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想你时你在脑海,想你时你在眼前——怀念我的姥爷邓广铭

2012-08-06戴林

博览群书 2012年6期
关键词:稼轩姥爷

○戴林

1994年,戴林(右)与87岁的姥爷邓广铭在北大朗润园公寓旁。

记得我大学还没毕业的某次去北京大学和姥爷邓广铭过国庆节,当时在北京师范大学读物理研究生的表姐不断对我说,你知道吗,咱们姥爷是名人呢!名人?我没有太多概念,只是每次到北大姥爷家他都在伏案写东西或者看着我根本看不懂的那些线装的历史书籍。后来,随着表姐和小姨分别去美国留学和讲学,我常常住在姥爷家,和他朝夕相处,体会的是他润物细无声的爱护、平等的交流和时常的诙谐与幽默……他是北大“民主、科学、自由、勇敢”精神的最忠实的践行者,对我后来的学习、工作、对外交流甚至政治选择,影响巨大。

我的姥爷邓广铭(1907-1998),字恭三,山东临邑人,1936年国立北京大学史学系毕业。他早年从山东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即醉心于考取北京大学继续学习,第一次未果,便进入辅仁大学的英语系学习。学习期间,周作人到校作了六周的学术讲座。姥爷为之作的详细记录,1932年被印行出版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他对北京大学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使他第二次报考北大,被录取。大四期间,他选修胡适的“传记文学习作”而完成了《陈龙川传》;毕业留校后,他与傅斯年、孟森、钱穆、顾颉刚等成为同事,并得到了时任北大校长的胡适的提携,在史学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对宋代几位著名历史人物的研究积淀,后相继出版了《辛稼轩年谱》、《辛稼轩词编年笺注》、《岳飞传》、《韩世忠年谱》、《王安石》、《中国史纲要》之宋辽金部分等传世之作,从而奠定了他中国宋史研究第一人的地位。姥爷35岁在重庆被复旦大学聘为副教授,38岁提升为教授。他是民盟成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这些是我从与姥爷每日在未名湖畔散步时他给我讲的陈年旧事中以及他去世后我才总结梳理出来的他的名人轨迹。

姥爷的成名是他从年轻学习到后来的工作中用心刻苦而来的。这一点在他的“略论辛稼轩及其词”一文中可以窥见。姥爷对辛稼轩的一生给出的是这样的评价:一个忠义奋发、始终一节的爱国志士;一个有良心、有干才的地方官。在对稼轩词的评论的这段话是我感受他北大精神的最有力的佐证:“辛稼轩对于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他的满怀忠愤,他的奋斗精神之始终昂扬,他对南宋的腐朽颓废的封建统治者们的讽刺和指责,他对劳动人民的生活与疾苦的关怀,他的敢于代表人民大众提出其要求和控诉,以及他的博学多闻,作品题材之广阔与体裁之多种多样,更通过他的圆熟精练的艺术手法表达出来。这种种条件合拢在一起,就使得稼轩词充满了生动深厚的现实内容,具有洪亮的声响和充沛的感染力量。”最后,姥爷引了一段宋人的笔记来告诉我们,稼轩这些如“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又如“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等才气磅礴的作品,“却大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工夫才得完成,并不是灵感一到即率尔操笔,一挥而就的”。他的这些观点和他比肩的著作也时时影响和激励着我在工作中认真与刻苦。

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化工部管理干部学院经济系。那个年代,中国在邓小平的引领下,开始了对外开放的新历程。我们学校承担了化工部与世界银行合作的部分培训工作,我强烈地意识到必须使自己的英文水平达到可以和世行请来的专家进行自如交流的水平才能在这个大浪潮中取得收获,于是我考取了当时由林业大学和英国BELL信托共同主办的、为期8个月的世行项目出国人员的英语培训。因林业大学与北大相隔不远,我时常会去姥爷家溜达一下并告诉他我的进展。有一天,他忽然拿出一封国外来信让我给他口头翻译一下,我当然不是很流畅。他没有表示任何的不满意,只是缓缓地说,再多背背单词,多看些英文的文章。我当时根本不知道他曾在教会学校辅仁大学英语系学习过,我还以为他一个搞中国古代史的教授肯定不会英文呢!后来想起这个,我就会情不自禁地笑出来。这个不批评的教育方式在中国的正规教育和家庭教育中都很少见,却是和西方的教育方式有点接近,对我的影响很大,后来我承担了接待外国教授的工作。

