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住院慢性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2012-08-03何凤英
何凤英
(广西崇左市复退军人医院,广西 南宁 530219)
对于精神病患者来说,如果在急性期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其治疗效果和预后一般较满意,而对于病程持续的患者来说,多会迁延呈慢性,并且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精神衰退。在长期住院慢性精神病患者中的服药依从性有多因素影响,笔者就相关的因素做相关的分析,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4月至2011年5月我院经治的长期住院慢性精神病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 3)精神疾病诊断标准[1]。其中男性71例,女性5例,年龄34~61岁,平均42.6±5.7岁。病因包括:65例(85.53%)为精神分裂症,8例(10.53%)为情感性障碍,2例(2.63%)为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1例(1.32%)为精神发育迟滞。
1.2 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对疾病缺乏认识、信心不足、药物不良反应明显、经济条件限制、家属支持不良、糖尿病、高血压等因素,然后进行资料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Forward法 )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从统计结果可以得知,认为对疾病缺乏认识、信心不足、药物不良反应明显、经济条件限制、家属支持不良是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见表1。
表1 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 论
对于精神病患者来说,其自身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由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自知力,自知力是指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病症状的认识能力,也就是说能否觉察及识别自己的异常精神状态,并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并且对自己既往的表现也作出正确的评价。
精神病患往往会被强迫住院治疗,而患者会对治疗和护理产生各方面的抵触,这就要求我们在治疗护理过程中采用正确的健康教育方式来解决。治疗过程中需针对不同的患者,降解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各种预后,介绍现有的治疗方式及内容,在对患者进行各项治疗时,要说明治疗的方式、过程及意义。良好的家庭干预是保障患者康复的核心因素,也是巩固疗效的主要因素。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也是患者回归社会的大本营,对防止复发、巩固疗效都起到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柱的作用,也是社会支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对因为各种应急所产生的压力起到缓冲作用,并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2]。这就要求我们在现实工作中,注意强化护士新的主动服务的意识,培养换位思考的习惯,能够主动的以患者及社会的出发点来考虑问题、解决问题,使护理工作者将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变成向患者提供服务的自觉行为,真正能够对患者的权利尊重,对患者的需求达到满足,使患者本身得到足够的理解和成分的关爱和服务[3]。同时护士要对患者做适当的引导,向患者降解相关的精神疾病的知识,鼓励他们多参加活动,多与人交往,提高交流兴趣和情感活跃度,建立自信心,主动面对社会。
精神障碍治疗的药物主要是通过应用精神药物来使患者的病态行为和思维及心境等得到改善的一种有效手段。由于患者对自身的疾病认知能力差,大部分不承认自己有病,这也就说明患者不会主动去进行治疗。同时,由于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过程中,药物本身的作用机制而常常会出现口干、舌燥、鼻堵、乏力、心动过速、思睡、锥体外系反应等各种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使患者对药物不能忍受,并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不利[4]。在另一方面,建立良好的治疗性关系也是提高精神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重要基础,而治疗关系则是指以帮助患者为目的医务人员所建立起来的专业性的关系,可以达到治病的结果,被认为是精神科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5]。
在本研究中,认为对疾病缺乏认识、信心不足、药物不良反应明显、经济条件限制、家属支持不良是影响精神患者服药依从性重要因素,因此,消除影响长期住院慢性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各因素,加强护理工作,对疾病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1]陈忠,孟广彦,杨红梅,等.RTHD测试器质性精神障碍信度与效度分析及随访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0,23(5): 348-350.
[2]王瑞云,李雁,董英,等.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山东精神医学,2003,l6(3): 178-179.
[3]黄丽华,姚蕴伍,胡斌春.对护士人性化护理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05,25(5):45-47.
[4]郭新芳.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及综合干预[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14(6): 526-527.
[5]魏砚秋.影响精神分裂症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原因调查及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09,7(28):2607-2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