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
2012-08-02刘宁
17岁可能是我出生以来最混乱的一年。中考差两分才达线,这让父母掏了不少择校费,我却没觉得是自己的错,反而认为是那年独特的定向生招生政策让录取线高了许多。我变得暴躁起来,隔三岔五地和父母吵架,什么都不入我的眼,故意留学校明令禁止的“贞子头”。
2010年7月8日,我随一个游学团抵达美国旧金山,团员们都是“90后”。我们都很喜欢男老师夏云辉,他是一个幽默风趣而负责的“80后”,我们亲切地称他为老夏。不过他始终对我们“90后”持有成见,觉得我们这代人太自私。
我们把美国常青藤盟校都转了一遍,虽然大多数时间只是看看建筑,但是总能感觉到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庄严,一种充满包容和理解的自由氛围。
真正让我对美国教育产生钦佩之感的是我看到了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除体积过于庞大的必须采用模型外,馆内绝大多数展品都是珍贵的原物和实物。我们看了一段视频,是一个老兵讲自己“二战”时的故事。死里逃生、费尽周折地回国后,他被授予了荣誉勋章。那句话从他嘴里说出来特别恳切:“战争中没有赢家,这枚勋章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参与战争的人——德军和我逝去的战友。”
这才是教育。
我们团的孩子除了我,家境都很优越,购买力惊人。老夏就又批评我们,觉得这么花钱不是孩子该干的事情。一天中午,导游为大家买了饮料,我离饮料最近,便将饮料一瓶一瓶传给大家,大部分孩子比我小,可是没有一个跟我说谢谢的,当时我好像懂得老夏说的“自私”了。我看到他们的自私,其实自己也在照镜子。
旅行越接近尾声我越想家了,思念我们地地道道的中国菜、我的父母,还有那份归属感。吃晚饭时,我和老夏坐在一起,我告诉他我很长时间以来都希望自己能在这里生活,我说我讨厌中国的教育……
老夏说:“你不满足自己的生活是因为你经历的挫折太少了,太不知道这个世界很多东西来之不易。”他说他以前也想过,如果自己的父母有钱有势,自己是不是可以更好,可以上更好的大学,甚至出国。后来他知道平时他不在家时,父亲每次给他打完电话,都得在阳台上抽两根烟才能缓过来。汶川地震的时候,他在四川,手机信号不好,后来才知道母亲打了40多个电话给他。“所以我拼命干事业,努力挣钱,每年都带父母去旅游,因为就算这个世界抛弃了你,父母也永远不会。”
听了他的话,我哭了。我忘了自己是从什么时候着了魔,变得懒惰、自私、麻木的。过去的一年,我只会推卸责任,把自己的失败推给学校、社会,就好像天下人都欠我的一样。其实我只是怕承认我错了,怕承担责任,怕竞争。父母耐心地开导我,支持我,我却什么都没有为他们做过,还总是向他们索取,实在是惭愧。
一回国我就把头发剪了,然后美美地睡了一觉。我感觉好像走了很长一段路。
怦然心动
在每个人的成长中,总有那么一刻让我们痛彻和省悟,并从此对自己、对家庭有了责任,这也许就是长大的含义。作者正是从一次海外游学过程中,在与导游的交流中,感受到父母的付出和牵挂,自己的索取和麻木,从而改变了以前的叛逆和埋怨,决意在生活中去付出、去担当。
当一个孩子懂得愧疚时,他就长大了。相信这句话,更相信这样的孩子,一个懂得担当、乐于付出的孩子,一定会让父母为之骄傲和欣慰,而不管他有没有出息,有没有成就。相信这样的子女,也会为自己而骄傲!
【文题延伸】那一刻的醒悟、愧疚、付出与担当、为自己骄傲……
(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