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相关因素
2012-08-02潘铁成李建波樊汉利关植培华中科技大学附属普爱医院湖北武汉430033
詹 惟 潘铁成 李建波 樊汉利 关植培 夏 强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普爱医院,湖北 武汉 430033)
已有研究发现中老年人在经历创伤后更易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1,2〕。PTSD 相关影响因素较多,但具体哪些因素与中老年人PTSD发生密切相关尚无一致结论。本文拟了解中老年人PTSD相关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就诊的经历过创伤性事件、病情稳定且愿意配合问卷调查的患者106例,排除嗜酒、精神病或有精神病家族史者、严重躯体病变或药物依赖史者。PTSD确诊依据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ES-R)评分结果来判定,IES-R总评分在35分以上者诊断为PTSD。发生PTSD为54例(50.9%),均由精神科主任医师进行精神症状结构会谈后确诊为PTSD,年龄48~89〔平均(64.03±7.56)〕岁;男16例,女38例。
1.2 方法 调查工作由接受过统一专业培训的心理工作学者开展。对PTSD组行创伤性事件暴露情况调查,内容包括接受手术、截肢、目睹亲戚朋友去世或他人受伤、被困经历、遭遇抢劫或偷窃、遭受心理暴力和其他恐怖经历。应用IES-R量表评分,比较创伤性事件暴露情况不同时患者IES-R总评分。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χ2检验、t检验和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PTSD患者基本情况统计 PTSD患者54例中,45~59岁及60~89岁比例、男女比例、民族状况、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创伤情况比较(P<0.05)。提示,年龄、性别、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创伤情况可能影响PTSD患者的发病率。见表1。
表1 PTSD患者占调查对象的百分比对比〔n(%)〕
2.2 PTSD组创伤性事件暴露情况 PTSD组遭遇创伤性事件主要为手术、截肢、被困、亲朋去世、目睹他人受伤、经历恐怖事件、遭遇抢劫、偷窃或心理暴力。患者有合并创伤性事件发生。见表2。
表2 PTSD组创伤性事件暴露情况与IES-R得分(±s)
表2 PTSD组创伤性事件暴露情况与IES-R得分(±s)
创伤性事件 n IES-R总分 t值 P值手术 否28 38.25±9.91 7.706 0.024是 26 43.90±9.87截肢 否 27 37.69±9.76 7.801 0.025是 27 42.68±7.60亲朋去世 否 34 32.67±8.03 6.593 0.028是 20 44.03±5.29被困 否 33 35.29±8.73 6.320 0.031是 21 42.90±9.43目睹他人受伤 否 31 37.80±8.79 5.998 0.034是 23 44.32±10.03有恐怖经历 否 32 35.48±9.07 5.920 0.035是 22 42.46±8.76遭遇抢劫或偷窃 否 29 38.03±9.70 4.021 0.038是 25 44.03±7.56遭受心理暴力 否 30 39.00±5.21 8.021 0.023是24 42.90±9.95
2.3 中老年人PTSD相关因素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导致PTSD相关因素有性别、民族、婚姻状态、文化程度、经历过亲朋去世、心理暴力和恐怖经历。见表3。
表3 中老年人创伤后PTSD的相关因素回归分析
3 讨论
PTSD是个体在遭遇自然灾难、严重事故或重大创伤等应激事件后的精神性障碍,这种精神障碍继发于恶性创伤事件,具有一定不可避免性。PTSD症状体现了患者对创伤性事件的应答反应,常会在创伤性事件结束后仍持续存在甚至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严重心理伤害〔3〕。重大灾难性事件发生后中老年人PTSD发生率较其他年龄段人群高〔4〕。这是因为中老年人群在家庭中承担着“顶梁柱”的重要使命,在严重创伤性事件发生时,他们担心着整个家庭的安危,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更易感到焦虑和恐慌。中年人工作压力大,家庭需求多,家庭责任和社会负担重,这些也更有可能令其产生PTSD〔5〕。
不同性别间个体发生PTSD概率存在显著差异〔6〕。女性中老年人比男性更易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引发PTSD。其原因可能是女性面对创伤性事件时心理较为脆弱,真实情感更易表露出来。少数民族与汉族中老年人生活习惯迥然不同有关,少数民族存在较多的宗教信仰。多数个体的行为取决于周围环境的作用,家庭环境是影响患者创伤后应激反应的重要因素,不在婚姻状态或家庭生活不和睦等不稳定因素可能逐步影响中老年人性格和反应方式。离异或丧偶者可能因为长期缺乏可靠的家庭支持,在面对灾难时对抗能力较弱,更易暴露恐惧情绪,引发PTSD。研究发现目睹他人受伤和亲人去世是导致PTSD的高危因素〔7〕。本研究发现除此之外,恐怖经历和心理暴力会对PTSD阳性者带去更恶劣的影响。文献显示PTSD阳性患者中恐怖经历多的被试者所占比例较大〔8〕。高教育水平者长期关注工作与学习,忽略了可能存在的较多心理问题〔9〕。文化水平有限的人群虽易对灾难产生负面认识,但可能因其豁达乐观的性格而减弱了灾难事件心理创伤。综上,针对PTSD中老年患者应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提高其对创伤性事件的应对能力,降低应激障碍的发生。
1 王焕林,过 伟,孙 剑,等.中国汶川地震现场救援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及相关因素的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0;43(2):97-101.
2 高新学,况 利,艾 明,等.地震灾后转移伤员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4):259-63.
3 李晓黎,刘宁凡.外科住院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因素及护理需求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6;21(12):1-3.
4 黄河清,杨惠琴,韩布新.汶川地震后不同灾情地区老年人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0):1275-7.
5 陈树林,李凌江,卢 原,等.火灾灾民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5;31(3):198-201.
6 杨晓云,王娥芯,李 娜.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特点及教育启示〔J〕.教育科学,2007;23(2):78-82.
7 张锦黎,陈树林,李凌江.延迟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3):275-7.
8 陈海珍,池桂波,李文立,等.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9):1034-6.
9 顾克胜,王晓慧,宋端铱,等.军校学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军事医学,2011;35(9):68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