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对面

2012-08-02查一路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2年26期

题目设计

我终于敢和自己来面对面/那是我用坚强武装的胆怯……错和对原来是双生的两面/

这次我能拥抱我的不完全……我终于敢和自己来面对面/那是我用完美掩饰的欠缺……

——林忆莲的歌曲《面对面》

和自己“面对面”,就是敢于正视自己最真实的模样,无论胆怯,抑或是其他不完美的地方;而和亲人“面对面”,就是要真正地做到人在心在,而非人在心不在。

关于“面对面”,你有何感想?请以“面对面”为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800。

典型例文

“饭在锅里,菜在微波炉里,我吃过了,你自己吃……”我面对着电脑,大声地招呼放学回家的儿子。

“老爸!老爸!”一会儿,儿子在身后喊。“有什么事,你就说吧。”我的目光仍没有离开电脑的显示器。“你一点都不关心我!”我被儿子这句话吓了一跳。我很惊讶,一年多来,我放弃了大部分工作,一直租房在他附近的中学陪读,怎么竟然到头来还落个“不关心”呢?

“你一天到晚盯着电脑,就不能回过头来看我一眼,和我面对面地说说话?”我回过头,认真看他的脸,几个月来,头一次发现他瘦得厉害。眼前的少年,今年要参加高考,眼里是疲惫和焦虑,消瘦的脸上长满青春痘。

面对面,很难吗?其实儿子的要求不高,他只想我和他面对面地说说话,借此缓解心中的压力和某种不安。我还真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他白天上课深夜回家,而我一直面对着电脑,写作或者浏览网页,虽在一起,还真没有“面对面”地交流过。学习的重压之下,相比物质条件的供给,或许他更需要一个人细心地去端详他,面对面和他说话,透过他的眼神去读懂他的内心。

河边散步的时候,听长椅上两位老人说话。一位说:“儿女们虽说回来陪我过年了,可有什么意思啊?吃年夜饭的时候,面对的是菜肴和酒杯,吃过饭了,面对的是手机,发短信,祝福外地的人,我在身边,连看都没有认真看我一眼,做老人的有啥想法啊,就想他们花点时间面对面和我说说话。”

看来,面对面,是人最基本的心灵渴望和情感诉求。可这从前根本无须提及,而今却正在被忽略。人的目光,总得有所着落,投向某个定点,现代人“面对”的对象转移了,转移到了物质,转移到了工具,每天面对的是五花八门的资讯和精彩纷呈的娱乐游戏,人与人的交流,变得漫不经心。办公室、公共场所、家庭里,绝大部分时间人们不再“面对面”地彼此交流,而是面对着电脑和手机,目光炯炯地盯着发亮的屏幕,或者低着头摁动拇指,沉浸在相对封闭、自我、虚无的世界里。

都在感慨,现代社会人与人的情感越来越淡漠,日子过得浮皮潦草。于岁月,于人,于事物,深情的回望,长久地注视和凝眸——这种体验已经久违了。

面对面,对视,继而心灵靠近,彼此体贴,进而感同身受地体验,而不是浮光掠影地无视,然后才有零距离亲密感的产生。这是我理解的“面对面”的意义和价值。

阅读唐诗,我总感到吃惊。那些“月光”、“溪流”、“山林”、“松涛”,穿越了一千多年的时空,来到我们面前,为什么还能让人感到如此亲切和贴近?我想,诗人们面对事物的方式应该是这样:

当他们写到明月时,必然面对夜空久久仰望;写到河流时,必然濯足河边面对河中的青荇;当他们送别亲友,写到离愁别恨,必然执手相看泪眼,面对面,说着发自肺腑的心里话。

【写作指津】

就本题而言,“面对面”从字面上理解很浅显,就是指一种直接的交流或交往方式,倘若从这个层面出发挖掘主题,就很难深入,容易写成人际交往方式的单纯对照。而如果我们把题目“面对面”看成是作文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文章就容易在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上深入下去,也比较容易得出较新颖的主题思想。

就例文而言,作者首先从平常生活举例,提出自己对“面对面”的认识误区:两个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即使是天天见面或嘘寒问暖,也并非是“面对面”。其实,真正的“面对面”,是一种真正无私的关心。紧接着,作者为了证实这一认识误区的普遍性,又援引一例,借助空巢老人的简单对白,进一步指出了“面对面”的真正表现,是亲情的点滴润心,而非心不在焉的陪伴。上述列举的两个事例,作者是从横向上指出了“面对面”的真实内涵。而在纵向上,作者追溯时间,联想到了唐诗穿越千年的亲切感,由此点出了“面对面”的所蕴含的诗意,无论是面对自然,抑或是面对人物,只要是直接地面对,并倾注了情感,一定会震撼心灵。总之,作者通过横、纵两个向度的叙述和描写,表达了现代人与“面对面”的渴求以及对真挚的情感的向往。

【文题延伸】

在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很淡漠,彼此之间都保持着一定距离,有人呼吁沟通“零距离”,也有人排斥这种“零距离”。对此你怎么看?请以“零距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不惜(诗歌除外),字数不少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