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黄连林下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12-07-31福贡县种子管理站673400赵声菊

云南农业 2012年8期
关键词:黄连光照种子

□福贡县种子管理站 673400 赵声菊

云南黄连(Coptis teeta Wall.)又称云连,俗称鸡脚黄连,属毛茛科黄连属多年生常绿草本,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北部及西藏东南部,云南主产区位于福贡、贡山、泸水、腾冲、德钦等地,主要分布于海拔1 500~3 000 m的林中。怒江是云黄连最佳适生地和正宗原产地,云黄连在怒江种植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以独有的药用优等品质走俏市场,是我省的特色药材品种之一。福贡云黄连已被国家中药管理局推荐为发展保护和开发的63种紧缺中药材之一。

云黄连其植株中含小檗碱、药根碱、巴马亭等多种生物碱,而小檗碱含量较高。小檗碱能降低正常小鼠和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并对Ⅱ型糖尿病有较好的疗效。在怒江等高黎贡山地区,云黄连称为“凉药”,有很好的消炎祛火、止泻、清热利尿作用,用于急性结膜炎、烦热神昏、心烦失眠、湿热痞满、急性肠胃炎、口舌生疮、湿疹、烫伤、衄血等症,是滇西北民族地区最负盛名的药用植物之一。云黄连和贝母一样,用于出售和物资交换的历史十分悠久。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战略决策和怒江州委、州政府提出在全州实施“四个百万”工程战略,福贡县制定了发展高产优质云黄连产业基地的实施意见,提出争取用3~5年的时间,在全县发展云黄连高产优质人工栽培基地,建立研发繁育、种植、加工一条龙产业体系,建成云南省级中药材特色基地。截至2011年底,全县累计种植云黄连1 333.33 hm2,其中:连片种植面积最大的有800 hm2,并初步总结出了一套适应福贡县的云黄连林下栽培技术。

1 黄连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种子生长发育条件:种子收获时期种胚尚未发育好,贮藏于5~10℃低温处6~9个月,可使种子的胚长大,并完成胚的分化,从外形上看,种子已裂口,此阶段称形态后熟,但这时播种仍不能发芽,必须在0~5℃低温下贮藏1~3个月,才能完成生理后熟阶段,播种后才能出苗。

2)对海拔的要求:黄连喜生长于海拔1 200~1 800 m的高山冷凉潮湿环境,尤以1 400~1 700 m地区最适宜。

3)对土壤的要求:黄连最适宜生长的土壤是上层疏松肥沃,腐殖质丰富,下层为保水保肥力较强的壤土或黏壤土,药农称之为“上泡下实”的微酸性土壤。

4)对温度的要求:黄连喜冷凉气候,不耐炎热,在霜雪下叶能保持常绿不枯。产区年平均温度10℃左右,7月份平均最高温度为24℃,1月份平均最低温度为3.9℃,无霜期180~220 d。若温度高于32℃,生长缓慢甚至不能生长。

5)对湿度的要求:黄连喜湿润,忌干旱,尤其喜欢较高的空气湿度。产区年降雨量1 300~1 700 mm,相对湿度70%~90%,土壤含水量50%以上时黄连生长良好,积水易烂根,易引起黄连死亡。

6)对光照的要求:黄连为阴性植物,忌强光,喜弱光,栽培必须搭棚遮荫。黄连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全阴条件下黄连不能生存。荫蔽度大,叶繁茂但根茎不充实,应根据黄连生长不同年份对光照的不同要求,适当调整荫棚透光度。

2 福贡县种植云黄连的有利条件

福贡县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的怒江中北部。位于东经98°41′~99°02′,北纬 26°28′~27°32′。东与兰坪和迪庆州维西县接壤,南与泸水为邻,北接贡山县,西与缅甸为界,国境线长达142 km,全县国土总面积2 724.64 km2。2010年农业人口有88 062人,现有耕地面积6 258 hm2(其中水田1 199 hm2、旱地5 059 hm2),人均耕地0.07 hm2。

1)最适宜的气候。福贡县内沿怒江河谷一线气候具有“雨量充沛,四季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干湿季不分明,日照少”的特点,据福贡县气象局观测资料,县城所在地年平均气温为17℃,最热月为7月份,平均气温为23.5℃,最冷月为1月份,月平均气温为9.6℃,气温年较差为13.9℃。年降水量为1 380 mm,年≥0℃活动积温为6 197℃,≥10℃活动积温为5 454℃。年相对湿度为80%;年日照时数为1 399 h;日照百分率为32%;无霜期约为274 d左右。福贡县的温度、光照、水分、湿度都十分有利于云黄连的生长发育。

2)最肥沃的土壤。福贡县适宜种植云黄连的土壤大部分是处于森林植被很好的地区,土壤腐殖质层厚,剖面90~100 cm的本性棕色砂壤土,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

3)最丰厚的植被。福贡县森林面积22.1万hm2,森林覆盖率77.5%,牧草地3.58万hm2。植被主要是山顶矮林、温良性针叶木,经常处于浓雾笼罩之中,树枝上附生物丰富,有冷凉湿润的植被环境。

4)最清新的空气。福贡县空气质量非常清新,没有工业污染,有生产优质云黄连得天独厚的环境。

3 云黄连林下栽培技术要点

3.1 选地、整地

云黄连对土壤要求较严,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壤土和黏壤土为好,土壤pH5.5~7为宜,早晚有斜射光照的半阴半阳的缓坡地最为适宜,忌连作。传统多用搭棚种植,现多利用林间种植。林间种植时,宜选用郁闭度较好的矮生常绿或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针阔叶混交林为好,不宜选用高大乔木林。整地前进行熏土,方法是:选晴天将土表的腐殖土翻起,拣净树根、石块,待腐殖土晒干后,收集枯枝落叶和杂草进行熏土。此法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和杂草。熏土后耕翻15cm,拣净树根等杂物,耙匀整平,做成宽150 cm、高30 cm的畦,畦沟宽50 cm。

