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可持续的浙江能源保障体系

2012-08-02鲍健强隗斌贤

浙江经济 2012年2期
关键词:消费结构碳化总量

□文/鲍健强 隗斌贤

在国家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的政策条件下,构建基本满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效、安全、低碳、清洁、可持续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是浙江能源政策选择的基本任务

发展与约束并存是选择的基点

浙江“十二五”的发展目标是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为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具体体现在“三大增长”上:一是经济增长。2015年生产总值 (GDP)达40000亿元,年增长率8%。二是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率从59%增长到63%,5年增长4%。三是人均生产总值从7000美元增长到10000美元,年增长率为7.1%。而保障能源供应是浙江省实现这些目标的基础。尽管“十一五”期间,浙江能源供需基本平衡,节能减排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浙江省自然资源禀赋决定了能源紧缺和约束是浙江“十二五”及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常态。经济发展与能源约束并存,始终是浙江能源战略和政策选择的基点。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突显,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提出了经济发展的“三大约束”:能耗强度约束、碳排放强度约束以及能源消耗总量控制的约束。浙江省被列入全国的一类地区,“十二五”末,一是能耗强度下降18%,目标为0.59吨标准煤/万元;二是碳排放强度下降19%;三是国家对浙江能耗总量控制提出新的要求和约束。据一般测算,“十二五”浙江能源消耗总量在2.36亿吨标煤左右,但实际分解总量的约束性指标估计约2.1-2.2亿吨标煤。因此,破解“三大增长”与“三大约束”的矛盾,突显浙江保障能源供应与优化能源结构具有特殊价值和意义。

正视面临众多挑战

第一,能源供给面临多重约束和影响。一是自然禀赋约束和影响。浙江99%能源输入的现状,导致对省外国外能源供给市场的不确定性具有高度敏感性。二是生态环境约束和影响。如应对气候变化、区域环境容量,以及能源运输能力约束,导致煤炭火力发电装机容量增长受到制约。三是受核电安全约束和影响。受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和德国弃核的影响,浙江核电的发展优势受到削弱,发展力度受到影响。四是低碳能源技术的约束和影响,新能源发展空间有限。

第二,能源供给结构调整步履维艰。浙江化石能源在一次性能源中比重大,占85.8%,非化石能源,如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源热能等短期难以成为主流能源,不能解决短期能源短缺的现实。浙江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从9.8%提高到“十二五”末的15%,存在众多难题。浙江能源供给结构的优化需要探索新思路和新举措。

2005-2010年浙江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情况

世界各国三大产业和生活能源消费结构比较

第三,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难以一蹴而就。“十一五”期间,浙江以年均6.96%的能源消费增长,保证了GDP年均11.8%的增幅。但是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仍然存在(如表所示),从宏观角度,2010年浙江省三大产业的产值比重为5.0∶51.9∶43.1,而三大产业能耗比重则为2.4:80.9:16.7。显然,作为第二产业的工业比重过大、能耗过高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难点。从微观角度看,浙江工业领域中的传统产业,如石化、水泥、火电、冶金以及印染、造纸等的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1/3左右,但相应的能耗总量占全省工业总能耗的近80%。说明浙江省工业领域中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比重和能耗比重过大。从发达国家发展情况看(如表所示),中国的生活能源消费和第三产业能源消费仍然有巨大的上升空间,因此,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是浙江“十二五”的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

战略目标和具体路径

战略目标:确保供需平衡,实现结构优化。首先,保障能源供给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实现能源供求基本平衡是浙江能源的战略目标。在国家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的政策条件下,构建基本满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效、安全、低碳、清洁、可持续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是浙江能源政策选择的基本任务。其次,能源结构优化是浙江能源发展的根本途径。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在破解资源环境制约的要求中,浙江应以绿色、低碳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通过产业结构低碳化、能源结构低碳化、消费结构低碳化,实现浙江经济的转型发展,减轻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依赖,率先实现能源消费总量的历史“拐点”。

基本思路:走市场化的能源保障之路、行引导式的能源消费之道。一是浙江能源的自然禀赋决定了必须走多元化、市场化的能源保障之路。积极推动省际间能源与产业的互动合作、通过建设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运用市场机制和手段增加外省电力输入、同时,争取增加管道天然气配额,加大液化天然气(LNG)国内外采购力度,以实现浙江能源供给结构的优化。“十二五”期间,应积极探索和建立区域性能源期货市场,为浙江能源供需的市场化提供交易平台。二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是浙江消解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矛盾的根本出路。强化政府在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的引导性作用,如限制和淘汰传统高碳产业以减缓能源供给压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努力提高行业和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资源的有效产出率。政府应该积极运用综合政策工具和财政手段,通过财政、金融、税收、风险投资等多渠道推进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低碳技术进步和产业化,构建浙江产学研结合的低碳能源协同创新体系。通过宣传和舆论等手段,营造全社会节能减碳行动的文化氛围。

具体路径:坚持低碳理念,实现转型发展。一是突出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把浙江能源保障与结构优化与应对气候变化,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与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结合起来,通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低碳能源和技术的发展、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实现“三个低碳化”,即产业结构低碳化、能源结构低碳化、消费结构低碳化。二是设置浙江能源消费总量“天花板”。通过科学预测能源需求总量,研究11个地市能源总量控制的目标分解方法和依据,有效遏制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实现国家的“双控”要求。三是大力发展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核电,加快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天然气发电(调峰电源),积极发展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集热技术、探索生物质能、潮汐能、地源热等,提高非化石能源在浙江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四是实施“精细化、定额化、系统化”的节能优先战略。建立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系统化的能耗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对重点用能企业推行节能“红、黄、蓝”预警制度,实现精细化节能。加强行业和企业的能耗总量控制,推行能源合同管理和定额管理。五是坚持“差异化、定向化、市场化”的能源保障政策。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生活用能优先保障供给,体现“差异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定向化”的能源保障政策。以市场化和法制化方式,淘汰高能耗的落后产能。六是构建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浙江省区域坚强智能电网。在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等各环节实现高效化、智能化。实现分布式新能源与电网的智能化接纳,促进新能源发展。实现国家电网与终端用户的智能化互动,提升电网的效率。

猜你喜欢

消费结构碳化总量
弯曲荷载对单掺循环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碳化的影响
高钛型高炉渣混凝土碳化深度试验研究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与10省签约粮食总量2230万吨
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比上年减少517万人
碳化对飞灰稳定化加药量测评的影响
一种聚乙烯/碳化废旧橡胶粉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何化肥淡储总量再度增加
总量控制原则下排污权有效配置的实施
新常态下江苏居民消费升级与经济增长潜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