所换来的新增收益越来越少,因此必须确定企业核心信息资源配置的适度水平,以追求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同理于企业核心信息资源配置,随着信息资源建设成本的增加,图书馆对读者信息需求的满足程度在不断提高。但这种状态也是以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适度水平为限度的,在超过了适度水平这一阈值之后,同样的建设成本所能满足的读者需求也是递减的。图书馆在满足了大部分读者的大部分信息需求以后,要想继续追求对小部分读者的个性信息需求的满足,就得付出更大的资源建设成本。如此一来,虽然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收益(表现为读者满足率)会小有提高,但效益(表现为利润率,即收益与成本的比率)却在降低。图书馆虽然不像企业那样热衷竞逐经济效益,但是在建设经费尚不能充分满足建设需求的情况下,也应该考虑投入产出比。因此,企业核心资源配置理论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适度水平的确定也具有很强的启示作用。
核心资源配置理论和二八定律、布拉德福定律有所不同。二八定律、布拉德福定律从总体范围上揭示资源建设的重点和一般之间的关系,而企业核心资源配置理论则集中揭示核心资源的建设,并且力图以量化的形式来衡量和确定信息资源建设的适度水平。遵循核心资源配置理论,图书馆不但可以掌握优先建设的核心资源的大体范围,而且还能够确定核心资源建设的具体程度。图书馆资源建设中重点与一般之间的关系不再是逻辑式的、趋向性的和难以把握的,而是变得更加明确、更加具体、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3 馆藏资源结构理论
图书馆根据本馆的任务、目的、服务对象以及服务范围等确定适合本馆的信息资源结构,以求把握本馆信息资源配置的适度水平,实际上已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的一种范式。馆藏资源结构的确定通常是图书馆馆藏发展规划中的核心内容,各图书馆在制定馆藏发展规划时需认真分析、充分论证,但馆藏资源结构一经确定,就应成为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要依据,在执行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做出调整也决不能随意改变。馆藏资源结构主要包括学科结构、等级结构、时间结构、文种结构、载体类型结构等几个构成面〔5〕,各个构成面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适度水平都有一定影响,而其中学科结构和等级结构的影响则是最大的。
图书馆馆藏资源学科结构的确定与图书馆的性质和任务密切相关。科学专业图书馆的专业性决定了其学科结构是明确的和易于把握的;高校图书馆需要按照本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情况来确定学科结构的状况,需要考虑本校特色专业和强势学科的发展需要;而公共图书馆则应该根据本馆的馆藏特色和用户需要等来确定本馆的学科结构和重点馆藏范围,按照重点馆藏的主题范围来进行信息资源配置。
关于等级结构的划分标准比较多,但公认的还是五级结构理论,即按照完备程度将某学科的信息资源建设状况划分为完整级、研究级、大学级、基础级和最低级〔6〕。各图书馆在确定馆藏资源的结构时,不仅要充分考虑本馆的性质、任务、服务范围、服务对象以及经费情况等影响因素,还要具体分析本馆建设的目标、方向、特色等可以自身设定的发展变量。
同二八率和核心资源配置理论相比,馆藏资源结构理论不再仅仅把馆藏资源划分为重点馆藏和一般馆藏,而是以学科为基本维度,对馆藏资源建设的适度水平从等级、时间、文种、文献类型等方面做多维度的分析。由于学科划分标准是多种多样的,并且所划分的类目是丰富的甚至是无限的,一个图书馆可以按照《中图法》把馆藏分为二十二个学科,也可以根据《学科专业目录》把馆藏划分为数百个学科,因此根据馆藏资源结构理论来确定的资源建设适度水平是灵活而细致的,这使馆藏资源适度水平的确定更加科学细致和具有针对性。
4 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认为,只要存储规模和流通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盛或销量不佳的产品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就可以和那些为数不多的热卖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7〕。由于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在产品营销和服务营销中,往往人们只能关注比较重要的“头部”(即占据市场份额最大的部分),而忽视了曲线长长的“尾部”(即占据市场份额很小的那众多的部分)。但长尾理论表明,长长的“尾部”所占的市场份额之和不一定比“头部”所占的市场份额少。
长尾理论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和用户服务领域的影响,无疑是标新立异的。该理论颠覆了以往的理论强调核心资源和重点资源的建设理念,转而倡导对“尾端”信息需求的满足,这就要求建设更多的“非核心”资源,以实现对这些小份额的“信息需求市场”的占领,即要注重那些利用率不高的“尾巴”资源的建设和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满足。
同前面所论及的几种理论相比,长尾理论对信息资源建设适度水平的影响是特立独行的甚至是互相矛盾互相背离的。但一经分析就不难发现,长尾理论成立的两个前提条件,使得长尾理论和前述各种理论能够在信息资源建设领域相辅相成地成立。这两个条件是:第一,存储规模足够大。这一前提对于信息资源建设而言,就是要求只有当信息资源建设到一定规模时,才能适用长尾理论,这就使长尾理论和其他理论的应用有了自然协调的分工,即当资源总量较小或资源建设经费不够充分的情况下,适用上述的二八率、核心资源配置理论或馆藏资源结构理论;当资源总量形成较大规模并且资源建设经费足够充裕的情况下,适用长尾理论。第二,流通渠道足够大。这一前提对于信息资源建设的要求已经延伸到信息资源服务领域,即只有当图书馆服务理念、手段、技术和整体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适用长尾理论。换个角度来说,如果没有能力占有“尾端”市场,那么仅仅完善产品线只能带来负效益。因此,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中如果遵循长尾理论,除了要有资源和经费的保障之外,还必须更多关注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大力提高个性化服务水平,以实现对整个长尾市场的占有。
5 “完整学科拼图”目标
如上所述,以核心资源建设为主要价值取向的二八定律、核心资源配置理论、馆藏资源结构理论,与以个性化服务为主要价值取向的长尾理论,对信息资源建设适度水平的指导范围有所不同。那么,能否有一种理论能够将不同的价值取向有机地融合起来呢?思考这个问题,必须立足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背景,而不能单纯地从个馆建设的角度来考量,这就涉及到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
