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陪都时期《新华日报》的影响力塑造分析——以纪念活动为例

2012-08-06毛婷婷

重庆与世界 2012年1期
关键词:新华日报创刊抗战

敦 枫,毛婷婷

(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重庆 400044)

对传媒影响力的定义,目前最受学界推崇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先生在《影响力经济——对于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诠释》一文中所提出的,由“吸引注意(媒介及传媒内容的基础)”+“引起合目的的变化(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的受动性改变)”两大基本部分构成[1]。华文在《媒介影响力经济探析》一文中认为:“媒介影响力是评价媒介传播效果的‘指示表’和‘晴雨表’,是对媒介发展的观察和综合分析,是排除次要的、偶然的因素影响,以研究主要的、决定性因素作用呈现的规律性。”[2]媒介影响力是媒介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媒介报道宽度及受众广度的直接体现。在抗战时期,为了宣传共产主义和马列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历尽艰辛,在烽火中发刊《新华日报》,以“喉舌”“灯塔”的身份在国统区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民主主义运动。而《新华日报》如何打开局面,得到读者受众的认可,是研究《新华日报》媒介影响力的源头,是研究党报影响力的必经之路。本研究拟从1938年底《新华日报》迁渝后的种种努力,寻找成功经验。

《新华日报》自1937年初便开始在南京筹办,却因战事迫近加之国民党部分人士的阻挠,筹建工作一拖再拖,终于在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创立,10月25日武汉陷落,《新华日报》迁到了重庆出版。当时的重庆是中华民国临时首都,聚集着当时几乎所有的军政机关、世界各大新闻机构和外交使馆。才诞生不到一年的《新华日报》如何打开局面呢?这里不得不说到它的独特方式——纪念活动。《新华日报》非常擅长运用纪念活动等社会热点事件来吸引读者的眼球,并采用独特手段来延续和保持这份影响力。

一、抓住纪念活动迅速站稳脚跟

刚刚到达重庆的《新华日报》,前有人生地不熟,急于打开局面的难题,后有丧失机器和优秀人才的悲痛。这对报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新华日报》却出奇制胜,将悼念遇难同胞与打开局面联合起来,迅速得到了重庆读者的认可。

11月1日,《新华日报》接到电报,报告“新升隆”轮船在燕子窝遭日机炸沉,有25人丧生。因消息不通,仅知潘美年和李密林牺牲,其他伤亡人员尚不清楚。《新华日报》当即在11月2日第三版上刊登文章《抗议日寇暴行,追悼潘美年、李密林两同志》,青年记者协会重庆分会、生活书店、战时图书供应所等友好单位立即发来了慰问信。

为了悼念“新升隆”轮牺牲的同志,《新华日报》决定举行隆重仪式悼念殉难同胞。11月17日,报纸开始用大字标题登出追悼启事《本报保卫大武汉殉难同志追悼会筹备会启事》,并持续刊登半月多。广而告之的同时,《新华日报》还十分关心殉难同志家属,11月18日3版刊登了烈士之父沈源希《哭吾儿德仁》的文章,次日第三版刊登出了报馆访问他的专文《沈源希先生访问记——慰问本报被难同人家属之一》,充分体现了报馆的人文关怀。

12月5日追悼会当天,《新华日报》发表社论《追悼本报保卫大武汉殉难同志》,并以4—8版的5个正版版面出了《追悼本报保卫大武汉殉难同志专刊》,刊登了凯丰、潘梓年、华西园、陆诒、汉夫、吴克坚、邓颖超、戈宝权、吴敏、熊瑾玎、许涤新等报馆人员的纪念文章,还刊登了各地读者的慰问和吊唁来信,相关的文章合计44篇。而在重庆社交会堂举行的追悼会上,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及要员于右任、孙科、陈立夫、周佛海等都赠送了挽联和花圈,各界参加追悼会的有四五千人,如此盛大的场面,不得不说此次活动举行得非常成功。