1995年,我已经调入国家计委(后更名为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并有机会赴澳大利亚悉尼理工大学能源规划与政策研究生班学习。姥爷在此期间给我写过两封信,被我仁慈地留给他的第二次婚姻去澳大利亚的前妻作为纪念了。接下来我的飞跃很让我姥爷开心:回国后,我短短三个月先后两次去维也纳参加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主办的国际会议,并在会上作“中国生物质能源发展概况和展望”的主题发言。这一年,我32岁。我兴致勃勃跟姥爷聊这些时,他很满意地说,你做的工作很有意义,能源和环保是咱们国家的大事。其实我心里想着他曾给我讲的他38岁虽然被复旦大学聘为教授,但当胡适请他回北大任教时告诉他只能聘为副教授,他坦然接受。可见他对北大的拳拳之心从未改变。他不知道,35岁副教授和38岁教授已是两个十分重要的人生节点铭记在我心里了。

姥爷的长寿得益于他对人和事物的民主态度和他科学的作习规律。他有三个优秀的女儿,其中两个毕业于北京大学。而其二女儿也就是我的妈妈,却选择了北京农机学院学习农业机械。姥爷每每和我谈及此事总是说“你妈妈看了很多苏联电影,于是向往开着拖拉机驰骋在广阔的田野上”。而对妈妈选择了当时“最可爱的人”——志愿军我爸爸,他也是欣然接受并时常称赞我爸爸“具有当发明家的聪明”。他的这种豁达让我非常钦佩并感动。

姥爷的家在朗润园10公寓,被称为“北大的中南海”。大概是因为这个园子有未名湖延伸过来的一片水系,被郁郁葱葱的小山环绕着,湖边有一排高高的杨树,再往里去便有松竹、小桥和湖心亭,确实有园中之园的静谧,非常适合居住在园中各位国宝级的大家们写作之余闲庭漫步。姥爷的生活很规律,每天7点多起来,洗漱时会听着收音机里播放的京剧,他还会给他和我各做个牛奶荷包蛋,这是我未曾想到的。早饭后是他的看书报时间,午睡之后三点半左右我就陪着他从朗润园步行到历史系的办公楼取报纸。我疑惑地问他何不把报纸订在10公寓,他笑说,正是每天坚持步行这八九里路,就是他的运动了,还可以随时看看北大的风景或者途中碰到老朋友如季羡林、金克木、张中行等可以停下小聊一会儿。所以,姥爷身体一直很硬朗。某天在未名湖畔碰到了骑着自行车的副校长郝斌,正急匆匆赶往周一良先生家祝寿,说以后还要给周先生过米寿呢!姥爷望着郝斌远去的身影转回身来对我说,“过米寿没什么意思,我要过就过茶寿!”我微笑地看着他。他问我,知道茶寿么?我答,知道,那可就是108岁了!他仰头哈哈大笑。这就是我那个对自己总是自信满满的姥爷。直到他90岁那年的夏天生病住院,他和我们大家都觉得他不日便会重返朗润园。

人说走的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时光。这话放在我与姥爷晚年的忘年交真是十分贴切。他走后我努力做到无愧于他这位大家的后代:1998年出版了我的第一部技术专著《中国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发展与评价》(中英文),同年我顺利地评上副研究员,这一年,我35岁。1999年出版了我的第一部学术译著《生物质转换技术生命周期评价》,2001年出版了第二部技术专著《中国电机系统能源效率与市场潜力分析》(中英文),2003年我评上了研究员,这一年,我40岁!2005年出版了第三部技术专著《中国石油天然气发展的机遇与挑战》。2008年,我加入了九三学社,成为这个以知识分子为主体、提倡“民主、科学、爱国”的团体中的一员。清明时节,带着鲜花和我的著作去万安公墓看望姥爷,我静静地坐在他的墓旁,告诉他我的努力和进步。忽然一阵风吹过,仿佛是姥爷在挥手跟我致意。我突然感觉到,其实姥爷从未离开,他一直在我身旁……

亲爱的姥爷,“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想你时你在脑海,想你时你在心田。宁愿相信我们前世有约,宁愿用这一生等你发现,我一直在你身旁从未走远。”这首歌叫《传奇》,我把它送给你,是我对你刻骨铭心的想念!

猜你喜欢

稼轩姥爷
寄稼轩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我想开设一家这样的店
我想开设一家这样的店
明志
剑歌
肩膀上的爱
严肃又温和的姥爷
我想你了!姥爷
肩膀上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