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饮用水中典型含氮消毒副产物卤乙腈的质量浓度分布

2012-07-30高乃云楚文海

关键词:黄浦江原水氯化

高乃云,赵 璐,楚文海

(1.同济大学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2.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上海分部,上海200011)

自1974年Rook[1]发现饮用水加氯消毒可以产生三卤甲烷(THMs)后,人们对消毒副产物(DBPs)进行了大量研究.近年来研究发现,替代消毒剂的单独或联合使用会衍生出更多种类的DBPs,其中以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最为突出[2].

卤乙腈(HANs)是N-DBPs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具有较强的慢性细胞毒性和急性遗传毒性,比卤乙酸(HAAs)的毒性还要强[3].目前通过饮用水消毒前后的识别和定量,被确认为饮用水N-DBPs的HANs共包括10种物质[4]:一氯乙腈(MCAN)、二氯乙腈(DCAN)、三氯乙腈(TCAN)、一溴乙腈(MBAN)、一 碘 乙 腈 (MIAN)、一 溴 二 氯 乙 腈(BDCAN)、二溴一氯硝基甲烷(DBCAN)、二溴乙腈(DBAN)、溴氯乙腈(BCAN)和三溴乙腈(TBAN),如图1所示.在加氯消毒后的实际自来水中,常以DCAN的质量浓度最高,其次为BCAN和DBAN.

图1 10种HANs分子结构式Fig.1 Molecular structural formula of 10HANs

本文调查研究了采用预氯化消毒工艺的自来水厂(A水厂)不同工艺单元出水(沉淀出水、过滤出水和出厂水)中三种最为典型的HANs(DCAN、BCAN和DBAN)的质量浓度随季节变化关系,并寻找HANs质量浓度与溶解性有机碳(DOC)、溶解性有机氮(DON)等前体物指示性指标的关系,以期建立HANs质量浓度预测模型,为后续HANs生成影响因素和路径研究提供实际数据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品与试剂

包含DCAN、BCAN、DBAN等4种 HANs的EPA551B卤代挥发性有机物混标为美国Sigma-Aldrich公司产品.实验用水(除水样外)为Millipore Milli-Q system制备的超纯水(电阻率≥18.0MΩ·cm).

1.2 取样方法

分别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对上海市A水厂的原水、沉淀出水、过滤出水和出厂水进行了取样.其中,原水取至加氯前的原水输送管道;沉淀出水取至沉淀池末端;过滤出水取至后氯化前进入清水池的输送管道;出厂水取至清水池出水.将需要带回实验室分析的水样放置于5L的棕色玻璃瓶和40mL带有聚四氟乙烯衬垫的安培瓶中,向部分用于测定HANs的水样中投加适量抗坏血酸以消去余氯来终止氯化反应,并投加适量冰醋酸以将水样调至弱酸性(pH = 5左右)[5].

1.3 分析方法

HANs的分析方法采用吹扫捕集(P&T)仪进行富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测定.P&T仪运行条件如下:样品温度为40℃,吹扫气体流量为40mL·min-1,预热时间和吹扫时间分别为5min和11min,预热时捕集管温度为20℃;脱附预热温度为180℃,脱附时间为2min,脱附时捕集管温度为190℃.GC/MS运行条件如下:载气流量控制方式为压力控制,柱头压为65.7kPa,总流量为31.1mL·min-1,MS检测器温度为250℃,离子源为EI源,电子能量为70eV,扫描质量范围为30~200m·z-1.具体测定方法详见文献[5].

2 结果与讨论

2.1 DCAN

图2为黄浦江原水经A水厂预氯化和常规工艺处理后的沉淀出水、过滤出水和出厂水中的N-DBPDCAN质量浓度随季节的分布.由图中可见,2008年6月至2010年2月,DCAN在该水厂的沉淀出水、过滤出水和出厂水中都有检出.2008年7月至9月以及2009年5月和7月,沉淀出水、过滤出水和出厂水中的DCAN质量浓度相对较高,即夏季和初秋时节黄浦江原水经预氯化和后氯化后生成的DCAN产率最高.沉淀出水、过滤出水和出厂水中DCAN的最高质量浓度出现在09年7月份,分别为9.57、6.69和5.97μg·L-1;最低质量浓度出现在09年2月份,分别为1.26、0.24和0.36μg·L-1.另外,由图2可以看出,过滤出水中DCAN质量浓度明显低于沉淀出水中的DCAN质量浓度.虽然DCAN易于水解[6],但是沉淀出水经过砂滤工艺所需的时间较短(<1h),DCAN水解和进一步生成皆可以忽略,因而可以初步判断过滤对沉淀出水中的DCAN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图2 沉淀和过滤出水以及出厂水中DCAN质量浓度随季节的分布Fig.2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of DCAN in water after sedimentation,filtration and finished water with the seasons