细析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因,首先在于《新华日报》抓住了民众的心理。抗战军兴,保家卫国乃每一个国民的责任和义务,报馆殉难的同胞在武汉战斗到了最后一刻才撤离,又在敌人的炮火下丧生,他们所表现的抗战精神符合了当时团结抗战的主旋律,能够激起民众抗日的满腔热血;其次,《新华日报》活动造势的成功,不仅在于本次活动打上了“保卫大武汉”的烙印,而且自11月17日起每日在报上向读者汇报追悼会筹备情况,让读者做好了心理预期,更好地推动活动高潮的到来;再次,《新华日报》首次与读者见面的浩大声势,也给了读者深刻的印象,不仅激励了民众的抗日激情,更加深了读者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成功地为《新华日报》打开了市场。

二、创刊活动争取支持

对一家报纸来说,创刊无疑是一件大事。创刊不仅意味着报纸与读者的见面,更意味着融入一地的经济、文化与生活。融入的迅速与好坏将直接影响报纸的经营。当时社会上有一种风气,报纸创刊必有社会名流为之题词祝贺,题词人的社会地位和人数多寡往往反映着这家报纸在舆论界的影响程度[3]。《新华日报》创刊时,有各党派各界知名人士共计49人为它题词表示祝贺。按照其刊载日期,将为《新华日报》发刊题词的人罗列如表1。

除3名无法考证其当时的社会地位外,由上述表格上所列出来的为《新华日报》题词的各界人士所担任的社会职务可以看出,剩下的46名题词人中,有中共党员公开身份的仅有9位,而在国民政府任职或国民党员有25人,剩下的13名题词人分别是知名的民主人士或文化人士。在25名国民党政要人士之中,有军事家、政治家,还有来自新闻界的人士。在当时抗战的背景下,可以说是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优势力量的支持。

表1 为《新华日报》发刊题词的知名人士

续表

此后,《新华日报》也非常注重通过创刊纪念活动来吸引读者注意,在社会上广泛获取支持。纪念当日,《新华日报》多发表增刊来庆祝,一般为两张八版。而就庆祝活动文章计,每年都有起伏,现将每年庆祝活动文章统计如图1所示。

图1 《新华日报》历年庆祝活动文章统计

以1939年创刊一周年纪念为例,《新华日报》1月11日当天发表社论庆祝本报创刊一周年,在3版、4版报馆各部分负责人先后谈一年来的工作,如社长潘梓年发表了《新华日报创刊一周年》,全面介绍一年来《新华日报》的工作;负责读者信箱的副刊编辑杨放之以“吴敏”的笔名则发表了总结性文章《一年来本报与读者的关系》,更有各部门的人员以自述的口气撰写的《本报同志的工作》。为了彰显自己的党报身份,1月12日《新华日报》2版还刊登了《中国共产党中央电贺本报周年纪念》,同时刊载本报总编辑吴克坚《响应中共中央对本报的号召》一文,相互呼应,表现出极强的党性。

1940年,《新华日报》1月3日便在头版刊载《本报创刊二周年纪念征求各界意见启事》,广泛征求社会各界读者的意见和建议。1月11日创刊两周纪念当天,《新华日报》不仅刊载了各界人士发来的贺词及祝文,还专门刊载了图片《本报在外国刊物上的反应》和戈宝权的《国际上对本报的伟大同情和批评》,将《新华日报》的发展视野延伸到了海外国际,同时刊载了《国民公报》《中央日报》《救亡日报》、民革通讯社等发来的贺词,日本友人绿川英子发来的《日本友人的贺信》,1584个船员及××厂工友发来的贺电、刊载读者的祝贺诗,更通过发行纪念优待券和优待读者启事等方式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是一起成功营销自己的案例。

三、版面凝练突出主题

报刊不仅是一种客观物质形态,也是传播者与传播载体紧密结合后的产物。《新华日报》在办报实践中非常讲求版面整洁,内容为王。在对社会热点的报道中,常常除了在二、三版刊登要闻,头版发表社论外,往往第四版也会设定相应的主题来与读者讨论交流。