目前关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目标的观点主要有三种。其一是肖自力提出的,认为文献资源共享的目标是提高文献资源保障率〔8〕,这一观点后来被肖希明在《信息资源建设》一书中进一步地阐释为:“依托计算机网络和其他先进信息技术,建立一个融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和共享于一体的文献信息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与用户对文献信息的需求”。〔9〕笔者将这种观点称为“肖氏目标”。其二是程焕文、潘燕桃在《信息资源共享》一书中提出的“5A目标”,即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是“任何用户(Any user)在任何时候(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均可以获得任何图书馆(Any library)拥有的任何信息资源(Any information resource)”。〔5〕三是金胜勇提出的“完整学科拼图目标”,认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应确定为“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合力建设并自由共享完整而不重复的信息资源体系”〔10〕。三种观点对于“提高信息资源保障率”的目标追求是一致的,但“完整学科拼图目标”更加强调要避免重复建设,充分体现信息资源的可共享性并以此来提高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效益。
很长时期以来,图书馆学界都一直积极倡导和努力推进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大业,但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实践领域,却必须面对“自给自足”和“共建共享”两条路线的选择问题。这两种路线的交汇,对信息资源建设适度水平相关理论的选择带来了一定的困扰:走自给自足的道路,首先要考虑本馆用户的需求,必须把“实用性”原则放在第一位,资源建设的适度水平就必须遵循二八定律、核心资源配置理论或馆藏结构理论;而走共建共享的道路,就必须首先考虑共建共享系统的要求,必须把“合作性”原则放在第一位,为保障信息资源保障率,资源建设的适度水平需要遵循长尾理论以追求资源的完整性。而“完整学科拼图目标”的提出,能较好解决两种路线交汇过程中信息资源建设的适度水平问题。“完整学科拼图目标”要求,将馆藏结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面向共建共享的学科领域(本文称为“共建域”),一部分是面向自给自足的学科领域(本文称为“自建域”)。共建域资源的建设必须适应共建共享需要而努力建设到完整级水平,并和其他共建单位所建设的共建域资源形成“完整学科拼图”;而“自建域”的资源建设,则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并依据其他理论来确定资源建设适度水平。
在建设实践中,无论是CALIS的“多级保障模式”,还是NSTL的“虚拟资源模式”,都是采取“小共建、大共享”的策略,即只有一部分单位参加共建,而更多的单位只是参加共享。而参加共建的单位之间的共建模式,实际上就是按照“完整学科拼图”的理论来进行划分——“完整”是共建目标,“学科”是共建依据,“拼”是共建机制,“图”是共建愿景。
6 结论:相关理论比较
在上述五种影响信息资源建设适度水平的主要理论中,二八定律、核心资源配置理论和馆藏结构理论都强调抓住资源建设的重点,区别重点和一般,分别制定建设目标。这其中,核心资源配置理论要求核心资源建设标准的确定要考虑资源建设效益;而馆藏结构理论则要求区别不同的学科来考虑资源建设的适度水平。与这三种理论相比,长尾理论和“完整学科拼图”目标则更加强调资源建设的完整性,所不同的是,长尾理论更加强调传统理论中经常忽视的一般资源的建设,而“完整学科拼图目标”则主张按照共建共享任务和本馆建设的实用性要求来划分建设水平:“共建域”资源一定要建设成完整级,并且强调各共建单位对于“共建域”划分的不重复性,而“自建域”资源则采用其他相关理论作为建设的理论依据。(五种理论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适度水平的影响比较见表1)
表1 各主要相关理论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适度水平的影响比较
五种理论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适度水平的影响各有侧重甚至截然不同。如,二八定律和企业核心资源配置理论都强调对重点资源或核心资源的建设,而长尾理论则强调不能轻视非重点资源的建设。如此大相径庭的理论内容可否有机地体现在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实践中?馆藏结构理论已经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思维路径,即分别针对不同的学科进行不同级次的资源建设。然而,除了建设成完整级这一等级结构在资源建设过程中具有可操作性之外,研究级、大学级、基础级、最低级等建设级次的标准仍然是模糊的和非量化的。“完整学科拼图目标”立足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背景和要求,强调共建单位之间共建任务的“拼图”式分工,并且把资源建设适度水平问题简单化,即在“共建域”进行完整级建设,而在“自建域”根据实用性原则进行有针对性的自主建设,从而既能够实现完备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又能够充分依据本馆的性质、任务和用户需求来完成信息资源建设任务。“完整学科拼图目标”不仅为图书馆信息资源适度水平提供了简单有效的理论依据,而且很好地将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自给自足”和“共建共享”两条道路相结合,有利于在加强图书馆个馆建设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事业的开展。
1.徐恩元.零增长理论研究.四川图书馆学报,2005(4):9-13
2.互动百科.〔2011 -12 -30〕..http://www.hudong.com/wiki/二八定律
3.黄成.黄金分割率对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启示.情报探索,2007(7):124-126
4.赵筱媛.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理论方法与战略规划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吉林大学,2005
5.程焕文,潘燕桃.信息资源共享.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7
6.肖自力.试论馆藏结构.图书情报工作,1981(1):14-16
7.孙红卫.长尾理论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情报杂志,2008(8):105-107
8.肖自力.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高校图书馆的使命.见,藏书建设论文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
9.肖希明.信息资源建设.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294
10.金胜勇.目标导向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南开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