图3 所示分别为2008年6月至2010年2月期间14个月份沉淀和过滤出水以及出厂水中DCAN质量浓度与原水DON和DOC值之间的线性关系.由该图可以看出,沉淀和过滤出水中DCAN质量浓度与DON值存在更加明显的线性关系(沉淀水:R2=0.893;过滤水:R2=0.892);另外,DCAN质量浓度与DOC值之间的线性关系并不明显.根据式(1)~(3),通过测定原水中DON值可以粗略预测水厂沉淀出水、过滤出水和出厂水中DCAN的质量浓度.

2.2 BCAN

调查发现,黄浦江原水经A水厂预氯化和常规工艺处理后的沉淀出水、过滤出水和出厂水中N-DBP-BCAN质量浓度随季节而变化.各月份沉淀水中BCAN的质量浓度普遍最高,且在某些月份沉淀和过滤出水中的BCAN质量浓度相差较大,说明过滤对BCAN有一定的去除潜力.2008年6月至2010年2月,即夏季和初秋时节黄浦江原水经预氯化和后氯化后生成的BCAN产率较高,DCAN也有上述类似的规律.这可能是由于在夏秋季节黄浦江原水中具有较高的N-DBPs前体物即DON化合物所致.

然而,与DCAN随季节变化规律不同的是,在2009年2、3月份和11月份,A水厂的沉淀出水、过滤出水和出厂水中都检出相对较高质量浓度的BCAN.这可能是受到黄浦江原水中Br-质量浓度的影响所致,即2009年2、3月份和11月份黄浦江水中的Br-质量浓度可能相对较高(2009年2月和11月海水入侵长江口,长江入海之前的最后一条支流黄浦江可能受到轻微的影响),从而导致相对较多的次溴酸(HOBr)生成,见式(4)~(5),部分 DCAN的前体物与HOBr反应将会生成BCAN和DBAN.

线性拟合2008年6月至2010年2月期间14个月份沉淀出水、过滤出水和出厂水中BCAN质量浓度与原水DON和DOC值之间的关系,发现BCAN与DON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沉淀出水:R2=0.553;过滤出水:R2=0.538;出厂水:R2=0.397),但是相对DCAN,BCAN质量浓度与DON之间的线性关系较弱.另外,与DCAN相同,BCAN与DOC之间未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这间接说明了Br-对BCAN的质量浓度变化有较大影响.

2.3 DBAN

针对DBAN的质量浓度分布调查发现,不同于DCAN和BCAN,过滤对DBAN的去除效果较差.与BCAN相同,除了夏季和初秋时节黄浦江原水经预氯化和后氯化后生成的DBAN产率较高之外,在2009年2、3月份和11月份,该水厂的沉淀、过滤和出厂水中都检出了相对较高质量浓度的DBAN.同BCAN推测相同,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2009年2、3月份和11月份黄浦江原水中Br-质量浓度相对较高所致.另外还可以发现,由于2008年12月份和2010年1、2月份沉淀水中的DBAN质量质量浓度较低,导致过滤和出厂水中均未检测出DBAN.

此外,相对DCAN,沉淀、过滤和出厂水中的DBAN质量浓度与DON皆存在较弱的线性关系,从而间接说明Br-对DBAN的质量浓度变化有一定影响.而与其他 N-DBPs相同,DBAN质量浓度与DOC之间未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

2.4 HANs的溴分布系数nBr

大量 HANs质量浓度分布调查研究发现[7-8],在已发 现 的 N-DBPs-HANs中,饮 用 水 中 二卤 代HANs(DCAN、BCAN和DBAN)的质量浓度相对较高,占有绝大部分,而一卤代和三卤代的HANs(MCAN、MBAN、TCAN等)含量非常低[9],本文研究结果也体现出这种规律.因此,本文主要通过DCAN、BCAN和DBAN三种HANs的质量浓度来计算HANs的nBr.