初迁渝的《新华日报》在版面上是对开四版,每天有社论。一般上半版是社论的固定位置,下半版是广告和启事;二版登国内要闻,三版为国际新闻,四版则是文艺性创作或专题。在头版版面上,《新华日报》在报头左右两边分别留出约50 cm×50 cm的方框,时常登载些与社论相呼应的字句或漫画,字号很大,能让读者一读便可了解今日的新闻热点,有时左文右图,图文并茂,十分形象生动。社论一般用四号字排版,较其他新闻内容突出许多,后面成为了新华日报的招牌。下半版的广告区域除广告外还经常登载些启事,《中央日报》《扫荡报》《大公报》等报纸在迁来重庆出版后,都先后在《新华日报》上登载过启事,也足以证实《新华日报》在重庆读者中的影响力,使得其他报纸借《新华日报》之影响力来宣传自己。

二、三版为国内外要闻,信息较为零碎,但《新华日报》四版的主题往往与二、三版相互呼应,突出主题,前后呼应。以1938年11月的第四版为例,四版的主题罗列如表2。

表2 1938年11月《新华日报》四版主题

此类例子不胜枚举,凡遇三八妇女节、四四儿童节、青年节、记者节、苏联红军节等节日纪念之外,《新华日报》第四版也会对社会热点事件进行关注。如1938年11月29日纪念抗战烈士范筑先,12月19日发布柴门霍甫世界语纪念专刊,1939年1月2日还对重庆市儿童抗敌图画展览发表浏览感言专版,1月29日全版关注全国报展,8月24日更对尼赫鲁访华进行了关注。

四、民族大义上立场分明

来渝之后,《新华日报》面临着如何打开局面的问题。在抗战建国的大背景下,《新华日报》牢牢抓住自己在创刊之初立下的承诺“团结全国抗战力量,巩固民族统一战线,发表正确救亡言论,讨论救亡实际问题”。以不卑不亢、不偏不倚的态度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新华日报》率先在重庆拉开了捐款的大潮,1938年11月16日和12月11日在报上第四版刊发《本报代收抗大捐款》和《本报代收各种捐款》,鼓励重庆市民通过捐款方式支援抗战、参与抗战。12月12日,《新华日报》义卖献金,向读者发出呼吁“多一个人参加这个运动,就多增加抗战一份力量”;12月13日,呼吁“要把这一个运动,推到一切角落去”;12月14日,更独辟蹊径,将注意力放在了商界人士身上,通过荣誉广告的方式不仅让商户参与到义卖献金运动中,更提高了商户的积极性;12月16日发表社论《欢迎各界积极参加本报义卖活动》,为其18日的义卖活动造势。此后连续刊登献金消息,12月19日2版近半版全被义卖新闻所占据。21日《新华日报》发表短评《乞丐加入本报义卖》,说明了本次义卖活动的深入和彻底。

此次活动并不仅限于重庆,1939年1月12日,《新华日报》桂林分馆也展开了义卖,并得到白崇禧百元购报的支持。此后《新华日报》还参加了重庆市的献金竞赛,在报上为荣誉军人、前方将士、后方孤儿、被难同胞、香港反汪工人等捐款活动。抗日募捐的运动是在支持抗战的前提下进行的,这就在参与者的心目中形成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爱国心,从而积极踊跃地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来,不仅有效地支援了抗战,帮助了困难者,而且对后方民众抗战士气也是非常重要的。即使在皖南事变后,《新华日报》为安全考虑,在减少人员、缩减版面为两版的情况下都始终坚持对抗日募捐运动的宣传[4]。