3.2 采种

5月上旬果实由绿变黄,种子变黄绿色,应及时采收,否则种子脱落地里。选晴天采下果枝,放室内阴干1~2d后即可脱粒(因日晒后难以脱粒),一般可采种子75~150kg/hm2。种子千粒重10g左右。

3.3 种子贮藏

种子脱粒后用冷水选种,去掉果皮渣滓。在冷凉的阴山坡挖地后做高畦,畦宽100 cm,将畦中心的土挖去,四周留壁15 cm厚,池底铺沙,将湿种子倒入畦沟内,3 cm厚一层,盖纯沙3 cm厚,在池上搭棚,封严四壁,防止鸟雀掏食种子,常检查,直到11月份播种。

3.4 育苗

于10至11月份用经贮藏的种子与20~30倍的细腐殖土拌匀,均匀撒于做好的畦面,播后盖0.5~l cm厚的干细腐熟猪牛粪(厩肥)或细土,上面再盖一层草或其他覆盖物保湿。用种量37.5~45 kg/hm2,可育出苗675万株左右。播种后搭棚遮荫,一般第二年2月出苗,应勤除杂草,当苗长出2片真叶时(3~4月)进行间苗,将过密的弱苗拔除,株距保持1 cm左右,幼苗3片真叶时可追肥,可施硫酸铵75 kg/hm2。6月可撒施腐熟的饼肥,施400 kg/hm2左右。苗高4~5 cm时培土1次。

3.5 移栽

幼苗在播后第三年移栽。可在2~3月、6月或9~10月等3个时期进行,尤以6月移栽最好。但低海拔地区最好在2~3月或9~10月移栽。具体操作是先从苗床拔苗,洗净根上泥土便于分苗,剪去须根,只留1 cm长的根,按株行距10 cm正方形栽植,用小铲开穴,穴深3~5 cm,栽后地面留3~4片叶,栽苗80~90株/m2,折合栽苗 80~90万株/hm2。通常上午挖苗,下午栽种,挖起的苗,当天未栽完,应摊放阴湿处。第二天栽前,用生根粉液(1L水对0.05~0.1 mL生根粉)浸根10 min,可明显提高黄连苗移栽成活率,促进其生长发育。

4 田间管理

4.1 苗期管理

播种后,翌春3~4月出苗,出苗前应及时除去覆盖物。当苗具有1~2片真叶时,按株距1 cm左右间苗,6~7月在畦面撒一层约1cm厚的细腐殖土,以稳苗根。荫棚应在出苗前搭好,1畦1棚,棚高60cm,郁闭度控制在80%左右,如采用林间育苗,必须于播种前调整好郁闭度。

4.2 中耕除草

育苗地杂草较多,每年至少除草3~5次,移栽后每年2~3次,如土壤板结,宜浅松表土。

4.3 追肥、培土

育苗地在间苗后,每亩施稀粪水2 000 kg,8 月再撒施干牛粪 200 kg,翌春再施入以上肥料,但量可适当增加,移栽后2~3月施1次稀粪水,10月和以后每年3~4月、10月,各施肥1次。春肥以速效肥为主,秋肥以农家肥为主,每次每亩施2 000 kg左右,施肥量可逐年增加,施肥后应及时用细腐殖土培土。

4.4 调节郁闭度

不管是荫棚还是林间,都应注意调节适宜光照条件,以利云黄连正常发育。一般移栽当年郁闭度以70%~80%为宜,以后每年减少10%左右。收获的那年,可于6月拆去全部棚盖物和间作树枝叶以增加光照,抑制地上部生长,增加根茎产量。

4.5 病虫害防治

1)白粉病。主要为害叶部。防治方法:适当增加光照,并注意排水;发病初期,将病叶集中烧毁;用庆丰霉素80 U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施。

2)炭疽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致全株枯死。防治方法:冬季注意清洁田园;用1∶100~150倍波尔多液,或代森锰锌800~1 000倍液喷雾。

3)白绢病。6月始发,7~8月为害严重,为害全株。防治方法:拔除并烧毁病株,用石灰粉处理病穴,或用多菌灵800倍液淋灌。

4)蛞蝓。每年3~11月都有发生,咬食嫩叶,雨天为害严重。防治方法:用蔬菜毒饵诱杀;清晨撒石灰粉。

5 采收与加工

云黄连一般在移栽后5年收获,宜在11月上旬至降雪前采挖。采收时,选晴天挖起全株,抖去泥土,剪下须根和叶片,即得鲜根茎。鲜根茎不用水洗,应直接干燥,干燥方法多采用炕干,注意火力不能过大,要勤翻动,干到易折断时,趁热放到槽笼里撞去泥沙、须根及残余叶柄,即得干燥根茎。须根、叶片经干燥去泥沙杂质后,亦可入药,残留叶柄及细渣筛净后可作兽药。

6 留种技术

云黄连移栽后2年就可开花结实,但以栽后3~4年生植株所结的种子质量为好,数量也多。一般于5月中旬,选晴天及时采收,将果穗摘下,盛入细密容器内,置室内或阴凉地方,经2~3 d后熟后,搓出种子,再用2倍于种子的腐殖细土或细沙与种子拌匀后层积保藏。

猜你喜欢

黄连光照种子
肉种鸡的光照不应性对养殖生产的不良影响分析
不一样的“双黄连”
隐蔽的力量
桃种子
可怜的种子
“小矮子”黄连
水禽舍的光照及其控制
黄连最清胃火,但体寒者慎用
“华中药库”抢收黄连
蛋鸭的光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