图4为黄浦江原水经A水厂预氯化和常规工艺处理后的沉淀出水、过滤出水和出厂水中HANs nBr随季节的变化.由图可见,09年2月份沉淀出水、过滤出水和出厂水中 HANs nBr最高,分别为1.09、1.27和1.21;其次是09年3月份和11月份.上述几个月份长江口皆有咸潮发生,黄浦江可能受到轻微的影响,导致Br-质量浓度上升.另外发现,08年12月份沉淀出水、过滤出水和出厂水中HANs nBr最低,分别为0.45、0.55和0.37.毒理学研究发现[2,4],溴代HANs的毒性明显大于氯代HANs,因此,对于咸潮期溴代N-DBPs的控制应引起重视.

图4 沉淀和过滤出水以及出厂水中HANs nBr随季节的分布Fig.4 Distribution of HANs nBrin water after sedimentation,filtration and finished water with the seasons

3 结论

(1)对于DCAN、BCAN与DBAN,黄浦江原水经预氯化和后氯化后的产率在夏季和初秋时节最高,这可能是由于夏秋季节黄浦江原水中具有较高的N-DBPs前体物即DON化合物所致.BCAN与DBAN呈现相对较高的质量浓度还受到原水中Br-质量浓度的影响.

(2)通过对比沉淀和过滤出水中的三种NDBPs质量浓度,初步判断过滤对沉淀出水中的DCAN和BCAN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对DBAN的去除效果较差.

(3)沉淀和过滤出水中DCAN质量浓度与DON值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沉淀水:R2=0.893;过滤水:R2=0.892),与DOC值之间的线性关系并不明显.因此,可通过测定原水中DON值初略预测A水厂沉淀出水、过滤出水和出厂水中DCAN的质量浓度.

(4)相对 DCAN,BCAN、DBAN 质量浓度与DON之间的线性关系较弱,与DOC之间未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这间接说明了Br-对其质量浓度变化有较大影响.

(5)HANsnBr随季节变化,09年2月份沉淀出水、过滤出水和出厂水中HANsnBr最高,其次是09年3月份和11月份,上述几个月份长江口皆有咸潮发生.因此,对于咸潮期溴代N-DBPs的控制应引起重视.

[1]Rook J J.Formation of haloforms during chlorination of natural waters[J].Water Treat Exam,1974,23:234.

[2]楚文海,高乃云,Deng Yang.饮用水新型N-DBPs类别及毒理学评价[J].现代化工,2009,29(2):86.CHU Wenhai,GAO Naiyun,DENG Yang.Classification and toxicological evaluation of newfound nitrogenous disinfection byproducts(N-DBPs)in drinking water[J].Modern Chemical Industry,2009,29(2):86.

[3]赵璐,高乃云,楚文海.饮用水中典型含氮消毒副产物二氯乙腈的研究进展[J].给水排水,2010,36(3):162.ZHAO Lu,GAO Naiyun,CHU Wenhai.Progress of the research of typical nitrogenous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dichloroacetonitrile in drinking water[J].Water &Wastewater Engineering,2010,36(3):162.

[4]Muellner M G,Wagner E D.Haloacetonitriles vs.regulated haloacetic acids:are nitrogen containing DBPs more toxic?[J].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41(2):645.

[5]CHU Wenhai,GAO Naiyun,DENG Yang,et al.Precursors of dichloroacetamide,an emerging nitrogenous DBP formed during chlorination or chloramination [J].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44(10),3908.

[6]CHU Wenhai,GAO Naiyun,DENG Yang.Formation of haloacetamides during chlorination of 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 aspartic acid[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10,173(1-3):82.

[7]Williams D T,LeBel G L ,Benoit F M.Disinfection byproducts in Canadian drinking water[J].Chemosphere,1997,34(2):299.

[8]McGuire M J,McLain J L ,Obolensky A.Information collection rule data analysis[M].Denver:American Water Works Association(AWWA),Denver Co.,2002.

[9]Krasner S W,McGuire M J,Jacangelo J G,et al.The occurrence of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in US drinking water[J].Journal of AWWA,1989,81(8):41.

猜你喜欢

黄浦江原水氯化
氯化法钛白粉的生产工艺与技术经济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水动力源原水预处理加氯系统技改分析与实践
丙烯酰胺强化混凝去除黑河原水浊度的研究
黄浦江航行船舶生活污水排放的治理及监管
低镍锍氯化浸出试验研究
黄浦江边的“引力波”
原水大阵
原水臭氧氧化生成溴酸盐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上海黄浦江两岸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的思考
疼痛护理在氯化锶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分析