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运输遭遇四大利空
2012-08-04上海时代航运有限公司
上海时代航运有限公司 陈 弋
盛夏时节,按照传统又到了电力紧张时刻,煤炭需求转旺,但今年煤炭市场、海运市场却热不起来,相反还在延续前期的熊市特征,煤价和运价仍在低迷中徘徊。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已连续十二周下跌,特别是进入6月来跌幅明显扩大,自去年10月煤价站上855元/吨历史高位后,累计跌幅已达到26%,至今仍未有见底信号出现,而受煤炭需求下滑拖累的运价下跌幅度更为惨烈,7月25日,上海运价公司航运金融衍生品标的的两条主流航线——秦皇岛到上海、秦皇岛到广州煤炭运价,分别为28.4吨/元,36.4吨/元,较今年3月份的43元/吨和51元/吨狂跌了34%和35%,运价收入已低于成本33%左右.处于跌无可跌状态,一些微小公司的船由于无货可运,4月份就开始抛锚“休船”,近期运价稍有回暖,但整个航运业行仍处于严重亏损之中。
目前是煤炭需求旺季而煤价和运价均遭遇了“寒冬”,主要是受四大利空因素的困扰。一是宏观经济降速及雨水偏丰,煤炭需求急剧下滑。二季度我国GDP增速下降至7.6%,三年来首度破“8”,特别是钢铁、化工、水泥、有色金属等高耗能产业迅速降温,再加上5月以来雨水偏丰,水电出力较大,令火力发电量萎缩。4~6月全国火力发电量分别为-0.36%、-2%、-4%,呈现降幅逐月扩大态势,1~6月份全国火力发电量同比增长2.6%。与此相应的是煤炭需求也逐月下滑。自4月来沿海港口内贸煤炭发运量首现负增长,5月份扩大到9%的负增长,6月份降幅已接近二成,创金融危机来最大降幅。二是进口煤“突飞猛进”,倒逼内贸煤需求萎缩。年初来,受欧债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减速,国际煤炭价格一路下滑,澳大利亚煤炭价格从年初的115美元/吨下降至87美元/吨,跌幅达到25%,而来自印尼的煤炭价格更为低廉,全球的煤炭(含美国煤炭)均在向我国倾销,再加上运价陷入历史低位,进口煤价具有明显价格优势,国内电厂进口热情倍增,4~6月份,煤炭进口分别为2502万吨、2617万吨、2719万吨,进口量屡创新高,上半年累计进口13985万吨,同比增长65.9%,净进口13408万吨,同比增长77.5%。受到进口煤的强大冲击,电厂对国内煤的需求大幅降温,全国进口煤占“北煤南运”比例在逐月提高,4月份为43%,5月份上升到50%,6月份更上升到 65%,这也是进口煤进入国内来首次主导沿海煤炭市场。在需求急剧萎缩和进口煤的强大冲击,国内煤炭遇冷也就在所难免了,6月份我国最大的煤炭中转港——秦皇岛港库存突破950万吨,创历史新高,港口周转困难,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同时沿海电厂也“煤”满为患,库存量均超过20天以上,有的电厂库存甚至超过一个月。
进入下半年,影响煤炭需求上述因素有望得到一定改善,首先是央行5月份连续两次降息,以及上半年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流动性,“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的宏观调控目标非常明确,政策效应或许在年末逐渐显现,下半年国家力推一批重大建设项目,有助于拉动煤炭需求,尽管不可能出现前三年那样的四万亿投资冲动,刺激作用受到一定限制。再次是煤炭进口爆发式增长可能难以持续。2012年7月1日起,澳大利亚开始征收碳税(CarbonTax)和矿产资源租赁费(MRRT),受成本制约,近期国际煤炭价格止跌回稳,连续四周保持底部横盘,再下探动力明显不足。而国内煤价走势却截然相反,呈现连续12周下滑,截止7月25日环渤海动力煤平均价格已跌至631元,下降了二成多,而且仍未见底迹象,而市场价已跌进计划煤价格,纠集十来年的煤价二元化问题基本消除,进口煤优势也在逐渐消失,价格大幅下降为提升国内煤炭需求腾出了空间,经过一轮去库存化,内贸煤炭需求将恢复性上升,煤炭市场最糟糕的时期即将经过去。
尽管煤炭需求有望得到一定程度提升,但下半年沿海运力供需严重失衡的矛盾依然存在,海运市场低迷还将持续。上半年,沿海港口内贸煤炭发运量为2.9亿吨,同比减少了1016万吨,降幅为3.6%,而沿海运力上半年却较去年底净增455万载重吨,增长幅度为10.6%,再加上去年近800多万载重吨富余运力,累计富余运力已超过1000万载重吨,占到目前沿海干散货总运力的二成,处于运力严重过剩状态。往年沿海市场不振可以外出远洋市场避风险,而今年来远洋市场也同样低迷,国际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BDI)绝大部分时间在千点之下,与沿海运输关联度较大的船型——超灵便型船运价均在严重亏损之中,堵住了沿海船出洋的退路。国内最大的沿海运输企业——中海发展,上半年中报业绩首次预亏,这也是该公司上市来首次浮亏,有长协保底的大中型航企经营如此困难,那些没有长协垫底的微小航企经营就更难以为继了,摆在他们面前不是赢亏问题,而是资金链的维持问题,能否渡过这个“寒冬”,已成当前微小航企最紧迫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