1939年全年《新华日报》刊载募捐、献金活动的文章共计286篇,其中包含有《新华日报》连续发表的评论:《努力征募寒衣》(2月9日第3版)、《“三八”前夜的妇女献金》(3月6日第3版)、《绥西老农捐粮助战》(4月8日第3版)、《前方将士亟需医药的接济》(4月25日第1版)、《征募寒衣运动》(9月8日第3版)、《把募寒衣运动变为政治的群众的运动》(9月11日第1版)、《有钱出现的模范》(10月29日第3版)。

为纪念七七抗战,鼓励全国抗战士气,1941年6月23日,《新华日报》在报上呼吁为纪念七七向读者征文。1943年6月18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抗战中的好人》,指出:“抗战,正是靠前线或敌后的士兵,工厂中的工人和机匠,马路上的小工,店铺里的店员,农民,学生,公务员,工业家,科学家,教授,职员,和任何人的一点一滴的贡献,才能坚持到今天。”[5]表扬抗战中的好人好事,确是激浊扬清的必要之举。6月20日2版便以消息的形式,刊载了衡阳伤兵之友社为伤兵谋取福利举行的征友中,商人李向荣捐款十万元帮助伤兵;6月21日2版刊载荣河国民兵团少校团附刘秉义以少敌众,被敌俘虏后,至死不屈,并称“我活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头可断,血可流,汉奸亡国奴誓死不当”,英勇就义;6月22日2版表扬大理耿马土司罕裕卿捐献一百万元,请宋希濂总司令转交中央;其后还表扬了被俘不屈的少将李其实、用做针线积攒下来的万余元购买药品赠送前方将士的百岁老人陈王氏、晋西北劳动英雄高保童和李俊德、自愿投军的十四岁学生邓皓合、被俘不屈的太行女参议院姚今予教课长瞿坚白、长沙御敌不屈的黄德秋黄奇邱两兄弟、恩施为免被污跳井自杀的涂氏妇和不堪奴化被惨杀的农民刘起云、沦陷区中的好人好事、西安送子上阵杀敌的胡继章和渠县捐机抗战的范楠煊,保家卫国的雷秀江等好人好事。

在“七七”七周年纪念中,7月7日至10日连续四天《新华副刊》均刊发专版,表扬抗战中各战线涌现出来的好人,计刊载文章16篇。在7月7日第6版的《编者的话》中,编者表示“‘表扬抗战中的好人’的号召得到极多读者的响应”,“已经收到近两百篇来稿了”,并指出“抗战的坚持”“不仅仅靠前方的战斗,后方的工作也有同样的价值。”这对于呼吁各条战线上的人们加入抗战的洪流无疑起到了肯定和鼓励作用。

五、结束语

《新华日报》巧妙地利用纪念活动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在对纪念活动的报道中多宣扬抗战统一、民族大义,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体现出媒体的与时俱进;在纪念活动中,《新华日报》往往采取多种活动相结合的形式,不仅有自己的言论发表,有自己的执笔队伍出阵,更善于聆听群众的声音,将群众的呼声诉诸报端,推至极广,树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这与其发展路线也是非常吻合的。

只有将自己与时代、与读者有效、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才能将民族之气凝聚于笔端,将正义之气凝聚在报端,才能将人心凝聚在民间,得到社会的认可。这便是《新华日报》制胜的法宝。

[1]喻国明:关于传媒影响力的诠释:对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探讨[J].国际新闻界,2003(2):5.

[2]华文:媒介影响力经济探析[J].国际新闻界,2003(1):78.

[3]韩辛茹.新华日报史1938-1946[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9.

[4]耿密.重庆大轰炸期间的抗日募捐运动:以《新华日报》为中心的考察[C]//王群生.中日学者“重庆大轰炸”论文集.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4:308.

[5]社论.抗战中的好人[N].新华日报,1943-06-18(2).

猜你喜欢

新华日报创刊抗战
“建党100周年”系列故事 《新华日报》的“红色管家”
贺《汽车电器》创刊60周年
1994:创刊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创刊寄语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用镜头讲述草根民生——《新华日报》“影像”专版的特色探索与思考
庆祝《烹调知识》创刊二十周年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